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嵩明沪农商村镇银行自2012年7月26日开业以来,各项业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有力地保障了县域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生产资金的需求,较好地发挥了新型农村法人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作用。
一、嵩明沪农商村镇银行综合运营情况
自2013年7月26日开业以来,该行全体员工认真贯彻落实总部、分部领导提出的“指标是底线、工作要发力”的工作要求,着力克服各种困难,加强营销,完善考核,努力推进各项工作稳健发展。截止2013年7月末,各项存款余额30,664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8,300万元。
二、战略规划与资本管理情况
该行根据嵩明县农村金融风险现状,坚持审慎经营原则,实行差别化经营的战略,发展本地特色业务产品,走品牌化战略之路,逐步建立健全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的内控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努力防范金融风险,提高经营效益,不断增强生存、发展和竞争能力。该行坚持以服务“三农”和支持小微企业为己任,以打造一流的村镇银行为战略目标,促进嵩明县域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大力服务地方经济,重点支持中小客户,做强农村市场。在嵩明沪农商村镇银行的规划中,预计到2015年总资产达5亿,各项存款达到4.5亿,贷款达到3.5亿,下设营业网点至少1个,从业人员达25人,经营利润达1,000万元。
在资本管理方面,该行将严格按照《巴塞尔协议》及监管部门的要求,严格控制和管理资本充足率指标,确保经营过程中核心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不低于监管指标要求。出现资本补充必要时,将通过三个渠道补充:一是股东追加资金投入;二是未分配利润转赠资本;三是吸纳新股东投资入股。
三、风险管理与内控的情况
(一)建立了授信非现场审计预警监测系统
根据村镇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特点,控股行专门为沪农商村镇银行开发了业务操作非现场审计预警系统,将业务流程操作中的每笔业务通过系统进行实时甄别,出现违规操作行为时系统适时报警,相关部门及时责成违规行自查进行现场检查纠错,基本达到了远程及时预警纠错的目的。
(二)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力度
为促进村行的稳健发展,控股行对各沪农商村镇银行业务运行情况完善了定期不定期的现场检查制度,建立了检查人才库,提升了组织开展现场检查的频率和覆盖面,进一步加强违规操作等道德风险的防范。
(三)足额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在自身盈利能力还相对脆弱的状况下,根据相关监管要求,至7月末,该行累计计提了各类贷款损失准备433万元,比年初增加213万元、增长96.81%,拨贷比达2.5%。
四、存贷款构成与波动原因
截止2013年7月末,嵩明沪农商村镇银行各项存款余额30,664万元,其中活期存款27,617万元(占比90.06%)、定期存款3,047万元(占比9.93%)。
从统计监测的数据分析,贷款增长幅度较为平稳,存款波动较大,稳定性差,存款稳定期较短,尤其是存款大户资金的流动会引起短期存款余额大幅波动。主要原因是:一是该行成立时间不长,客户认可度不高,客户基础相对薄弱,造成成立初期组织存款难度较大;二是在成立筹备期,政府部门承诺的部分政策至今未能兑现,致使存款账户总量与存款总量与预期存在一定的出入。三是还有部分业务结算功能和渠道尚待完善,在吸引客户上存在缺陷;四是受嵩明县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没有较稳定的财政存款和行政事业单位存款支撑,使其存款不稳固;五是从该行存款结构看,定期存款的占比较小,还存在冲考核时点、冲绩效等任务因素的外围影响。
五、潜在贷款需求与投向
2013年下半年,随着嵩明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信贷资金需求将更为旺盛。根据农户及农村小微企业的申请,经该行组织对贷款客户的调查了解,潜在农户及农村小微企业累计向该行提出贷款需求在14,000万元以上,涉及到的主要范围为:
(一)农机、农具生产及建筑机具、建材销售为主的农村小微企业客户
嵩明县从事土石方工程、建筑施工机具和建材销售及农机、具生产经营的农村小微企业较多,其对促进农村就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用巨大,同时对信贷资金的需求量也较大。
(二)种植、养殖业为主的农户客户的生产经营贷款嵩明县曾是滇中鱼米之乡,农业生产基础较深厚,农户种植、养殖业水平均较高,其对贷款需求较大
(三)果蔬、鲜花生产为主的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客户的生产经营贷款
嵩明依托地势,有大量的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果蔬、鲜花等季节性作物对贷款的需求呈现不同程度的季节性变化。
(四)农药、化肥采购为主的农业生产资料购储客户的商品流转贷款
进入下半年,供销、农户为春耕备耕采购农药、化肥等资料,潜在的贷款需求比较旺盛。
(五)入驻园区开展生产经营、社会服务等为主的小微企业客户的生产经营贷款
