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贝斯大学政策研究所1月份发布的研究则显示,2014年英国平均葬礼费用是美国的近两倍,法国的三倍多。俄罗斯RT电视台因此将英国称为“世界上死亡成本最昂贵的地方”。
人们常说,死亡和纳税是人生仅有的两个常数。但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确定因素似乎还有第三个,它与死亡关系密切,又如纳税一样让人痛苦。这便是组织一场葬礼的庞大开销。如果你不幸还是个英国人,那么你将面临世界上最高的死亡成本。在去年,每7个举办了葬礼的英国人中就有1个因此陷入了财务困境。
十万英国人担心“死不起”
法国安盛保险集团旗下英国子公司Sun Life日前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去年,在英国的一场仅包括遗体火化和简短仪式的“简单”葬礼平均耗资就达3590英镑(约合34893元人民币)。如果算上墓碑、守灵仪式、鲜花和豪华轿车等“全套服务”,平均费用则升至5423英镑。另外,英国平均葬礼费用在过去10年间的涨幅已达八成,上涨速度是生活费上涨速度的7倍。仅在2014年,英国葬礼的涨幅就达到了11%。
英国贝斯大学政策研究所1月份发布的研究则显示,2014年英国平均葬礼费用是美国的近两倍,法国的三倍多。俄罗斯RT电视台因此将英国称为“世界上死亡成本最昂贵的地方”。
2012年,患上白血病的吉尔·卡鲁斯被医生告知只剩下若干月的生命,靠养老金过活的她便开始筹划自己的葬礼。但卡鲁斯咨询殡葬公司后发现殡葬费高得让自己难以接受——最低费用都达到3750英镑。她希望免去葬礼仪式,且不要任何人参加葬礼以减少费用,最终却被告知已无法再便宜。
英国国际长寿中心的贝隆尼思萨里·格林格罗斯表示,超过一半的英国家庭存款不足3000英镑,在超过五分之一的家庭中,老人没有留下“棺材钱”。“所以如今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葬礼费用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据Sun Life的调查数据,去年有10万英国人为负担不起自己的葬礼发愁。另外,有14%在过去四年中举办葬礼的受访者表示曾在此方面遭遇到了经济困难(相当于每7个英国人中就有1个),他们的葬礼平均透支额度达2370英镑。这部分群体中有25%的人表示曾找朋友借钱举办葬礼,还有22%的人表示曾因葬礼费用而在短期内陷入了债务危机。
专门提供小额贷款给有急难之用的低收入家庭的利物浦信用合作社(Liverpool Credit Union)也表示,近年来随着英国经济不断衰退,接到了越来越多因为无法承担葬礼费用而寻求财务援助的电话。
这一社会现象还将因为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而显得更加严峻。英国国际长寿中心与壹家庭保险公司在今年4月发布的联合调查称,过去40年来,得益于医疗保障、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英国死亡人口数量持续下降。但随着二战后“婴儿潮”群体步入老年,这一趋势将在今年出现逆转。根据预测,英国今后20年间的死亡人口数量将增长20%,与此同时,丧葬费用则会持续激增,这恐将令不少英国家庭陷入财务困境。
“所以我们要更多地讨论敏感的死亡及丧礼费用等话题,不能让葬礼把我们给毁了。而如果葬礼费用不合理部分不进行改革,及国家不更新相关支持政策的话,将会有更多人背上葬礼债务。”格林格罗斯说道。
民众呼吁殡葬业公开透明
“众所周知,殡葬公司总是对经营成本和定价方式讳莫如深。而殡葬业也是英国为数不多的还未受到互联网比价所带来的价格革命冲击的行业。现在,是时候让他们做出改变了。”英国《卫报》评论道。
英国民众对殡葬费用价格的飞涨深感不满却又无可奈何。马克·马森在《旁观者》杂志上讲述了为自己岳父筹办葬礼的经历。他的妻子挑选了最便宜的4000英镑的葬礼,而他们检查清单后,发现猫腻颇多,如棺材上放置的花卉的费用为150英镑,但市场价仅40英镑左右;价值76英镑的“服务信笺”其实就是20份葬礼上要唱的赞美诗的歌词本;最贵的一项服务价值2865英镑,即“殡葬公司将遗体保存两三个星期之后放入他们最便宜的棺材里,再把棺材送到火葬场,并雇四个男人穿上黑色西装,再把棺材投入火中”。这项服务的收费不仅“虚高”,也让人感觉笼统不已。
最终,为了避免麻烦,他们还是放弃了与殡葬公司争论。“当时伤心都来不及了,更顾不上讨价还价了。”马森写道,“何况,你可能即将继承一笔巨大的遗产,在遗产面前,那笔丧葬费显得微不足道。殡葬公司很清楚这种心理,也正是英国人对金钱的这种可笑态度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陷入了被盘剥的境地,那些承办人还会视情况抬高丧葬收费。”
