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玉米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9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秋天,我都会只身回到乡村,陪父亲一起收割玉米。乡间的玉米地一望无际,秋风徐来,玉米叶沙沙作响,粗壮饱满的玉米棒傲然立于秸秆之上,目之所及之处,皆是一片丰收的喜人景象。收获的季节总是令人欣喜沉醉,但收割玉米的过程,却是兼具体力与耐性的煎熬。天气好的时候,极个别急着返城务工的家庭,会选择使用机械收割,每亩地花费八十元,即可将玉米颗粒归仓,省时又省力;而更多像父亲这样节俭成性的农民,则会一如既往地延续传统的人工收割之法,耗费将近一周的时间,以致人困马乏体力殆尽,才勉强把七八亩玉米掰回家。遇到天气好的时节,父亲不用机械收割,我就会同他大吵,埋怨他思想僵化固步自封,不会利用科技解放身体。面对我的抱怨,父亲总是不疾不徐地说:“花那冤枉钱干啥?农活慢慢干总能干完!”天气不好的年节,我便缄默不语,因为我深知玉米地潮湿,机械无法作业,唯有凭借体力,才能将玉米一颗一颗地掰回家,累得人根本没了脾气。令人十分不解的是,每年收割玉米的时候,天公大多都不作美,不是秋雨绵绵,就是秋老虎逞威,这也让乡村的秋收,变得愈发艰辛忙乱。
  回到老家的第二天,吃过早饭我就换上长衫长裤,穿上严实的袜子和结实的球鞋,再戴上紧致的帽子、密实的口罩和耐磨的手套,全副武装地拿着尼龙袋子踏上父亲的电动三轮车,一起向玉米地进发。收割玉米的过程繁琐而精细,大致分为“掰、剥、脱、晒”四个步骤,每步都渗透着农民对土地的无限深情。
  秋雨导致玉米地泥泞不堪,雨水散去后,骄阳又将密不透风的玉米地烤得像个蒸笼。父亲将三轮车停在地头,然后和我一起各自拿着尼龙袋走到地里,开始逐垄掰玉米。我们将掰下的玉米棒放进手中的尼龙袋里,同时拖着越来越沉的袋子在地里慢慢前移,待尼龙袋装满后,便扛到地头倒进三轮车车厢里,接着再拿着空袋子进入玉米地掰玉米。年逾而立,长期不干农活,我竟然连一袋玉米都扛不动。父亲非常体贴地让我只管掰,扛运的任务由他全权负责。看着满头银发的父亲,扛着重重的一口袋玉米穿行在密不透风的泥泞的地里,一股难掩的酸涩倏然袭上心头。就这样,我掰啊掰,掰完一垄又一垄,掰过一座坟头又一座坟头,心中淤积的牢骚抱怨,也被这永无止境的农活给消耗殆尽。半天下来,父亲不疾不徐有条不紊,我则不时抬头看天叹气。玉米地前不见首后不见尾,蚊虫四处纷飞,稍有不慎叶片就会在裸露的皮肤上划出道道伤痕,痛痒难忍。
  自打种玉米以来,为了节省每亩近百元的机械收割费,父亲都是执拗地采用人力收玉米。有一年秋天天气上好,我因为生闷气没有回来帮忙秋收,而是把钱打给父亲让他使用机械收割,他嘴上答应得头头是道,可是依旧背着我,独自将几亩地的玉米一点一点地掰回了家。父亲在骨子里认为,农民就要勤恳踏实任劳任怨,理当与土地推心置腹水乳交融,任何“投机取巧”都是对土地的贸然亵渎。父亲的话不无道理,那些在天气晴朗的季节使用机械收割的人家,在收割机完成作业后都会非常无奈地发动家人到地里进行人工“二次收割”——有的玉米秸秆倒地,机械收割粗枝大叶,会遗漏不少倒伏于地的玉米。每每此时,父亲都会自豪地对我说:“看看,用机械收割,钱花了,力气和时间没见节省多少。”我想辩解说这只是“个案”与“特例”,但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眼前的农活让我无力再多说一句话。
  然而费尽心力将玉米棒掰回家之后,还要逐个进行剥壳。为防新掰的玉米棒发霉,每年收割玉米的第二天,父亲都会让我留在家里剥玉米,他独自一人去地里掰,掰满一三轮车就往家里运,父子二人协作,共同应战秋收。面对堆积如山的玉米棒,我找来一块薄木板和一颗长铁釘,用斧头将铁钉钉入木板直至铁钉穿板而出,然后搬来板凳坐稳后,拿起一个玉米棒往凸出木板的铁钉钉尖上轻轻一划,玉米棒就会“皮肉开花”,然后双手捏住棒壳顶端对扯撕开顺势一撸,从棒根处轻轻一掰,这样就完成了剥玉米的过程。我将剥好的玉米扔到太阳底下暴晒,每每想偷懒时,一看到九十多岁的奶奶仍旧与我“并肩作战”,心底的倦怠立时就会烟消云散。为了排解机械式劳作的寂寥,我将广播打开,一边听节目一边剥玉米,半天下来腰酸背痛满身是灰。尤其是“深入一线”的父亲,掰了一天的玉米,晚上洗脸吃饭的时候,鼻腔里全是草木青灰。
  秋收是喜悦的、忙碌的、辛劳的,也是煎熬的。
  玉米掰完剥好还不算大功告成,父亲还要将其摊放于太阳下晾晒,晒干之后进行脱粒。每年秋收过后,都会有粮贩下乡收购玉米,脱粒与未脱粒的、全干与半干的、饱满与干瘪的,价格各不相同。每年秋季,玉米能给父亲带来数千元的经济收入,拿到“真金白银”,他才如释重负地说:“秋收的辛劳总算没有白费。”而我则在无法言说的心绪中,忐忑而又畏惧地,等待下一个秋季来临。
其他文献
