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890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首先,要懂得倾听。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一个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难处,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烦恼的事?他们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所以在了解学生的时候,就要放下老师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增加老师的亲和力,学会倾听。这样学生们就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
   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会倾听的基础上,欣赏学生。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当做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人;不仅欣赏优秀学生的优秀品质,而且,要学会欣赏学生的缺点和失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优秀学生欣赏,几乎每个老师都能做到,但是对差生的欣赏,就几乎没有多少人认同了。只有教师充分的欣赏、信任和打心眼儿里关爱自己的学生,才能唤起处在相对被动和从属地位的受教育者对教师的信任、爱戴和亲近感;只有赢得学生对教师的认同、信任和爱戴,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过程的有机互动,达成教育教学的目的要求。
   二、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和谐的师生关系来自于教师热爱学生的真诚,以“爱”感人,以“爱”化人。可以这样说,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管理;没有爱,也说不上什么成功的管理方法;没有爱,也不会有良好的教育成果;没有爱,更谈不上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的年龄与学生的年龄有差距,这往往成了师生沟通的一道障碍,如果我们教师能打破年龄障碍,就可以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感情融合,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这些,首先要建立在热爱学生的基础上,教师无微不至、始终如一的关怀学生成长,竭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站在学生平等的地位去理解学生,和学生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游戏,在活动中不仅是教师了解了学生,而且学生也有机会接触老师,他们才可以发现老师是一个热情活泼、和蔼可亲、多才多艺的人,学生就会信任你,亲近你。这种在学习、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平等、互助的朋友伙伴般的关系,无疑是建立好师生关系的重要环节。所以,爱是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支柱、精神、灵魂。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的表现,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体现,更是教师进行教育的一种手段,和谐师生关系应以热爱学生为出发点。
   三、在互动中建立良好关系
   老师要学会关注每一个学生,爱每一个学生,现在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忙于教学,比较注重那些思维活跃、性格较外向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或学习后进生关注较少,这个情况应引起教师的注意。教师爱学生,学生体会到这种温暖之情,内心必然受到鼓舞,其上进心必然更强烈,就会自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同时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从而形成一种求学上进的热情。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尊重差异。人是存在差异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将尊重差异与统一要求结合起来,横向面向全体学生,纵向注意与存在较大差异学生的沟通。对教学结构,组织形式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这样才能促进师生平等互动的良好师生氛围的形成,同时要鼓励参与,教师要通过采取各种鼓励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鼓励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来,达到师生之间深层次的平等互动。特别要做到情感共融,教师要用自身健康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调动学生,要用爱心和真诚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情感,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把教师当作最可信赖、最亲近的人。
   四、要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学生是尊重教师的,这种尊重是学生心中油然而生的,因此,你的一言一行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接班人,重要前提是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要能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作为教师要注重提高自己教育的创造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培养自己热爱学生的工作热情,研究教材教法的意识,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充满智慧的教育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转变传统教育中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某些方面,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变墨守成规的紧张课堂为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研究型课堂,师生互动,共生共长,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教学手段,频繁地在课堂中使用。这种“新”无疑容易使学生佩服,既树立了教师的威信,更在无形当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对知识的渴望,只有这样在教育的全过程中才更容易做到民主、尊重与理解。
其他文献
曾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孙子问爷爷:“为什么人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只手,却只有一张嘴巴呢?”爷爷告诉小孙子:“这是让人要多看,多听,多做,少说话呀。” 故事虽短,却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著名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卡耐基也曾说过:“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可见,“听”的魅力之大。而小学生以学习知识、获取技能主要任务,“听”则直接影响其学习质量——专心听讲,才能获
期刊
每到教师节,身处各地的学生们便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这不,有的学生寄来了卡片,有的则发来了短信,祝福老师节日快乐。每当面对这种情境时,我总是感到很欣慰,也体验到了作为教师的光荣与自豪。但当收到这一封学生的来信时,则让我陷入了沉思,信中是这样写的:   姚老师,提笔祝你教师节快乐,感谢您这么多年来对我的照顾。如果没有你,就不会有我的现在。我也许会与父辈一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也许成
期刊
有人曾说过这样的话:“没有不会读书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大人。”对此,我颇有感触。扪心自问,作为老师,我们习惯了凭说教告诉孩子阅读名著的重要性,依靠师长的威严强迫他们去进行名著阅读,这种做法导致的后果就是有些学生开始也“听话”地去读几本课外书,但是坚持不久就松懈厌倦,提不起兴趣。因此,我觉得,应该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倘若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闲活动,然后慢慢地成为他
期刊
一、潜心创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情感氛围   情感教育的开展需要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老的、教条式的作文教学模式,带给学生的只能是枯燥、恐惧与反感。学生唯一能感受到的就是黑板上僵硬的一行字——作文题目。这样,他们的情感体验只能是一片空白,情感教育的主观接受上近于停滞。因此,根本谈不上进行什么情感教育。所以,潜心设计教学情节,激发学生情感感受力,创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情感氛围,对于情感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极其重要
期刊
一、突出骨干引领——选准亮点,辐射带动   身边的典型最具有影响力。为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学校于新学期分学科召开了骨干教师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与传统意义上的经验交流会有显著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人员的选择及交流的内容上,可以说是做到了两个精心。   1、精心确定人选:充分发掘本校教师资源优势,由各教研组结合组内教师个人特长,从常规管理、教学成绩、师德修养等多个角度,推荐二十名教师,最终由学校确
期刊
一、自学能力的形成过程   1、识记。俄国伟大的心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生活的基本条件。”第一,识记并非死记。识记与死记的区别,关键在于一个“识”字,这个“识”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对被识记的内容是否能识别与理解,另一方面是识记内容的分量是否适当,能不能正确认识并做好适当安排。死记是不管懂不懂、不问分量重不重,一味拼命地记。第二,我们反对死记硬背,但不记不
期刊
一、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是时代赋予的任务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不仅改变着社会的结构和社会关系,也改变着人们长期以来构筑的精神世界。它既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也将人们推向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社会大潮之中。如果社会成员不能尽快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就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失衡,产生抑郁、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出现心理障碍与行为异常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期刊
一、有情感   (一)可利用教材本身来调动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操观沧海的壮志豪情;“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一腔报国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屈之情……怎会不让学生怦然心动
期刊
一、留心生活,在细微处获取材料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材料的积累,要靠平时仔细观察,用心体验和认真记录。也就是把自己在生活中、学习中、玩耍中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点点滴滴的材料储存到自己的作文“仓库”里,学会记生活日记,作文时能从“仓库”里选取材料。一位学生写了一篇题为《我的爸爸》的作文,大概是讲他的爸爸爱打麻将,文章写得很空洞。我指导他再观察再回忆,第二次作文时,这位学生便将“一天清晨,彻夜
期刊
(一)民主平等、学会倾听   教师学会倾听是有效利用课堂生成因素的前提,只要做到善于倾听,学生才会迸溅思维的火花。教育家叶澜指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因此,老师只有摒弃“唯我独尊”的教学观念,多一些倾听,才更有利于学生愉快地学习,自由地思维,果敢地发言、交流等,为课堂增添魅力。   我在执教《羚羊木雕》一文时,将学生分组围绕“父母对‘我’的批评是否正确”展开辩论,即“亲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