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辅导员教师地位的实现途径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uang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高校辅导员教师地位处于严重缺失状态,致使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发展动力,直接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本文分析了实现辅导员教师身份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教师地位的实现途径,期望对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教师地位
  
  辅导员教师地位是指:辅导员在工作环境中能够得到得到同事、学生包括自己对自身教师身份的认同,并获得同专业教师一样的内隐体验和外显“待遇”,不断追求自我发展。当前高校辅导员普遍存在教师地位缺失问题,严重影响其工作的开展和大学生成长质量。因此,高校辅导员教师地位的实现这一研究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背景
  2006年,教育部签发第24号教育部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但是从现实实施情况来看,我国高校的辅导员身份依然处于教师、干部两不是的境地,而辅导员教师地位难以实现,是当前辅导员产生管理权威缺失、角色混乱、职业倦怠的根源,如何实现辅导员队伍教师地位是当前辅导员工作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实现辅导员教师地位的必要性
  (一)是树立辅导员教育权威的关键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他们能否获得大学生的信服和认可,直接关系到辅导员工作的好坏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关于教育权威的对教育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例子得到解释。前苏联心理学家斯巴林曾经把进修学院分成四组,并邀请同一位大学副教授为他们分别作演讲,要求这位教授在给这四组上课时每次要穿相同的服装、使用相同的讲稿、保持相同的教态。不同的是给第一组学员演讲时,以一位大学副教授的身份出现;给第二组学员演讲时,以一位中学教师的身份出现;给第三组学员演讲时,以一位参加过国际比赛的运动员身份出现;给第四组学员演讲时,以一位保健医生的身份出现。实验结果是:演讲效果存在明显差异。第三四组学员对上课质量给出了较差的评价,认为上课是在浪费时间;第一二组学员对上课质量给出了普遍好评,认为演讲者学识渊博,研究细致。
  这个例子启示我们:学生对接触人物普遍具有一种敬佩和尊重的心理。回到高校辅导员工作中来看,辅导员只有实现其教师地位,才能够使辅导员工作对象即学生,对其教育权威产生认同感。辅导员工作开展的好坏往往是由学生对其的信任和认同程度决定的,教师地位的实现则是关键。
  (二)是实现辅导员工作性质的需要
  辅导员双重身份实际上是从辅导员工作的最终目标上来划分的。一方面辅导员承担着管理任务,要从事学生的行政管理工作,促进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辅导员又承担着教育任务,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等。无论是管理还是教育,其对象都是学生,辅导员工作的双重任务完成,需要教师地位的实现作为基础。一个不具有教师地位的辅导员,其对学生的教育注定是“形象工程”,更谈不上有效的管理。
  (三)是辅导员自我发展的基础
  辅导员自我发展的动力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双重影响。从内部看,辅导员教师地位的实现有利于其“干部、教师两不是”向“我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有利于辅导员自觉承负教育责任;从外部看,辅导员教师地位的实现有利于高校辅导员群体文化的形成,有利于整个学校成员形成良性辅导员评价心理。
  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双重驱动下,辅导员更愿意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生工作中,他们明白自己要干什么,面对工作中的问题,能够运用各种技巧和办法去应对;他们能体验到工作中的成就感,有自我发展的需要,并能从问题出发持续学习。
  三、教师地位实现的重要途径
  高校辅导员教师地位的实现,既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工作、促进大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高校辅导员的教师地位。
  (一)回归讲台,负责相关课程
  让辅导员回归课堂,是实现辅导员教师地位的重要方式。辅导员只有真正走上讲台,才能真正从思想上,使学校所有成员认同辅导员的教师地位。
  实现辅导员的教师地位,让辅导员走上讲台,需要依据学校的现实情况和辅导员的自身实际,统筹划分,合理安排。
  1.担任“两课”教学。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招聘过程中,大多数是从各种不同学科门类中选取的专业人才,这些人大多数都具有硕士学历,但是“两课”教学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并非没有压力。所以,在辅导员走上讲台之前,应该具有一个完善的专业培训过程,这既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需要,也关系到辅导员教育权威的建立。
