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已谈了几年,素质教育全国也都在抓。但看身边,我总感觉到心虚:学生7:30到校,晚上6:00回家;作业、考试等折磨学生到半夜。望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吐绿的柳条……我在想,身为教师,如何让学生心如窗外的天一样呢?那么,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矛盾吗?我想这是近几年所有教师都在困扰的问题。
有的教师一听说要“减负增效”,认为这是矛盾之想: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这行吗?我说:这想法不正确。我们是要让马儿吃好草,而不是不吃草。“好草”从哪里来?当然从教师那里来。要教改,首先要在教学思想上转变过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符合当今社会发展潮流的有用之才。
首先,教师的职责不是把课本、教参上的内容重复讲出来,让学生听明白,不出错误;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使学生成为缺乏创新的低能者。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及时恰当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只有教学思想转变了,才能做到设计出先进的教学思路,即不只是给出结论,而是更注重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才能切实做到“减负增效”。譬如:一些教师把实践活动仅作为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手段看待,这样的思想就影响了教学效果,影响到了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如果转变一下教学思想,把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真正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则可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处理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等等,起到触类旁通、减负增效的作用,真正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
其次,“减负增效”的教改实际上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
提高课堂效率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俗话说得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现在,知识信息正高速发展,教育系统的新事物也是层出不穷,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多媒体的制作、软件的开发等等。教学方法更是不断优化和创新,具有其先进性。所以,教师应不断学习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为高效率的教学创造自身条件。
提高课堂效率其次是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在备课上应多研究、多斟酌,多进行教学探索。有句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的仗。”准备充分,一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程序清晰可见,教学目标明确无误,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为此,教师应花几倍的时间和精力去备好一堂课。我认为,备好课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认真的实施:
1.备教材。教师要反复地研究教材和辅导材料,吃透教材的组织结构和重点、难点,对每一章节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做到心中有数,领会教材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的。要做到这些要求,我们一定要静心地坐下来,去研究,去比较,去熟悉。
2.备学生。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班的每个学生,可以通过多接触、多谈心、多融洽的手段和方式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动机,接受能力,理解水平,个别差异;弄清每个学生的整体差异和特点,然后才能“以学论教”和“因材施教”。例如针对不同学生准备不同问题等。
3.备教法。教法应是建立在学生学法的基础上,是在结合考虑教材、学生、设备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基础上,再从教学法的体系中优选出上好一堂课的教学方法。教育界有个说法:教无定法,但教有法。实际上,不管什么方法,都应立足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实施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和学法,提高素质。教师在考虑利用教学手段上也应该是积极的、多种形式并进的、传统和现代手段相结合的思路,目的是使学生能直观、形象、生动地掌握好数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同时懂得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如多用投影、挂图以及多媒体课件等。当然,要准备好这些内容需花一定量的精力。但最终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兴趣,直观教学,轻松学习,减负增效。
4.备练习。在以前,教师搞“题海战术”的很多。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布置的练习没有选择性,不管是有用无用、是否重复等,摆出了一大堆,学生苦不堪言,虽穷于应付却事倍功半。现在要减负,就必须精选习题,精心琢磨;自编自拟也必不可少,这样的习题针对性更强,减负增效更明显。
另外,教师上好每一节课也是减负增效的关键。课堂教学的原则要体现教师为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应师生互动,且动而不乱。教师要加强课堂组织教学,利用师生双向互动来引起学生注意力。上课做到明白、准确、新颖、生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试想,教师教得很认真,学生不积极参与,不认真听讲,有何效率可言?教学手段也要灵活多样和综合利用。任何事都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一方面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论使用什么教学手段,都必须目的明确,计划周到。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运用辅助工具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恰到好处,少而精,绝不能搞花架子。运用好教学手段,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智力,而不能把它们变成课堂上的娱乐,分散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注意力。这样,教学效果可以事半功倍,学生的心理和课务负担减轻,对学习感兴趣,自然学习效率明显提高,能力明显增强。因此,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负增效的关键。
我们应该认识到“减负增效”是项系统工程,它的本质是切实推进素质教育,适应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学校要不懈努力以外,这项系统工程还需社会、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需各学科的协调平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素质教育的误区,才能使素质教育更见成效,更深入人心,更有生命力,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会更蓬勃发展!
