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彤是谁?他是中国摇滚圈唱功数一数二的人物, 1992年创建轮回乐队,把宋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改编为《烽火扬州路》,将民乐与摇滚融合起来,使轮回乐队为人所知。
25年后,他在59届格莱美的颁奖礼上,与丝绸之路乐团凭借专辑《Sing Me Home(歌咏乡愁)》获得“最佳世界音乐专辑”大奖,在大家每年都要讨论“中国音乐人离格莱美究竟有多远”的时候,来自中国的音乐家真真实实站在了舞台上。
从摇滚老炮儿到世界音乐大师,中国音乐人应该以如何文化面目走向世界,创作人应该以何种定力面对内心,吴彤和吴彤们做出了具有启发性的回答。
“圈子里的局外人”:
他问了马友友一个问题
在音乐圈,吴彤是非著名音乐人。他自认是“圈子里的局外人”,自嘲“音乐圈要混圈子,在这方面我自认技不如人。”
在经营名气上,吴彤确实不主动。微博只有5000多的粉丝。做个对比吧。1991年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吴彤们组建了摇滚乐队——轮回乐队。吴彤是主唱。2年之后,又一群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组建了一支摇滚乐队,叫鲍家街43号。主唱叫汪峰。
导演王家卫说他是个“放浪形骸的痞子”。吴彤确实带着北京男孩的那种“痞气”。他喜欢跨界,他的“笙”音也是跨界的。上个世纪90年代,在轮回乐队,吴彤用笙来演奏布鲁斯或摇滚乐。到了世纪之交,吴彤带着摇滚的梦想去美国。在波士顿坦格尔伍德的群山中,马友友开车接到了迷路的他。由此吴彤加入了马友友的丝路乐团,开始了延续至今的民乐旅行。
王家卫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办展览,吴彤用笙这一件乐器为四个主题展厅做了四段配乐。在美国,吴彤和印度鼓王Sandeep Das做过一场笙与印度鼓的即兴演出,在激烈的鼓點声中,笙或抑或扬,自在飘荡。
吴彤给《一席》拍过一段视频讲演。他拿着父亲为他做的笙,回忆当年父亲每天给他十盘录音带,逼着他练笙的往事。他如此描述手里的笙:“一呼一吸即一阴一阳,笙斗就像大地,簧片就是种子,长出来的就是万物。”
笙是地道的中华古乐器,《礼记》曰:“女娲制笙簧。”这种玲珑优雅的乐器在远古时代已经成为先人们的珍爱之物。吴彤演奏的笙一直是D调笙。为什么笙是D调的?他的解释是,这个音在中国十二律中叫做“太簇”。在十二律对应十二个月的理论中,太簇恰恰对应了正月——万物复苏的月份。
吴彤曾经问过马友友一个问题:“你认为乐器是有灵魂的吗?”马友友说:有的。因为乐器在制作之前,它们都是有生命的树。
很难做实验去证明乐器的灵魂存在。在旅行时,吴彤随身携带的乐器盒里装着一个精致的维修盒。在演出之前,要花几个小时来调音。一件乐器的价值体现在演奏者的手里。无论琵琶还是古筝、古琴,任何一件乐器,都需要好的演奏家花几个月或一年的时间,才能唤醒它的声音。
吴彤拍过一张黑白照片,手捧一攒笙,双眼紧闭,四下静默。“如果你只是把他当做一件器物的话,你就总是和他隔着,拧巴。每一次演出之前,我都跟他在每一个环节交流,会交流几个小时。当我站在舞台上,一闭上眼睛,我真的和他融合在一起了。他就是我的朋友。”
老北京的宏音斋
小时候,吴彤家在海淀区二里沟西口。他是个住在大杂院里的孩子。院子里有几棵老槐树。
