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造成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的来源
1.1社会因素
1.1.1社会心理支持不足
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有限,历史及医学界内部对精神病及精神医学存在一定的偏见和歧视,精神科护理工作缺乏社会的支持和理解,许多人瞧不起精神科护士,与“疯子”打交道没前途[4]因而护士自身的职业价值得不到体现而产生情绪低落、身心疲惫等不良反应。社会支持体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有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体系与抑郁等消极情绪存在明显的负相关。
1.1.2护士社会地位
由于传统的观念影响,人们往往会产生尊医轻护的想法,医生的劳动普遍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承认,而护士们往往被认为是医生的助手,护士的付出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承认。甚至有些医生也认为护士地位比自己低,瞧不起护士从而甚至在言语上也盛气凌人。因此造成护士心理不平衡,产生自卑、沮丧、失望、焦虑、抑郁,甚至人格异常。医护之间发生矛盾,就不能互相尊重和默契配合,势必影响工作。长期在这种状态下工作,更使护士感觉到与医生在各方面不平等,失去对护理工作的兴趣。
1.1.3市场经济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与效益好、收入丰厚的一些综合医院相比,精神科护士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低,超负荷的劳动强度得不到相应的报酬,经济收入与所承受的高风险不成比例,使其产生失衡感[5]。
1.1.4医疗纠纷和护患矛盾增加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及精神科患者和家属的无理取闹,使得医疗纠纷投诉案呈上升趋势。另外由于个别患者精神症状较重,行为紊乱,常危及自身和他人安全,根据需要对患者采取特殊措施,如保护性约束、强迫性治疗和护理。但由于精神卫生知识普及不够、家属曲解精神专科正常的护理行为,引起投诉和纠纷。所以护理人员在为这些对象服务时,担子重、压力大、理解少,一旦出现难以避免的事件,社会及家属不理解,使双重风险的精神科护理产生更加严重的疲劳心理[4]。
2.职业因素
2.1工作环境影响
研究认为,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疲溃感(包括情绪的疲溃感、工作的冷漠感和工作的无成就感)呈正相关,即工作压力源越多,工作疲溃感的程度越大[6]。精神科不同于一般普通科室,收治的是以精神活动紊乱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大多数患者没有自知力[7]。特别是精神患者易受精神症状的支配而出现自伤、自杀、伤人等,其攻击行为难以预料。目前的精神病房多为封闭或半封闭结构,护士长期与思维贫乏、情感淡漠的精神患者在一起,很難能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在这样的封闭环境中,护士也同样会产生一种被囚禁感[8]。长期在不良的环境中工作,将严重影响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
2.2生活无规律
由于护理工作的连续性,护士需要三班倒,节假日不固定,生物钟长期紊乱,引起睡眠障碍,而产生焦虑、烦躁的消极情绪。
2.3工作量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护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加之精神病患者生活大多不能自理,并且无家属陪护,其生活、护理全部由护士承担,工作琐碎,量大,尤其是夜班护士[9]。人员缺编,长期超负荷工作会促使护士产生疲惫感,精力不易集中、注意力分散工作效率下降。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
2.4工作压力高
过高的工作压力不仅影响护士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护理质量[10]。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不理解及暴力袭击也时有发生,而这一行为常发生在夜间。故护理人员高度的精神紧张是其他科室所不能比的,且对于患者的各种行为,护理人员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去接受这一切。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加重心理压力。
2.5工作风险大
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约为一般人的10倍[11],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如谵妄状态下可突然发生冲动行为等[12]。精神科护士的风险远远大于任何普通科室,精神病病人的行为异常直接对护士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精神科护士遭受病人的谩骂与殴打是常有的事,严重者被打成重伤甚至危及生命。文献报道,精神科护士遭受病人的攻击率为98.47%,因此工作风险成为精神科护士主要的压力源[13]。
2.6职业要求增高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晚,故大多数护士的学历较低。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有娴熟的技术水平,也要有丰富的理论水平。护理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继续教育,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已感身心疲惫的护士,会感到压力更大,从而导致抑郁的发生。
3.个人因素
3.1人际关系
护理中两个重要的人际关系就是护患关系与医护关系,护士与病人,家属,同事之间的关系会使精神科护士产生职业压力[14]。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减弱或缓冲心理压力,但精神疾病患者,经常有幻觉、妄想,所以护理人员的付出常不被理解,较难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加重。
3.2家庭因素
夫妻感情、子女问题、老人赡养、经济问题等也给部分护士造成心理压力,当角色转换不同时,也会产生心理压力,且护士多为女性,女性本身就有高焦虑倾向。
