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现状的思考

来源 :广东教育·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e31415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
  然而,在当前许多中小学校,应付上级的统考或教学评价是老师的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文化课业,参加各类考试,特别是升学考试,则是中小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停留于形式或口号上。在每天的课程安排上,基本上都是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接近排满,思想品德课每周一节,已是难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中小学生文化知识考试成绩不错,但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明显不足,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感非常淡薄,景况令人担忧!
  结合现状,站在加强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角度,以下问题值得我们在思考中调整和改进:
  一、改变德育目标的“无序性”,落实道德教育的“渐进性”
  小学语文课课堂上,老师讲《开国大典》《长城》等课文时,要告诉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提升民族自豪感;讲《日月潭》《七子之歌》,要加深学生对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了解;讲《钱学森归国》《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要树立学生为建设祖国而奉献的志向。每篇课文都有详细的德育主题归类。诚然,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阶段也是必须的。但在小学一年级,就教导小孩子“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他们能理解多少,感受多少呢?而在现实生活中,对中学生,甚至大学生还要不断强调“礼貌待人、爱护公物、不要乱丢乱吐”。对此,有人说,“我们对小学生进行的是共产主义教育,对中学生进行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的是日常道德教育!”的确,哪怕是在大学校园,卫生保洁问题、文明秩序问题等等,还不是要大学导师教授们经常罗嗦?
  一直以来,我们在制定德育目标的过程中,忽视人的成长规律,忽视人的差异性,目标无层次、无序列;在实施过程中,想一步到位,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学生,总希望他们从小就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位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其结果反而使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模糊化。
  其实,德育工作也必须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尊重年龄阶段的理解接受能力,落实“渐进性”,体现“序列性”。我们要弘扬的优秀传统道德的内容有很多,应结合中小学生的年龄学段区别侧重点。小学低年级(1-3年级)加强礼貌待人、卫生习惯、尊敬师长、关心身边人的教育;小学高年级(4-6年级)加强勤劳俭朴、勤学向上、尊老爱幼、谦虚诚实、爱国爱家爱校等教育;初中年级加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文明自觉、勤奋好学等教育;高中年级加强爱国爱民、孝义诚信、修身养性、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服务社会等教育。
  二、改变德育工作的“虚、大、高”,提高道德教育的“真实性”
  我们现阶段学校进行的道德教育,是指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诚然,这种道德教育标准给全体公民提出了规范的道德要求,具有明确的指引性和崇高的理想性,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操作困难”。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都存在“目标大、要求高、标准虚”等问题,教条主义色彩依然明显。原因是多方面的,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成人化”或“千篇一律”,缺乏“生活化”,忽视对平常人的伦理道德教育。在这个方面,英国中小学校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英国中小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不叫道德教育,而称“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目的是让他们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核心道德观念有四点: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守信。
  英国人还有个观念,即“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它体现在英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里,那就是不要求孩子们去死记硬背道德准则,但是,要求孩子们从心灵深处、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伦理道德。
  多数英国学校每周都组织班级讨论,选取一些学校里或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们发表看法,共同讨论,自己去领悟和判断是非。集体游戏也是一种重要方式,让孩子懂得顾及与体谅别人,懂得如何与同伴合作。英国学校还普遍鼓励孩子饲养小动物,组织学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为慈善组织募捐及参加其他公益或环保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交往能力。在英国教育工作者看来,诚实不是一种孤立的品德,而是与自重和尊重别人,与热爱生命和爱护大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英国老师并不是教学生去学老庄的超脱,淡泊输赢结果;相反,英国学校里,“输赢”二字总被挂在嘴边。因为各种比赛名目繁多,充满中小学生的学校生活,但正因为比赛多,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领略到老师所要传达的信息:你会赢,但不会每次都是你赢,每个人都有赢的时候,也有输的时候,要紧的是享受参与的过程。
  由此可见,英国的中小学道德教育更具“真实感”和“可操作性”。
  对比英国,我们许多人会以“国情不同”来为自己辩解,但“做人”的基本道德修养和生存发展能力是“共通”的,我们的小孩也需要“懂得尊重、热爱生命、参与社会”。
  三、推动德育课程形态“生活化”,促进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发展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研究员詹万生指出,“回归生活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形态。”
  在近年来的德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课题组研究编写的《德育》系列实验读本在德育回归生活上进行了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自然办生活、国家民族生活六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内容的选择坚持“近、小、实、亲”的原则,即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提出问题小一点,回答问题实一点,使学生感到亲切一点。2002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所持的德育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上要求,即“我们在品德教育方面所持的基本理念是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我们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新课程标准设计了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等四个生活维度,提出了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六大生活主题,充分体现了生活德育的理念。
  课程标准重在执行,执行不走样。其实,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不必要求德育课程像文化考试科目一样,每周安排多少节课,也不必要求像文化课一样有统一的考试,我们需要的是保障一定的时间,通过相关的活动形式,依托生活,融入社会,引导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操。我们需要设置科学的评价机制,在校园里,在社会上,都可看到学生“懂得生活” “学会做人”。
  对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道德,更要与时俱进,赋予其“时代性”。对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全社会都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担负起主要责任,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大纲,减少学生的文化课业内容,把道德教育,或者说是“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真正作为教育教学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明白,“学会做人”比“学会知识”更为重要!
  责任编校 蒋小青
其他文献
中国形象 形象中国 每个人都在展示自己的形象,许多城市都有“形象工程”,不少商业品牌推出各自的“形象大使”。这一切都让人很容易地联想到一个问题:中国的形象是什么?
本文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本质上来说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即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全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1.历史的回顾篇章修辞学(textual rhetorics)是专门研究篇章组织中的语言运用问题,是六、七十年代在欧美一些国家语言学界兴起的篇章语言学(textual linguistics)——包括篇
浅层地热能作为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具备开发利用价值的特殊矿产资源,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应用,特别是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发展较快。而对于应用效率更高,占用地下空间
在新课改的课程目标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相结合.我市的初中生数学学业考试试题注重渗透新课程评价理念,突破以往的命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金融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发展的好可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控制不好则会对经济造成严重打击。银行
毒品泛滥、贪污腐败、道德沦丧,一次次刺痛我们的神经;全球变暖、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一遍遍叩响我们的心灵;巴以冲突、朝核问题、伊拉克问题,一幕幕血腥仍在上演。曾经和平安宁的
与去年相比,有一定的变化。首先,题量由去年的24题减少为22题,其中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减少1题,现代文阅读减少1题。其次,分数分布也有变化。第一卷单选题由去年的36分减少为33分;第
定律一、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研究直线运动、平抛运动与验证机械能守恒 知识梳理 打点计时器可以在运动物体拖动的纸带上记录物体运动的相关信息。我们可通过检索分析纸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