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台湾新写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却渐被后人遗忘了
昔日的台湾影坛,有两位导演兼好友以“李白”知名。在60至70年代“焦不离孟”,堪称是一时瑜亮。其中的“李”是本栏介绍过的李行,块头大、嗓门大、典型的大导演,人们提起他就会肃然起敬;“白”则是个头小、其貌不扬,但为人潇洒风流、幽默风趣、亲和力强,虽然头也秃了,圈内人仍以“小白”称之——他便是已去世10年的白景瑞。
白景瑞是在1997年,时任金马奖执委会秘书长时于颁奖前夕因心肌梗塞突然辞世的。他执导的作品中公开发行DVD的甚少,也没有什么电影节为他做回顾展,因此今日的影迷认识他的并不多。而在当年,“小白”却是走在时代尖端引领风骚的一个重要人物,并在台湾影坛创下多项“第一”。
白景瑞最初在台湾的“省立师范学院”读外文系专业,后转至艺术系。在大学期间认识该校话剧社的李行,两人志趣相投,结为好友。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电影《偷自行车的人》等影片在台上映,引起影评的热烈讨论。此时白景瑞刚好服完兵役退伍,旋即到《自立晚报》当影剧记者,以笔名“白担夫”在报上写影评与画评。在看了多部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电影后,他决心赴意学习电影。
1959年,他向《中国时报》预支半年稿费作为旅费,又以该报特派员及《自立晚报》驻意记者的身份远赴意大利。两年后,考入罗马皇家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及舞台设计。1962年,再进意大利电影实验中心学习电影,成为第一位留意学电影的中国人。
1964年白景瑞学成归来,先进入中影公司担任编审委员。当时中影总经理龚弘刚上任,提出“建康写实路线”,全力推动台湾电影一种新的创作意识。中影拍摄的第一部健康写实片《蚵女》,白景瑞即担任此片剪接。之后他升任制片部经理,在李行独立执导的第=部健康写实片《养鸭人家》中,他更实际参与策划与剧本讨论,将在意大利所学得的电影观念与技术引进台湾,本片上映后大受好评。
眼看老同学李行在导演路上大放异彩,“小白”遂在1966年辞去中影的经理职务,转行导演。首部作品与李行、李嘉合导历史战争片《还我河山》,讲述越王勾践的故事。之后便独立执导第一部影片《寂寞的十七岁》,希望将当时在社会上出现的“青少年内心空虚迷失”的心理状况好好探讨一番。那时的台湾社会还十分传统保守,而且处于凡事政府都要控制的“戒严”状态,白景瑞的创新计划遭遇挫折。他曾自言道:“我原本是要很强烈地直接来写这个严重现象,由于中影当局有许多顾虑,担心遭有关人士抨击,只好全盘修改,才弄成类似唯美派的电影。”
然而本片仍是台湾第一部正面提出青少年成长心理问题的影片,在影坛颇受好评,为他赢得第6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并为男主角柯俊雄赢得台湾演员中第一位亚太影展的影帝。翌年,他执导的浪漫喜剧《新娘与我》大胆引进分割画面等西片技巧,蝉联金马奖最佳导演;同年首创三段式的家庭剧《今天不回家》亦疯狂卖座,从此奠定了“小白”在台湾电影界的大导演地位。
1969年,白景瑞退出中影,与李行等合组“大众电影事业公司”。他改编陈映真的乡土短篇小说《将军族》拍成《再见阿郎》,描述台湾在从农业社会迈进工商业社会的时代巨轮下,一名跟不上时代的土流氓阿郎历经挣扎走正途却仍惨遭淘汰的故事。此片将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电影的精神彻底发挥,拉下了过去的那层“健康”糖衣,让人看到了白景瑞真正的导演功力,成认为是“台湾十大电影”之一。
在整个70年代,“小白”一直是台湾电影界的红人,轻松自如拍了一批琼瑶式的言情片和爱情喜剧都十分卖座,其中包括著名的《白屋之恋》《晴时多云偶阵雨》《女朋友》《一帘幽梦》等。期间还因为拍青春片《门里门外》而跟年龄小他一轮的女主角夏玲玲爆出爱情火花,成为当时十分热门的八卦新闻。两人虽成功对抗社会压力结为连理,可惜不久又以离婚收场。
80年代的“小白”运气差多了。除了在1984年执导《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时因成功发掘姚炜演金大班而受到瞩目,他的电影事业明显地走下坡,昔日在导演手法上的锐利表现也不见了。1990年,好不容易抓住台湾开放赴大陆拍片的契机到北京执导了清宫片《嫁到宫里的男人》,可惜在艺术和商业上都表现不好,本片因而成了他导演的最后一部作品。
“小白”在去世前那几年很不得意,他曾经想放下身价去拍电视剧,不料电视台根本不买他的账,甚至认为他当年大导演的名气是一种“累赘”。最后他在刚开始改制的金马奖工作委员会中得主席李行之助当上了秘书长,才算生活稳定下来。
