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基于就业导向、工作过程基础上,经过对高职药物检测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措施,解决实际技能问题和改善现状的切入点,针对课程定位设置、课程目标,设计理念及思路、技能型教学体系确立、情境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药物质量检测、就业导向、实践体系、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327-01
基于就业导向、工作过程的教学研究开发,已成为近年来职业教育教研主要方向。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高职院校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正是按照此精神,在教学改革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制药企业的职业工作岗位群的调研与分析,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与制药类专业的“2+1”人才培养模式相互融合,紧密结合制药企业真实生产工序和生产项目,本着“做中学才是真学,做中教才是真教”的“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授思路进行教改研究的。
一、《药物质量检测技术》课程定位设置
1、课程的设置满足了职业需求,行业愿望
本课程的教学根据药物制剂、微生物发酵、生化药品制造、药品质量监控、药品质量检测等工作岗位需求,着重培养学生具有原料药、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检测等专业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具有敬业爱岗、甘于奉献的精神,是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整体素质高,能覆盖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的检测及监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核心课程。
2、课程的设置体现了高职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特色,突出与社会融合性
本课程的设置每年可为医药企业培养具备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制药行业提供人才保障。
二、《药物质量检测技术》课程目标,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药物质量检测技术课程是生物制药专业和药品质量检测专业核心能力对接的课程,也是药检综合实训和职业鉴定、顶岗实习之前的职业能力储备课程,是为了满足药检岗位的任职要求以及完成医药企业各类检品的检验任务而开设的。
1、课程目标
通过对药品企业药检职业岗位进行调查与分析,围绕岗位任职要求和检验工作任务所需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同时结合职业标准和行业特殊要求,确定教学目标。
职业素养:就是要使学生树立强烈的药品质量观念和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务实的工作态度及职业心态。
职业能力和职业创新能力:熟练掌握药物质量检验与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能根据质量标准进行质量检验,完成检验任务,并具有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检验中的现象与原理、分析与解决药品质量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理念
经过探索总结,逐渐形成了“融药检工作和学习为一体”的课程设计理念。即“以药物检验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药物检验工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实际药物检验真实工作任务和工作情景、工作过程,以药物检验工作任务的完成及解决质量问题能力的提高为宗旨构建课程体系,同时遵循职业能力规律,实现阶梯式推进教学,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3、课程设计思路
首先,对药物检验的岗位、检验任务及其能力进行分析。
药品检验岗位的核心工作任务,就是借助一定的分析方法和手段,对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工艺用水等各种检验对象,按照质量标准规定的方法和技术指标进行检验与判断。
其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综合考虑与其他同步课程的分工,结合药检真实工作任务和工作情景,按照药检工作内容和过程为主线,选取典型检验项目,以检验工作能力的培养为宗旨构建课程体系。
最后,制定课程标准,细化与规范教学内容,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将检验工作和学习融为一体,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递进式设计学习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效实施教学过程,从而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药物质量检测技术》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型教学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型教学体系要求对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进行技能定位,即打破原有的书本教学体系,将药品质量检测技术的静态知识点分拆为药品检验专业需要的动态技能点,融汇到教学过程中,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的力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组为单位,要求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步骤,实施过程中认真记录原始数据,填写检验记录。
四、《药物质量检测技术》构建了以药品检验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情境实践教学体系
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实践观
为使课程体系的结构有利于教学过程,从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实验、操作为主方式。通过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在更多更好的实践环境中完成课程学习。实践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反映社会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反映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需要。
2、构建以药品检验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情境实践教学体系
(1)确立情境实踐教学课程体系
充分运用情境教学法,为每个学生分配学习任务,确定完成目标,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2)建立职业技能考核制度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从职业能力结构要求出发,将职业技能鉴定内容和实践课程体系紧密结合,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制度。通过考核方法改革,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真正突出了“能力、技能”的考核,达到了考核目的。
五、《药物质量检测技术》教学内容编排分布及实践技能能力项目设计
1、理论教学模块中项目及任务
具体分为:
基础检测能力(项目:药物质量检测基本知识)
单项检测能力(项目:药物的鉴别、药物的杂质检查、药物制剂检查、药物含量测定技术)
综合检测能力(项目:药物含量计算、典型药物质量检测)
2、实践教学模块中项目及任务
具体分为:
基础检测能力(实训:中国药典的查阅与使用)
单项检测能力(实训:药物的一般鉴别试验、Uv-Vis法鉴别布洛芬、IR法鉴别阿莫西林、TLC法鉴别盐酸环丙沙星、葡萄糖中一般杂质检查、片剂重量差异检查法、注射剂装量差异检查法、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的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含量均匀度测定)
综合检测能力(实训:亚硝酸钠滴定测定盐酸普鲁卡因含量、碘量法测VC注射液的含量、三点校正法测定VA含量、Uv法测定VB1含量、HPLC法测定头孢氨苄的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VE的含量、阿司匹林的质量检测、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测、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质量检测)
六、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研究成果先后在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制药类及相关专业中,近1500余名学生中进行推广使用;应用效果为上述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岗位技能性和实用性,树立了较强的药品质量观念,能够熟练掌握药物质量检测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在2012年度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中全部获得药物检验工资格证书,证书获得率为100%。
参考文献:
[1]刘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3-28.
