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物理教育与STS教育的关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ymm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重强调的是对学生兴趣的挖掘与培养,旨在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同时,也强调了在设置课程内容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以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为依托,充分体现教育的时代性以及先进性。本文主要是以现在的高中物理教育为主要切入点,结合STS教育理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育 STS教育 素质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始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并在寻求更为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完善教学体系。而STS教育理念的诞生无疑拓展了教师的教学思路,给学生的未来发展带来了福音。STS,即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强调的是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利弊影响。而STS教育则是以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讲求的是如何将科学技术正确运用到社会生活中为人类创造最大的财富。因而,该种新兴的教学构想与我国推崇的素质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并在某些领域也对其进行了补充与完善。
  1、高中物理教育
  高中教育主要是对基础课程的学习,并在一定程度上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在高中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在各方面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但由于受如今教学体制的影响,更多的学校在教学物理学科时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并且走入了一个封闭灌输、单一狭隘、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教学误区。现在的高中物理教育在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缺乏引导性教学。素质教育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性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进而拓展学生的自主性。但是在现在的高中物理教育中,更多的是教师的灌输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的配合为主,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二,脱离现实生活。物理本身是一门生活学科,它的很多理论与实验都起源于都生活现象的观察与发现,反过来也运用到了人类的生活中。所以说,物理学科应该与人类的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对物理知识的讲解,更多的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学生的能力的不到真正的提高,同时降低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的能力与欲望。而这种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也不利于学生的在创造能力的形成。
  第三,缺乏是非观念教育。虽说物理起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但是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不得当将会引起不良的后果。因而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中时应该以是否服务于人民为主要的评判标准,检测物理运用是否得当。但是在现在的高中物理教育中,教师对这方面的教育是少之又少,基本上没有对该方面的问题引起重视。其实高中生已经是一个较为成熟的个体,具有再创造的能力,因而此时教师应该加以辅导。对学生进行有关的正确是非观念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将物理知识运用到正确的地方。
  2、高中物理教育与STS教育的关系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来,STS教育主要强调的是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沟通连接,讲求的是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其二,强调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力,讲求的是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正确运用。而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在很多领域上需要物理知识,因而可以说物理知识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高中物理教育作为基础性教学内容之一,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科学素养,并具有一定的科学积淀。所以说,高中物理教育对学生以后的成长与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站在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而言,高中物理教育与STS教育在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宗旨上都有着很多的相通之处,并且STS教育理念也在指引着现在的高中物理教育,帮助高中物理教育走出现在的教学困境中。下面对高中物理教育与STS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1)STS教育理念指引着高中物理教育的发展之路。STS教育是现代新型的一个教育构想,主要是站在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上对教育目标以及教育宗旨进行探索。而它的核心思想是与如今的素质教育是不谋而合的,并且也极大地丰富了现在的素质教育内容。高中物理教育作为高中教育中的一个缩影,在教学方式上以及教学内容上仍然存在着过去传统应试教育的印记,从而使得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念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
  同时物理本身是一门自然科学类的学科,它的社会功能就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力量,而这一点与STS教育的观念也是相同的。因而,对于现在的高中物理教育而言,较为成熟的STS教育能够帮助现在的高中物理教育走出教学误区,对其发展起着指引的作用。
  (2)高中物理教育是STS教育的一个缩影。STS教育主要是要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既包含他们的科学素养,又包含他们的个人道德品质。因而,STS教育的目标不是局限在对科学、技术以及社会这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更多的是通过这些复杂的关系探究出如何提升国民的综合素养。
  随着素质教育以及STS教育理念的不断普及与推广,高中物理教育将会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发现,进而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这样的一个教学模式也是STS教育的一个真实再现,是对STS教育的一个正确运用。所以,高中物理教育是STS教育的一个缩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小结
  虽然STS教育是一个新型的教学构想,但是在很多方面它与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在很多方面是共通的,并且两者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关系。而作为高中教育的一个代表高中物理教育则是素质教育下的一个真正实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上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所以现在的高中物理教学需要STS教育的指引,帮助高中物理教育走出如今的困境,并且通过STS教育的正确指导将STS教育理念真正融入到高中物理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 孟昭辉:中学物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M]
  [2] 崔相录: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M]
  [3] 熊春玲:中学物理教学实施STS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J]
其他文献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个动态的推进过程,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一方面对现有的科技体制中制约科技创新与发展的障碍和问题进行改革;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发展进步又提出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安排部署。调整和改革原有的科技体制,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也是应对经济、科技全球化新的发展形势,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措施。福建省地域内的科研机构中,从属自然科学类的地市级及以上政府部门属独立科研机构有1
化学方程式在学生化学学习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化学方程式是物质在反应的过程中,用来表明物质与物质之间反应的式子,体现一定的反应规律和客观事实。化学方程式所涉及到参加的反应物,物质所生成时的现象,以及化学变化时应该具备的条件,都需要学生掌握。在反应过程中,化学所计量的数字代表了每一个参加的反应物质和生成物物质之间的量关系,让学生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个参加反应的物质之间质
期刊
在黑龙江省振兴老工业基地过程中,政府如何加强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管理,尽快摆脱在国内外人才竞争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促进经济和人才的协调发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核心内容
期刊
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换言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力图将学生从课本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要让学生真正能做到“以物明理”、“见物思理”,将课本知识活学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针对中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策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爱好生物,培养学习的兴趣。本文仅就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关键词:学习的兴趣 教学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进入初中后,学生在身体和心理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接受初中教育的条件。随着知识、经验、技能的不断丰富,他们已不同程
我国素质教育已经倡导了许多年,那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包括哪些内容呢?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和专业美感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那么在高中物理学科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素质?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一些看法。  一、如何进行物理学科的创造教育  开展创造教育,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这是物理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需要。创造教育是应用创造学原理与
期刊
高中会考的着眼点是素质教育,旨在使学生达到高中毕业应具有的水平。如何更有效地进行高中会考复习与练习,获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这既是面临会考的同学的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会考复习和练习中应着重考虑的问题。本人认为,要搞好会考复习,师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真学习会考标准  会考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会考的知识内容,能力要求,各等第的程度如何等。相比于教学大纲,要求已十分明确、具体。因此
期刊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使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有机结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亦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加强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寻找一条适合国情
城市土地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与社会转型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新土地市场制度亟待完善和创建。为此,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