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教学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是改革新课程的需要,而且是学生素养提升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知识,还需要具备综合素养。核心素养使每个小学生的自我特征得以表达和融入社会,这也是一种未来进入社会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是教学的纲,教师在教学中,在使用教材中,必须以此为准绳,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按照教学的情形实施诸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的实践活动。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在教学小学语文实践进程中,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审美道德修养、人格培养和语言组织能力。为了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必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结合教学目标,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将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建设一个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语言和思维能力
目前,在教学小学语文进程中,教师要按照教学内容和时间需要,凭借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使教学的环境得到改善。目前,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是改善教学环境的常用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供背景音乐,创造阅读氛围。如果阅读课程是关于战争的,老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战争的音乐和视频。这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涵。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在学生面前具体显示不同的背景和场景,让学生清楚地感受到事物发展的本来面貌。
例如,在教古诗《墨梅》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用PPT的形式向小学生展示这首古诗的背景。诗人王冕借梅自喻自夸,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语文教师可以用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向小学生展示王冕的生活背景。王冕在长途漫游以后回到了绍兴,在会稽九里山买地造屋,名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此诗就作于梅花屋内。此时正值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前夕,作者面对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的矛盾,感慨之下作此诗。教学中对这首诗所要表达的内容让学生展开激烈的探讨,在探讨过程中,教师必须严格把控探讨方向,及时将学生的思维方向拉回教学目标范畴内,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由此可见,要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制作现代信息技术教案,营造活跃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二、渗透审美教育,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是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标准也把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当作教学的主要任务。小学生年轻,身心发展不完善,缺乏生活经验和情感感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重视小学生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感受和主观体验,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沉浸感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并通过个人情感和自我感知的出现逐步形成基本的语言审美文化素养,使学生能够对语言美和性格美形成基本的认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9岁以下儿童的审美特征是对“意象”的追求,当它接近事物的实际情况时,它被认为是美,9~13岁的儿童开始从审美的角度学习欣赏文学作品。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挖掘教材等阅读文本的历史属性,引导学生自觉探索文本背后的文化历史内涵。
如在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不同历史时期语言风格的变化,感受不同朝代的文化特色,教师可以安排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增加课后阅读任务,将不同历史时期关于钱塘江潮水的诗词整理为课外阅读材料,从秦汉到唐宋,从明清到民国到近代。
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语言风格的演变,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作者的审美兴趣和文化背景,形成强烈的文化归属感,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三、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拓展语文的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实践成效的体现,只靠教材是不会达到预期效果的。教师要对学生课外的知识面进行扩大,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范围得以拓宽,学生语文知识积累和知识内涵得到提高,使学生课后的语文学习生活得以丰富。教师应确保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发散思维,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精神世界的满足,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有限性,实现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亡羊补牢》《揠苗助长》这两篇寓言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叫作寓言,故事内容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们又能从中学到什么等等。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学习方法掌握,教师可以利用班级的读书角或者小图书馆,让学生寻找关于中国寓言故事方面的绘本,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们读了《自相矛盾》《郑人买履》《滥竽充数》《刻舟求剑》等寓言故事。教师还要适时安排学生召开阅读寓言的讨论会,学生可以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分享阅读的喜悦。这都是这些年齡段学生在教材内学不到的知识,学生通过课外读物的阅读,扩大了知识面,对阅读过的寓言故事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得到了教师的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放松了心情,拓展了语文学习的范围,精神世界也会丰富起来。
总之,在教学小学语文进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语言能力、审美能力及听说读写能力的锻炼。
【参考文献】
[1]何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8).
[2]李森珠.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01).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在教学小学语文实践进程中,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审美道德修养、人格培养和语言组织能力。为了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必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结合教学目标,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将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建设一个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语言和思维能力
目前,在教学小学语文进程中,教师要按照教学内容和时间需要,凭借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使教学的环境得到改善。目前,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是改善教学环境的常用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供背景音乐,创造阅读氛围。如果阅读课程是关于战争的,老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战争的音乐和视频。这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涵。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在学生面前具体显示不同的背景和场景,让学生清楚地感受到事物发展的本来面貌。
例如,在教古诗《墨梅》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用PPT的形式向小学生展示这首古诗的背景。诗人王冕借梅自喻自夸,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语文教师可以用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向小学生展示王冕的生活背景。王冕在长途漫游以后回到了绍兴,在会稽九里山买地造屋,名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此诗就作于梅花屋内。此时正值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前夕,作者面对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的矛盾,感慨之下作此诗。教学中对这首诗所要表达的内容让学生展开激烈的探讨,在探讨过程中,教师必须严格把控探讨方向,及时将学生的思维方向拉回教学目标范畴内,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由此可见,要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制作现代信息技术教案,营造活跃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二、渗透审美教育,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是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标准也把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当作教学的主要任务。小学生年轻,身心发展不完善,缺乏生活经验和情感感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重视小学生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感受和主观体验,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沉浸感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并通过个人情感和自我感知的出现逐步形成基本的语言审美文化素养,使学生能够对语言美和性格美形成基本的认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9岁以下儿童的审美特征是对“意象”的追求,当它接近事物的实际情况时,它被认为是美,9~13岁的儿童开始从审美的角度学习欣赏文学作品。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挖掘教材等阅读文本的历史属性,引导学生自觉探索文本背后的文化历史内涵。
如在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不同历史时期语言风格的变化,感受不同朝代的文化特色,教师可以安排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增加课后阅读任务,将不同历史时期关于钱塘江潮水的诗词整理为课外阅读材料,从秦汉到唐宋,从明清到民国到近代。
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语言风格的演变,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作者的审美兴趣和文化背景,形成强烈的文化归属感,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三、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拓展语文的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实践成效的体现,只靠教材是不会达到预期效果的。教师要对学生课外的知识面进行扩大,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范围得以拓宽,学生语文知识积累和知识内涵得到提高,使学生课后的语文学习生活得以丰富。教师应确保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发散思维,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精神世界的满足,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有限性,实现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亡羊补牢》《揠苗助长》这两篇寓言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叫作寓言,故事内容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们又能从中学到什么等等。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学习方法掌握,教师可以利用班级的读书角或者小图书馆,让学生寻找关于中国寓言故事方面的绘本,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们读了《自相矛盾》《郑人买履》《滥竽充数》《刻舟求剑》等寓言故事。教师还要适时安排学生召开阅读寓言的讨论会,学生可以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分享阅读的喜悦。这都是这些年齡段学生在教材内学不到的知识,学生通过课外读物的阅读,扩大了知识面,对阅读过的寓言故事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得到了教师的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放松了心情,拓展了语文学习的范围,精神世界也会丰富起来。
总之,在教学小学语文进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语言能力、审美能力及听说读写能力的锻炼。
【参考文献】
[1]何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8).
[2]李森珠.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