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留白”是语文课行之有效的教学艺术,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在课堂教学中,既要留下教学空白,又要利用好留白,做到实处含虚,虚处探实,激活课堂,开启学生的智慧,培养创新思维,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留白 运用策略
留白,追求的是“于无声处胜有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让学生有自我思索、自我开创、自我翱翔的时空,让学生主动探究,用自己的知识和体验去“补白”、去创造、去提高,这不正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一大亮点吗?这不正是一个语文教师所孜孜追求的吗?
当代中学生风华正茂,感情充沛,想象力丰富,语文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努力创造一些空白,让学生在空白情境中尽情释放个体情感。那么如何创造和利用空白来带领学生进入无声之境?语文教学该怎样留白?下面我就具体地谈谈“留白”的运用策略。
一、设置悬念“留白”——激发兴趣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和“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此时学生的注意力、思维、情感、意志等交织在一起,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刻。教师要善于创设这样的空白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愤”和“悱”的状态,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
例如,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读课文,而让学生看题目,问:“通过题目你都想知道哪些问题?”“罗布泊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罗布泊以前什么样子?现在什么样子”?“罗布泊为什么称为仙湖?”“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所提问题几乎涵盖了课文的所有内容。这时我“乘胜追击”,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看谁最快找到答案。这正是“留白”价值的体现:既唤醒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学生表面凝神屏息,而内心却如即将喷发的熔岩,异常活跃。
二、拓宽文本“留白”——激越情思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立足文本,超越文本,抓住课堂教学的空间,引导学生放飞思维。有些课文中关键的词语、重要的语段给学生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如果教师能准确地把握并灵活地运用这一点,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一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转化与整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情况和生活经验去体味、去想象。
该如何利用好课文的留白点?教师要善于把它们和学生的已有经验、教师的教育机智、教育思想等相关资源整合起来,把这些“留白点”变成神奇的“魔法棒”。
1.利用疑点解留白,挖掘深层含义。
研读文本,不可凭空臆断,也不可一扫而过,要培养言之有据的分析习惯。如果我们放弃有思考价值的疑点,只抓高声朗读,抓疏通文字,让学生登台表演课本剧,课堂倒是会活跃,但学生会失去有价值的思考。语文课不应该有太多的表面热闹,应该把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摆在首位。
在学习《藤野先生》时,有学生突然提出:“‘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也’是关联词,前面没有句子,跟谁关联?为什么文本第一句要这么写?”我不急于说出答案,而是及时留白,让学生根据文中的信息及自己了解的相关信息进行探讨。通过反复探究,大家明白了文本第一句的前面有潜台词,这里省略了,尽在不言中。大清帝国日暮穷途,腐败不堪,作者东渡,留学日本,为的是寻求救国救民的良策,没想到到了日本,发现东京的留学生如此浑浑噩噩、醉生梦死,于是失望与不满之情充盈胸际,难以抑制,浇铸出“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的话。这句话看似平常,实则内涵丰富,感情浓烈,留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
在七年级下册《赵普》中,赵普是“补缀”奏荐某人的“旧纸”再上疏宋太祖的。有学生质疑:“重写一分奏章比‘补缀’容易多了,为什么赵普要如此费力呢?”一语既出,惊动四座,我也有点措手不及,于是师生一起讨论。我的答案是:“奏章是赵普心血的结晶,太祖舍得撕,我赵普还舍不得扔呢。”学生的答案却更多:“‘补缀’有弥补之意,提示太祖要弥补过错。”补缀的奏章前所未有,特别醒目,提醒太祖反思。“撕了一次可以补,你太祖再撕了,就无法弥补了。”“破烂的奏章提醒太祖用人不要只看外表,要看实质。”从而挖掘了赵普新的形象性格。假如没有课堂的留白,怕是永远没有如此让学生自豪、老师惊叹的机会了。
2.利用细节悟留白,探究言外之意。
有些课文把握其大意不难,但对局部的细节问题学生容易忽略。课文中的细节需要反复引导,学生才能把握。因此,在课文的细节处,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行艺术的补白和再创造,从而在更高意义上充实和升华文本。