吴彤留恋八十年代的北京。因为“那时的北京,树多,人少,时间慢。人们说话还是面对面,一天只做不多的事情。”
吴彤出生时,浑身通红,由此得名。5岁的时候,父亲就教他吹笙了。人生第一攒笙,是爷爷做的儿童笙,笙苗是湘妃竹,花纹素雅。后来用了父亲为他做的红木笙,银色洪亮,但分量很重,吴彤的手总是被磨破,但练习不能停止。父亲最常对他说的一句话就是“若要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
吴彤用过的四攒笙,分别是爷爷做的,父亲做的,师哥做的和姐姐做的。
吴氏管乐的招牌叫“宏音斋”,到了吴彤这一辈是第四代。他遗憾地说,“家族史我真的了解很少。”吴家是满人,正黄旗。祖辈定居房山。宏音斋创办于清朝末期,创始人吴启瑞迫于生计开始从事乐器制作技术,这技术相传是宫里的手艺。
新中国成立后, “宏音斋”与另外几家乐器作坊合并,成立了第一乐器生产合作社,即后来的北京民族乐器厂。吴彤的父亲吴仲孚担任了管乐车间主任。他在笙的制作和改进中做了很多成功的尝试,比如给传统的笙加上键和扩音管,让笙可以演奏更多现代流派的曲目。吴彤后来用父亲制作的笙来做摇滚,也是得益于此。
作为一个手工艺的世家,父亲这代人的“工匠精神”传了下来。吴彤的父亲退休之后,很多朋友仍旧希望他能继续做乐器。于是,时隔30多年,吴氏管乐作坊又挂牌经营了。其实,整个作坊就是父亲加一个做车活儿的师傅。工作台就在吴彤的床头。吴彤说,直到现在,他还怀念刨花的香气。
在吴彤记忆中,家中往来的都是民乐圈的,可谓高朋满座。每年赶到父亲的生日,简直就是一次北京管乐界的堂会。家里拆了床板拼成桌子。屋里开上几桌酒席。酒过三巡,大家开始吹拉弹唱,各显神通。
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上高二那年,吴彤放学后骑车回家,一路骑车一路哼歌。走到南礼士路儿童医院路口时,脑海里出现了一段布鲁斯感觉的旋律。当时古文课正好在讲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吴彤在中央音乐学院时组建了轮回乐队,这首《烽火扬州路》,一曲成名。
吴彤后来知道,父亲曾问过学校的老师,摇滚乐是什么?会不会让孩子学坏?能不能让他以后安身立命?直到父亲去世,吴彤都没机会和父亲有过一次真正面对面的对话,和父亲说说,什么是摇滚。
如今做民乐唱民歌,并不意味着放弃摇滚。刘索拉曾跟吴彤说:“你不必唱歌,单凭手中的笙就可以走遍世界。”但是吴彤说,自己放不下唱歌。“我仍喜欢摇滚。那种淋漓尽致的生命的绽放,感觉很好啊,为什么不啊?我没有放弃什么。” 2016年, “吴彤们”系列作品发行,从新书《吴彤们》、专辑《吴彤们·唱歌魂》《吴彤们·音乐云》更是拿下了华语音乐多个榜单,这大概是他近年来在诸多领域跨界尝试的一个精彩说明。
民乐是什么?“是他们的命”
用了将近40年的笙,吴彤真心去认识手里的笙,是最近七八年的事情。认识的转变,来自晋朝潘岳的一篇《笙赋》。“直而不居,曲而不兆,疏音简节,乐不及妙。”这段话与其说启发,不如说震撼了他。
吴彤给自己开课。他下功夫从典籍辞章中找寻笙的历史传承。从《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到南唐李璟的“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从主张“非乐”的墨子在拜见荆王时“锦衣吹笙”到王子乔吹笙引凤;从《世本》中“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到《说文解字》中“籁,三孔龠也。大者謂之笙,其中谓之籁,小者谓之箹”……他由此感悟人生。