3.应对措施
3.1提高护士社会地位
刘娟等[15]认为各级者要为护士不断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护士的工资、夜班的待遇,以解除护士的后顾之忧。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对精神疾病及医务人员进行宣传,让社会更多的了解有关精神护理方面的知识,理解、重视精神卫生事业,尊重精神科护士。树立崇高理想,使精神科护士更深刻地理解护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体现自己的价值,张凤华[16]认为注重精神与物质奖励,对她们的工作给予肯定和支持,使护士有归属感。在职称的晋升上,要有相应的倾斜政策,适当提高比例,以提高其竞争意识,增强岗位吸引力。
3。2加强护士继续教育
管理者应重视护理队伍的建设,根据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的特点,进行不同的培养。并对护士继续教育创造机会及帮助,同时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要安排不同的工作任务。娄兴雄[17]认为精神科护士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和新科技,紧跟科技发展,以适应精神医学的发展和需求。
3.3合理配备人力资源
医院应在提高管理的同时,给予护理人员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皮开琼认为合理安排班次,不疲劳排班,按需增加班次,减轻工作负荷,经常征求护士意见,采纳合理建设,满足护士合理的要求,并对重病房加强人员配置及环境设置,保障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18]。
3.4优化护理管理制度,倡导护理安全文化
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准确执行医嘱,认真规范书写护理记录。发生差错事故后客观分析原因,认真组织讨论,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总结经验教训。同时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遏制事态发展,力争将矛盾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3.5加强防范意识,增强责任心及警惕性
医疗护理风险是与医疗护理安全相并存的,疾病的危险性、复杂性和医疗技术难度是决定医疗护理风险概率的客观因素。要制订风险管理预案,工作中认真评估风险的由来,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手段,把护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确保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季少平认为成立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每月进行护理安全查房,护理缺陷、差错及事故隐患的分析讨论,制定整改办法,警钟长鸣,防患未然[19]。加强病房管理,消除不安全因素。加强精神病患者的安全管理,巡视病房是精神科安全护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杜绝意外事故的关键。
3.6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
护士应主动学习心理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学习自己疏导、自我调节。并培养护理人员广泛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不但能丰富业余生活,还能改善心理状态,而且更有利于自己工作的开展、自信心的增强,此外还应培养自己健全的个性[。
3.7心理支持
心理支持系统包括家人、朋友、同事、心理咨询专家等。护士身心状态与家庭的支持密切相关,应充分调动家庭、社会支持系统作为护士的坚强后盾,使护士有充沛的精力和愉快的心情投身于护理工作并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3.8强化服务意识,开展换位思考
应与患者家属做好充分有效的沟通是顺利开展医疗工作的前提。尊重患者人格,接触时对患者态度和蔼,李淑莉认为时常想着“假如我是患者”,从患者的角度体验其情感,积极主动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对其无理要求也应给予耐心解释,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及合作,避免因态度生硬激发患者的冲动行为而发生意外伤害,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20]。严格三查八对制度,精神科三查八对是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根本措施。精神科护士更需要慎独精神,将三查八对贯穿于护理工作始终,避免事故发生,减轻护士压力。
3.9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护士掌握与护理有关的法律知识,有助于树立护士的良好形象,同时对护理行为可能产生的法律关系及后果有预见性,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时刻规范自己,保障患者和自己的合法权益,保证护理质量。
4.小结
综上所述,精神科护士较大的心理压力,不仅影响其工作情绪,而且影响护理质量,因此全社会都应尊重,理解她们,同时作为精神科护理者,就要从我做起,樹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减少压力源的产生,培养和锻炼良好的心理品质,保持心理平衡、愉快的情绪和乐观的心态,努力追求一种对自己充满自信,对他人充满理解,对事业和生活充满信心,对社会主动适应的积极态度,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管理者应多关心护士的健康状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帮助她们缓解工作压力,促进精神科护士以最好的身心去服务患者。
参考文献:
[1]曾玉霞.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分析与自我调适策略.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2):2792. [2]马丽,仲萍.某院综合科与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9):3035.
