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百年征程——基于历次党代会报告的文本分析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n90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建党百年以来党如何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对理解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以历次党代会报告及若干次重要会议公报为文本,采用Nvivo12软件,通过具象化"使命"确定一级编码,筛选党的治国理念和行动方针作为二级编码,进行词频分析、关联度分析可知:中国共产党践行使命的百年征程历经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与新时代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国共产党都具备高度政治自觉,能一以贯之地牢守以人民为中心,通过不断自我革新保持先进性,凝聚各方智慧创造性完成历史使命.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明确提出了要实施"休养生息"等围绕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为此,亟须开展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的耕地保护转型目标与路径创新研究.在耕地保护目标转型与路径政策设计中要以耕地资源高效、公平和永续利用为总目标,建立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的耕地保护转型目标,科学认识中国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之间的关系,通过系统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完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制度,建立耕地"数量弹性空间、永久基本农田健康管控、高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区域协同保护"转型路径,构建耕地保护纵向和横向结合的保护
我国现行住房保障制度在保障公民基本住房权、维护社会公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产权型保障性住房面临土地供应难题,租赁型住房保障不能提供稳定的住房预期,导致住房保障问
马克思政治哲学是一种正在建构中的"生成论",内含着事实与价值的双重逻辑:事实批判是马克思政治哲学建构的显性逻辑,价值导向是马克思政治哲学建构的隐性逻辑.事实批判与价值导向的双重逻辑弥合使马克思政治哲学超越了事实与价值的两屹对立,在本质层面与其他政治哲学派别相区别.在双重逻辑背后,"事实-价值"辩证法是马克思政治哲学建构的根本方法.
从斯密、马克思到韦伯和克鲁格曼,经济开放空间的研究经历了从市场空间、生产空间到要素集聚空间的过程,空间经济学理论通过揭示经济空间选择的影响因素和客观规律为研究经济开放空间奠定了基础.进入21世纪,中国依托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中日韩自贸区,从总体上构成了纵横交错、有点有面、功能齐全的国际经济开放空间圈层结构.遵循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思路,应该抓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机遇,选择和拓展适应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经济开放空间.总体的战略是:从新兴大国国情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出发,根据自主选择
社会偏好是指个体关心他人福利和维护伦理规范的愿望.社会偏好是关系塑造的产物,与自利偏好相对应,本质特征是社会性;社会偏好的核心是互惠偏好;社会偏好本质上是伦理偏好,但只是善偏好而不是恶偏好.社会偏好对美好生活具有积极价值,它不仅促进社会团结、社会合作、社会公平,而且促进情理交融.为了生活的有序、和谐、美好,社会需要对社会偏好进行有效培育和引导,这包括:以合理的价值导向引领个人社会偏好,为社会美好生活奠定理性基础;以持续更新的社会伦理调节个人社会偏好,为个人美好生活创造精神条件;以优良的法律制度安排来培育社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责任范围设定应当与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发展相适应,不合理的保险责任范围设定会严重影响保险的实践效果。环境侵权损害后果的多元性和救济的困难性决定了
我国传统道德中的绝大部分道德规范或德性要求在孔子《论语》中即已得到阐述;孔子对这些道德规范或德性要求的阐发与情感好恶十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孔子认为,一般而言,个人情感好恶的道德性决定于其好恶对象的道德性;但从根本上说,个人情感好恶的道德性决定于行为者本身的道德性;好学是培养个体道德的根本途径.孔子在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中注重情感好恶,这在现当代道德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启示与现实指导意义.
新技术浪潮下身体对于传播的重要价值亟待学界重估.从认知传播学视角出发,运用具身认知这一当代认知科学的核心概念重新检视传播的基本特征和内在逻辑将会发现,传播是具身的,即:体认性的、根植于具体时空情境的,以及"交互耦合的动力系统"模式的.新技术背景下的主流价值传播应超越大众传播时代的离身传播范式,载入具身传播框架,从接受界面、内容生产、环境交互三个方面开启创新:激发认知主体感官运动系统整体的沉浸式体验和互动身体实践;通过"共情"与"共境"深度嵌入认知主体所处具体情境;满足认知主体的现实需求、建立强互动社交链接
媒介社会化程度的加深进一步推动网络舆论成为公共言说空间的重要补充.但网络虚拟性、匿名性也催生网络舆情极端甚至暴力演化的泛在危机.近年来随着舆情认知研究的推进,出现了从语义、语用、修辞等语言学微观视角展开的归因分析.自然科学进路的数据统计和量化实证在一定程度上因为对语言潜意识表达以及交际过程中主观能动性、意向性动态判断分析不足而容易陷入机械数据处理并忽视语言本质的交往和语境功能.基于塞尔"意向性"言语理论,借助舆情个案言说文本的"深描",从如何言说(语料库收集)、言说者有何预设集体意向(意向性判断)、受话人
实践表明,民事诉讼复议制度对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平衡和制约法院的司法权力、实现程序正义、维护司法权威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民事诉讼复议救济量少面窄;民事诉讼复议审查情况各异,运行程序不尽相同;民事诉讼复议裁决的效力终裁不终;民事诉讼复议裁决文书的质量参差不齐等.对此,需明确民事诉讼复议制度设置目的和功能定位,厘清民事诉讼复议制度与其他诉讼制度间的关系,规范民事诉讼复议制度立法,以期实现民事诉讼复议制度实践功能的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