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最多只能与大约150人建立亲密关系
在这个新的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注意力变成了有价之物。
你一天的经历似乎就是所有事情都在争夺你的注意力,或者你努力争取别人的注意力。智能手机和社会化媒体在最近几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降低了我们在任何时刻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现在全社会达成了一个共识:对于面前正在跟你讲话的人,你不将注意力百分之百放在他身上,在社交层面也是允许的。
2013年华盛顿大学伤害预防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他们观察的1102名在20个“高风险”地段行走的人当中,有1/3都在打电话、发信息或者听音乐。还记得妈妈告诉你过马路之前要左右看一看吗?现在你还要记得往前看。
同样的道理,你可能身在公司,却整天关注社交网站,所以你拿了老板的钱却没有做自己最应该做的事:全神贯注地工作。(当然,如果你在Facebook工作,事情就不一样了,反倒是你不整天看Facebook的页面才会有问题。)
你是否在现场已经不能证明你是否在关注。“注意力”现在比你的出现或者身在何方更加重要。事实上,注意力已经被赋予了价值,成为一种社交货币。如果一个陌生人给你发了几十封长邮件,只为了跟你通一次不必要的电话,他就从你的注意力银行里支取了很大一笔钱。如果你与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没有因为电话或者电子邮件分心,那你就是在为你们的关系投资,也为那个人的账户存入了很大一笔钱。你的注意力是一种稀缺的、很有价值的资源,因此不管是用在朋友、家人、工作还是自己身上,都应该以你认为最重要的方式来使用。
当然,不要从字面上理解,以为我在将人类的情感货币化。你不应该对自己的孩子说:“妈妈现在没空聊天,你不知道我的时间有多宝贵吗?”这种话他们理解不了。你不能像交换商品一样来交换自己的注意力,即使有些人不“值得”你关注,这也不意味着你有权忽略所有“不值得你浪费时间”的人,否则你就是个浑蛋。
关注一些人而非另一些人不能说明你目中无人,只反映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我们的注意力有限,只能关注几个人,或者只能与几个人培养关系。有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我们能与多少个人保持稳定的社会关系取决于我们的大脑。进化人类学领域的知名教授罗宾·邓巴提出过一种理论,认为我们的大脑最多只能与大约150人建立亲密的关系,这个数字现在被称为“邓巴数字”。不管这个理论正确与否,至少可以肯定,我们无法与每一个人交朋友。
人类有一个很奇怪的心理,即有时候我们以一种不寻常的方式来给所有的关系排优先顺序,这会影响我们分配自己的注意力。试着想一下:人们往往对于欠陌生人的钱感到压力很大,却不着急还与自己关系紧密的人的钱,因为未来还会见到。心理学家能从还钱周期的长短准确判断出两个人关系的远近。
也许这个现象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急着回复陌生人的邮件,却让熟人的信件烂在收件箱里。如果收到某位同事或不太熟悉的人发的邮件我们却给忽略了,就会觉得欠了他们人情,惦记着赶快弥补。但如果一个好朋友发邮件,我们会觉得没有必要立刻回复,因为我们知道很快有机会当面交流。
我和马克还在Facebook共事的时候,马克在女朋友普莉希拉(现在是他的妻子)每次打来电话时都会及时回复。无论他在做什么,总会将她作为第一关注对象。我和布伦特也是一样,不管我有多忙,只要手机来电显示是他的名字,我都会尽量接起来。如果我的注意力是我能给别人的最值钱的东西,那么最应该得到它的就是我的家人。
技术进步使人们给予和接受关注的方式变得比以前多了,但是当太多人试图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时,生活中就多了一些艰难的选择,我们不得不对人际关系进行限制,只保留最重要的人。在决定给谁的注意力多一些时,我们需要区分朋友和“朋友”。人们已经忘记了,曾经有一段时间,“朋友”还只是一个名词,而不是动词。那时候朋友是最亲近的人,我们会定期见面、喝酒、互相透露小秘密。在Facebook时代,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改变了所有的一切。现在,“朋友”可以是密友,也可能是隐秘的对手、同事、远房亲戚、邻居家的狗,还有金·卡戴珊。
除了Facebook,不同的沟通方式也对我们的注意力有不同的需求。如果某个人通过某种方式给你手写了一封信,或者寄来了一份礼物,我们要用好几天的时间来弄清楚是谁。与视频聊天相比,一次通话对注意力的要求没那么高,因为我们还可以同时做其他事,也不用一直整理头发。面对面交流时关掉手机,是我们能给予别人的最大限度的关注。
将每天有限的注意力当作一种货币,有利于我们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分配给它们不同程度的注意力。我们往往出于压力,要回复邮箱里的所有邮件,只有看到收件箱不再有新邮件时才能放松,否则脑子里总觉得欠下了债。有些服务机构真的把注意力的价值换算成货币,向商务邮件的发送者收钱。对于科技企业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大的转变。在社交网络早期,每家服务机构都参与到一场规模庞大的客户争夺战中,努力在社交界扩展自己的疆土,尽可能多地结交朋友。现在人们的网络关系已经过于饱和,钟摆已经向回摆,新的服务机构开始重点服务那些愿意简化关系、将注意力放在真正了解和关心的人身上的客户。社交应用Path是一个例子,这个社交网络将好友上限设定为150人;Pair也是一个例子,它只为情侣提供服务。
我们最终要将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人身上。