“笙不谄媚妖娆,这是一种德性。”
吴彤讲了父亲吴仲孚的一段往事。早先国内一位唢呐演奏家要去美国演奏《百鸟朝凤》,急需一只D调唢呐。父亲一宿没睡,连夜赶工。第二天演奏家把唢呐拿走了,父亲却得了脑血栓,由此落下了病根。
小时候,父亲常带着吴彤去紫竹院公园,吹《兰花花》。“唢呐声在夏夜里尖利刺耳。”吴彤这样写道。2000年马友友组建丝路乐团,加入这个梦回丝路的跨国团队至今,一个问题困扰着他:他要把什么音乐带出去呢?答案是民歌。他想到的第一个民歌就是《兰花花》。
他在著述《吴彤们》讲述了一位民歌手樊板泰的故事。五十年代樊板泰在中南海怀仁堂给毛主席演唱过,由此红极一时。《中国民歌·山西卷》中的山西民歌,很多歌是由他的演唱记谱得来的。
那是1990年,高中毕业,吴彤第一次去山西采风。吴彤和他的同伴们坐在拖拉机的车斗里,颠簸了两个小时,来到樊家沟。
当他们向村子里的人打听樊板泰的住处时,村民顺手一指:“他难道会唱歌吗?他就在那儿!”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佝偻着蹲在墙角。
“我们是从北京来的,专门来听您唱歌的。”
老人慢慢抬起了头。一张布满皱纹的脸,皱纹里残留着一些食渣和污垢。他没看任何人,一双昏黄的眼睛呆呆地盯着前方,吴彤看到老人的两行泪水流了下来。
那一次,吴彤没有听到樊板泰的歌。第二年夏天,他再次来到樊家沟。老人已经去世。村民说,他后来疯了,寒冬腊月赤身裸体地在村子里游荡了半个月,在一个下雪的日子,一位在民歌史上留下了痕迹的民间歌者,就那么狼狈不堪地走了。
民歌,是不是可以体面地活下去?是不是总要被悲情地演绎?吴彤写道:“可以没有观众,可以没有名声,但只要一张嘴就是一颗滚烫的心,你又能否接得住。”
民歌是什么?这些年一路采风,不知名的歌者们给了吴彤一个答案——“是他们的命”。
25年后,他在59届格莱美的颁奖礼上,与丝绸之路乐团凭借专辑《Sing Me Home(歌咏乡愁)》获得“最佳世界音乐专辑”大奖,在大家每年都要讨论“中国音乐人离格莱美究竟有多远”的时候,来自中国的音乐家真真实实站在了舞台上。
从摇滚老炮儿到世界音乐大师,中国音乐人应该以如何文化面目走向世界,创作人应该以何种定力面对内心,吴彤和吴彤们做出了具有启发性的回答。
“圈子里的局外人”:
他问了马友友一个问题
在音乐圈,吴彤是非著名音乐人。他自认是“圈子里的局外人”,自嘲“音乐圈要混圈子,在这方面我自认技不如人。”
在经营名气上,吴彤确实不主动。微博只有5000多的粉丝。做个对比吧。1991年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吴彤们组建了摇滚乐队——轮回乐队。吴彤是主唱。2年之后,又一群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组建了一支摇滚乐队,叫鲍家街43号。主唱叫汪峰。
导演王家卫说他是个“放浪形骸的痞子”。吴彤确实带着北京男孩的那种“痞气”。他喜欢跨界,他的“笙”音也是跨界的。上个世纪90年代,在轮回乐队,吴彤用笙来演奏布鲁斯或摇滚乐。到了世纪之交,吴彤带着摇滚的梦想去美国。在波士顿坦格尔伍德的群山中,马友友开车接到了迷路的他。由此吴彤加入了马友友的丝路乐团,开始了延续至今的民乐旅行。
王家卫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办展览,吴彤用笙这一件乐器为四个主题展厅做了四段配乐。在美国,吴彤和印度鼓王Sandeep Das做过一场笙与印度鼓的即兴演出,在激烈的鼓點声中,笙或抑或扬,自在飘荡。
