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诱导教学的经验告诉我:诱导是一把火,促使学生的思维放出火花。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诱导艺术;情感激荡;成功设疑;恰当点拨;积极调动
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疑者,觉悟之机也”。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笔者以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课堂教学当如何诱导,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味呢?笔者曾从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1.课堂教学要有情感的激荡 随着语文教育中文学功能的强调和突出,文学作品在教材中占有的比重日益增大。因此把握文学特性,注重情感的激发与感染,要让丰富的情感激荡于课堂。情感的迸发,来自于文学作品本身。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那些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就是饱蘸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著作者的心血和生命。他们的情感体验,激起了读者感情上的共鸣,而情感的生发又是理解作品的催化剂。朦胧素淡的清幽,峥嵘崔嵬的奇特,云蒸霞蔚的壮丽,把我们带进诗的意境,令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那些或可悲可壮,或可亲可爱,或可哀可怨的人物形象,他們一个个走进读者心中,让人去感悟,去思索。语文教师必是一个感情丰富并学会“煽情”的人。他能够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要有成功的设疑
2.1 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教师要尽可能恰当地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新颖的问题,激发学生“学而知不足”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在导入新课时提问。一堂课,如果头开的好,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带着问题,通过自身的主动探索去洞悉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导入新课时候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加入到探知过程中来。第三、在创新思维处提问。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若能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新。这是教师应善于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如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完成任务,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思维正处于十分活跃状态时,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组织讨论,并与学生共同归纳结论,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
2.2 控制好提问的频度。频繁地使用“为什么”“怎么”之类提问,学生根本来不及思考;又过多地使用“对不对”“是不是”等选择性问句,因为太容易,学生根本不用思考。这样的提问到头来启而不发,学生没有主见,只答不思,只听不悟,难以发展、激活思维,相反却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可是如今有的教师借着“讨论式”的幌子在课堂上进行频繁提问,这种行为常常被人们容忍或忽视。事实上,提问过多不仅烦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大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的重点不能突出,难点得不到解决,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所以,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提高及其身心的全面发展,每位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去备学生,考虑问什么,怎么问,真正做到提问要精妙,把教师的提问次数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2.3 提问方式的启发性。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现代教学法所倡导和追求的目标之一。它的好处很多,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活力,造就学生的进取精神,活跃课堂气氛等等。有这样的一个比喻,它形象地说明了启发性的含义:如果把知识比作果实的话,那么“教师不把果实塞到学生的嘴里,也不把果实放在学生手里或伸手就能逮住的地方,而把它挂在学生跳起来才能够的着的位置,让学生自己费点神去摘取。”教学语言的启发性的关键在于把握“引而教”和“求而学”的原则和要求。“引而教”是指教师不把知识全部正面地从头到尾塞给学生,而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一定的基础上自己思考得出结论,掌握要领。“求而学”是指学生在教学语言的激发下产生出求知欲和主动性。目的明确地进行思考和学习。
3.课堂教学要有恰到好处的点拨 孔子在《论语》上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说,不到学生想不通说不清的时候,就不启发开导。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可使学生疑窦大开,智慧闪烁,让课堂生动起来,充满活力。如在授课《中国艺术表现力的虚与实》时,在讲到虚与实的时候,由于虚的内容较空较玄,于是我先给同学看了两幅画,这两幅画的主题都是《踏花归去马蹄香》,其中一幅只画了一个人骑着马,马蹄起落处,有几只蝴蝶绕着马蹄翻飞,另一幅则是画了一个人骑着马践踏花丛,然后让学生比较两幅画的好差,图画非常直观,大家都能评出前者更优,在追问为什么的时候,学生难以一下子说清,我加以适当点拨,道出虚与实的关系。学生则能很明确的点出这是艺术表现里的虚,后者那幅画过于写实反而失去了美感,失去了趣味。接着在进一步讲到什么是虚的时候,我请同学绘制一副画,表达深山藏古寺的主题。大家非常踊跃,并且一名同学在黑板上非常形象地绘出了一条曲折蜿蜒山路,一个和尚沿着山路去汲水,很好的领悟了什么是艺术表现里的虚。如在讲授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之时,我给学生首先设疑,文章内容写的是宴游西山的情况,为什么要加上“始得”二字,另外在文中有无与题目中“始得”相照应的语句。经过这样的设疑之后,学生赶紧阅读文章,很快从文中找到了相应的内容,即“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于是还是扣住“始”字,让大家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以及有关的写作背景来来探讨答案。由于有了设定的疑问,大家有明确的探寻目标,同学们都非常积极的思考,首先由同学想到了西山之游给作者全新的感受和震撼,接着我再追问西山为何能给作者全新的观感,这样的一问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而后有同学讲出了是由于西山具有“怪特”的特点,而西山之“怪特”与作者卓尔不群的人格具有相似之处,引起作者强烈的共鸣,渐渐地作者不知不觉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引觞满酌”,沉醉于自然之美中,“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深切体会到天人合一的至理。因此作者认为西山之游才是真正游览山水的开始,以往的游览算不上真正的游览。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在我的点拨之下,同学们经历了了一个生疑──解疑──领会的过程,享受了一个探寻答案的奇妙之旅,可以说这样的点拨让同学们都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当中,让这节课堂沸腾起来。 4.课堂教学要有积极的调动
