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方式已经从过去的报刊、广播、电视三大媒体,迅速发展到包括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在内的“全媒体时代”。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作为一名摄影图片编辑,将不得不应对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影像和图片的重要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对编辑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学习能力要强,同时编辑技能也要全面。这其中包括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流动影像对静态图片的冲击;非专业新闻摄影爱好者对专业新闻摄影工作的参与,这些都要求编辑不断提高,不断改变,才能真正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来临。
关键词:全媒体 影像 摄影 图片 视频 传播
1.全媒体时代
“全媒体”可理解为:综合运用各种传播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这将必然成为现代媒体传播新闻的全景模式。已经活跃了100年的公共广播,近些年也会安排记者拍摄一些现场影像图片,与新闻同期发布在所属的网站上。
新闻影像图片属于视觉新闻,它向大众传播新闻信息主要通过视觉形象。图片的标题与文字说明相对处于从属地位,读者选择新闻报道时,首先也就是选择图片或影像。
以前曾有人认为新闻影像图片只是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点缀品,但后来大家越来越意识到,影像图片所表现的内容逐渐发展到不可以单纯用文字来替代,影像图片已经不再简单地是文字新闻的陪衬和补充,而是成为独立的与文字新闻同等重要的新闻表现形式。到了全媒体时代,影像图片越发成为媒体不可或缺的重要门类,登上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不论是哪种传媒媒介,影像、图片和文字日益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影像图片编辑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影像图片编辑,必须要眼光独到、视野开阔,能够熟练驾驭各种影像图片资料,适当掌握相关的编辑软件,能够在纷繁复杂、海量传播的影像图片中,快速准确地找到最适合社会发展、群众喜闻乐见,能够传播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影像图片。
2.新闻影像图片的编辑要求
(1)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影像图片亦是如此。由于新闻事件具有先发性,拍摄相对滞后,加上拍摄者的能力、角度、拍摄器材、拍摄方法等各种原因,新闻影像图片很难达到十全十美的效果,同时出于新闻真实性的要求,新闻影像图片要避免“摆拍”和“补拍”,这就更加要求编辑能最大限度表现出影像图片的感染力、冲击力和生命力。
(2)感人。一幅好的新闻影像图片追求的最佳效果应该是通过视觉效果使人目光不能离开,引人深思联想。平淡无奇的新闻影像图片只具备记录功能,说明拍摄者没有拍到精彩的瞬间,没有把握住事件本身的主要矛盾所在,要求编辑必须对此进一步修改剪辑。
(3)富有人情味。传统的新闻主要以正面报道为主,网络和其他媒体也应正面疏导新闻事件,透过富有情趣的画面,让人倍感温暖,产生同情心,唤起道德良知。编辑要注意不宜使用过分宣传暴力血腥的场面。
2000年,经过四个月的轰炸,俄罗斯国旗在车臣的格罗兹尼升起。战争摧毁了城市。很多新闻媒体大量使用了战争和悲伤的画面,但有一位摄影者拍摄了在废墟中,一个金发少女蒙住了她的双眼,她牵着的五彩气球与周围的破败形成强烈的对比。这张图片被《时代周刊》评为经典新闻摄影作品。
(4)标题。标题对于新闻影像图片来说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精彩生动的标题会起到画龙点睛、化蛹成蝶的作用。
例如2004年8月11日《华商报》刊载了一篇图片新闻,谴责一些家长和孩子不尊重大雁塔前的玄奘像的行为,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由于起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标题而变得充满了生命力,这个标题就是《“徒儿”休得无礼》。
(5)画面要统一协调。新闻影像图片叙述故事必须完整、统一协调,要把环境和主体对应起来。既要捕捉生动感人的瞬间,又要充分调动摄影造型手段,而编辑要对影像图景进行概括和提炼,并通过拍摄角度的变化以及视觉景别和镜头俯仰的选择,更好地让读者融入新闻故事。
3.编辑和拍摄者互动
