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关注,传统的教师只管自己讲,不管学生怎么学的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新时期的教学工作。合作学习成为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对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进行了粗浅的探讨,以兹共同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就是将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常被称之为读写结合。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与学生变换位置,让学生唱主角,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师像一个权威那样不断地向他们灌输知识,如同往漏斗里灌水一样。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有了许多新途径。这单一的方法、陈旧的形式已经使学生腻烦了,还怎么谈得上学习有兴趣呢?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一课如同一片优美的散文,开头要漂亮,引人入胜。一堂课恰似一支动人的乐曲,开头就要定好基调,扣人心弦。常言道:好的开头便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语文课的第一环节,十分关键,应当引起重视。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创造科学有效的导入形式,就必须把握课文的特点,根据学生好奇心理,应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新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以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画出来,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地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歧义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也毫不吝啬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回答,只有耐心、虚心、认真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可有一个学生的回答不同,他说是凤凰老师教搭窝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鸟没有学会。他的回答激起了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举了一些好的搭窝方法。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做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四、开展活动式教学,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语文活动式教学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活动因子,增强实践环节的一种教学方式。具体来说,它是一种在活动课程与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旨在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单一的采用抽象符号形式学习的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学习兴趣,把语文感知学习与语文实践操作融合在一起的教学形式,是一种活动教学与语文学科教学相融的综合型教学模式。
1.语文活动式教学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具有開放性。它以广阔的社会生活为背景,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看电影、看小说、听广播、听报告、参观游览等,凡是能学习、运用和提高语文能力的都可作活动的内容。另外,语文活动式教学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及时、迅速地传播新知识。它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表现,其评价标准、活动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开放性。
2.语文活动式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方式。指导教师只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他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旧框框,摆脱习惯思维、保守思想的束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项目和方式,在充满乐趣的气氛中,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下,动手动脑,大胆实践,感悟体验,探索创造
总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了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守恒.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2]陈玉秋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与学生变换位置,让学生唱主角,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师像一个权威那样不断地向他们灌输知识,如同往漏斗里灌水一样。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有了许多新途径。这单一的方法、陈旧的形式已经使学生腻烦了,还怎么谈得上学习有兴趣呢?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一课如同一片优美的散文,开头要漂亮,引人入胜。一堂课恰似一支动人的乐曲,开头就要定好基调,扣人心弦。常言道:好的开头便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语文课的第一环节,十分关键,应当引起重视。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创造科学有效的导入形式,就必须把握课文的特点,根据学生好奇心理,应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新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以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画出来,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地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歧义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也毫不吝啬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回答,只有耐心、虚心、认真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可有一个学生的回答不同,他说是凤凰老师教搭窝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鸟没有学会。他的回答激起了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举了一些好的搭窝方法。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做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四、开展活动式教学,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语文活动式教学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活动因子,增强实践环节的一种教学方式。具体来说,它是一种在活动课程与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旨在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单一的采用抽象符号形式学习的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学习兴趣,把语文感知学习与语文实践操作融合在一起的教学形式,是一种活动教学与语文学科教学相融的综合型教学模式。
1.语文活动式教学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具有開放性。它以广阔的社会生活为背景,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看电影、看小说、听广播、听报告、参观游览等,凡是能学习、运用和提高语文能力的都可作活动的内容。另外,语文活动式教学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及时、迅速地传播新知识。它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表现,其评价标准、活动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开放性。
2.语文活动式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方式。指导教师只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他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旧框框,摆脱习惯思维、保守思想的束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项目和方式,在充满乐趣的气氛中,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下,动手动脑,大胆实践,感悟体验,探索创造
总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了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守恒.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2]陈玉秋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