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河边莫干山路创意产业园区附近一片600余米的涂鸦墙,在近几年里时不时有传言放出,最近一次似乎铁板钉钉:年底将拆除。这几天有许多小青年赶到那里想摆个造型,与涂鸦留个影,但这道涂鸦墙已经被施工人员用防尘布遮挡起来了。消息在网上传开,引起了一片嘘声。发烧友在微博上以“愤怒的小鸟”的口吻说:“没了这堵墙,叫我们到哪里去画?偌大的上海,能画的墙壁倒是越来越少了。”
按照老百姓熟悉的套路,有关方面即使安排一个,也很可能被迁移到三林塘或周浦,涂鸦爱好者届时要带着矿泉水干粮坐地铁去远方大显身手,如果你到了那里找不到北,也不要发火噢!
莫干山路这堵涂鸦墙产生于一个偶然,十年前,这块地卖给了一家房产公司,好像是手续没办妥,一直在晒地皮。既然已是领地,就得用一堵墙围起来,以示拥有。此墙幸甚!因为M50的缘故,天天有文艺青年晃来荡去,包括臂上刺青的光头老外,于是他们开始在这堵灰扑扑的外墙上涂起鸦来。一开始有点手忙脚乱,喷漆飞快地滑过,看看有点样子了,口哨一吹,在大笑中飞快离去。后来引起了市民的欣赏与喝彩,行动才从容起来。他们在涂鸦时,身后会聚起新月形的旁观者,多半是居民和外来民工。奇怪的是,市民们都能讀懂他们想表现的内容与感情。实话实说,这几年,这堵墙上的图案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炫目,各种抽象、卡通风格的涂鸦作品组成了一道风景线,周围的民居也由此增添了几分亮色与异国情调。摄影师在此寻找题材,小青年在此拍婚纱照。
更奇怪的是,涂了鸦的墙壁,色彩斑斓,千奇百怪,但极少有人贴小广告。现在小广告满天飞,只要有一寸的空白就给你粘上、喷上,成了无所不在的狗皮膏药,叫城管头痛不已,屡败屡战。但这里偏偏很少见。也许小广告别动队员也认为它是艺术,是神圣不可亵渎的。
涂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首先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街头涂鸦文化已经散布到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在纽约、柏林、伦敦、哥本哈根等一些大城市,它已经融入当代艺术的范畴,展现了城市的活力与理想,也是青年艺术家与菜鸟们展现自己身手的载体。涂鸦艺术跟同一时段的摇滚乐和RAP音乐十分相似。一开始人们借这种创作反抗体制、表达不满、发泄情绪、控诉社会。到后来,暴得大名的涂鸦艺术被资本收编,以叛逆立身的街头艺术转身为主流艺术的分支,甚至连学院派艺术家也纷纷跟进,搔首弄姿,类似联盟、社团的团体也站到前台亮相了。
上世纪70年代,纽约的画廊就开始举办各种各样的涂鸦文化展览,把街头的涂鸦艺术家请到画廊里来,涂鸦因而成为重要的艺术创作形式。尤其是1980年美国推出一个以涂鸦为专题的时代广场展,涂鸦艺术达到顶峰。同时,在画廊为平台的收藏、买卖、投资等商业行为也产生了。
在涂鸦文化进入中国后,沿海几个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城市最先接纳,并提供临时场地,北京、上海、福州、广州等地都产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涂鸦艺术,自然也引起了青年人的尖叫与模仿。后来在持续加速的城市改造过程中,工地外砌起的围墙,为涂鸦提供了广阔舞台。但是这些艺术作品基本上是短命的,所以莫干山路上这堵墙能挺立数年,时时更新,就特别为青年人珍重。还有人认为,这堵墙代表了上海的开放与国际化,青年人通过这堵墙宣泄情绪,疗救心灵,建立理想,表达个性……这些话都不算错。一个城市,如果连这样一堵墙都不能提供的话,它的开放性与兼容性就是值得怀疑的。
但是我也觉得,如果有关方面迫于坊间言论的压力,刻意安排一堵光鲜而整齐的“精品墙”供爱好者们涂鸦,并组织他们来一显身手,弄出一个声势浩大的评比活动,那么,原本野性十足的草根艺术也就被移栽到一只精致的花盆内,勤浇水,多施肥的结果,我不说大家想必也知道了。
最好的办法也许就是让涂鸦者们自己去找,并且很容易找到,涂了鸦后也能够融入社区文化之中,而不会招致来自各方面的猜忌与抗议。问题是,谁能告诉我,这堵墙在哪里?
