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情,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各方面能力。本文从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来调动学生的自学兴趣;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重新认知数学;设计趣味课堂练习,强化学生学习效果三个层面展开讨论,就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作简要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高;教学方式
计算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它决定着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与能力。但是,实际教学过程反映出的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掌握情况却非常让教师担忧。课改以来,很多教师都尝试用各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本文结合实践,总结几点解决此问题的方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动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往往是学习的第一动力来源,学习兴趣的建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减法运算题300-199,学生容易错算成300-200-1的结果。这时,教师就可以将运算设计成教师购买商品的情景:“老师昨天去逛街买衣服,一共带了300元去商场,买了一条裤子,花了199元,那么老师回到家后,身上还有多少钱呢?”这种情况老师一般先给两张一百的(减少两百),商家找回一元,即增加一元,算式为300-199=300-200+1=100+1=101。通过公式推导,可得出规律:300-199=300-(200-1)=300-200+1=101,99变成100-1,这里运用了数学法则,在做有括号的加减运算时要特别注意,如果括号前面是减号,去完括号之后的每一个数都要变号,即“+”变“-”,“-”变“+”。减法运算是教学难点,教师要耐心解答。教师通过设计的剧情,利用现实中的收付款场景,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也有助于学生明白其中的原理,再通过公式推导计算,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二、注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重新认知数学
在计算方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照搬书本知识点,学生可能当时能够理解,却不会产生深刻的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穿插实物演示的时间,使学生首先记住表象,再通过表象来联想到所关联的知识点,有助于加深记忆。
例如,在讲到“减法的初步认识”时,笔者事先准备了五根铅笔和五块橡皮,这些都是学生实际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东西。上课时,笔者先告诉学生:“老师今天要给大家发奖品,大家看这是什么?”展示了铅笔橡皮后,笔者请学生数一数一共几个,再把其中一块橡皮送给同学,问:“铅笔橡皮剩下几个啊?”学生都积极回答是4个和5个,再把铅笔送出去两个,问大家:“现在铅笔橡皮各有几个啊?”在得到准确答案后,笔者问:“刚才我送出去的铅笔橡皮可以用减法公式表示出来,有同学会吗?大家想想怎么表示呢?”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分享和实例互动,自然地引出减法运算,此时,学生对减法就有了一个基本概念。这就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体现了直观教学的原则,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减法来表示生活中的实例。
五年级有“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教学内容,分数的加减较难理解,尤其是法则中“只把分子相加减”的表述。在课堂中,教師可以让学生准备两张不同颜色的纸,均匀分成四份,把其中一份标明为1(也就是),另一张取两份标明为2(也就是)。课堂上,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到是什么在变化, 1个加上2个是多少?经过学生自己的操作,明白了+的运算过程中,分母没有变(合在一起,还是一张纸),只是合在一起后,总共的份数变成了原来所取份数的和,也就是两个分子相加的结果。这样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较快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的道理。
每个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不同,其用以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也相应有所差异,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还要学会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发现不同方法之间的优缺点,选择合适、便捷的方法进行计算。
例如,退位减法就有很多种计算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以下是学生提出的22-5的几种计算方法:
1.先把数字22转换成22根木棒,十根一捆。个位2减5不够减,可以从十位上拿出1捆,打开是10根,用10-5=5,5根加上个位的2根,共7根,7根和十位剩下的1捆合起来总共为17根。
2.个位2减5不够减,可以把十位的2捆拿出1捆,打开是10根,10根和个位的2根合并起来是12,12-5=7,7根和十位剩下的1捆合起来总共为17。
3.先从22根里拿掉2根,剩20根,再从20里减掉5根是15,再加上前面拿掉的2根总共位17根。
总之,解题的思路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教师不管对错都可以先板书在黑板上,通过一步步的分解组合,推导出正确的结果,要让学生通过运算过程得出正确的结果和最简便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高;教学方式
计算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它决定着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与能力。但是,实际教学过程反映出的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掌握情况却非常让教师担忧。课改以来,很多教师都尝试用各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本文结合实践,总结几点解决此问题的方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动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往往是学习的第一动力来源,学习兴趣的建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减法运算题300-199,学生容易错算成300-200-1的结果。这时,教师就可以将运算设计成教师购买商品的情景:“老师昨天去逛街买衣服,一共带了300元去商场,买了一条裤子,花了199元,那么老师回到家后,身上还有多少钱呢?”这种情况老师一般先给两张一百的(减少两百),商家找回一元,即增加一元,算式为300-199=300-200+1=100+1=101。通过公式推导,可得出规律:300-199=300-(200-1)=300-200+1=101,99变成100-1,这里运用了数学法则,在做有括号的加减运算时要特别注意,如果括号前面是减号,去完括号之后的每一个数都要变号,即“+”变“-”,“-”变“+”。减法运算是教学难点,教师要耐心解答。教师通过设计的剧情,利用现实中的收付款场景,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也有助于学生明白其中的原理,再通过公式推导计算,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二、注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重新认知数学
在计算方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照搬书本知识点,学生可能当时能够理解,却不会产生深刻的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穿插实物演示的时间,使学生首先记住表象,再通过表象来联想到所关联的知识点,有助于加深记忆。
例如,在讲到“减法的初步认识”时,笔者事先准备了五根铅笔和五块橡皮,这些都是学生实际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东西。上课时,笔者先告诉学生:“老师今天要给大家发奖品,大家看这是什么?”展示了铅笔橡皮后,笔者请学生数一数一共几个,再把其中一块橡皮送给同学,问:“铅笔橡皮剩下几个啊?”学生都积极回答是4个和5个,再把铅笔送出去两个,问大家:“现在铅笔橡皮各有几个啊?”在得到准确答案后,笔者问:“刚才我送出去的铅笔橡皮可以用减法公式表示出来,有同学会吗?大家想想怎么表示呢?”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分享和实例互动,自然地引出减法运算,此时,学生对减法就有了一个基本概念。这就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体现了直观教学的原则,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减法来表示生活中的实例。
五年级有“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教学内容,分数的加减较难理解,尤其是法则中“只把分子相加减”的表述。在课堂中,教師可以让学生准备两张不同颜色的纸,均匀分成四份,把其中一份标明为1(也就是),另一张取两份标明为2(也就是)。课堂上,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到是什么在变化, 1个加上2个是多少?经过学生自己的操作,明白了+的运算过程中,分母没有变(合在一起,还是一张纸),只是合在一起后,总共的份数变成了原来所取份数的和,也就是两个分子相加的结果。这样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较快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的道理。
每个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不同,其用以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也相应有所差异,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还要学会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发现不同方法之间的优缺点,选择合适、便捷的方法进行计算。
例如,退位减法就有很多种计算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以下是学生提出的22-5的几种计算方法:
1.先把数字22转换成22根木棒,十根一捆。个位2减5不够减,可以从十位上拿出1捆,打开是10根,用10-5=5,5根加上个位的2根,共7根,7根和十位剩下的1捆合起来总共为17根。
2.个位2减5不够减,可以把十位的2捆拿出1捆,打开是10根,10根和个位的2根合并起来是12,12-5=7,7根和十位剩下的1捆合起来总共为17。
3.先从22根里拿掉2根,剩20根,再从20里减掉5根是15,再加上前面拿掉的2根总共位17根。
总之,解题的思路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教师不管对错都可以先板书在黑板上,通过一步步的分解组合,推导出正确的结果,要让学生通过运算过程得出正确的结果和最简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