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灵魂的教育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yue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西安市灞桥区积极落实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文化引领、精细管理、内涵发展”的工作思路,采取“行政推动、专业引领、顶层设计、梯队推进”模式,努力实现“打造一批学校,凝集一种精神,引领一方文化”,推动学校特色化、内涵式发展,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灵魂的教育。
  定位发展,文化树魂
  灞桥古为京畿重镇,农耕文化积淀厚重。建国后,以纺织、航天、军工等国家重点项目享誉西北,企业文化各具特色。区内从半坡人的火耕流种到秦汉盛唐的繁荣;从汉文帝顶妻背母到灞桥沿岸的折柳送别;灞桥纸、秦腔戏、孔从州、陈忠实、王西京等文化遗迹和名流大家,无不透射出浓重的西北汉俗文化和关学思想。
  我区经历了制度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历程之后,仍存在部分学校理念不新、活力不足、品位不高,地区群众不尽满意等情况。为了扭转这种局面,2009年,区教育局经过深入反思和论证,决定实施文化管理,动员全区各校“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灵魂的教育”。
  系统推进,彰显特色
  在“行政推动、专业引领、顶层设计、梯队推进”的建设模式下,按照“一校一特色”的要求,努力实现“打造一批学校,凝集一种精神,引领一方文化”,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灵魂,不断丰富学校内涵。
  (一)行政推动。我们成立了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由行政管理和专业人员构成的区学校文化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下发了《中小学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办学品位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文件。坚持定期召开会议,把握方向,整体部署,统筹安排,全力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同时,我们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奖励性资金支持。对工作到位、师生认可和经专业委员会和局办公会通过的成熟的学校文化方案,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区教育局要求各校将学校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做到方案、制度、人员、经费、考核“五落实”,并纳入每年度对学校的综合考核之中。先后组织校长、书记三次赴成都、重庆、深圳等地考察学校文化。每年召开一届以学校文化建设为主题的校长论坛,举办了3期校级领导培训班和2次学校文化建设推进会。推荐下发了《学校文化建设策略》《名校校园文化构建力》和《学校文化战略》等专业理论书籍,积极开展教师间的学习和交流讨论,让大家认识和了解学校文化是什么和该怎么做,从理论上武装头脑。
  (二)顶层设计,专业引领。建设中,我们在学校自然积淀缓慢生成的基础上,更多地强调和发挥了“顶层设计”和“专业引领”作用。做到“四个清楚”和“四个结合”。“四个清楚”即清楚学校自身发展特点,清楚学校优势和劣势,清楚所处地域历史文化和清楚服务对象。“四个结合”即把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把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把校园文化与当地名人相结合,把校园文化与民族精神相结合。区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指导学校准确把脉定位,确定学校精神和文化切入点,凝炼文化主题,确立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区教育局专业指导委员会和领导小组及时就建设思路展开讨论,与学校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沟通交流,从专业化的角度对主题文化理论体系和建设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形成成熟的建设方案。根据方案,进一步指导学校深层次挖掘,凝练一训三风,进而开展环境物化、精神内化、行为活动外化等深层次的打造提升。以东城一小为例,我们结合半坡文化特点,秉承传承文明探索创新的校训,确立了以“点燃成功人生”为办学理念的学校“火”文化,从精神层面提炼出切合学校实际的“三风”,建构较为完整的理念体系;从物化层面精心雕琢,建成首训厅、火凤翱翔等主题区域;从内化层面深度挖掘,编写反映主题文化的校本教材,并外化为形式多样的师生行为活动。建成后的东城一小文化主题鲜明,氛围浓厚,师生及家长好评如潮。