  2.从辅导员的现有知识结构出发,适当担任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辅导员丰富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完全可以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方面,可以在系统了解本校辅导员群体知识结构的情况下,开设符合辅导员知识结构的选修课程;另一方面,辅导员所学专业与高校开设专业相近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让辅导员发挥自己的特长,担任一些专业基础课程。
  回归课堂,在突出辅导员教师地位的同时,既提升了辅导员在教师群体和学生们心中的地位,又增强了辅导员自我认同感。在教学过程中,辅导员能够更方便、全面地了解学生,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努力促进提高工作技能和完善知识结构。
  (二)促进学习,提供资源保障
  辅导员队伍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其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整体素质。新时期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主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高尚的师德风范、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好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等。学识既是是各种素质形成的基础,也是辅导员能否从学生内心获得威信的关键因素。马卡连柯曾说:“假如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他们会站在你这边,绝不会背弃你。….相反地,不管你多么亲切,你的话多么动听,态度多么和蔼,不论你日常生活中和休息的时候是多么可爱,但是你的工作总是一事无成,总是失败。假如你处处都可以看出不通业务,假如你做出来的成绩都是废品和‘一场空’—那么你除了藐视之外,永远不被得到什么。辅导员要想成为学生信赖的老师,必须具有较高的学识。高校应当倡导辅导员主动学习和发展,为辅导员群体创造学习的条件。
  1.时间资源保证
  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整体工作状况特点是:时间有限,任务无限。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辅导员角色和地位的不稳定,因而会承担更多的额外工作。例如:学校的教务处、财务处、就业处和保卫处等部门,其工作都与大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辅导员由于角色、地位的混乱,常常要因为学生和这些部门一一联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之大也就不言而喻了。所以,辅导员角色和职责的明晰化,可以将辅导员从繁忙的角色“越位”工作中解放出来,真正在反思和学习中实现自我发展。
  2.资金保障
  辅导员管理学生事务的全面性,要求其自身知识结构应该是多元的,例如思想政治知识、心理辅导知识、职业规划知识等;学习方式也应该是多元的,例如统一培训、校本学习、自主学习等。拓展辅导员学习的内容范围和方式选择,都需要专门的学习资金的支持。高校资金管理中,应该专门设立辅导员学习费用板块,只有用于辅导员学习的资金得到保证,辅导员学习才能够顺利开展。
  3.学习环境保障
  辅导员的学习环境可以看做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反馈原理告诉我们,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受两种反馈机制的控制,一是作用和反作用彼此促进,相互放大的正反馈,导致系统的无止境增长或衰退;另一种是作用和反作用彼此抑制,相互抵消的负反馈,使系统维持在稳定态附近。辅导员学习效果与学习环境密切相关,辅导员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彼此促进、共同发展。内在观念上,要树立辅导员科学的学习观;外在激励上,要形成一套完整的辅导员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三)职业化发展,完善相关制度
  辅导员只有真正走上职业化之路,其教师地位才可以得到真正实现。辅导员工作“非职业化”的观念认为,辅导员无论是从业标准、选聘标准、培养制度还是考核和晋升制度,都带有非职业化特征。换句话说,辅导员工作是人人都可以而且有能力去完成的。一项工作在失去职业认同之后,更谈不上职业地位的实现,因此实现辅导员教师地位,应加快辅导员职业化的步伐。
  1.建立辅导员资格制度
  职业资格越清晰,职业的认同和发展就越具有动力。辅导员行业应该如社会其他职业一样设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如:教师要具备相关专业基础,同时要具有教师资格证,就是掌握了基本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普通话达到一定水平;法律从业者要通过相关的司法考试;财务从业者要具备基本的会计学知识、有会计上岗证才能入职。辅导员职业资格考试制度的设立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辅导员工作要求出发,合理设置报考条件和资格授予条件。
  2.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