4.1 以表扬为主。有这么一句名言:“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得好”,它说明鼓励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尤其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敬,如果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是欣赏的、鼓励的、接纳的、关注的,学生就会喜欢这位教师,认同教师所讲的内容,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评价中就要善于应用鼓励,学生答得好,及时称赞,“说得很有道理”、“对了,你很会看文章”、“见解独到”“回答得很到位”等。
学生发言不对,说不到要害,说不清楚,教师及时补充,不要使学生感到难堪,要让学生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带有鼓励性、欣赏性的评价易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出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
4.2 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在课堂提问中,会碰到学生站起来说“不会”的情况,教师提问后,学生处于沉默状态。教师不应立即采取措施,而应耐心多等待3到5秒,给学生留够思考组织答案的时间。研究表明,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有两个重要的等待时间:即“第一等待時”,“第二等待时”。所谓“第一等待时”是指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能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学生回答。所谓“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一段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因为学生可能要补充、修改原来的答案。第一等待时为学生的回答提供了思考的时间,第二等待时保证学生能完整的做出答案,而不至于打断他们的思路。
4.3 鼓励求异。不同的学生会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的见解,这时教师不能强求片面统一,而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和理解问题的角度不同进行评价,允许学生持有不同的见解,不要轻易下“不正确”或“错误”的结论,即使课堂时间不允许深入探究,也应该在课后要给学生有个交代。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诱导求疑,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堂的启发诱导,不但应该体现出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而且应该努力展示出语文教师的教学特色,从而让启发诱导成为架设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桥梁,成为能给师生都带来思维享受的艺术。
【关键词】诱导艺术;情感激荡;成功设疑;恰当点拨;积极调动
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疑者,觉悟之机也”。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笔者以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课堂教学当如何诱导,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味呢?笔者曾从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1.课堂教学要有情感的激荡 随着语文教育中文学功能的强调和突出,文学作品在教材中占有的比重日益增大。因此把握文学特性,注重情感的激发与感染,要让丰富的情感激荡于课堂。情感的迸发,来自于文学作品本身。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那些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就是饱蘸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著作者的心血和生命。他们的情感体验,激起了读者感情上的共鸣,而情感的生发又是理解作品的催化剂。朦胧素淡的清幽,峥嵘崔嵬的奇特,云蒸霞蔚的壮丽,把我们带进诗的意境,令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那些或可悲可壮,或可亲可爱,或可哀可怨的人物形象,他們一个个走进读者心中,让人去感悟,去思索。语文教师必是一个感情丰富并学会“煽情”的人。他能够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要有成功的设疑
2.1 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教师要尽可能恰当地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新颖的问题,激发学生“学而知不足”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在导入新课时提问。一堂课,如果头开的好,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带着问题,通过自身的主动探索去洞悉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导入新课时候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加入到探知过程中来。第三、在创新思维处提问。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若能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新。这是教师应善于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如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完成任务,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思维正处于十分活跃状态时,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组织讨论,并与学生共同归纳结论,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
