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同学写记叙文时,往往以为记叙文只能记叙真实的生活,不能虛构。写作固然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写记叙文时,我们可根据写作的需要,对获取的生活素材进行必要的加工,或删减,或移植,或补充,或想象,或改造。
一、发挥想象,添枝加叶
生活中直接获得的素材,大都简单粗糙,平淡无奇,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想象,补充一些细节,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袁珂《女娲造人》中这一片段:
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
“妈妈!”
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
作者对“女娲造人”这一传说进行大胆的想象,添加女娲在行动和神情方面的一些细节,使女娲的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二、东拼西凑,移花接木
鲁迅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曾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绝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日常生活中,我们积累的素材是纯客观的生活现象,很难直接用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规律。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素材进行改造、拼接、更换,将几个人的特点融于一个人,或将几件事的情节剪辑组合为一件事,或将发生在不同时段的事剪辑到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内,使人物与事件更具典型性。
鲁迅运用这种方法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祥林嫂是鲁迅《祝福》中虚构的人物,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鲁迅在深刻把握中国妇女悲惨命运的基础上,集中了她们的共性,“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使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既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又非常个性化。尤其是那双“间或一轮”的眼睛,令读者如见其人。《阿Q正传》中的阿Q,鲁迅先生也是移花接木,将国民的劣根性集中在阿Q身上,使读者产生既陌生而又熟悉的感觉。
三、穿越时空,超级链接
岁月一去不复返,古代发生的事情,今人无法耳闻目睹。作文时,我们不妨穿越时空的隧道,展开想象的翅膀,合理演绎古代发生的故事,与古人进行心灵的虚拟对话。
例如,一篇高考满分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致墨子的一封信》的片段:
我终于明白,你并非不会仰望星空,你的繁星是“天下大同”。只是比起那些只知仰望星空,只能制造苍白无力的口号的其余诸子,你宁愿脚踏实地地践行自己的理想,让“兼爱”——你的这片星空划出更绚烂的光芒。所以,你总在不停地奔忙。你曾不远千里游说楚王,并“九拒鲁班攻城之机变”,拯救宋国一方百姓;你又四处奔波,“非攻”“非乐”“非命”“非儒”,为的就是切实地为这乱世提出真正的“济世良方”。你仰望星空,又总是不忘脚踏实地。因而你的脚步从不停息,你的足迹遍布神州大地。而在这浮夸虚假仍存于世的两千年后,你的脚步也越发显得坚实,有力。
原来,你的双眼永远仰望着星空;原来,你的双脚从未离开过大地!
作者穿越时空,大胆想象,塑造了一个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墨子的形象,给读者以深刻的人生启迪。
四、合理改造,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是指写作时,在准确把握话题题意的基础上,大胆地想象和联想,将思维的触角延伸到中外文学名著或历史传说、神话、寓言故事中,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其中的故事、人物予以加工、演绎和包装,即进行再创作,从而对话题的内涵作出独特而传神的诠释,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以收到古今映衬、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它既让文章有一种历史文化的底蕴,又能紧扣现实生活,表现时代特点;既翻了花样,出了新意,又幽默风趣、神思飞扬。
兰陵笑笑生从《水浒传》中截取了一个章节,另起炉灶写出了“第一奇书”——《金瓶梅》。鲁迅是现代文学史上用“故事新编”命名作品的大家。他写了许多令人爱不释手的“故事新编”类作品,如《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等,结集为《故事新编》,值得大家学习借鉴。高考满分作文《西游后记》《孙悟空下岗记》《赤兔之死》《朱贵开店》都采用“故事新编”的方法写作,“旧瓶装新酒”,让人耳目一新。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曾说:“虚构愈切近真实就愈妙,情节愈逼真,愈有可能性,就愈使读者喜欢。”虚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同学们写记叙文时不妨一试。但虚构时一定要合情合理,不能露出破绽,更不能胡编乱造。
一、发挥想象,添枝加叶
生活中直接获得的素材,大都简单粗糙,平淡无奇,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想象,补充一些细节,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袁珂《女娲造人》中这一片段:
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
“妈妈!”
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
作者对“女娲造人”这一传说进行大胆的想象,添加女娲在行动和神情方面的一些细节,使女娲的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二、东拼西凑,移花接木
鲁迅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曾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绝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日常生活中,我们积累的素材是纯客观的生活现象,很难直接用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规律。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素材进行改造、拼接、更换,将几个人的特点融于一个人,或将几件事的情节剪辑组合为一件事,或将发生在不同时段的事剪辑到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内,使人物与事件更具典型性。
鲁迅运用这种方法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祥林嫂是鲁迅《祝福》中虚构的人物,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鲁迅在深刻把握中国妇女悲惨命运的基础上,集中了她们的共性,“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使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既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又非常个性化。尤其是那双“间或一轮”的眼睛,令读者如见其人。《阿Q正传》中的阿Q,鲁迅先生也是移花接木,将国民的劣根性集中在阿Q身上,使读者产生既陌生而又熟悉的感觉。
三、穿越时空,超级链接
岁月一去不复返,古代发生的事情,今人无法耳闻目睹。作文时,我们不妨穿越时空的隧道,展开想象的翅膀,合理演绎古代发生的故事,与古人进行心灵的虚拟对话。
例如,一篇高考满分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致墨子的一封信》的片段:
我终于明白,你并非不会仰望星空,你的繁星是“天下大同”。只是比起那些只知仰望星空,只能制造苍白无力的口号的其余诸子,你宁愿脚踏实地地践行自己的理想,让“兼爱”——你的这片星空划出更绚烂的光芒。所以,你总在不停地奔忙。你曾不远千里游说楚王,并“九拒鲁班攻城之机变”,拯救宋国一方百姓;你又四处奔波,“非攻”“非乐”“非命”“非儒”,为的就是切实地为这乱世提出真正的“济世良方”。你仰望星空,又总是不忘脚踏实地。因而你的脚步从不停息,你的足迹遍布神州大地。而在这浮夸虚假仍存于世的两千年后,你的脚步也越发显得坚实,有力。
原来,你的双眼永远仰望着星空;原来,你的双脚从未离开过大地!
作者穿越时空,大胆想象,塑造了一个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墨子的形象,给读者以深刻的人生启迪。
四、合理改造,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是指写作时,在准确把握话题题意的基础上,大胆地想象和联想,将思维的触角延伸到中外文学名著或历史传说、神话、寓言故事中,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其中的故事、人物予以加工、演绎和包装,即进行再创作,从而对话题的内涵作出独特而传神的诠释,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以收到古今映衬、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它既让文章有一种历史文化的底蕴,又能紧扣现实生活,表现时代特点;既翻了花样,出了新意,又幽默风趣、神思飞扬。
兰陵笑笑生从《水浒传》中截取了一个章节,另起炉灶写出了“第一奇书”——《金瓶梅》。鲁迅是现代文学史上用“故事新编”命名作品的大家。他写了许多令人爱不释手的“故事新编”类作品,如《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等,结集为《故事新编》,值得大家学习借鉴。高考满分作文《西游后记》《孙悟空下岗记》《赤兔之死》《朱贵开店》都采用“故事新编”的方法写作,“旧瓶装新酒”,让人耳目一新。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曾说:“虚构愈切近真实就愈妙,情节愈逼真,愈有可能性,就愈使读者喜欢。”虚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同学们写记叙文时不妨一试。但虚构时一定要合情合理,不能露出破绽,更不能胡编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