  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明晰问题不仅仅存在于辅导员队伍身上,它普遍存在于高校的所有成员之中。对辅导员的角色模糊化,直接导致辅导员职业化程度降低。高校应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国家有关辅导员工作职责的规定,科学合理地规定辅导员工作职责,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普及教育,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获得更多的职业认同。
  3.建立辅导员职称评聘制度
  辅导员需要的是职业进步的激励,是持续的工作的责任感和成就感,这才是能不断保持工作激情的动力。辅导员需要的是职业发展的上升空间,这才能明确自身发展方向,走职业化道路。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将辅导员职称列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专业职称评聘系列,而这些普通专业教师职称评聘条件与辅导员工作特征存在很多冲突。这些评聘条件对于整日忙碌于学生事务的辅导员来说,无疑是力不从心。
  我们可以试着将辅导员队伍的职称评聘单独作为一个系列,统一纳入学校评聘制度。可以建立辅导员职级制度,共设5级,每级对照专业教师职称待遇,1级辅导员相当于助教级别并享受同等待遇,2级辅导员相当于讲师级别并享受同等待遇,3级辅导员相当于副教授级别并享受同等待遇,4级辅导员相当于教授、硕士导师级别并享受同等待遇,5级辅导员相当于博士导师级别并享受同等待遇。辅导员的职称评聘计划、标准应该单设,并单独成立审评委员会。
  4.完善辅导员工作考评体系
  科学的工作考评为辅导员职业化指引方向,主要包括考评内容、考评方式和奖惩。辅导员考评内容应该指向辅导员工作职责和辅导员自我发展;考核方式应从辅导员工作特征出发,定性与定量结合、教师、学生评议与自评相结合;考核结果应成为奖惩的重要依据,与待遇、评优和发展机会直接挂钩。
  总之,高校辅导员教师地位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作,也是当前高校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方面辅导员应不断发展和提高自己,以独有的人格魅力和知识素养去赢得认可。另一方面行政部门应提供可操作化的制度保障,让辅导员在一个优质的环境中获得应有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查晓丽,郭超.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权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0(03):129.
  [2]贺民.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地位与素质要求[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1):109.
  [3]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
  
  作者简介:
  钱春霞(1987—),女,浙江绍兴人,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0级教育学原理硕士研究生。
  沈华梅(1987—),男,江西九江人,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0级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白马推行“双马齐驱”新格局的元年。9月13日,第十届广州白马服装采购节隆重登场,将展现白马深度整合行业资源下打开的新格局,拉开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制度的普及情况与之前相比也得到明显的改观。但是现阶段在我国的养老基金财务管理工作中仍
校本研究的理论基点认为学校是高中生接受教育的地方,其基本要求为在学校进行研究.受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国高中生普遍存在学习压力较大等问题,积极心理能够有效降低
微课能够在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基础上,通过视频来播放具体精细的教学内容,较之经典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采用微课教学模式更是可以充分发挥这
被张载作为宇宙本体的“太虚”,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品性.“太虚”主要的价值品性是:“至诚”、“至善”、“太和”与“神化”.“至诚”可谓是“太虚”之“真”,“至善”可谓是
国家主席胡锦涛已于9月中旬对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为了解中国公众对胡锦涛主席此次访问尤其是对美国访问的看法,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在胡锦涛主席访问
财务是一个企业的核心部位,它管控着整个企业的资金情况。因此,财务风险在企业的发展中有着重大的作用,可以说是企业的命脉。随着现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加剧,财务风险也逐渐繁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土木工程的发展正在蓬勃发展.此外,节能环保的理念日益普及,人们对建筑行业节能的关注也日益增加.为了促进我国民用建筑工程
“让每个人尽享时尚的乐趣”,这是太平鸟的品牌使命,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引以为傲的一句宣传语。作为国内知名时尚服饰品牌“太平鸟”的创始人,张江平从创业开始就在为实现这个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