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墙面环境创设是一门潜在的课程。我们一直对环境布置比较头疼,既要有新意,又要有欣赏美感,最好还能节约,启用废旧材料……特别是对于墙面环境创设提出新理念、新要求后一直存在很多困惑的地方,比如墙面环境如何创设才能不再像过去一样只是作为班级中一道美丽的背景和风景线出现,还能进一步体现它的教育价值?又该怎样进行创设就能通过班级墙面环境使班上所开展的主题活动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还应如何让创设的墙面环境与幼儿互动起来,并把互动的范围延伸至“幼儿——家长——教师”?带着这些问题、困惑,我在实践中从幼儿的角度,以幼儿的眼光从“序”、“续”、“意”、“趣”、“美”出发进行了一系列新的尝试:
一、布置上体现“有序”
“序”主要指环境的整洁有序。年龄幼小的儿童,置身于一个光线明亮、整洁有序的环境中,会使他们身心愉快、精神饱满;反之,如果一个杂乱无章、颜色反差过大、布置过多过满、窄小拥挤的环境,不仅会给幼儿带来过多的刺激,甚至还能使他们产生烦躁、疲劳、心神不安、不知所措的感觉。因此,在布置上应力求做到简明、清晰、有序;在色彩上,孩子们喜爱明快的色彩,活泼好动的幼儿从中可以感受到色彩变化的节奏和共振,而且对幼儿早期进行多种颜色的视觉刺激也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在墙面环境创设的色彩上,应以色彩艳丽的单色为主。我在进行创设时也注意运用单色块做为底色,以刺激孩子的视觉,并在引导孩子与墙面进行互动的时候,有意识地向孩子介绍墙面上的各种颜色,使孩子们在无形中巩固加深了对颜色的认识,也凸显出其内含的教育价值。但在为幼儿们创造色彩对比、跳跃的同时,老师还应考虑画面的整体美。采用较大的浅色或单色块支撑,可使画面既有局部美的变化又有整体协调感,能解决班级一堵墙面内容多、色调不易统一的问题,使墙面环境更加艺术化。这样,室内的环境内容丰富,线条又清楚有序。
二、造型上体现“趣”、“美”
造型稚拙、可爱的形象最能吸引幼儿,也更适用于幼儿园的环境布置。老师在创设墙面版块时,可有意识地根据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设计一些孩子喜爱的形象,使墙面环境更加生动、有趣。它包括幼儿的参与性、操作性、可玩性。
1.考虑“以幼儿为本”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幼儿为本,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幼儿的作品在墙面上到处可见,不仅使他们分享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增强了对自己劳动成果的亲切感和珍惜性。
2.考虑不同年龄班的造型设计
在造型上,小班可设计一辆火车,在火车头和每一节的车箱上粘贴一些活动、主题的材料;也可设计孩子喜欢的星宝宝、萝卜等形象作背景,在上面粘贴我们所要展示的材料、资料。而大班可用几何图形、房屋、树林等图案来做背景。
3.考虑观赏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在环境创设中,我们老师设计的“七星天”墙饰,意图是想通过运用几个点、几条线来把每个主题区域分开,在内容少的情况下,很清晰,但随着内容的增多就有点失控了,无限制地向上发展,看上去杂乱,让人有视觉疲劳的感觉。其实,在设计中我们不要忘记与内容的匹配,建议与线的主题内容相结合,把不同的线条作为子栏目使主题可以有更多的延伸内容,让幼儿同墙面有更多进行互动、交流的时候,进一步做到墙面环境的观赏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优美的环境对于容易接受鲜明形象的幼儿来说十分需要,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引导和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
三、内容上体现“续”、“意”
“续”是指环境布置要考虑延续性。每一期的环境创设,教师们往往是把整个墙饰撕下来又重新制作和更换,既花费了时间、精力,又不利于节约。因此,环境的布置既要考虑它的主体性,又要考虑它的延续性。而延续性又具体体现在墙饰的多功能、可变性上。一棵树,衬以春天的背景图,到了夏天,树上长满茂密的叶子,秋天换上红色的枫叶,冬天覆盖白雪,变成圣诞树;还可以根据目标变成问题树,树相同内容不同,幼儿同样感兴趣。如几何图形又可改为街道,加一些车辆和交通标记,这样既巩固复习了上期内容,又不失日后目标的完整性。一节节车厢可以变成一户户家庭,环境创设的延续性既保持了主体性,又保持了教学目标的延续性和废旧材料利用的继续性。
“意”是指环境创设要有教育意义。这是环境创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也就是说环境创设要紧扣目标,发挥其教育作用。如小班、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幼儿热爱幼儿园,热爱老师、同伴、父母,培養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我们的环境创设就根据这几个主题,设计了各个墙面。如小班设计的《我爱我家》的墙饰,把幼儿的全家照做成旅行车张贴在墙上,构成一幅美丽而醒目的画面,使幼儿一进活动室就能看到一家人的照片,从而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帮助幼儿克服初次离开家庭造成的分离焦虑,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这一布置较好地达到了“让墙面说话”的效果,同时它又具备另一种教育功能——作为评比栏,可以给父母贴红花,给幼儿贴红花,使儿童父母更关心幼儿园的活动,关心孩子的成长,也使儿童随时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使环境创设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
实践告诉我们:凡是幼儿参与的环境布置,对幼儿有巨大的吸引力,他们不仅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活动,而且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并能确实做到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家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三者的互动。因此,墙面环境创设作为一门潜在的课程,还有待于我们不懈地解读,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才能给孩子们最优质的环境和最优质的教育。
