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关于数学中考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它是进一步学习、工作的基础。搞好初三数学总复习,这是一门学问,复习得法,事半功倍;若不得法,事倍功半。
【关键词】初三数学 备考 方法
初三中考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在短短的时间内,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是每位初三学生所关心的,也是每一位初三毕业的老师所关注的。通过多年的初三毕业班数学教学,我体会到要提高复习效果,取得好成绩,必须构建一个良好的复习体系,才能取得更好的复习效果:
一、教师要注重考法依据研究,把握中考动向,发挥指导作用
中考是选拔性考试,出于公平、公正性来考虑,它的考法依据就是《数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的呈现形式,看起来不如旧教材严密、系统,教起来顺手,知识点多数是从问题背景展开,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教师不仅要看到问题本身,而更重要的是明白这个问题背后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和教育思想,所以这要求数学老师要从更高的角度来把握教材,在总复习的过程中设计好每一个环节,把握新增内容、降低要求的内容、删减内容,明确方向,少走弯路,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科学的总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试说明》是考试之纲,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和核心,是指导中考工作的权威性文件。它既为广大数学教师指明了复习备考的方向,增加了中考工作的透明度,同时也为中考命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减少了命题的随意性。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数学教师只要对《考试说明》了如指掌,就能掌握中考的题型要求、题量情况、知识分布、难易比例等。用《考试说明》来指导复习,才能在复习中做到有重点、有针对性,不偏离方向,从而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除了研究《数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之外,我们在复习前还应研究本市最近几年的中考命题特点。一般来说,为了社会稳定、考生情绪稳定,一个城市的中考试题连续几年都不会出现很大的变化,所以说,本市近几年的中考题就是最好的中考复习资料。通过研究本市近几年的中考题,我们可以看到试题中选择题和填空题的特点,可以发现解答题的各种类型,包括每年必考类型题、送分类型题、考生的弱项题型等等,而且还可以预测今年可能会考的类型题,从而可以指导我们在复习中可以因材施教,提高复习的质量。
在整个总复习过程中,不时对照《数学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往年中考试卷,反思自己的复习内容、复习方法,可以防止走偏,随时、及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二、制定有效、有序、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
合理的复习计划可以让我们的复习更有序,让复习的效果事半功倍。在多年的实践中,我觉得用好四轮常规复习法,可以让学生更有信心走进考场应答。
第一轮复习:梳理概念,夯实基础,形成结构
这是最重要的阶段,用时大约50天。在这个阶段里必须全面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初步建立初中数学的知识网络,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最近几年南宁市的中考题都安排了较大的比例(70%)来考查学生的“双基”知识,而且是整个大南宁一起考同一份题目,为了缩小城乡差距,这部分题目肯定不会出得偏离课本。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很多“双基”题目都是源于课本,在课本中都能找到原型,对原型进行变形、组合、延伸和拓展而成。我在这个阶段的一般做法是:不完全脱离课本,但也不拘泥于教材,找一本适合学生情况的参考资料,资料中对课本的基本知识以习题填空的形式出现,而且资料将课本的顺序打乱,按《数学课程标准》的版块将课本的内容进行了重组。在每一节课的设计中我都会思考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重组问题:学生知道什么?学生还要明白什么?学生可以收获什么?每一节课我都会提前布置下一节课的作业:让学生对照重组的知识体系,找到课本相应内容,复习课本零碎基本知识的同时构建系统的基本知识,课堂上根据学生反映的作业情况,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和薄弱的地方给予讲评,每一个版块中为了掌握学生对“双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相应的测试检查。这样突出了学生先学后教、先练后评、精讲精练的复习理念,让学生达到做一道题会一类题,会一类题通一片知识的效果。从而达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当然,因为本阶段的知识比较简单,学生可能很容易会出现倦怠或者轻视的态度,这时教师要适时地调整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双基”复习活动中去。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提升总结能力
专题顾名思义是指对某些重要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方法进行横向联系、纵向深入地拓展。而专题复习则要对这些拓展进行更深层次地剖析,提高学生对这些有深度和宽度的问题的解决能力。
关于专题复习的方法,我曾经做过很多尝试,以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和大多数数学老师一样:根据一些所谓的资料确定一些常用的专题:比如不等式、方程、函数、三角函数、几何专题、代数专题、动点问题等等。结果做完了题目讲评完了学生还是联系不到中考实际应用中来。现在我改用了一种方法:我研究了最近8年的南宁市中考题的特点,把填空和选择题的难点找出作为一至两个专题,解答题分为若干个专题,直接用南宁市的中考题作为专题的例题,然后再加上个别与时俱进的专题,让学生懂得南宁市每年中考中比如找规律、计算、图表信息等等专题是必考的,而有些专题是轮流着考的,有些专题从来没有考过,从而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进行复习提升综合能力。这样做的好处是,首先,学生学会了一种研究试题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弱点的方法,他可以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别的科目甚至以后的学习中去,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其次,可以消除中考题在学生心目中的神秘感,增强学生的应考自信心;再次,可以总结规律,化繁为简的进行专题复习,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第三轮复习:模拟测试,提升综合能力