由于新闻拍摄工作的复杂性,编辑应该最大程度地与拍摄者加强沟通和互动,尽可能让拍摄者在拍摄之前就做到心中有数,拍摄时做到精心构图,以减少后期的裁剪。
因此,编辑应当根据媒体的报道风格和方向要求,以及上版的特点,对影像图片进行认真选择,有取有舍、精心处理,做到言简意赅、图文并茂,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眼球。
(1)新闻拍摄者对新闻价值的筛选、寻找、审视、开掘、锁定,是在极其迅速的时间内完成的,这需要更精深的新闻素养,也需要与编辑深入沟通。通过尽可能多的交流拍摄技巧和方式,尽量避免后期修片。
(2)根据被拍摄对象的特征,瞄准局部,放大主题,或者另辟蹊径,寻找新的亮点,选择有特色的影像图片,激活整个画面。但需要编辑提醒拍摄者注意的是,影像图片画面的冲击力,不能也不应该依靠“暴力” “血腥” “色情”等来表现,它完全可以通过画面的情感亲和力,拍摄的瞬间、角度、背景,人物间的位置、神情、动作等各种变化来完美表现。
(3)让人在较短的时间看懂影像图片所表现的全部内容、领会作者的意图,必须要采取典型化的方法,通过精准取景、典型概括,以此展示整个新闻事件的内容和意义,尽量要精短、突出,在第一时间就抓住读者。
(4) 除了新闻性突出外,影像的基本要求是内容完整、表述全面;图片的基本要求是用光正确、构图合理和重点突出,但如果“脱题”,则无论其艺术性有多强,都不该使用。但很多时候,由于编辑没有更合适的影像图片,不得已只好退而求其次,于是,读者就只能将就地看一些比较勉强的影像图片。在这种情况下,其实编辑完全可以通过文字稿件或者截图说明等工具,给予读者清晰的说明,以达到应有的新闻效果。
(5)很多重大的新闻价值不仅在事件的宏观上,有时候也隐藏在微观和细节上,这与文字新闻工作者在行文或拍摄时挖掘新闻价值和寻找写作角度一样,而拍摄者的难度甚至超过文字写作。这在重大政治事件和灾难发生的新闻报道中,尤其关键。因此,编辑和拍摄者应尽可能对相应事件保持统一的思想认识,抓住最精华的影像图片部分,以达到见微知著、以典型彰显力度的效果。
结语:
新闻强调真实性,并不是要求对影像图片不进行任何加工和处理。作为编辑,可以利用PHOTOSHOP等软件进行必要的画面处理,如画面的裁剪、划伤的修理、局部的加光、调整的色差、色彩的平衡等,但对画面随意合成、拼接、修改等违背真实性原则的做法,都应杜绝。
好的影像图片编辑,为适应并胜任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首先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准确的判断力、优秀的协调能力、良好的图片感觉、扎实的文字摄影功底,特别是求真务实的工作热情,同时也要敢于行使编辑职责的权威性,让图片在自己的手中发挥重要作用,做到图文并茂,先声夺人。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作为一名摄影图片编辑,将不得不应对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影像和图片的重要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对编辑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学习能力要强,同时编辑技能也要全面。这其中包括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流动影像对静态图片的冲击;非专业新闻摄影爱好者对专业新闻摄影工作的参与,这些都要求编辑不断提高,不断改变,才能真正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来临。
关键词:全媒体 影像 摄影 图片 视频 传播
1.全媒体时代
“全媒体”可理解为:综合运用各种传播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这将必然成为现代媒体传播新闻的全景模式。已经活跃了100年的公共广播,近些年也会安排记者拍摄一些现场影像图片,与新闻同期发布在所属的网站上。
新闻影像图片属于视觉新闻,它向大众传播新闻信息主要通过视觉形象。图片的标题与文字说明相对处于从属地位,读者选择新闻报道时,首先也就是选择图片或影像。
以前曾有人认为新闻影像图片只是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点缀品,但后来大家越来越意识到,影像图片所表现的内容逐渐发展到不可以单纯用文字来替代,影像图片已经不再简单地是文字新闻的陪衬和补充,而是成为独立的与文字新闻同等重要的新闻表现形式。到了全媒体时代,影像图片越发成为媒体不可或缺的重要门类,登上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不论是哪种传媒媒介,影像、图片和文字日益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影像图片编辑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影像图片编辑,必须要眼光独到、视野开阔,能够熟练驾驭各种影像图片资料,适当掌握相关的编辑软件,能够在纷繁复杂、海量传播的影像图片中,快速准确地找到最适合社会发展、群众喜闻乐见,能够传播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影像图片。