吴彤给《一席》拍过一段视频讲演。他拿着父亲为他做的笙,回忆当年父亲每天给他十盘录音带,逼着他练笙的往事。他如此描述手里的笙:“一呼一吸即一阴一阳,笙斗就像大地,簧片就是种子,长出来的就是万物。”
笙是地道的中华古乐器,《礼记》曰:“女娲制笙簧。”这种玲珑优雅的乐器在远古时代已经成为先人们的珍爱之物。吴彤演奏的笙一直是D调笙。为什么笙是D调的?他的解释是,这个音在中国十二律中叫做“太簇”。在十二律对应十二个月的理论中,太簇恰恰对应了正月——万物复苏的月份。
吴彤曾经问过马友友一个问题:“你认为乐器是有灵魂的吗?”马友友说:有的。因为乐器在制作之前,它们都是有生命的树。
很难做实验去证明乐器的灵魂存在。在旅行时,吴彤随身携带的乐器盒里装着一个精致的维修盒。在演出之前,要花几个小时来调音。一件乐器的价值体现在演奏者的手里。无论琵琶还是古筝、古琴,任何一件乐器,都需要好的演奏家花几个月或一年的时间,才能唤醒它的声音。
吴彤拍过一张黑白照片,手捧一攒笙,双眼紧闭,四下静默。“如果你只是把他当做一件器物的话,你就总是和他隔着,拧巴。每一次演出之前,我都跟他在每一个环节交流,会交流几个小时。当我站在舞台上,一闭上眼睛,我真的和他融合在一起了。他就是我的朋友。”
老北京的宏音斋
小时候,吴彤家在海淀区二里沟西口。他是个住在大杂院里的孩子。院子里有几棵老槐树。
吴彤留恋八十年代的北京。因为“那时的北京,树多,人少,时间慢。人们说话还是面对面,一天只做不多的事情。”
吴彤出生时,浑身通红,由此得名。5岁的时候,父亲就教他吹笙了。人生第一攒笙,是爷爷做的儿童笙,笙苗是湘妃竹,花纹素雅。后来用了父亲为他做的红木笙,银色洪亮,但分量很重,吴彤的手总是被磨破,但练习不能停止。父亲最常对他说的一句话就是“若要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
吴彤用过的四攒笙,分别是爷爷做的,父亲做的,师哥做的和姐姐做的。
吴氏管乐的招牌叫“宏音斋”,到了吴彤这一辈是第四代。他遗憾地说,“家族史我真的了解很少。”吴家是满人,正黄旗。祖辈定居房山。宏音斋创办于清朝末期,创始人吴启瑞迫于生计开始从事乐器制作技术,这技术相传是宫里的手艺。
新中国成立后, “宏音斋”与另外几家乐器作坊合并,成立了第一乐器生产合作社,即后来的北京民族乐器厂。吴彤的父亲吴仲孚担任了管乐车间主任。他在笙的制作和改进中做了很多成功的尝试,比如给传统的笙加上键和扩音管,让笙可以演奏更多现代流派的曲目。吴彤后来用父亲制作的笙来做摇滚,也是得益于此。
作为一个手工艺的世家,父亲这代人的“工匠精神”传了下来。吴彤的父亲退休之后,很多朋友仍旧希望他能继续做乐器。于是,时隔30多年,吴氏管乐作坊又挂牌经营了。其实,整个作坊就是父亲加一个做车活儿的师傅。工作台就在吴彤的床头。吴彤说,直到现在,他还怀念刨花的香气。
在吴彤记忆中,家中往来的都是民乐圈的,可谓高朋满座。每年赶到父亲的生日,简直就是一次北京管乐界的堂会。家里拆了床板拼成桌子。屋里开上几桌酒席。酒过三巡,大家开始吹拉弹唱,各显神通。
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上高二那年,吴彤放学后骑车回家,一路骑车一路哼歌。走到南礼士路儿童医院路口时,脑海里出现了一段布鲁斯感觉的旋律。当时古文课正好在讲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吴彤在中央音乐学院时组建了轮回乐队,这首《烽火扬州路》,一曲成名。