《斑羚飞渡》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小说。斑羚在危难时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让每一个读过文章的人精神震撼,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为了深入体味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深入研读的阅读品质,我抽取文中的关键细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根据上下文做出合理推断。在分析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时,巧妙留白:“请学生闭目想象具体情境,有兴趣的可以模仿三声不同的羊叫,并说说在学羊叫时想传达什么信息。”学生静心体会,感悟到:“第一次叫声,含有无能为力之意;第二次叫声,是招回母斑羚,并告诉斑羚群,已想出自救方法,要迅速实施;第三次是决定牺牲正当盛年包括自己在内的同类的一声忧伤的叹息,也是补充死亡命令。”设计这些空白,意在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主人公的身份、处境,深入理解主人公的内心,在尊重上下文及主人公心理的前提下,培养细致入微的思维习惯。
3.利用标点填留白,变“无”为“有”。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字粘连配合,成为文章不可缺少的细胞。标点的多样性、丰富性为文章增添了许多内涵,特别是省略号的使用往往会使人产生“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的感觉。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去联想,去补充。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隐藏着极丰富的“有”。
如《故乡》一文,当见到阔别二十余年的闰土时,“我”说了一句话“阿!闰土哥,——你来了?……”这短短的一句话,运用了五种标点,每个标点都值得深究,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时我创设留白:“‘我’当时心里会怎么想,请在标点处各加一句话,反映‘我’当时的心情。”我通过填补空白,学生从中领会“我”兴奋—欢喜—生分—疑问,急切了解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这样的教学蕴含着鲜活灵动的生命力。
又如《鼎湖山听泉》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游记,尤其是第四自然段描写夜晚听泉的那个段落,更是精彩,那变化多端的泉声仿佛就萦绕在我们的耳边。特别是段尾的“——”更是意犹未尽。教学时,我让学生想象:“除了泉水‘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外,还有哪些动作?最好也用上四字词语。”学生的话匣子一下被打开了,思如泉涌:亲吻小草,抚摸小虾,拥抱明月,跨越岩石,等等。学生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不仅真切地感受到了泉水的千变万化,而且理解了这个省略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4.利用结尾探留白,激荡思绪飞扬。
这种留白,虽然是文学作品中未明确写出的部分,但它仍是文中已实写的内容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部分。它存在于情节结构层面上。如《孔乙己》的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到——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到底有没有死?如果死了,他会是怎么死的?我启发学生联系上文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性格、品行去思考。不少同学认识到:孔乙己受封建教育制度的毒害而好逸恶劳,四体不勤,又死要面子,被丁举人打折腿后,连窃也不能,其结局的这一留白点充溢着作者独特的感情。到这里学生想象的翅膀已展开,并各抒己见,解说这一留白:有的说孔乙己在冰天雪地中冻死;有的说他没钱医治活活痛死;有的说他饿死;也有的学生说孔乙己没有死,他借钱治好了腿,后来还中了举,也像丁举人一样淫威乡里……如果作者写出了结局,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争论,就会缩小读者思考的空间,作品的余味也会降低。
我们可以想象,学生在填补这些留白的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收获。正如西方著名的神学解释学家H.奥特说:“在诗歌和艺术中,存在着一种创造性的空。而这种创造性的空的理解和填补,往往体现了人的生存中必然存有的一种生命体验,也是人的生命中最为本真和创造性的东西。”
三、延伸课外“留白”——激活创新
按照一般的教学环节,课文教完了,语文课也就结束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似乎就告一段落了。但语文的学习仅仅是语文课的任务吗?大语文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要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带着更深、更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并为解决问题而自主学习。而这就需要我们在结束语文教学的时候善于恰当地留白,从课文引申拓展开去,把课堂上的“留白”延伸到课后,鼓励学生向课外书、向生活学习语文。
我在《纸船》的读写创造环节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留白”式的仿写练习:结合你对母爱的感受和理解,仿照开头的两句写几句诗。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意绵绵。
……
这样的设计既是对课堂内容的合理延伸,又为学生的创新意识搭建了平台,学生易于接受,颇具匠心。如有的同学课后仿写了这样一些有趣的句子:
上学后,母爱装在书包里,背着它,沉甸甸。
寒冬里,母爱织在毛衣里,穿着它,暖融融。
送别时,母爱嵌在窗框里,望着它,情牵牵。
离别后,母爱装在信封里,读着它,意浓浓。
值得注意的是,留给学生的“白”多了,教师在课堂上反而不轻松了。而要充分地留白给学生,教师必须思维敏捷,即席发挥的能力强,必须拥有“复合型”、“开放型”、“创新型”、“学者型”的知识结构。要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以充分发挥,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种“留白”的课堂教学中得到真正的提高,使语文教学更有实效,教师在“留白”上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时间“留白”,提出问题停一停,给学生充分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现。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都需要一个思考分析的过程,需要留白。经常在公开课上看到这样的情境:老师问题一提出,马上就听到学生滴水不漏的回答。于是一堂课你问我答看似严谨,如行云流水,但究竟能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值得探讨。美国一位教育专家说:“对学生的提问,在每个问题提出后,至少要等待3分钟,若不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提问也就失去了价值。”其实,充满活力的课堂不排斥静。留一点空白,让学生静心思考;留一段寂静,让学生默读,用心与文本对话。频繁的问答,难以达到对话的最佳境界,有时一段冷场往往绽放智慧之花。教师留给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争辩、质疑的时间,同时也就给自己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
2.思维“留白”,不急于灌输观点,少分析多倾听,启发学生自我感悟,尊重学生个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取代学生的感受,统一学生的理解,束缚学生的思维,抵制学生的个性,以致阻碍学生的创造。教师应留出理解结果的空白,对有些问题不必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不同的意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分享多元的理解和观念。因为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布卢姆)。
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想,只要向艺术学习,巧妙运用留白技法,重视“留白”,积极“留白”,给学生留出想象和创造的余地,使学生自主学习真正落到实处,我们的课堂就会焕发出春天般的活力。
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留白出彩,让我们的学生在无声中感悟更多的有声。留白亦精彩。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留白 运用策略
留白,追求的是“于无声处胜有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让学生有自我思索、自我开创、自我翱翔的时空,让学生主动探究,用自己的知识和体验去“补白”、去创造、去提高,这不正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一大亮点吗?这不正是一个语文教师所孜孜追求的吗?
当代中学生风华正茂,感情充沛,想象力丰富,语文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努力创造一些空白,让学生在空白情境中尽情释放个体情感。那么如何创造和利用空白来带领学生进入无声之境?语文教学该怎样留白?下面我就具体地谈谈“留白”的运用策略。
一、设置悬念“留白”——激发兴趣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和“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此时学生的注意力、思维、情感、意志等交织在一起,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刻。教师要善于创设这样的空白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愤”和“悱”的状态,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
例如,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读课文,而让学生看题目,问:“通过题目你都想知道哪些问题?”“罗布泊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罗布泊以前什么样子?现在什么样子”?“罗布泊为什么称为仙湖?”“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所提问题几乎涵盖了课文的所有内容。这时我“乘胜追击”,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看谁最快找到答案。这正是“留白”价值的体现:既唤醒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学生表面凝神屏息,而内心却如即将喷发的熔岩,异常活跃。
二、拓宽文本“留白”——激越情思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立足文本,超越文本,抓住课堂教学的空间,引导学生放飞思维。有些课文中关键的词语、重要的语段给学生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如果教师能准确地把握并灵活地运用这一点,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一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转化与整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情况和生活经验去体味、去想象。