按照老百姓熟悉的套路,有关方面即使安排一个,也很可能被迁移到三林塘或周浦,涂鸦爱好者届时要带着矿泉水干粮坐地铁去远方大显身手,如果你到了那里找不到北,也不要发火噢!
莫干山路这堵涂鸦墙产生于一个偶然,十年前,这块地卖给了一家房产公司,好像是手续没办妥,一直在晒地皮。既然已是领地,就得用一堵墙围起来,以示拥有。此墙幸甚!因为M50的缘故,天天有文艺青年晃来荡去,包括臂上刺青的光头老外,于是他们开始在这堵灰扑扑的外墙上涂起鸦来。一开始有点手忙脚乱,喷漆飞快地滑过,看看有点样子了,口哨一吹,在大笑中飞快离去。后来引起了市民的欣赏与喝彩,行动才从容起来。他们在涂鸦时,身后会聚起新月形的旁观者,多半是居民和外来民工。奇怪的是,市民们都能讀懂他们想表现的内容与感情。实话实说,这几年,这堵墙上的图案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炫目,各种抽象、卡通风格的涂鸦作品组成了一道风景线,周围的民居也由此增添了几分亮色与异国情调。摄影师在此寻找题材,小青年在此拍婚纱照。
更奇怪的是,涂了鸦的墙壁,色彩斑斓,千奇百怪,但极少有人贴小广告。现在小广告满天飞,只要有一寸的空白就给你粘上、喷上,成了无所不在的狗皮膏药,叫城管头痛不已,屡败屡战。但这里偏偏很少见。也许小广告别动队员也认为它是艺术,是神圣不可亵渎的。
涂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首先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街头涂鸦文化已经散布到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在纽约、柏林、伦敦、哥本哈根等一些大城市,它已经融入当代艺术的范畴,展现了城市的活力与理想,也是青年艺术家与菜鸟们展现自己身手的载体。涂鸦艺术跟同一时段的摇滚乐和RAP音乐十分相似。一开始人们借这种创作反抗体制、表达不满、发泄情绪、控诉社会。到后来,暴得大名的涂鸦艺术被资本收编,以叛逆立身的街头艺术转身为主流艺术的分支,甚至连学院派艺术家也纷纷跟进,搔首弄姿,类似联盟、社团的团体也站到前台亮相了。
上世纪70年代,纽约的画廊就开始举办各种各样的涂鸦文化展览,把街头的涂鸦艺术家请到画廊里来,涂鸦因而成为重要的艺术创作形式。尤其是1980年美国推出一个以涂鸦为专题的时代广场展,涂鸦艺术达到顶峰。同时,在画廊为平台的收藏、买卖、投资等商业行为也产生了。
在涂鸦文化进入中国后,沿海几个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城市最先接纳,并提供临时场地,北京、上海、福州、广州等地都产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涂鸦艺术,自然也引起了青年人的尖叫与模仿。后来在持续加速的城市改造过程中,工地外砌起的围墙,为涂鸦提供了广阔舞台。但是这些艺术作品基本上是短命的,所以莫干山路上这堵墙能挺立数年,时时更新,就特别为青年人珍重。还有人认为,这堵墙代表了上海的开放与国际化,青年人通过这堵墙宣泄情绪,疗救心灵,建立理想,表达个性……这些话都不算错。一个城市,如果连这样一堵墙都不能提供的话,它的开放性与兼容性就是值得怀疑的。
但是我也觉得,如果有关方面迫于坊间言论的压力,刻意安排一堵光鲜而整齐的“精品墙”供爱好者们涂鸦,并组织他们来一显身手,弄出一个声势浩大的评比活动,那么,原本野性十足的草根艺术也就被移栽到一只精致的花盆内,勤浇水,多施肥的结果,我不说大家想必也知道了。
最好的办法也许就是让涂鸦者们自己去找,并且很容易找到,涂了鸦后也能够融入社区文化之中,而不会招致来自各方面的猜忌与抗议。问题是,谁能告诉我,这堵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