目前,嵩明县分别设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省级职教园区、农业产业示范园区、高原水乡生态旅游度假区,入驻园区的企业贷款需求较大。
(六)廉租房建设、创业促就业贷款为主的小微企业、个人客户的民生类贷款
主要是乡镇廉租房建设项目的中标客户的贷款需求。
整体上,村镇银行虽然开业时间不长,但其高效率的贷款审批,较为准确的市场定位较好地满足了嵩明县经济发展的需求,来自“三农”发展、城镇化建设、产业园区建设等多个方面的贷款需求对其有了一定的指向性和依托性,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嵩明金融服务三农、服务民生的力量。
六、社会责任承担情况
开业以来,村镇银行本着为嵩明县域内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为己任,秉承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贴近农村客户,集中有限的信贷资源支持县域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新吸收的信贷资金全部用于支持县域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7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达30,664万元,比年初增加13,476万元、增长78.40%,各项贷款余额达18,300万元,比年初增加9500万元、增长107.95%,存贷比仅59.67%。但若剔除月末考核冲时点因素,该行各项存款基本稳定在25,000万元左右;同期各项贷款余额达19,385万元,比上月末增加1,085万元、增长5.92%,比上年末增加10,585万元、增长120.28%。
(二)信贷资源集中用于支持县域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出现县域资金“抽水机”的情况
至7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达18,214万元,比年初增加9,513万元、增长109.33%,占各项贷款余额的99.53%,涉农贷款增量为各项贷款增量的100.13%,增幅比各项贷款增幅高1.38个百分点,占比提升0.15个百分点。
(三)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得到充分体现
至7月末,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0,909万元,比年初增加43,43万元、增长66.14%,占各项贷款余额的59.61%。同期,该行各类存量贷款账户达388户,比年初增加118户、增长43.7%,户均贷款额为47.16万元。
(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履行社会责任
嵩明沪农商村镇银行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与教育、工会、妇联等部门联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2013年,村镇银行积极发动干部职工建立了“贫困大学生助学基金”,全行职工以个人捐款的方式,共向嵩明县4个村委会的4名高考录取的贫困大学生捐助了14,000元的助学金,并承诺将在未来四年中,每年按照不低于该标准的金额继续帮助这四名贫困学子,直至其毕业。
七、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一)运营基本平稳
从该行至今的经营情况来看,监管部门对于村镇银行的各项政策要求、包括新增贷款控制等政策是均衡合适的,有力地执行了货币政策,确保了村镇银行的健康、平稳发展。
嵩明沪农商村镇银行虽然开业时间仅有一年,但基本上履行了上级部门“数量初具规模、布局较为合理、经营日趋稳健、服务渐具特色”的要求,虽然在整个嵩明县的存、贷款占比与现有金融机构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但作为嵩明县金融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定位基本明确。同时,作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村镇银行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并自发组织捐款,具备和谐社会正向企业文化的底蕴和潜力。
(二)市场定位需要进一步明晰
目前,出于对市场竞争、考核及盈利的需求,村镇银行的放贷冲动较为强烈。在部分时期内村镇银行发放贷款的总量有突破规模控制的情况。由于处于成立初期,短期贷款的份额占比较大,不良贷款率较低,更促使村镇银行在经营中,出现了“冲动性扩张”的趋势,其对贷款规模的需求,与整个县域经济发展资金面的需求有一定的出入。同时,在对货币政策及信贷政策的理解与执行上,也与国家目前的指向有所偏离,虽然在县域由基层人民银行及时监管指导,传导货币政策,并在年初的信贷指导意见中进行引导性的分析与建议,但由于盈利的需要,在整体的发展定位规划上与其他涉农金融机构相似,还是存在轻度的偏离“三农”的潜在倾向。
(三)金融产品创新需要加快
目前,农信社等地方支农法人金融机构的整体战略定位有所变化,在息差收窄、政策红利逐年下降的趋势下,为加快向商业银行模式的转型,部分机构出现了轻度的金融排斥。针对“三农”的金融服务上,在信贷评估、放贷条件、价格以及营销策略上时有排斥行为发生,整个县域金融环境的发展缺乏包容性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撑。同时,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一般的小额农贷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专业大户规模型扩大化在生产的资金需求,信用贷款或常规的抵押贷款的审贷链条、时限、费用、额度等方面与嵩明整体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需要也不匹配。致使在较为单一的信贷产品结构下,金融产品匮乏,金融业务品种无法满足农村日益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村镇银行既缺乏很强的自主定价和议价能力,在产品的设计上更显乏力,无法抓住较好的时机,推动自身发展。