  (三)梯队推进。由于精力和资金有限,我们采取“梯队推进”的方法,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第一批培育了以东城一小“火”文化为代表的8所学校文化试点学校,第二批培育了以五环中学“励耘”文化为代表的7所学校文化试点学校,第三批培育了以宇航中学“航天”文化为代表的12所学校文化试点学校。经过近7年的建设,先后建成了覆盖中小学、幼儿园的50所学校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其中16所学校在省、市学校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比中获得一等奖。灞桥区学校文化建设经验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
  内化深化,纵深发展
  为了深化学校文化, 2015年底,我区适时在全区开展学校活动文化、课堂文化、班级文化三个内化主题活动,使学校文化重心下移到班级、教师和学生及家长,学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一)活动文化,彰显个性。为了满足学生成长和个性发展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规律,通过主题文化活动、研学旅行和学生社团等各项文化活动,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一是主题鲜明、文化树魂。活动是文化的直接表现,活动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元素,理性的东西只有在感性中才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实践过程体验的深度决定理解知识的深刻程度。全区校园在中国梦、我们的节日等共性活动中,自觉践行学校精神,使學校文化与社会文化产生共鸣,让学生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许多学校用冠名的形式开展各种主题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唤醒学生理解学校精神,启发学生时刻思考学校精神的内涵和力量,呈现出各具特色的主题文化活动。如纺小的“自信杯”、一小的“火凤杯”和高桥中学的“浪花杯”等活动,无不表达着学校鲜明的精神气质。有的学校还开发出适合本校文化主题的特色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学校精神的真实存在,如西安市64中学的无人监考试场。
  在2016年“全国基础教育学习论坛暨研学旅行在中国西安现场会”上,我局以“践行学校文化精神,提高研学旅行实效”为题,介绍了灞桥区依托学校文化建设,积极探索研学旅行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尤其是以“四个结合”突出学校文化主题,精心设计研学旅行与学校文化精神契合点较高的文化旅行景点或旅游资源,巧妙设计研学课题,内化学校精神,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国家副总督学王文湛认为,灞桥区通过研学旅行与学校文化相结合的这种方式,更好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气质,推动了灞桥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为陕西乃至全国的研学旅行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学生社团,培育精神。连续两年命名了17个区级特色学生社团,今年对全区各中小学上报的音乐、美术等五大类25个社团进行了认真评选、命名,并为命名的优秀社团奖励1万元,使学校文化充满勃勃的生机。
  (二)课堂文化,提升质量。课堂中存在的差异性、知识的生成性、学生的多疑性及师生间相互评价的方式等许多不可预测性,就需要用学校精神来与学生对话交流,与知识内在的价值碰撞,在课堂的实践中体验情感,感悟道理,获得生命质量的共同提升。目前我区的学校课堂文化建设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原有的成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挖掘学校的精神内涵,自觉地在学校教育中领会和实践,为原有的教学活动注入活力,提升课堂品质,如获得国家级奖项的东城二小在“边学边教自主领悟”的教学中探索学校精神,使虚心成为雅文化的着力点;另一种是将学校精神贯穿在课堂教学改革之中,在探索教学模式以及处理课堂问题时,与学生达成情感共识,激发内在潜质,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纺小体现自信的阳光思维课堂、五环中学体现勤文化的三精课堂等,都是课堂文化的一种主张,能主动挖掘学校精神内涵与学生对话,为学生自我选择、探索思考、创新及表现提供更大空间,这种以文化主题为课题,促进学校课堂纵深发展的做法,使更多师生受益。
  (三)班级文化,展现风采。我区的学校班级文化建设有三个亮点:一是环境创设主题化。班级环创在美化、绿化、清化、香化的基础上更注重文化,让环境成为无形的导师。如十里铺小学以关爱为主题,让学生从班级角度理解关爱的精神。二是规章制度化,为了实现用班级精神激励班级的目标,制定班级规定和公约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班级制度是将具有不同文化的每个学生凝聚在共同的规范之下,约束学生行为,让学生的言行自觉服从班级文化的价值取向。如二小的雅文化,各班结合实际提出怎么做才能达到四雅学生的建设目标。有的班级注重学生感受,与学生和家长共同制定班级制度,把参与的过程当做认同文化的过程。三是班级文化特色化。如纺小白艳娜的“心随梦想一起飞扬”,通过个性的培育,展示潜能无限的自信,诠释着阳光文化的内涵。十里铺中心小学屈娟丽的“让爱领航,与爱同行”表现出一线教师对外来务工子女无微不至的关心,对学校的关爱文化作了淋漓尽致的阐释。
其他文献
