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S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mej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应用5S管理,推进护理工作。方法:将治疗室、库房、病室、处置室、办公区域,更衣室,所有物品定点放置、定数量、定人管理,通过整理,消除浪费现场空间,消除误用误送的浪费,消除搬用的浪费,消除管理资源的浪费。用清洁营造愉快的工作环境。结果:应用5S管理后,效果明显优于未使用前状态。结论:通过5S管理方法使护理工作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也更快捷的服务于患者。
  【关键词】5S管理;护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69—01
  素养、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因日语的拼音均以S开头,所以简称5S。这5个S之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整理是整顿的基础,整顿又是整理的巩固;清扫显现整理整顿的效果,所以这3个S又称为3S;通过清洁和素养,使工作空间形成一个整体不断改善的氛围。我科通过5S学习再进一步推进后,使五室明显清洁,整齐,物品放置有序,随手可取,节约了取物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1]。
  1 方法:
  1.1通过整理,消除浪费现场空间,提高工作效率。
  护理工作中经常有一些待修品、保留品,过期物品等滞留在库房,会占用大量的货架空间。通过整理,就能把空间节约出来。这样在工作中或抢救患者过程中,需要的物品及时能取到,使工作现场无杂物,过道通畅,增大操作空间,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减少库存,节约资金,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提高工作效率。
  1.2 通过整顿,使医院工作场所物品放置整齐有序,一目了然,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提高工作效率。
  1.2.1 物品定点摆放-物有其位、物在其位。
  1.2.2 物品定量摆放-过目知数。
  1.2.3 取用放置方便-取放物品无须寻找。
  1.2.4 物品分类,分规格摆放-一目了然。
  1.3通过常清洁,保持医院环境整洁明亮,各种物品、仪器设备完好处于备用状态。
  1.3.1 建立清洁责任区:为更好地落实常清洁工作,分配每个人都负责清洁、检查的范围,如主任办公室由科主任负责,医生办公室由主治医生负责,护士站、治疗室、库房由某某护士负责。
  1.3.2 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大清扫,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台面、货架等地方,定期組织清洁活动。
  1.3.3 全员参与:科内每个成员都有责任维持环境的清洁状态。
  1.4通过清扫,消除脏汚,保持干净、明亮,使大家心情变得开朗愉快。
  1.4.1 首先要消除、杜绝脏汚根源、散落根源、杂乱根源。
  1.4.2 对地面、天花板、窗门、货架,设备内部空间及文件柜内等易藏污纳垢的地方、角落彻底清扫。
  1.4.3 对全科人员进行分工:每位护士分管四个病房,将清扫的方法、频度、工具、顺序都告知每位员工,以及流程,人人掌握,再做统一检查验收,相互督促,共同学习进步。
  1.4.4 让清扫成为一种习惯:发现一点污垢马上进行清扫,可能只要1—2分钟,但如果要堆积起来等到一天下来才清扫的话,就需要20—30分钟。
  1.4.5 前后进行对比:展示问题点,增加责任感,改善前后效果鲜明对比,给员工成就感形成榜样效应。
  1.5素养是养成切实遵守应该遵守的规则的习惯。
  1.5.1通过晨会等手段,提高全员文明礼貌水准:如每天早晨进病房,向患者说一声早上好。
  1.5.2 培养每位成员的良好习惯,并遵循规则做事,将规则习惯化。
  1.5.3通过素养的提升来固化5S结果,长期自觉完成工作。
  2 结果:通过推进5S管理,医务人员区域干净、明亮,病区更安静舒适,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3 结论:
  懒惰是大多数人的共性,5S虽好,但在养成习惯之前,很多人不可能自觉的去实施,所有工作都要划定个人责任区域,既是明确管理责任,防止互相推诿,又有利提高工作效率,推行5S活动必须导入PDCA循环,才能达到预期目的[2-3]。
  5S活动应该是大家的事情,只有大家齐动手,才能营造温馨明快的工作氛围,使科室至医院的环境面貌发生改观,达到“人造环境,环境育人”的效果。我们身为医院的人,更重要立志为自主人、高素养人,随时检视自身的习惯,确立健全观念,进而改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 何广明.现代管理五常法[M].香港:明窗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
  [2] 苏俊.卓有成效的5S管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
  [3] 刘沛珍,陈秋芬.五常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3,(1):60-6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宫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宫腔镜检查术的特点,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宫腔镜检查术中护理质量的整体水平,保证宫腔镜检查术顺利进行,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宫腔镜检查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62—02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合并院内泌尿系感染的原因,制定其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7月—2012年6月因脑卒中合并泌尿系感染的住院病人24例,对其感染的发生率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4例老年脑卒中病人,其中男10例,占总数的41.67%;女14例,占总数的58.33%,在这些病人中留置导尿的病人发生感染的较多。结论:预防老年脑卒中合并泌尿系感染的关键是正确的护理,尽量减少
期刊
【中途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53—01  衡量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出院患者满意度[1]。手术室护理模式长期以来较为封闭,以往的工作方法就是护士在手术间配合手术为主,机械地完成任务,与病人及家属缺乏有效的交流,病人满意度低。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我院手术室转变工作理念,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实施了一系列人性化护理模式,取得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外伤性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要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9月在我院急诊科抢救室治疗的的109例外伤性昏迷患者从入我院急诊抢救室至外伤性昏迷患者各项生命体平稳后转送期间的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109例外伤性昏迷患者均我院急诊抢救室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后,在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98例外伤性昏迷患者转送至相关科室,11例外伤性昏迷患者因并发多器
期刊
【关键词】声带息肉;发声;护理体会  【中途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63—0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声带息肉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由于不懂科学的发声方法,很多人唱高音完全就是“喊”,一般人在講话时,声带每秒钟振动上百次,唱高音时能高达1 000多次。持续唱歌,尤其是连续唱高音时,声带黏膜会充血、水肿,甚至能导致血管
期刊
【摘 要】老年患者病程迁延、长期输液,浅静脉穿刺是诊疗或抢救患者最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临床上常常会遇到穿刺困难的情况。如何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尽量做到微痛、无痛,一直是护理同仁研究的课题,而其操作技巧和方法,至今在教科书上也未见描述,现就老年患者血管的选择、扎止血带的时间和方法、血管暴露方法、穿刺技术与方法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护理同行提供老年浅静脉穿刺的技术与方法。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产科新生儿护理的安全隐患,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之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科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总结安全隐患,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00例新生儿中,出现12例护理不良事件,占12%,比例较高;总结发现医院环境因素、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专业能力低、安全管理
期刊
【摘 要】目的:总结护理经验,探讨在床旁行CRRT治疗危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科学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危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治疗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2例患者治愈出院,4例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4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通过床旁行CRRT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愈率。  【关键词】危重症 肾综合征出血热CRRT  【中途分类号】R47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儿康复护理措施。通过对临床慢性肾小球肾炎患儿及家属进行心理指导、饮食指导、休息、活动指导、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缩短治疗病程,以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积极有效的治疗及康复指导是预防及减少患儿慢性肾小球肾炎并发症及复发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患儿;护理  【中途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6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46例患者經过诊治与护理均好转出院。结论:对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低钾血症;周期性麻痹;护理  【中途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