[3]陈靖.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0):132.
[4]鲁凤荣,王娟.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与应对措施.中国民康医学,2013,25(6):119.
[5]康珍.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影响因素及对策.护理管理杂志,2009,9(3):23.
[6]李园,蔡红霞,郭燕飞.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及有效干预.护理研究,2008,2(22):207.
[7]康兰英,陈长浩,徐莉莎.精神科护士与综合科护士心理压力分析比较及对策.中国医药指南,2013,8(11):695.
[8]曲丽晶. 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中国实用医药,2011,6(23):258.
[9]陈秀梅,洪秀园.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现状调查.当代护士,2011,9,116.
[10]付惠,王亚君,许琼. 精神科护士心理状况及压力源的调查分析.中国民康医学,2012,21(24):2012.
[11]谢素芳,邹华钦. 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与调适.临床身心疾病杂志,2008,14(3):257.
[12]张燕,李翠芝,杨明丽等.精神科老年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及预防对策.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7):2291.
[13]李华.精神科护士压力源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现代临床护理,2010,9(11):50.
[14]李金源,吉红.职业压力对精神科护士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全科护理,2012,12:3238.
[15]刘娟,原琳琳.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及干预探讨.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242.
[16]张凤华.精神科护士心理危机干预探讨.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349.
[17]娄兴雄.精神科护士心的理压力与调适对策.中国民康医学,2011,23(4):521.
[18]皮开琼.影响精神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对策.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0):82.
[19]季少萍.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分析及对策.求医问药,2012,10(10):450.
[20]李淑莉.精神科护士如何做好自我心理调适.中国社区医师,2012,14(7):320.
1.1社会因素
1.1.1社会心理支持不足
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有限,历史及医学界内部对精神病及精神医学存在一定的偏见和歧视,精神科护理工作缺乏社会的支持和理解,许多人瞧不起精神科护士,与“疯子”打交道没前途[4]因而护士自身的职业价值得不到体现而产生情绪低落、身心疲惫等不良反应。社会支持体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有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体系与抑郁等消极情绪存在明显的负相关。
1.1.2护士社会地位
由于传统的观念影响,人们往往会产生尊医轻护的想法,医生的劳动普遍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承认,而护士们往往被认为是医生的助手,护士的付出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承认。甚至有些医生也认为护士地位比自己低,瞧不起护士从而甚至在言语上也盛气凌人。因此造成护士心理不平衡,产生自卑、沮丧、失望、焦虑、抑郁,甚至人格异常。医护之间发生矛盾,就不能互相尊重和默契配合,势必影响工作。长期在这种状态下工作,更使护士感觉到与医生在各方面不平等,失去对护理工作的兴趣。
1.1.3市场经济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与效益好、收入丰厚的一些综合医院相比,精神科护士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低,超负荷的劳动强度得不到相应的报酬,经济收入与所承受的高风险不成比例,使其产生失衡感[5]。
1.1.4医疗纠纷和护患矛盾增加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及精神科患者和家属的无理取闹,使得医疗纠纷投诉案呈上升趋势。另外由于个别患者精神症状较重,行为紊乱,常危及自身和他人安全,根据需要对患者采取特殊措施,如保护性约束、强迫性治疗和护理。但由于精神卫生知识普及不够、家属曲解精神专科正常的护理行为,引起投诉和纠纷。所以护理人员在为这些对象服务时,担子重、压力大、理解少,一旦出现难以避免的事件,社会及家属不理解,使双重风险的精神科护理产生更加严重的疲劳心理[4]。
2.职业因素
2.1工作环境影响
研究认为,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疲溃感(包括情绪的疲溃感、工作的冷漠感和工作的无成就感)呈正相关,即工作压力源越多,工作疲溃感的程度越大[6]。精神科不同于一般普通科室,收治的是以精神活动紊乱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大多数患者没有自知力[7]。特别是精神患者易受精神症状的支配而出现自伤、自杀、伤人等,其攻击行为难以预料。目前的精神病房多为封闭或半封闭结构,护士长期与思维贫乏、情感淡漠的精神患者在一起,很難能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在这样的封闭环境中,护士也同样会产生一种被囚禁感[8]。长期在不良的环境中工作,将严重影响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
2.2生活无规律
由于护理工作的连续性,护士需要三班倒,节假日不固定,生物钟长期紊乱,引起睡眠障碍,而产生焦虑、烦躁的消极情绪。