一、布置上体现“有序”
“序”主要指环境的整洁有序。年龄幼小的儿童,置身于一个光线明亮、整洁有序的环境中,会使他们身心愉快、精神饱满;反之,如果一个杂乱无章、颜色反差过大、布置过多过满、窄小拥挤的环境,不仅会给幼儿带来过多的刺激,甚至还能使他们产生烦躁、疲劳、心神不安、不知所措的感觉。因此,在布置上应力求做到简明、清晰、有序;在色彩上,孩子们喜爱明快的色彩,活泼好动的幼儿从中可以感受到色彩变化的节奏和共振,而且对幼儿早期进行多种颜色的视觉刺激也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在墙面环境创设的色彩上,应以色彩艳丽的单色为主。我在进行创设时也注意运用单色块做为底色,以刺激孩子的视觉,并在引导孩子与墙面进行互动的时候,有意识地向孩子介绍墙面上的各种颜色,使孩子们在无形中巩固加深了对颜色的认识,也凸显出其内含的教育价值。但在为幼儿们创造色彩对比、跳跃的同时,老师还应考虑画面的整体美。采用较大的浅色或单色块支撑,可使画面既有局部美的变化又有整体协调感,能解决班级一堵墙面内容多、色调不易统一的问题,使墙面环境更加艺术化。这样,室内的环境内容丰富,线条又清楚有序。
二、造型上体现“趣”、“美”
造型稚拙、可爱的形象最能吸引幼儿,也更适用于幼儿园的环境布置。老师在创设墙面版块时,可有意识地根据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设计一些孩子喜爱的形象,使墙面环境更加生动、有趣。它包括幼儿的参与性、操作性、可玩性。
1.考虑“以幼儿为本”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幼儿为本,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幼儿的作品在墙面上到处可见,不仅使他们分享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增强了对自己劳动成果的亲切感和珍惜性。
2.考虑不同年龄班的造型设计
在造型上,小班可设计一辆火车,在火车头和每一节的车箱上粘贴一些活动、主题的材料;也可设计孩子喜欢的星宝宝、萝卜等形象作背景,在上面粘贴我们所要展示的材料、资料。而大班可用几何图形、房屋、树林等图案来做背景。
3.考虑观赏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在环境创设中,我们老师设计的“七星天”墙饰,意图是想通过运用几个点、几条线来把每个主题区域分开,在内容少的情况下,很清晰,但随着内容的增多就有点失控了,无限制地向上发展,看上去杂乱,让人有视觉疲劳的感觉。其实,在设计中我们不要忘记与内容的匹配,建议与线的主题内容相结合,把不同的线条作为子栏目使主题可以有更多的延伸内容,让幼儿同墙面有更多进行互动、交流的时候,进一步做到墙面环境的观赏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优美的环境对于容易接受鲜明形象的幼儿来说十分需要,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引导和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
三、内容上体现“续”、“意”
“续”是指环境布置要考虑延续性。每一期的环境创设,教师们往往是把整个墙饰撕下来又重新制作和更换,既花费了时间、精力,又不利于节约。因此,环境的布置既要考虑它的主体性,又要考虑它的延续性。而延续性又具体体现在墙饰的多功能、可变性上。一棵树,衬以春天的背景图,到了夏天,树上长满茂密的叶子,秋天换上红色的枫叶,冬天覆盖白雪,变成圣诞树;还可以根据目标变成问题树,树相同内容不同,幼儿同样感兴趣。如几何图形又可改为街道,加一些车辆和交通标记,这样既巩固复习了上期内容,又不失日后目标的完整性。一节节车厢可以变成一户户家庭,环境创设的延续性既保持了主体性,又保持了教学目标的延续性和废旧材料利用的继续性。
“意”是指环境创设要有教育意义。这是环境创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也就是说环境创设要紧扣目标,发挥其教育作用。如小班、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幼儿热爱幼儿园,热爱老师、同伴、父母,培養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我们的环境创设就根据这几个主题,设计了各个墙面。如小班设计的《我爱我家》的墙饰,把幼儿的全家照做成旅行车张贴在墙上,构成一幅美丽而醒目的画面,使幼儿一进活动室就能看到一家人的照片,从而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帮助幼儿克服初次离开家庭造成的分离焦虑,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这一布置较好地达到了“让墙面说话”的效果,同时它又具备另一种教育功能——作为评比栏,可以给父母贴红花,给幼儿贴红花,使儿童父母更关心幼儿园的活动,关心孩子的成长,也使儿童随时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使环境创设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
实践告诉我们:凡是幼儿参与的环境布置,对幼儿有巨大的吸引力,他们不仅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活动,而且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并能确实做到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家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三者的互动。因此,墙面环境创设作为一门潜在的课程,还有待于我们不懈地解读,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才能给孩子们最优质的环境和最优质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