2.新闻影像图片的编辑要求
(1)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影像图片亦是如此。由于新闻事件具有先发性,拍摄相对滞后,加上拍摄者的能力、角度、拍摄器材、拍摄方法等各种原因,新闻影像图片很难达到十全十美的效果,同时出于新闻真实性的要求,新闻影像图片要避免“摆拍”和“补拍”,这就更加要求编辑能最大限度表现出影像图片的感染力、冲击力和生命力。
(2)感人。一幅好的新闻影像图片追求的最佳效果应该是通过视觉效果使人目光不能离开,引人深思联想。平淡无奇的新闻影像图片只具备记录功能,说明拍摄者没有拍到精彩的瞬间,没有把握住事件本身的主要矛盾所在,要求编辑必须对此进一步修改剪辑。
(3)富有人情味。传统的新闻主要以正面报道为主,网络和其他媒体也应正面疏导新闻事件,透过富有情趣的画面,让人倍感温暖,产生同情心,唤起道德良知。编辑要注意不宜使用过分宣传暴力血腥的场面。
2000年,经过四个月的轰炸,俄罗斯国旗在车臣的格罗兹尼升起。战争摧毁了城市。很多新闻媒体大量使用了战争和悲伤的画面,但有一位摄影者拍摄了在废墟中,一个金发少女蒙住了她的双眼,她牵着的五彩气球与周围的破败形成强烈的对比。这张图片被《时代周刊》评为经典新闻摄影作品。
(4)标题。标题对于新闻影像图片来说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精彩生动的标题会起到画龙点睛、化蛹成蝶的作用。
例如2004年8月11日《华商报》刊载了一篇图片新闻,谴责一些家长和孩子不尊重大雁塔前的玄奘像的行为,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由于起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标题而变得充满了生命力,这个标题就是《“徒儿”休得无礼》。
(5)画面要统一协调。新闻影像图片叙述故事必须完整、统一协调,要把环境和主体对应起来。既要捕捉生动感人的瞬间,又要充分调动摄影造型手段,而编辑要对影像图景进行概括和提炼,并通过拍摄角度的变化以及视觉景别和镜头俯仰的选择,更好地让读者融入新闻故事。
3.编辑和拍摄者互动
由于新闻拍摄工作的复杂性,编辑应该最大程度地与拍摄者加强沟通和互动,尽可能让拍摄者在拍摄之前就做到心中有数,拍摄时做到精心构图,以减少后期的裁剪。
因此,编辑应当根据媒体的报道风格和方向要求,以及上版的特点,对影像图片进行认真选择,有取有舍、精心处理,做到言简意赅、图文并茂,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眼球。
(1)新闻拍摄者对新闻价值的筛选、寻找、审视、开掘、锁定,是在极其迅速的时间内完成的,这需要更精深的新闻素养,也需要与编辑深入沟通。通过尽可能多的交流拍摄技巧和方式,尽量避免后期修片。
(2)根据被拍摄对象的特征,瞄准局部,放大主题,或者另辟蹊径,寻找新的亮点,选择有特色的影像图片,激活整个画面。但需要编辑提醒拍摄者注意的是,影像图片画面的冲击力,不能也不应该依靠“暴力” “血腥” “色情”等来表现,它完全可以通过画面的情感亲和力,拍摄的瞬间、角度、背景,人物间的位置、神情、动作等各种变化来完美表现。
(3)让人在较短的时间看懂影像图片所表现的全部内容、领会作者的意图,必须要采取典型化的方法,通过精准取景、典型概括,以此展示整个新闻事件的内容和意义,尽量要精短、突出,在第一时间就抓住读者。
(4) 除了新闻性突出外,影像的基本要求是内容完整、表述全面;图片的基本要求是用光正确、构图合理和重点突出,但如果“脱题”,则无论其艺术性有多强,都不该使用。但很多时候,由于编辑没有更合适的影像图片,不得已只好退而求其次,于是,读者就只能将就地看一些比较勉强的影像图片。在这种情况下,其实编辑完全可以通过文字稿件或者截图说明等工具,给予读者清晰的说明,以达到应有的新闻效果。
(5)很多重大的新闻价值不仅在事件的宏观上,有时候也隐藏在微观和细节上,这与文字新闻工作者在行文或拍摄时挖掘新闻价值和寻找写作角度一样,而拍摄者的难度甚至超过文字写作。这在重大政治事件和灾难发生的新闻报道中,尤其关键。因此,编辑和拍摄者应尽可能对相应事件保持统一的思想认识,抓住最精华的影像图片部分,以达到见微知著、以典型彰显力度的效果。
结语:
新闻强调真实性,并不是要求对影像图片不进行任何加工和处理。作为编辑,可以利用PHOTOSHOP等软件进行必要的画面处理,如画面的裁剪、划伤的修理、局部的加光、调整的色差、色彩的平衡等,但对画面随意合成、拼接、修改等违背真实性原则的做法,都应杜绝。
好的影像图片编辑,为适应并胜任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首先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准确的判断力、优秀的协调能力、良好的图片感觉、扎实的文字摄影功底,特别是求真务实的工作热情,同时也要敢于行使编辑职责的权威性,让图片在自己的手中发挥重要作用,做到图文并茂,先声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