(四)从2013年嵩明县整体的发展情况看,鉴于微观经济的差异性,结合嵩明经济目前正处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但农业产业发展依旧强劲,产业占比逐年提升,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的贷款需求与中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较为强劲,需要在政策上,尤其需要幅度更大的优惠及奖励政策
在村镇银行成立初期,规模的局限性使得村镇银行在短期的盈利点还是集中在存贷利差。而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在存款准备金率、贷款规模和支农再贷款方面得到更多有利条件。因此,村镇银行非常渴望得到上级各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倾斜的实际情况也是存在的。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的管理指导也应该进一步加强,组织机构在成立后应逐步完善,提升运行效率,并持续保持村镇银行决策流程短、经营机制灵活的先天优势。
(五)目前,村镇银行依旧希望依靠当地地方政府给予资金支持,特别是财政存款和行政事业单位代发工资的前期扶持,并帮助联系具体项目,加强社会宣传,扩大社会知名度,为其创造公平良好的发展环境,以缓解成立初期吸存困难实际
而村镇银行的发起行履行大股东职责尚不充分,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给予足够强力支撑,在资金、人员、技术、系统、品牌等方面的支持也有待加强,导致村镇银行不能较快地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制度基础和业务平台,在融入整个金融竞争体系中尚存在困难。
综上所述,嵩明沪农商村镇银行开业一年,运行情况良好,资产状况健康,“小、精、细”的优势逐步体现,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在下一步只要严格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合理考虑嵩明县经济发展状况,将发展的效益性与经济的周期性结合点找好,就能够做大做强,营造持续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扶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嵩明沪农商村镇银行综合运营情况
自2013年7月26日开业以来,该行全体员工认真贯彻落实总部、分部领导提出的“指标是底线、工作要发力”的工作要求,着力克服各种困难,加强营销,完善考核,努力推进各项工作稳健发展。截止2013年7月末,各项存款余额30,664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8,300万元。
二、战略规划与资本管理情况
该行根据嵩明县农村金融风险现状,坚持审慎经营原则,实行差别化经营的战略,发展本地特色业务产品,走品牌化战略之路,逐步建立健全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的内控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努力防范金融风险,提高经营效益,不断增强生存、发展和竞争能力。该行坚持以服务“三农”和支持小微企业为己任,以打造一流的村镇银行为战略目标,促进嵩明县域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大力服务地方经济,重点支持中小客户,做强农村市场。在嵩明沪农商村镇银行的规划中,预计到2015年总资产达5亿,各项存款达到4.5亿,贷款达到3.5亿,下设营业网点至少1个,从业人员达25人,经营利润达1,000万元。
在资本管理方面,该行将严格按照《巴塞尔协议》及监管部门的要求,严格控制和管理资本充足率指标,确保经营过程中核心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不低于监管指标要求。出现资本补充必要时,将通过三个渠道补充:一是股东追加资金投入;二是未分配利润转赠资本;三是吸纳新股东投资入股。
三、风险管理与内控的情况
(一)建立了授信非现场审计预警监测系统
根据村镇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特点,控股行专门为沪农商村镇银行开发了业务操作非现场审计预警系统,将业务流程操作中的每笔业务通过系统进行实时甄别,出现违规操作行为时系统适时报警,相关部门及时责成违规行自查进行现场检查纠错,基本达到了远程及时预警纠错的目的。
(二)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力度
为促进村行的稳健发展,控股行对各沪农商村镇银行业务运行情况完善了定期不定期的现场检查制度,建立了检查人才库,提升了组织开展现场检查的频率和覆盖面,进一步加强违规操作等道德风险的防范。