有的教师一听说要“减负增效”,认为这是矛盾之想: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这行吗?我说:这想法不正确。我们是要让马儿吃好草,而不是不吃草。“好草”从哪里来?当然从教师那里来。要教改,首先要在教学思想上转变过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符合当今社会发展潮流的有用之才。
首先,教师的职责不是把课本、教参上的内容重复讲出来,让学生听明白,不出错误;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使学生成为缺乏创新的低能者。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及时恰当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只有教学思想转变了,才能做到设计出先进的教学思路,即不只是给出结论,而是更注重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才能切实做到“减负增效”。譬如:一些教师把实践活动仅作为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手段看待,这样的思想就影响了教学效果,影响到了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如果转变一下教学思想,把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真正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则可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处理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等等,起到触类旁通、减负增效的作用,真正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
其次,“减负增效”的教改实际上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
提高课堂效率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俗话说得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现在,知识信息正高速发展,教育系统的新事物也是层出不穷,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多媒体的制作、软件的开发等等。教学方法更是不断优化和创新,具有其先进性。所以,教师应不断学习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为高效率的教学创造自身条件。
提高课堂效率其次是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在备课上应多研究、多斟酌,多进行教学探索。有句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的仗。”准备充分,一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程序清晰可见,教学目标明确无误,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为此,教师应花几倍的时间和精力去备好一堂课。我认为,备好课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认真的实施:
1.备教材。教师要反复地研究教材和辅导材料,吃透教材的组织结构和重点、难点,对每一章节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做到心中有数,领会教材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的。要做到这些要求,我们一定要静心地坐下来,去研究,去比较,去熟悉。
2.备学生。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班的每个学生,可以通过多接触、多谈心、多融洽的手段和方式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动机,接受能力,理解水平,个别差异;弄清每个学生的整体差异和特点,然后才能“以学论教”和“因材施教”。例如针对不同学生准备不同问题等。
3.备教法。教法应是建立在学生学法的基础上,是在结合考虑教材、学生、设备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基础上,再从教学法的体系中优选出上好一堂课的教学方法。教育界有个说法:教无定法,但教有法。实际上,不管什么方法,都应立足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实施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和学法,提高素质。教师在考虑利用教学手段上也应该是积极的、多种形式并进的、传统和现代手段相结合的思路,目的是使学生能直观、形象、生动地掌握好数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同时懂得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如多用投影、挂图以及多媒体课件等。当然,要准备好这些内容需花一定量的精力。但最终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兴趣,直观教学,轻松学习,减负增效。
4.备练习。在以前,教师搞“题海战术”的很多。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布置的练习没有选择性,不管是有用无用、是否重复等,摆出了一大堆,学生苦不堪言,虽穷于应付却事倍功半。现在要减负,就必须精选习题,精心琢磨;自编自拟也必不可少,这样的习题针对性更强,减负增效更明显。
另外,教师上好每一节课也是减负增效的关键。课堂教学的原则要体现教师为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应师生互动,且动而不乱。教师要加强课堂组织教学,利用师生双向互动来引起学生注意力。上课做到明白、准确、新颖、生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试想,教师教得很认真,学生不积极参与,不认真听讲,有何效率可言?教学手段也要灵活多样和综合利用。任何事都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一方面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论使用什么教学手段,都必须目的明确,计划周到。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运用辅助工具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恰到好处,少而精,绝不能搞花架子。运用好教学手段,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智力,而不能把它们变成课堂上的娱乐,分散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注意力。这样,教学效果可以事半功倍,学生的心理和课务负担减轻,对学习感兴趣,自然学习效率明显提高,能力明显增强。因此,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负增效的关键。
我们应该认识到“减负增效”是项系统工程,它的本质是切实推进素质教育,适应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学校要不懈努力以外,这项系统工程还需社会、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需各学科的协调平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素质教育的误区,才能使素质教育更见成效,更深入人心,更有生命力,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会更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