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活动本来是师生教与学的结合,是统一的。教师的教只有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时才能达到目的,而目前的教学则缺乏或没有提倡这种意识。教师在讲课中,更多地注重所要传授的知识,把注意力放在按要求完成教学进度上,没有注意使学生建立起参与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自然会产生学习障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大的缩水。
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各自劳动和共同劳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教学;学生要在教师的启发下、指导下,在学习同伴的影响下,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第一方面走出从数学到数学的圈子,走进生活
从生活中找数学,学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学之用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生活实际的需要是推动激发人的求知欲望的第一原动力,新教材数学知识的学习力求从生活实例出发,从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引入学习的主题,因此在上课时必须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
第二方面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有助于展现数学与理论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突出数学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总结能力、归纳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感,不被一堆表面信息迷惑。
第三方面要注重知识的获得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机会
第四方面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合作学习组织形式
围绕数学课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合作学习组织形式,让学生充分合作交流,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思考—讨论—交流。教师提出学习内容后,小组成员独立思考,接着两两讨论,然后组长组织组员轮流发言,其他聆听,最后是全班交流、总结。
2、不同的内容阅读或操作—交流。组内每个成员阅读或操作不同的内容,接着轮流发言交流,然后把所有的内容或操作发现归纳总结,最后是全班交流、总结。
3、实验—交流。教师提出实验或操作要求后,小组成员独立或合作实验、操作,然后组长组织组员轮流发言,其他聆听,最后是全班交流、总结。
第五方面要建立合理评价机制
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并且乐于与同学互助的良性制约机制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小组合作的评价主要是对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小组集体的评价。
合理评价是小组合作成功与否的保障。其中组内自评是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的重要一环。评价的侧重点要由评小组成员合作态度,再到质量,最后到创新循序渐进。
第六方面要合理选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1、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在每节数学课的教学中,总有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合作讨论的,如“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节的教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归纳总结。教学中可以在引导学生根据除法式子1÷2=2÷4=3÷6改写成分数形式1/2=2/4=3/6后,组织从左往右,在从右往左观察,进行合作讨论,尝试能不能用商不变性质说明分数基本性质。使学生通过讨论合作,渐渐把每个组员支离破碎的想法互相组织起来,说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大小不变。有些知识,学生在理解或运用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些困难也可以合作讨论解决。
2、解决问题的关键处。解决问题的关键处指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组织学生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的关键处,能够促进问题的顺利解决。
3、寻找解决问题方法处。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方法会因学生思维能力的差异或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处进行讨论,他们就能够在讨论中相互之间得到启发,就能够比较顺利地寻找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进一步寻找出比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4、开放性的训练题。
(1)判断正误、加深理解的训练。数学基础知识,必须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好,而不是靠读上数遍去“死记硬背”。因此可进行一些判断的训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说明判断的理由,使学生在澄清认识上的模糊之处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逐步掌握知识的目的。
(2)容易混淆、加强思辨的训练。数学知识中有一些容易混淆的内容,可以将它们编在一起,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对其进行比较辨析,以形成正确清晰的认识。
(3)求异创新、发散思维的训练。小组学习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又提供共同学习的条件,对扩展学生思路,一题多种解法,多种解题策略,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十分有益。
综上有效的学习策略,能较好地解决学生对数学学习乏味无趣的不良现象,学生合作意识也有所加强,后进生转化成果明显,优秀生提高显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也会得到加强。这样势必会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和体现,使学习效率得到整体提高,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者单位:温州市龙湾区沙城第一小学 浙江】
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各自劳动和共同劳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教学;学生要在教师的启发下、指导下,在学习同伴的影响下,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第一方面走出从数学到数学的圈子,走进生活
从生活中找数学,学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学之用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生活实际的需要是推动激发人的求知欲望的第一原动力,新教材数学知识的学习力求从生活实例出发,从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引入学习的主题,因此在上课时必须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
第二方面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有助于展现数学与理论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突出数学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总结能力、归纳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感,不被一堆表面信息迷惑。
第三方面要注重知识的获得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机会
第四方面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合作学习组织形式
围绕数学课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合作学习组织形式,让学生充分合作交流,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思考—讨论—交流。教师提出学习内容后,小组成员独立思考,接着两两讨论,然后组长组织组员轮流发言,其他聆听,最后是全班交流、总结。
2、不同的内容阅读或操作—交流。组内每个成员阅读或操作不同的内容,接着轮流发言交流,然后把所有的内容或操作发现归纳总结,最后是全班交流、总结。
3、实验—交流。教师提出实验或操作要求后,小组成员独立或合作实验、操作,然后组长组织组员轮流发言,其他聆听,最后是全班交流、总结。
第五方面要建立合理评价机制
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并且乐于与同学互助的良性制约机制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小组合作的评价主要是对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小组集体的评价。
合理评价是小组合作成功与否的保障。其中组内自评是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的重要一环。评价的侧重点要由评小组成员合作态度,再到质量,最后到创新循序渐进。
第六方面要合理选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1、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在每节数学课的教学中,总有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合作讨论的,如“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节的教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归纳总结。教学中可以在引导学生根据除法式子1÷2=2÷4=3÷6改写成分数形式1/2=2/4=3/6后,组织从左往右,在从右往左观察,进行合作讨论,尝试能不能用商不变性质说明分数基本性质。使学生通过讨论合作,渐渐把每个组员支离破碎的想法互相组织起来,说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大小不变。有些知识,学生在理解或运用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些困难也可以合作讨论解决。
2、解决问题的关键处。解决问题的关键处指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组织学生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的关键处,能够促进问题的顺利解决。
3、寻找解决问题方法处。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方法会因学生思维能力的差异或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处进行讨论,他们就能够在讨论中相互之间得到启发,就能够比较顺利地寻找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进一步寻找出比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4、开放性的训练题。
(1)判断正误、加深理解的训练。数学基础知识,必须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好,而不是靠读上数遍去“死记硬背”。因此可进行一些判断的训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说明判断的理由,使学生在澄清认识上的模糊之处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逐步掌握知识的目的。
(2)容易混淆、加强思辨的训练。数学知识中有一些容易混淆的内容,可以将它们编在一起,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对其进行比较辨析,以形成正确清晰的认识。
(3)求异创新、发散思维的训练。小组学习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又提供共同学习的条件,对扩展学生思路,一题多种解法,多种解题策略,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十分有益。
综上有效的学习策略,能较好地解决学生对数学学习乏味无趣的不良现象,学生合作意识也有所加强,后进生转化成果明显,优秀生提高显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也会得到加强。这样势必会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和体现,使学习效率得到整体提高,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者单位:温州市龙湾区沙城第一小学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