(文章节选自本书第五章,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在这个新的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注意力变成了有价之物。
你一天的经历似乎就是所有事情都在争夺你的注意力,或者你努力争取别人的注意力。智能手机和社会化媒体在最近几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降低了我们在任何时刻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现在全社会达成了一个共识:对于面前正在跟你讲话的人,你不将注意力百分之百放在他身上,在社交层面也是允许的。
2013年华盛顿大学伤害预防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他们观察的1102名在20个“高风险”地段行走的人当中,有1/3都在打电话、发信息或者听音乐。还记得妈妈告诉你过马路之前要左右看一看吗?现在你还要记得往前看。
同样的道理,你可能身在公司,却整天关注社交网站,所以你拿了老板的钱却没有做自己最应该做的事:全神贯注地工作。(当然,如果你在Facebook工作,事情就不一样了,反倒是你不整天看Facebook的页面才会有问题。)
你是否在现场已经不能证明你是否在关注。“注意力”现在比你的出现或者身在何方更加重要。事实上,注意力已经被赋予了价值,成为一种社交货币。如果一个陌生人给你发了几十封长邮件,只为了跟你通一次不必要的电话,他就从你的注意力银行里支取了很大一笔钱。如果你与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没有因为电话或者电子邮件分心,那你就是在为你们的关系投资,也为那个人的账户存入了很大一笔钱。你的注意力是一种稀缺的、很有价值的资源,因此不管是用在朋友、家人、工作还是自己身上,都应该以你认为最重要的方式来使用。
当然,不要从字面上理解,以为我在将人类的情感货币化。你不应该对自己的孩子说:“妈妈现在没空聊天,你不知道我的时间有多宝贵吗?”这种话他们理解不了。你不能像交换商品一样来交换自己的注意力,即使有些人不“值得”你关注,这也不意味着你有权忽略所有“不值得你浪费时间”的人,否则你就是个浑蛋。
关注一些人而非另一些人不能说明你目中无人,只反映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我们的注意力有限,只能关注几个人,或者只能与几个人培养关系。有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我们能与多少个人保持稳定的社会关系取决于我们的大脑。进化人类学领域的知名教授罗宾·邓巴提出过一种理论,认为我们的大脑最多只能与大约150人建立亲密的关系,这个数字现在被称为“邓巴数字”。不管这个理论正确与否,至少可以肯定,我们无法与每一个人交朋友。
人类有一个很奇怪的心理,即有时候我们以一种不寻常的方式来给所有的关系排优先顺序,这会影响我们分配自己的注意力。试着想一下:人们往往对于欠陌生人的钱感到压力很大,却不着急还与自己关系紧密的人的钱,因为未来还会见到。心理学家能从还钱周期的长短准确判断出两个人关系的远近。
也许这个现象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急着回复陌生人的邮件,却让熟人的信件烂在收件箱里。如果收到某位同事或不太熟悉的人发的邮件我们却给忽略了,就会觉得欠了他们人情,惦记着赶快弥补。但如果一个好朋友发邮件,我们会觉得没有必要立刻回复,因为我们知道很快有机会当面交流。
我和马克还在Facebook共事的时候,马克在女朋友普莉希拉(现在是他的妻子)每次打来电话时都会及时回复。无论他在做什么,总会将她作为第一关注对象。我和布伦特也是一样,不管我有多忙,只要手机来电显示是他的名字,我都会尽量接起来。如果我的注意力是我能给别人的最值钱的东西,那么最应该得到它的就是我的家人。
技术进步使人们给予和接受关注的方式变得比以前多了,但是当太多人试图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时,生活中就多了一些艰难的选择,我们不得不对人际关系进行限制,只保留最重要的人。在决定给谁的注意力多一些时,我们需要区分朋友和“朋友”。人们已经忘记了,曾经有一段时间,“朋友”还只是一个名词,而不是动词。那时候朋友是最亲近的人,我们会定期见面、喝酒、互相透露小秘密。在Facebook时代,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改变了所有的一切。现在,“朋友”可以是密友,也可能是隐秘的对手、同事、远房亲戚、邻居家的狗,还有金·卡戴珊。
除了Facebook,不同的沟通方式也对我们的注意力有不同的需求。如果某个人通过某种方式给你手写了一封信,或者寄来了一份礼物,我们要用好几天的时间来弄清楚是谁。与视频聊天相比,一次通话对注意力的要求没那么高,因为我们还可以同时做其他事,也不用一直整理头发。面对面交流时关掉手机,是我们能给予别人的最大限度的关注。
将每天有限的注意力当作一种货币,有利于我们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分配给它们不同程度的注意力。我们往往出于压力,要回复邮箱里的所有邮件,只有看到收件箱不再有新邮件时才能放松,否则脑子里总觉得欠下了债。有些服务机构真的把注意力的价值换算成货币,向商务邮件的发送者收钱。对于科技企业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大的转变。在社交网络早期,每家服务机构都参与到一场规模庞大的客户争夺战中,努力在社交界扩展自己的疆土,尽可能多地结交朋友。现在人们的网络关系已经过于饱和,钟摆已经向回摆,新的服务机构开始重点服务那些愿意简化关系、将注意力放在真正了解和关心的人身上的客户。社交应用Path是一个例子,这个社交网络将好友上限设定为150人;Pair也是一个例子,它只为情侣提供服务。
我们最终要将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人身上。
(文章节选自本书第五章,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