该如何利用好课文的留白点?教师要善于把它们和学生的已有经验、教师的教育机智、教育思想等相关资源整合起来,把这些“留白点”变成神奇的“魔法棒”。
1.利用疑点解留白,挖掘深层含义。
研读文本,不可凭空臆断,也不可一扫而过,要培养言之有据的分析习惯。如果我们放弃有思考价值的疑点,只抓高声朗读,抓疏通文字,让学生登台表演课本剧,课堂倒是会活跃,但学生会失去有价值的思考。语文课不应该有太多的表面热闹,应该把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摆在首位。
在学习《藤野先生》时,有学生突然提出:“‘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也’是关联词,前面没有句子,跟谁关联?为什么文本第一句要这么写?”我不急于说出答案,而是及时留白,让学生根据文中的信息及自己了解的相关信息进行探讨。通过反复探究,大家明白了文本第一句的前面有潜台词,这里省略了,尽在不言中。大清帝国日暮穷途,腐败不堪,作者东渡,留学日本,为的是寻求救国救民的良策,没想到到了日本,发现东京的留学生如此浑浑噩噩、醉生梦死,于是失望与不满之情充盈胸际,难以抑制,浇铸出“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的话。这句话看似平常,实则内涵丰富,感情浓烈,留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
在七年级下册《赵普》中,赵普是“补缀”奏荐某人的“旧纸”再上疏宋太祖的。有学生质疑:“重写一分奏章比‘补缀’容易多了,为什么赵普要如此费力呢?”一语既出,惊动四座,我也有点措手不及,于是师生一起讨论。我的答案是:“奏章是赵普心血的结晶,太祖舍得撕,我赵普还舍不得扔呢。”学生的答案却更多:“‘补缀’有弥补之意,提示太祖要弥补过错。”补缀的奏章前所未有,特别醒目,提醒太祖反思。“撕了一次可以补,你太祖再撕了,就无法弥补了。”“破烂的奏章提醒太祖用人不要只看外表,要看实质。”从而挖掘了赵普新的形象性格。假如没有课堂的留白,怕是永远没有如此让学生自豪、老师惊叹的机会了。
2.利用细节悟留白,探究言外之意。
有些课文把握其大意不难,但对局部的细节问题学生容易忽略。课文中的细节需要反复引导,学生才能把握。因此,在课文的细节处,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行艺术的补白和再创造,从而在更高意义上充实和升华文本。
《斑羚飞渡》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小说。斑羚在危难时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让每一个读过文章的人精神震撼,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为了深入体味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深入研读的阅读品质,我抽取文中的关键细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根据上下文做出合理推断。在分析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时,巧妙留白:“请学生闭目想象具体情境,有兴趣的可以模仿三声不同的羊叫,并说说在学羊叫时想传达什么信息。”学生静心体会,感悟到:“第一次叫声,含有无能为力之意;第二次叫声,是招回母斑羚,并告诉斑羚群,已想出自救方法,要迅速实施;第三次是决定牺牲正当盛年包括自己在内的同类的一声忧伤的叹息,也是补充死亡命令。”设计这些空白,意在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主人公的身份、处境,深入理解主人公的内心,在尊重上下文及主人公心理的前提下,培养细致入微的思维习惯。
3.利用标点填留白,变“无”为“有”。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字粘连配合,成为文章不可缺少的细胞。标点的多样性、丰富性为文章增添了许多内涵,特别是省略号的使用往往会使人产生“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的感觉。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去联想,去补充。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隐藏着极丰富的“有”。
如《故乡》一文,当见到阔别二十余年的闰土时,“我”说了一句话“阿!闰土哥,——你来了?……”这短短的一句话,运用了五种标点,每个标点都值得深究,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时我创设留白:“‘我’当时心里会怎么想,请在标点处各加一句话,反映‘我’当时的心情。”我通过填补空白,学生从中领会“我”兴奋—欢喜—生分—疑问,急切了解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这样的教学蕴含着鲜活灵动的生命力。
又如《鼎湖山听泉》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游记,尤其是第四自然段描写夜晚听泉的那个段落,更是精彩,那变化多端的泉声仿佛就萦绕在我们的耳边。特别是段尾的“——”更是意犹未尽。教学时,我让学生想象:“除了泉水‘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外,还有哪些动作?最好也用上四字词语。”学生的话匣子一下被打开了,思如泉涌:亲吻小草,抚摸小虾,拥抱明月,跨越岩石,等等。学生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不仅真切地感受到了泉水的千变万化,而且理解了这个省略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4.利用结尾探留白,激荡思绪飞扬。