这个阶段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应试策略、解题能力和应对意外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一般来说影响考试成绩的主要因素有:知识、心理、速度。经历了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复习之后,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储备对于应考应该不成很大的问题,对于知识来说主要是通过测试来查漏补缺了,所以模拟测试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应考心理。通常我的做法是精选几套符合南宁市情况(从题型、题量、难易分布等方面考虑)试题,按中考的要求进行训练,而且每一份试题测试过程中要求学生按时间分配好每一道题的解题时间,争取做到考试的最高境界:要么不会做,做了不出错。测试过后详细批改找出学生存在问题,及时讲评,让学生尽快克服问题。
第四轮复习:再品课本和以前的中考题,查漏补缺
也许有老师会发出疑问:第一轮复习中是已经复习了课本的“双基”知识了?为什么最后还要回到课本中去?其实经过这么多年的教学,我们都知道:不管我们前面怎么注重“双基”,总会有疏忽的时候,而中考的依据之一就是课本,所以最后有必要再品课本。在这一轮中,我们可以发挥同校数学老师的力量,按照《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版块分任务,每一个老师负责一些版块,找出课本中自己认为学生最容易忽略的问题或题目(包括题目所在的年级、课本中的页码),集中所有老师的内容后让学生最后再重点突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印成一册让学生再做一遍,而中考中的难题往往就由这些课本的“难题”拓展和组合而成。再品以前的中考题,可以指导学生按第二轮的复习快速再搜索一遍中考题的类型,回味以前做过的错题,进行最后一次扫除障碍的工作。第四轮复习可以和第三轮复习同时进行,这样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让第三轮复习测试更有效果。
三、调整心态,做好增趣励志的工作
在压力之下,人的心态总会受环境的改变而变得更不理智。作为成年人的老师,当学生也面对升学的压力而变得不那么理智的时候,在复习阶段,我们更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好对学生的增趣励志工作。在复习过程中,如果教师能注意营造一种轻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设计好每一节课,会让学生能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自信心和复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在复习的过程中,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会想获得更好的成绩,但是能力有限,不可能每一位学生都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如果复习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做好学生的励志工作,让学生懂得付出了可以得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收获就是成功,从而增强信心,稳定考试心理,有时还有可能超水平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初三数学备考总复习工作很难做,但是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有计划地开展复习工作,注重基础,注意方法,相信我们一定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车宇. 浅谈初三数学中考备考方法. 教师-综合版,2009(4).
[2]教育部论. 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初三数学 备考 方法
初三中考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在短短的时间内,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是每位初三学生所关心的,也是每一位初三毕业的老师所关注的。通过多年的初三毕业班数学教学,我体会到要提高复习效果,取得好成绩,必须构建一个良好的复习体系,才能取得更好的复习效果:
一、教师要注重考法依据研究,把握中考动向,发挥指导作用
中考是选拔性考试,出于公平、公正性来考虑,它的考法依据就是《数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的呈现形式,看起来不如旧教材严密、系统,教起来顺手,知识点多数是从问题背景展开,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教师不仅要看到问题本身,而更重要的是明白这个问题背后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和教育思想,所以这要求数学老师要从更高的角度来把握教材,在总复习的过程中设计好每一个环节,把握新增内容、降低要求的内容、删减内容,明确方向,少走弯路,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科学的总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试说明》是考试之纲,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和核心,是指导中考工作的权威性文件。它既为广大数学教师指明了复习备考的方向,增加了中考工作的透明度,同时也为中考命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减少了命题的随意性。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数学教师只要对《考试说明》了如指掌,就能掌握中考的题型要求、题量情况、知识分布、难易比例等。用《考试说明》来指导复习,才能在复习中做到有重点、有针对性,不偏离方向,从而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除了研究《数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之外,我们在复习前还应研究本市最近几年的中考命题特点。一般来说,为了社会稳定、考生情绪稳定,一个城市的中考试题连续几年都不会出现很大的变化,所以说,本市近几年的中考题就是最好的中考复习资料。通过研究本市近几年的中考题,我们可以看到试题中选择题和填空题的特点,可以发现解答题的各种类型,包括每年必考类型题、送分类型题、考生的弱项题型等等,而且还可以预测今年可能会考的类型题,从而可以指导我们在复习中可以因材施教,提高复习的质量。
在整个总复习过程中,不时对照《数学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往年中考试卷,反思自己的复习内容、复习方法,可以防止走偏,随时、及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二、制定有效、有序、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
合理的复习计划可以让我们的复习更有序,让复习的效果事半功倍。在多年的实践中,我觉得用好四轮常规复习法,可以让学生更有信心走进考场应答。
第一轮复习:梳理概念,夯实基础,形成结构