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我想人人都会众口一辞的答道:“为的是求学问。”再问:“你为什么要求学问?你想学些什么?”恐怕各人的答案就很不相同,或者竟自答不出来了。诸君啊!我请替你们总答一句罢:“为的是学做人。”  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所以教育应分为智育、情育、意育三方面,智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要教到人不惧。  怎么样才能不惑呢?最要紧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想要养成判断力,第一
一天,我接到一个朋友打来的电话。她在亚利桑那州开了一家印度珠宝店,最近碰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她手里有一批绿宝石首饰。当时正是旅游高峰期,绿宝石首饰的质量着实对得住她开的价钱,可就是卖不出去。我的朋友尝试了若干种销售技巧:把它们放到更显眼的展示区,试图唤起人们的注意力,沒用;让销售人员使劲推销,也没用。  她要出城采购新的商品了。出发前一晚,她给负责的售货员潦草地写了一张字条:“本柜所有物品
一个我认识的姑娘,写过这么一句话:生命总会给你甜头,你只管伸出舌头,舔着那股甜,一直跟着去。  什么甜,什么苦,人都是跟着甜头在走。没有人为了吃苦而活着。问题就是,是现在甜,还是以后甜?是甜一阵子,还是甜一辈子?  我从小喜欢读书,喜欢写字。八岁的时候生病,住隔离病房,父母每天只能探视一次。隔壁病床的病人留下一本《大侠陈真》,我一边翻字典一边读完。九岁,还是十岁?在课本的天头地脚開始写小说,对,就
道德需要讨论吗?道德不就是社会公理吗?  其实,道德不仅不是公理,而且是非理性的,带有明显的个人感性偏好。  首先,来看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电车难题。轨道上有五个人,一辆电车正朝他们驶来,你控制一个拉杆,可以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另一条轨道上也有一个人。你会怎么办?  这个问题从1967年被提出后,就被伦理学家反复争论。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由此可见,当人身处极端环境的时候,并不存在
我与我太太相识在1998年8月8日。这个日子我记得很清楚,因为两年后我们结婚了。结婚那天下着小雨,真不是特意挑的这个日子,到了领证的地方才算明白那天是几号。然后往前■饬一下,发现那也是我们认识的日子。  那时候我们都是一个户外运动俱乐部的会员,我当年没那么胖,常年习武,身体还不错,在这个俱乐部里当训导员,也就是带着大家爬山穿越野营啥的。就这么认识的。说起来也不算是浪漫,几个月之后跟她说让她当我女朋
如果你平时是戴近视眼镜的,可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一早起来不知道前一天晚上把眼镜放哪儿了,结果很难找,因为你没眼镜戴,啥也看不清楚。想找眼镜的话,你先需要戴着眼镜;要想戴眼镜,你先要找到眼镜……英国华裔数学家郑乐隽在《华尔街日报》的专栏说,还有一些跟找眼镜难题类似的情形:早上起来,你要喝一杯咖啡才有精神做任何事情——包括做一杯咖啡这样的活。更严重的是,一个宽容的人是否应该宽容那些不容异己的人?这些都
我母亲曾经赞颂过两个男人的好看,一是京剧言派嫡传言兴朋,就友情邀约,客串电视剧《曹雪芹》中的曹雪芹,我母亲的评价是:漂亮;但依然是个男人!另一位是香港电视剧《上海滩》里的周润发,母亲用了八个字: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我看到的最好看男人,很奇怪的,多是僧人。有一年去山西五台山,一进山,便镇住了。只见满目袈裟的明艳的黄,衣袂飘兮,底下皆是打一副白或黑的绑腿,足上一双草鞋。许是因为西北人种交汇异变的缘
莫莉的妈妈买了一条鱼。莫莉发现烹调前妈妈拿了把刀,把鱼头和鱼尾全部割下来,这才放进锅里煎。  “妈妈,为什么要把这些割下来呢?”莫莉问道。  “呃,这个我也不知道。你外婆就是这么做的。我是学着她的样儿。”妈妈答道。  等下次去外婆家,莫莉就这个问题向外婆请教。  外婆愣了愣,答道:“呃,这个我也不清楚。反正我记得我妈妈,也就是你的太姥姥也是这么做的。”  等莫莉和妈妈一道去探访住在医院里的太姥姥时
可能是因为名字的缘故,我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爱看星空。那时北京天文馆刚建成不久,我多次去那里看人工模拟的星空,记得因为一直仰头观看,脖子酸痛,这是对天文馆最初的记忆。天文馆里还有一个永恒摆动的巨型摆锤,引起少女时代的我的无限遐想,觉得它十分神秘,它背后的动力据说源自地球磁场,看不见摸不着,高深莫测。但是,小时候对星空的凝视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就像看一部纪录片和一个自然现象的记录一样,并没有震撼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