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苏教版第九册《黄鹤楼送别》)
生:老师,我曾到过江边,江上船只往来无数,怎么李白却说“孤帆”呢?
(一些学生联系自己乘车路过长江大桥时所见情景,也纷纷质疑这一“孤”字)
师:学贵有疑,说明大家很会读书。这个问题很有挑战性。(教师用红粉笔在“孤”字上画上一个圈)
生:(迫不及待地)开头说“烟雾迷蒙”,可能船只稀少,远行的船不多吧。
师:(看到其他学生并不满意)看来没这么简单。建议大家再读读课文,用心思考思考。
(学生默读课文,几分钟后举手的同学多了起来)
生1:面对美丽的江边景色,两位友人无心赏景,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句“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让我读出他们感情的深厚。套用一句歌词“我的眼里只有你”,当然用“孤”字了。
师:好一句“我的眼里只有你”。古人云“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多么切合此时的情景!再读一读这句诗,看看你由这个“孤”字还感悟到了什么。
生2:友人离去,只剩下李白形单影只,没有人与自己把酒畅谈,没有人与自己切磋诗艺,他感到一丝惆怅、寂寞。
生3:我读出了李白的孤独。他一生颠沛流离他乡,知己难觅,如今孟浩然一走,他怎能不孤独呢?
师:老师想起李白另一送别友人的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孤”字不仅仅写出诗人心中、眼里只有友人,而且写出了诗人的怅惘和孤独。让我们再一次诵读这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诗——
【一点通】
新课标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从而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张庆先生认为,在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之后,可以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疑点,对于其中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自己寻找答案。案例中,学生联系日常情景质疑李白为什么说“孤帆”,其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其诗眼正是这一“孤”字,一语双境:一是当时的意境,诗人唯见孤帆,眼中只有友人;一是诗人的心境,知己离别,人生离多聚少,只剩自己身居他乡,孤寂之情油然而生。教者在深入研读教材,与文本、作者先期对话的基础上,抓住这一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再次触摸文本,与文本更深入地对话。正是将着力点放在疏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渠道上,“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学生才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才获得了思想启迪和审美的乐趣。紧接着,在交流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人本之间又进一步相互碰撞,对文本的理解更加丰富和提高,不局限于字面义,更探究其表达的思想、精神,深入诗人内心世界,感受诗人情感的波动,从而使整个问题探究的过程充满了灵气和活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师生的才情和智慧得到充分地张扬、发挥。
(苏教版第九册《黄鹤楼送别》)
生:老师,我曾到过江边,江上船只往来无数,怎么李白却说“孤帆”呢?
(一些学生联系自己乘车路过长江大桥时所见情景,也纷纷质疑这一“孤”字)
师:学贵有疑,说明大家很会读书。这个问题很有挑战性。(教师用红粉笔在“孤”字上画上一个圈)
生:(迫不及待地)开头说“烟雾迷蒙”,可能船只稀少,远行的船不多吧。
师:(看到其他学生并不满意)看来没这么简单。建议大家再读读课文,用心思考思考。
(学生默读课文,几分钟后举手的同学多了起来)
生1:面对美丽的江边景色,两位友人无心赏景,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句“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让我读出他们感情的深厚。套用一句歌词“我的眼里只有你”,当然用“孤”字了。
师:好一句“我的眼里只有你”。古人云“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多么切合此时的情景!再读一读这句诗,看看你由这个“孤”字还感悟到了什么。
生2:友人离去,只剩下李白形单影只,没有人与自己把酒畅谈,没有人与自己切磋诗艺,他感到一丝惆怅、寂寞。
生3:我读出了李白的孤独。他一生颠沛流离他乡,知己难觅,如今孟浩然一走,他怎能不孤独呢?
师:老师想起李白另一送别友人的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孤”字不仅仅写出诗人心中、眼里只有友人,而且写出了诗人的怅惘和孤独。让我们再一次诵读这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诗——
【一点通】
新课标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从而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张庆先生认为,在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之后,可以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疑点,对于其中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自己寻找答案。案例中,学生联系日常情景质疑李白为什么说“孤帆”,其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其诗眼正是这一“孤”字,一语双境:一是当时的意境,诗人唯见孤帆,眼中只有友人;一是诗人的心境,知己离别,人生离多聚少,只剩自己身居他乡,孤寂之情油然而生。教者在深入研读教材,与文本、作者先期对话的基础上,抓住这一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再次触摸文本,与文本更深入地对话。正是将着力点放在疏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渠道上,“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学生才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才获得了思想启迪和审美的乐趣。紧接着,在交流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人本之间又进一步相互碰撞,对文本的理解更加丰富和提高,不局限于字面义,更探究其表达的思想、精神,深入诗人内心世界,感受诗人情感的波动,从而使整个问题探究的过程充满了灵气和活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师生的才情和智慧得到充分地张扬、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