2.3工作量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护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加之精神病患者生活大多不能自理,并且无家属陪护,其生活、护理全部由护士承担,工作琐碎,量大,尤其是夜班护士[9]。人员缺编,长期超负荷工作会促使护士产生疲惫感,精力不易集中、注意力分散工作效率下降。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
2.4工作压力高
过高的工作压力不仅影响护士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护理质量[10]。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不理解及暴力袭击也时有发生,而这一行为常发生在夜间。故护理人员高度的精神紧张是其他科室所不能比的,且对于患者的各种行为,护理人员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去接受这一切。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加重心理压力。
2.5工作风险大
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约为一般人的10倍[11],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如谵妄状态下可突然发生冲动行为等[12]。精神科护士的风险远远大于任何普通科室,精神病病人的行为异常直接对护士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精神科护士遭受病人的谩骂与殴打是常有的事,严重者被打成重伤甚至危及生命。文献报道,精神科护士遭受病人的攻击率为98.47%,因此工作风险成为精神科护士主要的压力源[13]。
2.6职业要求增高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晚,故大多数护士的学历较低。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有娴熟的技术水平,也要有丰富的理论水平。护理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继续教育,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已感身心疲惫的护士,会感到压力更大,从而导致抑郁的发生。
3.个人因素
3.1人际关系
护理中两个重要的人际关系就是护患关系与医护关系,护士与病人,家属,同事之间的关系会使精神科护士产生职业压力[14]。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减弱或缓冲心理压力,但精神疾病患者,经常有幻觉、妄想,所以护理人员的付出常不被理解,较难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加重。
3.2家庭因素
夫妻感情、子女问题、老人赡养、经济问题等也给部分护士造成心理压力,当角色转换不同时,也会产生心理压力,且护士多为女性,女性本身就有高焦虑倾向。
3.应对措施
3.1提高护士社会地位
刘娟等[15]认为各级者要为护士不断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护士的工资、夜班的待遇,以解除护士的后顾之忧。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对精神疾病及医务人员进行宣传,让社会更多的了解有关精神护理方面的知识,理解、重视精神卫生事业,尊重精神科护士。树立崇高理想,使精神科护士更深刻地理解护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体现自己的价值,张凤华[16]认为注重精神与物质奖励,对她们的工作给予肯定和支持,使护士有归属感。在职称的晋升上,要有相应的倾斜政策,适当提高比例,以提高其竞争意识,增强岗位吸引力。
3。2加强护士继续教育
管理者应重视护理队伍的建设,根据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的特点,进行不同的培养。并对护士继续教育创造机会及帮助,同时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要安排不同的工作任务。娄兴雄[17]认为精神科护士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和新科技,紧跟科技发展,以适应精神医学的发展和需求。
3.3合理配备人力资源
医院应在提高管理的同时,给予护理人员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皮开琼认为合理安排班次,不疲劳排班,按需增加班次,减轻工作负荷,经常征求护士意见,采纳合理建设,满足护士合理的要求,并对重病房加强人员配置及环境设置,保障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18]。
3.4优化护理管理制度,倡导护理安全文化
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准确执行医嘱,认真规范书写护理记录。发生差错事故后客观分析原因,认真组织讨论,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总结经验教训。同时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遏制事态发展,力争将矛盾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3.5加强防范意识,增强责任心及警惕性
医疗护理风险是与医疗护理安全相并存的,疾病的危险性、复杂性和医疗技术难度是决定医疗护理风险概率的客观因素。要制订风险管理预案,工作中认真评估风险的由来,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手段,把护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确保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季少平认为成立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每月进行护理安全查房,护理缺陷、差错及事故隐患的分析讨论,制定整改办法,警钟长鸣,防患未然[19]。加强病房管理,消除不安全因素。加强精神病患者的安全管理,巡视病房是精神科安全护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杜绝意外事故的关键。