这是最重要的阶段,用时大约50天。在这个阶段里必须全面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初步建立初中数学的知识网络,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最近几年南宁市的中考题都安排了较大的比例(70%)来考查学生的“双基”知识,而且是整个大南宁一起考同一份题目,为了缩小城乡差距,这部分题目肯定不会出得偏离课本。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很多“双基”题目都是源于课本,在课本中都能找到原型,对原型进行变形、组合、延伸和拓展而成。我在这个阶段的一般做法是:不完全脱离课本,但也不拘泥于教材,找一本适合学生情况的参考资料,资料中对课本的基本知识以习题填空的形式出现,而且资料将课本的顺序打乱,按《数学课程标准》的版块将课本的内容进行了重组。在每一节课的设计中我都会思考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重组问题:学生知道什么?学生还要明白什么?学生可以收获什么?每一节课我都会提前布置下一节课的作业:让学生对照重组的知识体系,找到课本相应内容,复习课本零碎基本知识的同时构建系统的基本知识,课堂上根据学生反映的作业情况,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和薄弱的地方给予讲评,每一个版块中为了掌握学生对“双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相应的测试检查。这样突出了学生先学后教、先练后评、精讲精练的复习理念,让学生达到做一道题会一类题,会一类题通一片知识的效果。从而达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当然,因为本阶段的知识比较简单,学生可能很容易会出现倦怠或者轻视的态度,这时教师要适时地调整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双基”复习活动中去。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提升总结能力
专题顾名思义是指对某些重要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方法进行横向联系、纵向深入地拓展。而专题复习则要对这些拓展进行更深层次地剖析,提高学生对这些有深度和宽度的问题的解决能力。
关于专题复习的方法,我曾经做过很多尝试,以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和大多数数学老师一样:根据一些所谓的资料确定一些常用的专题:比如不等式、方程、函数、三角函数、几何专题、代数专题、动点问题等等。结果做完了题目讲评完了学生还是联系不到中考实际应用中来。现在我改用了一种方法:我研究了最近8年的南宁市中考题的特点,把填空和选择题的难点找出作为一至两个专题,解答题分为若干个专题,直接用南宁市的中考题作为专题的例题,然后再加上个别与时俱进的专题,让学生懂得南宁市每年中考中比如找规律、计算、图表信息等等专题是必考的,而有些专题是轮流着考的,有些专题从来没有考过,从而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进行复习提升综合能力。这样做的好处是,首先,学生学会了一种研究试题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弱点的方法,他可以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别的科目甚至以后的学习中去,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其次,可以消除中考题在学生心目中的神秘感,增强学生的应考自信心;再次,可以总结规律,化繁为简的进行专题复习,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第三轮复习:模拟测试,提升综合能力
这个阶段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应试策略、解题能力和应对意外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一般来说影响考试成绩的主要因素有:知识、心理、速度。经历了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复习之后,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储备对于应考应该不成很大的问题,对于知识来说主要是通过测试来查漏补缺了,所以模拟测试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应考心理。通常我的做法是精选几套符合南宁市情况(从题型、题量、难易分布等方面考虑)试题,按中考的要求进行训练,而且每一份试题测试过程中要求学生按时间分配好每一道题的解题时间,争取做到考试的最高境界:要么不会做,做了不出错。测试过后详细批改找出学生存在问题,及时讲评,让学生尽快克服问题。
第四轮复习:再品课本和以前的中考题,查漏补缺
也许有老师会发出疑问:第一轮复习中是已经复习了课本的“双基”知识了?为什么最后还要回到课本中去?其实经过这么多年的教学,我们都知道:不管我们前面怎么注重“双基”,总会有疏忽的时候,而中考的依据之一就是课本,所以最后有必要再品课本。在这一轮中,我们可以发挥同校数学老师的力量,按照《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版块分任务,每一个老师负责一些版块,找出课本中自己认为学生最容易忽略的问题或题目(包括题目所在的年级、课本中的页码),集中所有老师的内容后让学生最后再重点突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印成一册让学生再做一遍,而中考中的难题往往就由这些课本的“难题”拓展和组合而成。再品以前的中考题,可以指导学生按第二轮的复习快速再搜索一遍中考题的类型,回味以前做过的错题,进行最后一次扫除障碍的工作。第四轮复习可以和第三轮复习同时进行,这样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让第三轮复习测试更有效果。
三、调整心态,做好增趣励志的工作
在压力之下,人的心态总会受环境的改变而变得更不理智。作为成年人的老师,当学生也面对升学的压力而变得不那么理智的时候,在复习阶段,我们更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好对学生的增趣励志工作。在复习过程中,如果教师能注意营造一种轻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设计好每一节课,会让学生能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自信心和复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在复习的过程中,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会想获得更好的成绩,但是能力有限,不可能每一位学生都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如果复习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做好学生的励志工作,让学生懂得付出了可以得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收获就是成功,从而增强信心,稳定考试心理,有时还有可能超水平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初三数学备考总复习工作很难做,但是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有计划地开展复习工作,注重基础,注意方法,相信我们一定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车宇. 浅谈初三数学中考备考方法. 教师-综合版,2009(4).
[2]教育部论. 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