昔日的台湾影坛,有两位导演兼好友以“李白”知名。在60至70年代“焦不离孟”,堪称是一时瑜亮。其中的“李”是本栏介绍过的李行,块头大、嗓门大、典型的大导演,人们提起他就会肃然起敬;“白”则是个头小、其貌不扬,但为人潇洒风流、幽默风趣、亲和力强,虽然头也秃了,圈内人仍以“小白”称之——他便是已去世10年的白景瑞。
白景瑞是在1997年,时任金马奖执委会秘书长时于颁奖前夕因心肌梗塞突然辞世的。他执导的作品中公开发行DVD的甚少,也没有什么电影节为他做回顾展,因此今日的影迷认识他的并不多。而在当年,“小白”却是走在时代尖端引领风骚的一个重要人物,并在台湾影坛创下多项“第一”。
白景瑞最初在台湾的“省立师范学院”读外文系专业,后转至艺术系。在大学期间认识该校话剧社的李行,两人志趣相投,结为好友。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电影《偷自行车的人》等影片在台上映,引起影评的热烈讨论。此时白景瑞刚好服完兵役退伍,旋即到《自立晚报》当影剧记者,以笔名“白担夫”在报上写影评与画评。在看了多部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电影后,他决心赴意学习电影。
1959年,他向《中国时报》预支半年稿费作为旅费,又以该报特派员及《自立晚报》驻意记者的身份远赴意大利。两年后,考入罗马皇家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及舞台设计。1962年,再进意大利电影实验中心学习电影,成为第一位留意学电影的中国人。
1964年白景瑞学成归来,先进入中影公司担任编审委员。当时中影总经理龚弘刚上任,提出“建康写实路线”,全力推动台湾电影一种新的创作意识。中影拍摄的第一部健康写实片《蚵女》,白景瑞即担任此片剪接。之后他升任制片部经理,在李行独立执导的第=部健康写实片《养鸭人家》中,他更实际参与策划与剧本讨论,将在意大利所学得的电影观念与技术引进台湾,本片上映后大受好评。
眼看老同学李行在导演路上大放异彩,“小白”遂在1966年辞去中影的经理职务,转行导演。首部作品与李行、李嘉合导历史战争片《还我河山》,讲述越王勾践的故事。之后便独立执导第一部影片《寂寞的十七岁》,希望将当时在社会上出现的“青少年内心空虚迷失”的心理状况好好探讨一番。那时的台湾社会还十分传统保守,而且处于凡事政府都要控制的“戒严”状态,白景瑞的创新计划遭遇挫折。他曾自言道:“我原本是要很强烈地直接来写这个严重现象,由于中影当局有许多顾虑,担心遭有关人士抨击,只好全盘修改,才弄成类似唯美派的电影。”
然而本片仍是台湾第一部正面提出青少年成长心理问题的影片,在影坛颇受好评,为他赢得第6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并为男主角柯俊雄赢得台湾演员中第一位亚太影展的影帝。翌年,他执导的浪漫喜剧《新娘与我》大胆引进分割画面等西片技巧,蝉联金马奖最佳导演;同年首创三段式的家庭剧《今天不回家》亦疯狂卖座,从此奠定了“小白”在台湾电影界的大导演地位。
1969年,白景瑞退出中影,与李行等合组“大众电影事业公司”。他改编陈映真的乡土短篇小说《将军族》拍成《再见阿郎》,描述台湾在从农业社会迈进工商业社会的时代巨轮下,一名跟不上时代的土流氓阿郎历经挣扎走正途却仍惨遭淘汰的故事。此片将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电影的精神彻底发挥,拉下了过去的那层“健康”糖衣,让人看到了白景瑞真正的导演功力,成认为是“台湾十大电影”之一。
在整个70年代,“小白”一直是台湾电影界的红人,轻松自如拍了一批琼瑶式的言情片和爱情喜剧都十分卖座,其中包括著名的《白屋之恋》《晴时多云偶阵雨》《女朋友》《一帘幽梦》等。期间还因为拍青春片《门里门外》而跟年龄小他一轮的女主角夏玲玲爆出爱情火花,成为当时十分热门的八卦新闻。两人虽成功对抗社会压力结为连理,可惜不久又以离婚收场。
80年代的“小白”运气差多了。除了在1984年执导《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时因成功发掘姚炜演金大班而受到瞩目,他的电影事业明显地走下坡,昔日在导演手法上的锐利表现也不见了。1990年,好不容易抓住台湾开放赴大陆拍片的契机到北京执导了清宫片《嫁到宫里的男人》,可惜在艺术和商业上都表现不好,本片因而成了他导演的最后一部作品。
“小白”在去世前那几年很不得意,他曾经想放下身价去拍电视剧,不料电视台根本不买他的账,甚至认为他当年大导演的名气是一种“累赘”。最后他在刚开始改制的金马奖工作委员会中得主席李行之助当上了秘书长,才算生活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