这种留白,虽然是文学作品中未明确写出的部分,但它仍是文中已实写的内容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部分。它存在于情节结构层面上。如《孔乙己》的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到——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到底有没有死?如果死了,他会是怎么死的?我启发学生联系上文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性格、品行去思考。不少同学认识到:孔乙己受封建教育制度的毒害而好逸恶劳,四体不勤,又死要面子,被丁举人打折腿后,连窃也不能,其结局的这一留白点充溢着作者独特的感情。到这里学生想象的翅膀已展开,并各抒己见,解说这一留白:有的说孔乙己在冰天雪地中冻死;有的说他没钱医治活活痛死;有的说他饿死;也有的学生说孔乙己没有死,他借钱治好了腿,后来还中了举,也像丁举人一样淫威乡里……如果作者写出了结局,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争论,就会缩小读者思考的空间,作品的余味也会降低。
我们可以想象,学生在填补这些留白的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收获。正如西方著名的神学解释学家H.奥特说:“在诗歌和艺术中,存在着一种创造性的空。而这种创造性的空的理解和填补,往往体现了人的生存中必然存有的一种生命体验,也是人的生命中最为本真和创造性的东西。”
三、延伸课外“留白”——激活创新
按照一般的教学环节,课文教完了,语文课也就结束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似乎就告一段落了。但语文的学习仅仅是语文课的任务吗?大语文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要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带着更深、更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并为解决问题而自主学习。而这就需要我们在结束语文教学的时候善于恰当地留白,从课文引申拓展开去,把课堂上的“留白”延伸到课后,鼓励学生向课外书、向生活学习语文。
我在《纸船》的读写创造环节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留白”式的仿写练习:结合你对母爱的感受和理解,仿照开头的两句写几句诗。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意绵绵。
……
这样的设计既是对课堂内容的合理延伸,又为学生的创新意识搭建了平台,学生易于接受,颇具匠心。如有的同学课后仿写了这样一些有趣的句子:
上学后,母爱装在书包里,背着它,沉甸甸。
寒冬里,母爱织在毛衣里,穿着它,暖融融。
送别时,母爱嵌在窗框里,望着它,情牵牵。
离别后,母爱装在信封里,读着它,意浓浓。
值得注意的是,留给学生的“白”多了,教师在课堂上反而不轻松了。而要充分地留白给学生,教师必须思维敏捷,即席发挥的能力强,必须拥有“复合型”、“开放型”、“创新型”、“学者型”的知识结构。要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以充分发挥,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种“留白”的课堂教学中得到真正的提高,使语文教学更有实效,教师在“留白”上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时间“留白”,提出问题停一停,给学生充分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现。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都需要一个思考分析的过程,需要留白。经常在公开课上看到这样的情境:老师问题一提出,马上就听到学生滴水不漏的回答。于是一堂课你问我答看似严谨,如行云流水,但究竟能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值得探讨。美国一位教育专家说:“对学生的提问,在每个问题提出后,至少要等待3分钟,若不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提问也就失去了价值。”其实,充满活力的课堂不排斥静。留一点空白,让学生静心思考;留一段寂静,让学生默读,用心与文本对话。频繁的问答,难以达到对话的最佳境界,有时一段冷场往往绽放智慧之花。教师留给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争辩、质疑的时间,同时也就给自己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
2.思维“留白”,不急于灌输观点,少分析多倾听,启发学生自我感悟,尊重学生个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取代学生的感受,统一学生的理解,束缚学生的思维,抵制学生的个性,以致阻碍学生的创造。教师应留出理解结果的空白,对有些问题不必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不同的意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分享多元的理解和观念。因为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布卢姆)。
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想,只要向艺术学习,巧妙运用留白技法,重视“留白”,积极“留白”,给学生留出想象和创造的余地,使学生自主学习真正落到实处,我们的课堂就会焕发出春天般的活力。
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留白出彩,让我们的学生在无声中感悟更多的有声。留白亦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