吴彤后来知道,父亲曾问过学校的老师,摇滚乐是什么?会不会让孩子学坏?能不能让他以后安身立命?直到父亲去世,吴彤都没机会和父亲有过一次真正面对面的对话,和父亲说说,什么是摇滚。
如今做民乐唱民歌,并不意味着放弃摇滚。刘索拉曾跟吴彤说:“你不必唱歌,单凭手中的笙就可以走遍世界。”但是吴彤说,自己放不下唱歌。“我仍喜欢摇滚。那种淋漓尽致的生命的绽放,感觉很好啊,为什么不啊?我没有放弃什么。” 2016年, “吴彤们”系列作品发行,从新书《吴彤们》、专辑《吴彤们·唱歌魂》《吴彤们·音乐云》更是拿下了华语音乐多个榜单,这大概是他近年来在诸多领域跨界尝试的一个精彩说明。
民乐是什么?“是他们的命”
用了将近40年的笙,吴彤真心去认识手里的笙,是最近七八年的事情。认识的转变,来自晋朝潘岳的一篇《笙赋》。“直而不居,曲而不兆,疏音简节,乐不及妙。”这段话与其说启发,不如说震撼了他。
吴彤给自己开课。他下功夫从典籍辞章中找寻笙的历史传承。从《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到南唐李璟的“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从主张“非乐”的墨子在拜见荆王时“锦衣吹笙”到王子乔吹笙引凤;从《世本》中“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到《说文解字》中“籁,三孔龠也。大者謂之笙,其中谓之籁,小者谓之箹”……他由此感悟人生。
“笙不谄媚妖娆,这是一种德性。”
吴彤讲了父亲吴仲孚的一段往事。早先国内一位唢呐演奏家要去美国演奏《百鸟朝凤》,急需一只D调唢呐。父亲一宿没睡,连夜赶工。第二天演奏家把唢呐拿走了,父亲却得了脑血栓,由此落下了病根。
小时候,父亲常带着吴彤去紫竹院公园,吹《兰花花》。“唢呐声在夏夜里尖利刺耳。”吴彤这样写道。2000年马友友组建丝路乐团,加入这个梦回丝路的跨国团队至今,一个问题困扰着他:他要把什么音乐带出去呢?答案是民歌。他想到的第一个民歌就是《兰花花》。
他在著述《吴彤们》讲述了一位民歌手樊板泰的故事。五十年代樊板泰在中南海怀仁堂给毛主席演唱过,由此红极一时。《中国民歌·山西卷》中的山西民歌,很多歌是由他的演唱记谱得来的。
那是1990年,高中毕业,吴彤第一次去山西采风。吴彤和他的同伴们坐在拖拉机的车斗里,颠簸了两个小时,来到樊家沟。
当他们向村子里的人打听樊板泰的住处时,村民顺手一指:“他难道会唱歌吗?他就在那儿!”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佝偻着蹲在墙角。
“我们是从北京来的,专门来听您唱歌的。”
老人慢慢抬起了头。一张布满皱纹的脸,皱纹里残留着一些食渣和污垢。他没看任何人,一双昏黄的眼睛呆呆地盯着前方,吴彤看到老人的两行泪水流了下来。
那一次,吴彤没有听到樊板泰的歌。第二年夏天,他再次来到樊家沟。老人已经去世。村民说,他后来疯了,寒冬腊月赤身裸体地在村子里游荡了半个月,在一个下雪的日子,一位在民歌史上留下了痕迹的民间歌者,就那么狼狈不堪地走了。
民歌,是不是可以体面地活下去?是不是总要被悲情地演绎?吴彤写道:“可以没有观众,可以没有名声,但只要一张嘴就是一颗滚烫的心,你又能否接得住。”
民歌是什么?这些年一路采风,不知名的歌者们给了吴彤一个答案——“是他们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