位于伦敦东区的贵格社会行动(Quaker Social Action;QSA)是英国少数向面临筹办丧礼困难家庭提供独立资助的慈善机构之一。很多民众向QSA反映,殡葬公司会告诉他们,逝去的亲属“值得更好的对待”,而价格更昂贵的防腐处理项目是为了逝者的尊严着想。还有一个女士致电QSA,称自己被要求为一个“标准葬礼”支付7500英镑,但后来发现附近其他公司提供的类似服务才1500英镑。
在民众投诉殡葬产业的价格不透明问题后,去年,QSA终于站出来呼吁所有的殡葬公司共同加入“公平葬礼费用承诺书”(Fair Funerals Pledge)计划,要求丧葬业者承诺以下三点:正视有许多人无法负担越来越高额的丧葬费用的事实;公开透明葬礼费用,让需要的民众可以随时上网查询;明确列出不同价位的葬礼所包含的物品及服务。
截至今年6月28日,英国已有167家殡葬公司在QSA网站上签署了这一承诺书。这项计划的效果如何目前尚无定论,具体还需继续观察。而对于殡葬公司来说,他们也称涨价有自己的“苦衷”,如欧盟的立法迫使他们安装更昂贵的过滤系统以减少火化遗体时的汞排放(遗体火化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这提高了火化成本。另外,殡葬公司主要将责任推给了政府,称政府未相应提高葬礼补贴造成人们背负了葬礼债务。而且葬礼补贴是否能申请成功往往是在葬礼结束后方能得知,一旦不成功,最终可能导致殡葬公司坏账的增加。
政府葬礼补贴亟待改革
其实早在1988年,英国政府就首次引入了帮助低收入家庭筹集丧礼费用的社会基金,并出台了有关规定。然而在殡葬费用飞涨的今天,对该方面的援助补贴却在呈下降趋势,从2010年的4.05亿欧元补贴预算下滑至2015年的1.02亿欧元。目前政府经济援助仅覆盖殡葬费总成本的35%左右,且该补贴总是会在葬礼举办后的第三周发放,常常不能让举办者及时应对举办葬礼的高额费用。
50岁的保罗·格里芬,其父亲在今年过世,此前辞掉园艺师工作专职照顾父亲。格里芬目前失业,但他没有申请到葬礼补助。而他母亲在17年前逝世时,葬礼得到了政府的全额补贴(当时其母的葬礼费才1357英镑)。最后,他在QSA的援助下才完成了父亲的丧礼。
如今,英国低收入家庭面临着平均1277英镑的葬礼费短缺,无法支付葬礼费用的人比三年前增加了50%。因此有人对此产生了质疑——社会基金是否真的起到作用。南希尔兹议员乐薇儿·巴克称,为了从就业与退休保障部得到补贴,申请人必须持有葬礼发票等各类证明。令人担忧的是,50 %的申请被拒绝,一年就有约3万份。“对刚失去亲人的人来说,申请程序冗长,可长达17天,令人困惑。”
《卫报》的一篇文章批评英国就业与退休保障部的费用管理规定过于“落后”、“繁琐”和“不全面”,忽略了穷困民众的需求,并呼吁政府对其进行改革。
另外,由于逝者家属来不及支付或支付不起丧礼,要求地方政府举行公共卫生葬礼(public health funerals)的民众也呈一定数量上升的趋势。据《卫报》报道,曾有一位英国妇人因丈夫去世无法满足殡葬补贴要求而没有资金办理葬礼,她向英国就业及退休保障部询问该如何办理此事时,得到的答复竟是“请将逝者尸体交给地方政府进行清理”。
公共卫生葬礼本来是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提供的服务:主要针对身分不明的孤独死者或者无亲属之情况。据英国地方媒体报道,从去年4月到今年1月,达德利市(Dudley,人口约8万)已举办48场公共卫生葬礼,而上一财年(2013年4月到2014年3月底)整年才29场。一些当地殡葬公司表示,他们这几年开始建议贫困家庭申请公共卫生葬礼,而在过去他们很少这样做。
无论殡葬行业价格体系的透明化还是政府在殡葬补贴上的改革,都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那么,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面对葬礼费用的飞涨,有没有更务实有效的应对办法,以缩减葬礼开支呢?答案是肯定的。
显然,请殡葬公司举办丧礼不是法定义务,英国法律只是要求你恰当地处置好遗体,如不要污染水源等。因此有很多英国媒体为民众支招,建议举办DIY葬礼。马克·马森在《旁观者》上的文章中写道,人们完全可以自己制作棺材,甚至不使用棺材——给遗体找个覆盖物就可以了。另外,除非人们有观赏的需求,否则遗体不需要防腐,这样做没什么意义。最后,你可以亲自把遗体运到目的地,让亲朋好友做护柩者。“这不是比找四个你从没见过也不会再见的陌生男人更好吗?”
“事实上,整个事件的核心在于:要掌握向所爱的人告别的权利。”马克·马森在文末这样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