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概念建构和促进理性思维发展的意图进行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燃烧的现象归纳出燃烧的定义,再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实验、设计实验和改进实验的能力。
   关键词:化学课堂;理性思维;分析实验;燃烧;灭火
   一、教学意图和目标
   本堂课从燃烧的实例入手,通过观察、比较以及分析归纳的方法得出燃烧的概念,分析燃烧的条件,进而学会灭火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增强对生活以及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和点评
   (一)燃烧概念的建构
   师:我们的身边存在很多燃烧的现象,同学们对燃烧了解多少呢?比如铁丝、天然气、酒精灯三种物质的燃烧,从反应物和实验现象上看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需要氧气,发光放热。
   师:从反应类型上来看,燃烧属于什么化学反应?
   生:氧化反应。
   师:对。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点评:本环节对“燃烧”定义的教学采用概念建构的方式,不仅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识记所学知识,还体现了“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燃烧条件的探究
   [实验1]用两个棉花球分别蘸取水和酒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片刻,观察现象。
   生:蘸酒精的棉花球燃烧,蘸水的不燃烧。
   师:为什么?
   生:因为酒精可燃而水不可燃。
   师:由此可以得出燃烧的一个条件是什么?
   生:需要可燃物。
   [实验2]点燃两支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烧杯罩住,观察现象。
   生:烧杯罩住的蜡烛熄灭了,没有罩住的蜡烛继续燃烧。
   师:说明什么?
   生: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师:好,这就是燃烧需要的第二个条件。
   [实验3]两个碎纸片,一个直接加热,一个隔着铁板加热,观察现象。
   生:直接加热的碎纸片燃烧了,隔着铁板加热的没有燃烧。
   师:为什么?
   生:直接加热受到的温度高,隔着铁板加热受到的温度低。
   师:这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生: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师:对。这个需要达到的最低温度就是可燃物的着火点,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燃烧所需要的第三个条件。
   点评:学生对燃烧并不陌生,但是没有思考过燃烧发生的原理。本环节问题的设置是呈阶梯式的,并没有从现象直接到结论,而是有一个过渡,多问“为什么”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好方法。
   (三)应用燃烧的条件分析实验、解决问题
   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300 mL90℃的热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着火点约为40℃)。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块干燥的红磷(着火点240℃),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干净表面水的白磷。
   问题:请思考我们能不能反过来用这个实验分析出燃烧的条件呢?
   生: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思考: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也都是可燃物,请想办法让它们燃烧起来,进行小组讨论。
   生:把銅片拿到酒精灯上烧,或者直接点燃红磷,使温度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师:再思考水中的白磷如何燃烧。
   生1:把热水泼到地上,让白磷接触氧气。
   生2:往水里通氧气,让白磷就在水底下燃烧呢?
   师:“水中生火”?不是水火不容吗?我们来试一试。(用充满氧气的试管罩住水中的白磷)
   生:太惊讶了!水底下居然着火了!白磷烧起来了!
   师:这说明只要具备了燃烧的三个条件,燃烧就可以发生。
   点评:本环节其实是对燃烧条件再探究的一个提升,让学生能够自己从复杂的实验中发现并得出结论,锻炼学生分析实验的能力。
   (四)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应用
   师:对应“火三角”,分别从燃烧的三个条件出发,你能采取什么措施来灭火?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总结: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师:请你综合运用以下物品熄灭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有多少种方法?说明理由。
   提供物品:水、沙子、剪刀、扇子、抹布、烧杯。
   活动方式: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小组汇报总结:
   用水浇灭 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用沙子盖灭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现代大数据和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是学术界目前非常重视的一种教学方法,同时也成为许多教育学者研究的方向。小学数学这门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具有抽象化的特点。正因为小学生存在注意力比较差、课程吸引力低等问题,所以研究信息化数学教学的课堂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旨在通过探究信息化小学数学教学促进小学生学习兴趣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
摘 要:思维导图是将抽象思维进行有效转化,将其具体化、形象化,提升思维的可视化程度,是现阶段重要的学习策略,与人体大脑思维方式十分契合。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思维导图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提升。主要探讨思维导图在小学生英语思维培养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英语;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符合小学生
摘 要:神话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感受想象、敢于想象、能够想象的基础之上的。同时,文本的精读以及对待神话的态度是感受神话文本神奇想象的保障。教师作为孩子学习的领路人,在神话教学的课堂上要让孩子们敢于想象。基于神话文本本身的特点以及教材所设计的背后寓意,也十分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神话;想象;思维;教学   神话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感受想象、敢于想象、能够想象的基础之上的,故而一定要打
摘 要:初中生活虽然短暂,却能为人的一生打下重要基础,初中班主任要打破惯性思维,换个方式,善用语言,掌握语言艺术,促进班级管理效能,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语言艺术;管理   语言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联系的重要工具,也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班主任的语言艺术不仅关乎学校教育的效能,更可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因此,怎样说话,说怎样的话,在哪里说,是一种高级艺术,也是一位合格
摘 要: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数感作为数学与现实问题的联系桥梁,是一种主动自觉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学生数感的敏锐度,会直接影响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数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目标。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多途径、多角度渗透数感的培养,能有效促进学生数感能力发展。   关键词:数感;培养;发展;强化;提升   《义务教育数学
摘 要: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精神内涵,没有民族文化,就谈不上民族的自信与发展。在地方文化中,蕴含着宝贵而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有待开发与利用。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其成为语文教学的宝贵课程资源,对“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黔北地方文化为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地方传统文化的策略,结合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地方传统文
摘 要:近几年,城区初中农村家庭祖辈陪读教育的现象非常普遍,这种隔代教育下的问题学生、学困生有增不减。针对这种特殊的教育现象,从调查各种问题入手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城区初中;农村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策略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许多农村家长把孩子从农村转入城区学校就读,这样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城区学校农村家庭的隔代教育
摘 要:以“观察鸡卵的结构”为例,应用信息化教学,探讨如何开展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的创新实验教学。教学内容涵盖了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拓展三大板块,采用提问、讨论、拍照等方式增强课堂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UMU互动学习平台;初中生物;创新实验   教育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知识课堂”向“智慧课堂”的转变。
摘 要: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要求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语言方式,好的文章给学生信心,给老师美的体验。但教学过程中,难免有学生被文字所困,作文教学举步维艰。   关键词:作文教学;老师的教;学生的学;措施   如今,作文教学变成了“老师忙于按照惯性思维套路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写作应付老师
摘 要:绘本是一种非常适合儿童阅读的图画书,其主要是由大量图片组成,少量文字辅助的,是一种非常适合教师用于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辅助教材。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采用绘本阅读教学时,应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以此来发挥绘本的真正教育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挑选绘本时,应贴近生活实际精挑细选,使整体文章内容变得通俗易懂,可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适当的图片情节还可以引起儿童的想象力,促进其自主学习,提高其语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