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同人”一词的产生到如今的“同人文化”,同人在大众视野下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潮流文化.同人插画源于同人文化,在结合同人文化内容的同时又具有插画的部分特征.文章从同人和同人文化着手,溯源同人插画的诞生和发展历程,分析同人插画在形式上的主题性特点、在内容上的“CP”特点、在风格上的多元化的特点.同时指出同人插画在发展中存在的版权规范问题、贩售渠道监管、内容审核问题等.
【机 构】
: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武汉43007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同人”一词的产生到如今的“同人文化”,同人在大众视野下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潮流文化.同人插画源于同人文化,在结合同人文化内容的同时又具有插画的部分特征.文章从同人和同人文化着手,溯源同人插画的诞生和发展历程,分析同人插画在形式上的主题性特点、在内容上的“CP”特点、在风格上的多元化的特点.同时指出同人插画在发展中存在的版权规范问题、贩售渠道监管、内容审核问题等.
其他文献
文章以“网络美育”为导向,通过对“网络”之社会视角和技术视角的重述,对美育之现实语境与社会诉求的梳理,展开关于艺术学院工作室教学的探讨.
“中外设计史”课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课程建设和发展的根本遵循,对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升级以及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创作观,最终践行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构建三全育人的教学格局,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经,但目前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政内容融合度较弱,且形式较为单一、文章探究OBE理念与思政教育融合引入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以思政教育元素贯穿专业课程体系,为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有助于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全方位复合型人才.
文章以莫霍利·纳吉的晚年著作《运动中的视觉》为线索,对莫霍利·纳吉的社会价值观与设计教育理念进行分析和解读,首先对莫霍利·纳吉的生平经历做总结和归纳,主要概述了他作为艺术家和设计教育家的思想和经历,其次对《运动中的视觉》这本书做一个梳理,最后归纳总结纳吉为社会而设计、为生活而设计的设计观和教育观.
网络表情包不仅是一种传达信息、表达情感的手段,它的生成与使用也具有一定的标签意义,同时又是某个群体繁体记忆的符号.文章运用布尔迪厄的区隔理论,从趣味趋向和惯习差异入手,分析年轻用户和中老年用户在表情包使用上的不同.最后结合具体案例,从视觉表现角度探讨不同年龄阶层表情包设计特点.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逐年增加、老年人生理机能的逐渐衰退,其对各类药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药品在进行包装设计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甚至有些药品包装设计还会引起老年人的负面情绪或导致忘服、错服药品等现象的发生,影响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因此,针对老年人药品包装进行再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主要从视觉设计方面着手,力求通过视觉设计,在信息传达、情感表达、审美感知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老年人药品包装的视觉传达效果,同时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文章以用户情感体验理论为依据,探索黄大仙祈福文化主题产品设计方法与设计应用实践.基于用户需求与用户体验需求层次,应用情感映射方法分析黄大仙文化元素与用户体验对应关系,分别从图形映射方法探索黄大仙文化元素“形与意的转译”,从关联性映射方法探索“过程体验”“参与体验”以及“趣味性体验”,以及从象征映射方法探索文化故事在文创产品上的叙事性和再现性,探讨黄大仙文化元素视觉化表现形式,以感官体验、行为体验以及情感体验满足用户精神层面对幸福、平安的祈愿,提升产品感染力.
纺织艺术与服装等织物媒介是人类审美意念的重要体现,而色彩视觉具有符号的属性,是视觉文化艺术中的重要寓意指示标.文章通过视觉文化的理论分析,将纺织艺术中的色彩视觉作为研究主体并结合视觉文化学理的相关属性,试图探究色彩在纺织艺术中的新认知,寻求新突破.文章主要通过费迪南德·德·索绪尔符号学作为套索工具,进一步深入研讨了纺织艺术中的色彩语言、图标索引和符号的蕴意结构规律,推演出色彩的美学蕴涵:它作为一种颜色术语,并不是孤立的、凭空出现的,而是对“象”的表述,而后通过人们的想象思维后扩展到意象,逐渐升华.所以色彩
文徵明一生诗书画成就颇深,其作品创作之时必将观念与情结融入作品之中.文章结合其诗、书、画等作品分析“楚辞”情结的形成、体现及其意蕴,旨在为文徵明研究提供新思路.
文章认为,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应该使瓦猫的运用不再局限于建筑这一载体、祈福驱邪这一功能和民间这一土壤,而应该精确提炼瓦猫艺术形象的核心概念和价值,在此基础上对瓦猫形象进行再设计,使其形象和倡导的价值观能被更多人认同,并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