(三)足额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在自身盈利能力还相对脆弱的状况下,根据相关监管要求,至7月末,该行累计计提了各类贷款损失准备433万元,比年初增加213万元、增长96.81%,拨贷比达2.5%。
四、存贷款构成与波动原因
截止2013年7月末,嵩明沪农商村镇银行各项存款余额30,664万元,其中活期存款27,617万元(占比90.06%)、定期存款3,047万元(占比9.93%)。
从统计监测的数据分析,贷款增长幅度较为平稳,存款波动较大,稳定性差,存款稳定期较短,尤其是存款大户资金的流动会引起短期存款余额大幅波动。主要原因是:一是该行成立时间不长,客户认可度不高,客户基础相对薄弱,造成成立初期组织存款难度较大;二是在成立筹备期,政府部门承诺的部分政策至今未能兑现,致使存款账户总量与存款总量与预期存在一定的出入。三是还有部分业务结算功能和渠道尚待完善,在吸引客户上存在缺陷;四是受嵩明县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没有较稳定的财政存款和行政事业单位存款支撑,使其存款不稳固;五是从该行存款结构看,定期存款的占比较小,还存在冲考核时点、冲绩效等任务因素的外围影响。
五、潜在贷款需求与投向
2013年下半年,随着嵩明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信贷资金需求将更为旺盛。根据农户及农村小微企业的申请,经该行组织对贷款客户的调查了解,潜在农户及农村小微企业累计向该行提出贷款需求在14,000万元以上,涉及到的主要范围为:
(一)农机、农具生产及建筑机具、建材销售为主的农村小微企业客户
嵩明县从事土石方工程、建筑施工机具和建材销售及农机、具生产经营的农村小微企业较多,其对促进农村就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用巨大,同时对信贷资金的需求量也较大。
(二)种植、养殖业为主的农户客户的生产经营贷款嵩明县曾是滇中鱼米之乡,农业生产基础较深厚,农户种植、养殖业水平均较高,其对贷款需求较大
(三)果蔬、鲜花生产为主的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客户的生产经营贷款
嵩明依托地势,有大量的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果蔬、鲜花等季节性作物对贷款的需求呈现不同程度的季节性变化。
(四)农药、化肥采购为主的农业生产资料购储客户的商品流转贷款
进入下半年,供销、农户为春耕备耕采购农药、化肥等资料,潜在的贷款需求比较旺盛。
(五)入驻园区开展生产经营、社会服务等为主的小微企业客户的生产经营贷款
目前,嵩明县分别设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省级职教园区、农业产业示范园区、高原水乡生态旅游度假区,入驻园区的企业贷款需求较大。
(六)廉租房建设、创业促就业贷款为主的小微企业、个人客户的民生类贷款
主要是乡镇廉租房建设项目的中标客户的贷款需求。
整体上,村镇银行虽然开业时间不长,但其高效率的贷款审批,较为准确的市场定位较好地满足了嵩明县经济发展的需求,来自“三农”发展、城镇化建设、产业园区建设等多个方面的贷款需求对其有了一定的指向性和依托性,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嵩明金融服务三农、服务民生的力量。
六、社会责任承担情况
开业以来,村镇银行本着为嵩明县域内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为己任,秉承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贴近农村客户,集中有限的信贷资源支持县域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新吸收的信贷资金全部用于支持县域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7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达30,664万元,比年初增加13,476万元、增长78.40%,各项贷款余额达18,300万元,比年初增加9500万元、增长107.95%,存贷比仅59.67%。但若剔除月末考核冲时点因素,该行各项存款基本稳定在25,000万元左右;同期各项贷款余额达19,385万元,比上月末增加1,085万元、增长5.92%,比上年末增加10,585万元、增长120.28%。
(二)信贷资源集中用于支持县域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出现县域资金“抽水机”的情况
至7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达18,214万元,比年初增加9,513万元、增长109.33%,占各项贷款余额的99.53%,涉农贷款增量为各项贷款增量的100.13%,增幅比各项贷款增幅高1.38个百分点,占比提升0.15个百分点。
(三)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得到充分体现
至7月末,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0,909万元,比年初增加43,43万元、增长66.14%,占各项贷款余额的59.61%。同期,该行各类存量贷款账户达388户,比年初增加118户、增长43.7%,户均贷款额为47.16万元。
(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履行社会责任
嵩明沪农商村镇银行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与教育、工会、妇联等部门联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2013年,村镇银行积极发动干部职工建立了“贫困大学生助学基金”,全行职工以个人捐款的方式,共向嵩明县4个村委会的4名高考录取的贫困大学生捐助了14,000元的助学金,并承诺将在未来四年中,每年按照不低于该标准的金额继续帮助这四名贫困学子,直至其毕业。