2.2 控制好提问的频度。频繁地使用“为什么”“怎么”之类提问,学生根本来不及思考;又过多地使用“对不对”“是不是”等选择性问句,因为太容易,学生根本不用思考。这样的提问到头来启而不发,学生没有主见,只答不思,只听不悟,难以发展、激活思维,相反却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可是如今有的教师借着“讨论式”的幌子在课堂上进行频繁提问,这种行为常常被人们容忍或忽视。事实上,提问过多不仅烦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大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的重点不能突出,难点得不到解决,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所以,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提高及其身心的全面发展,每位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去备学生,考虑问什么,怎么问,真正做到提问要精妙,把教师的提问次数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2.3 提问方式的启发性。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现代教学法所倡导和追求的目标之一。它的好处很多,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活力,造就学生的进取精神,活跃课堂气氛等等。有这样的一个比喻,它形象地说明了启发性的含义:如果把知识比作果实的话,那么“教师不把果实塞到学生的嘴里,也不把果实放在学生手里或伸手就能逮住的地方,而把它挂在学生跳起来才能够的着的位置,让学生自己费点神去摘取。”教学语言的启发性的关键在于把握“引而教”和“求而学”的原则和要求。“引而教”是指教师不把知识全部正面地从头到尾塞给学生,而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一定的基础上自己思考得出结论,掌握要领。“求而学”是指学生在教学语言的激发下产生出求知欲和主动性。目的明确地进行思考和学习。
3.课堂教学要有恰到好处的点拨 孔子在《论语》上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说,不到学生想不通说不清的时候,就不启发开导。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可使学生疑窦大开,智慧闪烁,让课堂生动起来,充满活力。如在授课《中国艺术表现力的虚与实》时,在讲到虚与实的时候,由于虚的内容较空较玄,于是我先给同学看了两幅画,这两幅画的主题都是《踏花归去马蹄香》,其中一幅只画了一个人骑着马,马蹄起落处,有几只蝴蝶绕着马蹄翻飞,另一幅则是画了一个人骑着马践踏花丛,然后让学生比较两幅画的好差,图画非常直观,大家都能评出前者更优,在追问为什么的时候,学生难以一下子说清,我加以适当点拨,道出虚与实的关系。学生则能很明确的点出这是艺术表现里的虚,后者那幅画过于写实反而失去了美感,失去了趣味。接着在进一步讲到什么是虚的时候,我请同学绘制一副画,表达深山藏古寺的主题。大家非常踊跃,并且一名同学在黑板上非常形象地绘出了一条曲折蜿蜒山路,一个和尚沿着山路去汲水,很好的领悟了什么是艺术表现里的虚。如在讲授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之时,我给学生首先设疑,文章内容写的是宴游西山的情况,为什么要加上“始得”二字,另外在文中有无与题目中“始得”相照应的语句。经过这样的设疑之后,学生赶紧阅读文章,很快从文中找到了相应的内容,即“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于是还是扣住“始”字,让大家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以及有关的写作背景来来探讨答案。由于有了设定的疑问,大家有明确的探寻目标,同学们都非常积极的思考,首先由同学想到了西山之游给作者全新的感受和震撼,接着我再追问西山为何能给作者全新的观感,这样的一问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而后有同学讲出了是由于西山具有“怪特”的特点,而西山之“怪特”与作者卓尔不群的人格具有相似之处,引起作者强烈的共鸣,渐渐地作者不知不觉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引觞满酌”,沉醉于自然之美中,“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深切体会到天人合一的至理。因此作者认为西山之游才是真正游览山水的开始,以往的游览算不上真正的游览。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在我的点拨之下,同学们经历了了一个生疑──解疑──领会的过程,享受了一个探寻答案的奇妙之旅,可以说这样的点拨让同学们都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当中,让这节课堂沸腾起来。 4.课堂教学要有积极的调动
4.1 以表扬为主。有这么一句名言:“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得好”,它说明鼓励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尤其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敬,如果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是欣赏的、鼓励的、接纳的、关注的,学生就会喜欢这位教师,认同教师所讲的内容,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评价中就要善于应用鼓励,学生答得好,及时称赞,“说得很有道理”、“对了,你很会看文章”、“见解独到”“回答得很到位”等。
学生发言不对,说不到要害,说不清楚,教师及时补充,不要使学生感到难堪,要让学生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带有鼓励性、欣赏性的评价易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出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
4.2 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在课堂提问中,会碰到学生站起来说“不会”的情况,教师提问后,学生处于沉默状态。教师不应立即采取措施,而应耐心多等待3到5秒,给学生留够思考组织答案的时间。研究表明,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有两个重要的等待时间:即“第一等待時”,“第二等待时”。所谓“第一等待时”是指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能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学生回答。所谓“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一段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因为学生可能要补充、修改原来的答案。第一等待时为学生的回答提供了思考的时间,第二等待时保证学生能完整的做出答案,而不至于打断他们的思路。
4.3 鼓励求异。不同的学生会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的见解,这时教师不能强求片面统一,而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和理解问题的角度不同进行评价,允许学生持有不同的见解,不要轻易下“不正确”或“错误”的结论,即使课堂时间不允许深入探究,也应该在课后要给学生有个交代。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诱导求疑,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堂的启发诱导,不但应该体现出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而且应该努力展示出语文教师的教学特色,从而让启发诱导成为架设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桥梁,成为能给师生都带来思维享受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