近日,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  《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
期刊
本刊讯(记者 冯丽)12月29日下午,西安市临潼区铁炉中学学校会议室热闹非凡,一场由特级教师弓密侠策划组织的以“筑梦科学创造未来”为主题的趣味物理实验比赛活动正在进行中。  参赛对象是铁炉中学八年级(3)班和(4)班的学生。活动分为“大力士”纸展示、快乐的纸飞机、能自己跳开的纸杯、“纸片托水”接力和水面漂浮回形针5组比赛。比赛标准是:改变纸的形状,用一张纸支撑的物理课本数多者获胜;在相同的时间内,
期刊
本刊讯 2017年1月5~6日,陕西省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优秀团队经验交流会在渭南市临渭区召开。省教育厅副厅长高晶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各市县推荐的校本研修优秀团队负责人分组交流了工作经验,共同参与评价赋分,评选出临渭区教研室等99个校本研修优秀团队。  全體与会人员分组考察了临渭区教研室、教育培训中心以及瑞泉中学等单位的校本研修活动开展情况,对于临渭区构建“三位一体”“三三联动”机制,搭建立
期刊
本刊讯(通讯员 刘亮)自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略阳县教体局服从服务全县脱贫攻坚大局,立足职能精准施策,夯实四项举措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确保工作实效。  一是积极履行驻村包扶职责。前期,全系统52家学校和单位参与全县36个村的扶贫工作,989名干部教师结对包扶1299户贫困户,圆满完成了精准识别、复核、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等工作。县上对教师入村包户扶贫工作任务进行调整之后,教体系統承担了接官亭镇6
期刊
本刊讯 2012年,商洛市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5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广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实施学校达到969所,每年受益学生超过了14.4万名。  该市将学校食堂建设纳入创建规划之中,5年来,全市累计投入3.1亿元,共建成学校食堂530个,有力推动供餐模式向学校食堂供餐转变。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市食堂供餐学校942所,占实施学校的
期刊
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来陕出席中国工农红军照金红军小学、照金北梁红军小学授旗授牌感恩捐赠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天文陪同。  当天,顾秀莲专程前往铜川市照金镇,为“中国工农红军照金红军小学”和“中国工农红军照金北梁红军小学”授校旗,并为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和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授手拉手学校牌匾。李天文为两所红军小学授
期刊
题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取之不尽的营养源泉之一,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学校文化会具有永恒价值,彰显出学校办学品位。城区一小正是汲取学校历史上崇实学堂的内涵,提炼出“尚德崇实、知行致远”的文化精神,成为学校办学旗帜。  清光绪十五年,时名孝义厅的柞水县治开办了一所官办学堂——崇实学堂,讲求做人品正,做事踏实,讲究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实学传统。崇实学堂几经变迁,最终定名为柞水县城关小学,
期刊
本刊讯(记者 薛小琴 聂 蕾) 2016年12月28日,陕西省西安小学第十届素质教育大课堂博览会圆满举行。活动旨在展示学校素质教育成果,为学生兴趣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激发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上午10点,武术班展示的中国功夫、健美操班的花球拉拉操感染着现场评委和观众,赢得阵阵喝彩。篮球班的团体展示和基本功的呈现深深地吸引了全场的眼球,引得阵阵欢呼。  课堂实践活动也是
期刊
她是泾阳的女儿,最懂感恩父母,一片孝心赤诚,却不能在母亲病重时为老人家送汤喂药,甚至没能赶回家见老母亲最后一面;她是咸阳的媳妇,操持家务协调家庭关系得力又得体,却把一家老小托付给丈夫,自己长年累月颠簸往返于312国道;她是三原县最偏远山区的一名教师,二十多年来坚守在教育岗位,执著于班主任工作,用爱心与耐心抚慰了一颗颗年轻的心,演绎了一曲曲平凡而温暖的教育之歌。她,就是三原县首批红烛人物,嵯峨中学的
期刊
时代发展呼唤创新,课堂教学必须创新。然而,当下教育领域内层出不穷的新名词,带给一线教师的常常不是眼前一亮的豁然开朗,而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惑与无所适从。究其根本,是有一些所谓的新理念新举措,背离了教学的基本规律,既无科学的论证,更无令人信服的实效,其倡导者追求的是获取轰动的效应而非提升教学的效益。因此,课堂教学的创新必须先去功利化,把“守正”作为根基,谨慎把握创新的航船。以下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