[2]卢红学.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与思路[J].职教论坛,2005(5):76-79.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课题编号:HGJXHB2111229)
关键词:药物质量检测、就业导向、实践体系、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327-01
基于就业导向、工作过程的教学研究开发,已成为近年来职业教育教研主要方向。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高职院校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正是按照此精神,在教学改革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制药企业的职业工作岗位群的调研与分析,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与制药类专业的“2+1”人才培养模式相互融合,紧密结合制药企业真实生产工序和生产项目,本着“做中学才是真学,做中教才是真教”的“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授思路进行教改研究的。
一、《药物质量检测技术》课程定位设置
1、课程的设置满足了职业需求,行业愿望
本课程的教学根据药物制剂、微生物发酵、生化药品制造、药品质量监控、药品质量检测等工作岗位需求,着重培养学生具有原料药、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检测等专业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具有敬业爱岗、甘于奉献的精神,是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整体素质高,能覆盖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的检测及监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核心课程。
2、课程的设置体现了高职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特色,突出与社会融合性
本课程的设置每年可为医药企业培养具备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制药行业提供人才保障。
二、《药物质量检测技术》课程目标,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药物质量检测技术课程是生物制药专业和药品质量检测专业核心能力对接的课程,也是药检综合实训和职业鉴定、顶岗实习之前的职业能力储备课程,是为了满足药检岗位的任职要求以及完成医药企业各类检品的检验任务而开设的。
1、课程目标
通过对药品企业药检职业岗位进行调查与分析,围绕岗位任职要求和检验工作任务所需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同时结合职业标准和行业特殊要求,确定教学目标。
职业素养:就是要使学生树立强烈的药品质量观念和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务实的工作态度及职业心态。
职业能力和职业创新能力:熟练掌握药物质量检验与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能根据质量标准进行质量检验,完成检验任务,并具有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检验中的现象与原理、分析与解决药品质量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理念
经过探索总结,逐渐形成了“融药检工作和学习为一体”的课程设计理念。即“以药物检验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药物检验工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实际药物检验真实工作任务和工作情景、工作过程,以药物检验工作任务的完成及解决质量问题能力的提高为宗旨构建课程体系,同时遵循职业能力规律,实现阶梯式推进教学,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3、课程设计思路
首先,对药物检验的岗位、检验任务及其能力进行分析。
药品检验岗位的核心工作任务,就是借助一定的分析方法和手段,对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工艺用水等各种检验对象,按照质量标准规定的方法和技术指标进行检验与判断。
其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综合考虑与其他同步课程的分工,结合药检真实工作任务和工作情景,按照药检工作内容和过程为主线,选取典型检验项目,以检验工作能力的培养为宗旨构建课程体系。
最后,制定课程标准,细化与规范教学内容,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将检验工作和学习融为一体,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递进式设计学习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效实施教学过程,从而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药物质量检测技术》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型教学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型教学体系要求对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进行技能定位,即打破原有的书本教学体系,将药品质量检测技术的静态知识点分拆为药品检验专业需要的动态技能点,融汇到教学过程中,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的力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组为单位,要求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步骤,实施过程中认真记录原始数据,填写检验记录。
四、《药物质量检测技术》构建了以药品检验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情境实践教学体系
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实践观
为使课程体系的结构有利于教学过程,从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实验、操作为主方式。通过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在更多更好的实践环境中完成课程学习。实践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反映社会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反映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需要。
2、构建以药品检验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情境实践教学体系
(1)确立情境实踐教学课程体系
充分运用情境教学法,为每个学生分配学习任务,确定完成目标,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2)建立职业技能考核制度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从职业能力结构要求出发,将职业技能鉴定内容和实践课程体系紧密结合,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制度。通过考核方法改革,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真正突出了“能力、技能”的考核,达到了考核目的。
五、《药物质量检测技术》教学内容编排分布及实践技能能力项目设计
1、理论教学模块中项目及任务
具体分为:
基础检测能力(项目:药物质量检测基本知识)
单项检测能力(项目:药物的鉴别、药物的杂质检查、药物制剂检查、药物含量测定技术)
综合检测能力(项目:药物含量计算、典型药物质量检测)
2、实践教学模块中项目及任务
具体分为:
基础检测能力(实训:中国药典的查阅与使用)
单项检测能力(实训:药物的一般鉴别试验、Uv-Vis法鉴别布洛芬、IR法鉴别阿莫西林、TLC法鉴别盐酸环丙沙星、葡萄糖中一般杂质检查、片剂重量差异检查法、注射剂装量差异检查法、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的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含量均匀度测定)
综合检测能力(实训:亚硝酸钠滴定测定盐酸普鲁卡因含量、碘量法测VC注射液的含量、三点校正法测定VA含量、Uv法测定VB1含量、HPLC法测定头孢氨苄的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VE的含量、阿司匹林的质量检测、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测、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质量检测)
六、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研究成果先后在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制药类及相关专业中,近1500余名学生中进行推广使用;应用效果为上述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岗位技能性和实用性,树立了较强的药品质量观念,能够熟练掌握药物质量检测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在2012年度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中全部获得药物检验工资格证书,证书获得率为100%。
参考文献:
[1]刘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3-28.
[2]卢红学.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与思路[J].职教论坛,2005(5):76-79.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课题编号:HGJXHB21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