七、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一)运营基本平稳
从该行至今的经营情况来看,监管部门对于村镇银行的各项政策要求、包括新增贷款控制等政策是均衡合适的,有力地执行了货币政策,确保了村镇银行的健康、平稳发展。
嵩明沪农商村镇银行虽然开业时间仅有一年,但基本上履行了上级部门“数量初具规模、布局较为合理、经营日趋稳健、服务渐具特色”的要求,虽然在整个嵩明县的存、贷款占比与现有金融机构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但作为嵩明县金融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定位基本明确。同时,作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村镇银行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并自发组织捐款,具备和谐社会正向企业文化的底蕴和潜力。
(二)市场定位需要进一步明晰
目前,出于对市场竞争、考核及盈利的需求,村镇银行的放贷冲动较为强烈。在部分时期内村镇银行发放贷款的总量有突破规模控制的情况。由于处于成立初期,短期贷款的份额占比较大,不良贷款率较低,更促使村镇银行在经营中,出现了“冲动性扩张”的趋势,其对贷款规模的需求,与整个县域经济发展资金面的需求有一定的出入。同时,在对货币政策及信贷政策的理解与执行上,也与国家目前的指向有所偏离,虽然在县域由基层人民银行及时监管指导,传导货币政策,并在年初的信贷指导意见中进行引导性的分析与建议,但由于盈利的需要,在整体的发展定位规划上与其他涉农金融机构相似,还是存在轻度的偏离“三农”的潜在倾向。
(三)金融产品创新需要加快
目前,农信社等地方支农法人金融机构的整体战略定位有所变化,在息差收窄、政策红利逐年下降的趋势下,为加快向商业银行模式的转型,部分机构出现了轻度的金融排斥。针对“三农”的金融服务上,在信贷评估、放贷条件、价格以及营销策略上时有排斥行为发生,整个县域金融环境的发展缺乏包容性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撑。同时,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一般的小额农贷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专业大户规模型扩大化在生产的资金需求,信用贷款或常规的抵押贷款的审贷链条、时限、费用、额度等方面与嵩明整体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需要也不匹配。致使在较为单一的信贷产品结构下,金融产品匮乏,金融业务品种无法满足农村日益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村镇银行既缺乏很强的自主定价和议价能力,在产品的设计上更显乏力,无法抓住较好的时机,推动自身发展。
(四)从2013年嵩明县整体的发展情况看,鉴于微观经济的差异性,结合嵩明经济目前正处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但农业产业发展依旧强劲,产业占比逐年提升,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的贷款需求与中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较为强劲,需要在政策上,尤其需要幅度更大的优惠及奖励政策
在村镇银行成立初期,规模的局限性使得村镇银行在短期的盈利点还是集中在存贷利差。而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在存款准备金率、贷款规模和支农再贷款方面得到更多有利条件。因此,村镇银行非常渴望得到上级各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倾斜的实际情况也是存在的。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的管理指导也应该进一步加强,组织机构在成立后应逐步完善,提升运行效率,并持续保持村镇银行决策流程短、经营机制灵活的先天优势。
(五)目前,村镇银行依旧希望依靠当地地方政府给予资金支持,特别是财政存款和行政事业单位代发工资的前期扶持,并帮助联系具体项目,加强社会宣传,扩大社会知名度,为其创造公平良好的发展环境,以缓解成立初期吸存困难实际
而村镇银行的发起行履行大股东职责尚不充分,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给予足够强力支撑,在资金、人员、技术、系统、品牌等方面的支持也有待加强,导致村镇银行不能较快地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制度基础和业务平台,在融入整个金融竞争体系中尚存在困难。
综上所述,嵩明沪农商村镇银行开业一年,运行情况良好,资产状况健康,“小、精、细”的优势逐步体现,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在下一步只要严格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合理考虑嵩明县经济发展状况,将发展的效益性与经济的周期性结合点找好,就能够做大做强,营造持续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扶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