3.6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
护士应主动学习心理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学习自己疏导、自我调节。并培养护理人员广泛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不但能丰富业余生活,还能改善心理状态,而且更有利于自己工作的开展、自信心的增强,此外还应培养自己健全的个性[。
3.7心理支持
心理支持系统包括家人、朋友、同事、心理咨询专家等。护士身心状态与家庭的支持密切相关,应充分调动家庭、社会支持系统作为护士的坚强后盾,使护士有充沛的精力和愉快的心情投身于护理工作并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3.8强化服务意识,开展换位思考
应与患者家属做好充分有效的沟通是顺利开展医疗工作的前提。尊重患者人格,接触时对患者态度和蔼,李淑莉认为时常想着“假如我是患者”,从患者的角度体验其情感,积极主动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对其无理要求也应给予耐心解释,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及合作,避免因态度生硬激发患者的冲动行为而发生意外伤害,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20]。严格三查八对制度,精神科三查八对是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根本措施。精神科护士更需要慎独精神,将三查八对贯穿于护理工作始终,避免事故发生,减轻护士压力。
3.9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护士掌握与护理有关的法律知识,有助于树立护士的良好形象,同时对护理行为可能产生的法律关系及后果有预见性,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时刻规范自己,保障患者和自己的合法权益,保证护理质量。
4.小结
综上所述,精神科护士较大的心理压力,不仅影响其工作情绪,而且影响护理质量,因此全社会都应尊重,理解她们,同时作为精神科护理者,就要从我做起,樹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减少压力源的产生,培养和锻炼良好的心理品质,保持心理平衡、愉快的情绪和乐观的心态,努力追求一种对自己充满自信,对他人充满理解,对事业和生活充满信心,对社会主动适应的积极态度,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管理者应多关心护士的健康状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帮助她们缓解工作压力,促进精神科护士以最好的身心去服务患者。
参考文献:
[1]曾玉霞.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分析与自我调适策略.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2):2792. [2]马丽,仲萍.某院综合科与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9):3035.
[3]陈靖.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0):132.
[4]鲁凤荣,王娟.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与应对措施.中国民康医学,2013,25(6):119.
[5]康珍.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影响因素及对策.护理管理杂志,2009,9(3):23.
[6]李园,蔡红霞,郭燕飞.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及有效干预.护理研究,2008,2(22):207.
[7]康兰英,陈长浩,徐莉莎.精神科护士与综合科护士心理压力分析比较及对策.中国医药指南,2013,8(11):695.
[8]曲丽晶. 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中国实用医药,2011,6(23):258.
[9]陈秀梅,洪秀园.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现状调查.当代护士,2011,9,116.
[10]付惠,王亚君,许琼. 精神科护士心理状况及压力源的调查分析.中国民康医学,2012,21(24):2012.
[11]谢素芳,邹华钦. 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与调适.临床身心疾病杂志,2008,14(3):257.
[12]张燕,李翠芝,杨明丽等.精神科老年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及预防对策.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7):2291.
[13]李华.精神科护士压力源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现代临床护理,2010,9(11):50.
[14]李金源,吉红.职业压力对精神科护士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全科护理,2012,12:3238.
[15]刘娟,原琳琳.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及干预探讨.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242.
[16]张凤华.精神科护士心理危机干预探讨.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349.
[17]娄兴雄.精神科护士心的理压力与调适对策.中国民康医学,2011,23(4):521.
[18]皮开琼.影响精神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对策.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0):82.
[19]季少萍.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分析及对策.求医问药,2012,10(10):450.
[20]李淑莉.精神科护士如何做好自我心理调适.中国社区医师,2012,14(7):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