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粗糙集的两种离散化算法的研究

来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e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的方法,这些方法很多都依赖于离散的数据。但是,大部分现实中应用的数据都带有连续变量的属性。为了使得数据挖掘的技术能够用在这些数据上面,必须进行离散化。文章探讨了基于粗糙集的离散化方法。论文做实验来比较局部和全局离散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算法对于数据集有敏感性。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并迅速普及到各行各业,现代教育也由此步入多媒体时代,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促进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如今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已经司空见惯,可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更有效率地运用信息技术呢?作为广大小学科学教学教师,应该要认真思考并总结这一课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效率。  小学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也就是说,科学课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验真正的科学精神,培养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发展自身的科学核心素养。科学核心素养是学生的必备品格,其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是素质的具体化。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将结合具体案例,来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21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随着这种发展趋
“活科学”的教学主张强调凸显学生的探究过程,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形成,给学生更多的探究空间和时间,做到以“活”激“趣”,以“活”助“学”,以“活”促“创”。本文以《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以“活”为灵魂,让学生真刀实枪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实现“生活课堂”“活动课堂”和“活力课堂”。  陶行知先生认为:活的教育,正像鱼到水里鸟到树林里一样,像花草到了春天受阳光的同化和
通过一根塑料管,像靠空气压力,我们就可以很轻松地让杯子中的水从此处流到彼处。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技术性、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要求小学生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并学会应用,这不仅是实现该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也是日益发展的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从心理角度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学习成效就如鱼得水,事半功倍。但现实却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阶段相对于语文、数学学科而言,是副科,处于附属地位,学校不够重视,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不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