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洛海棠镇三题

来源 :凉山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y6543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昔日之海棠
  昔日之海棠
  生根在古道之上
  花繁葉茂
  色泽喧嚣
  昔日之海棠
  南连彝山北接汉区
  商队南来北往
  海棠迎来送往
  昔日之海棠
  名声随风传向远方
  远比成都还要北的远方
  远比西昌还要南的远方
  昔日之海棠
  今日古道荒草丛生
  海棠曾经被遗忘
  风依然吹来吹去
  昔日那样的风吹来吹去
  云依然飘来飘去
  昔日那样的云飘来飘去
  风中没有海棠的名声
  云里没有海棠的名声
  因为公路远离了海棠
  因为铁路远离了海棠
  汽车在公路上
  人在汽车上
  火车在铁路上
  人在火车上
  海棠曾经被路凋零
  海棠曾经被人遗忘
  海棠依旧
  因为曾经远离人流
  远离人流如织的公路铁路
  所以远离了
  新修重建的命运
  所以海棠依旧
  海棠依旧
  何况依旧的海棠
  还有传说中的美女
  还有鲜掉舌头的
  海棠腊肉
  只怕海棠名声再盛
  只怕海棠不在依旧
其他文献
大凉山  大凉山的凉,是爽而凉。  峡谷不是冻裂的,嘴唇也不是。  为了说话,我沉默了多年。  为了接近天空,诸神居住在山顶。  我来晚了。  抱歉。  我做不了什么大事,  只是补个缺,替换天上的一颗流星。  大渡河  缓慢,温柔,清澈,是不可能的。  在绝壁下,在大凉山里,在吓死人的  咆哮和轟鸣中,镇定也是不可能的。  大渡河太急了,它没有闲心跟你扯淡。  它不容忍败笔。  就像人潮从地平线
期刊
甲古甘洛  彝谚说,到了甲古甘洛  你就不能回头哕  到了甲古甘洛,所有的石头  就不会游上河岸  甘洛县城,一条独街  像传说中的河流贯穿南北  汇入河流,我疑心自己  就是一块游不上岸的石头  彝谚说,到了甲古甘洛  你就不能回头啦  如果情不自禁回了头  换来的也只有牵肠挂肚  吉日峰  彝谚说,生子不见吉曰峰  枉在世上走一程  彝谚触碰不到的地方  星星点点,散落着一群游客  朦朧的晨光
期刊
彝族人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个人都必将由儿童成长为青年、壮年,最后衰老而死亡。有生就有死,生死是人生的连续反映。即使人的躯体死了,灵魂也可以由亲友后代祭送上天,逝者只是“跟祖擀毡去,随母织布去”了而己。  居住在甘洛一带的彝族认为,人死后,灵魂就回到一个叫“世姆恩哈”的地方。世姆恩哈为彝语,就是指地球的上方,是天堂或天国之意,是极乐世界,是所有彝人死后理想的归宿,灵魂的去向。  在彝族的丧葬习俗
期刊
一列绿皮火车载着我们穿越开阔的平原进入纵横的沟谷抵达群山深处的小城——甘洛。一路上缓慢地摇晃着,嗡嗡地喧嚣着,混沌地昏昏欲睡着,像读一本不断流淌的令人迷醉的意识流小说。当思绪早已离题万里时,小说的最后一页便停留在了黄昏的县城车站上,还未等漂浮的薄雾散去,歌声与美酒便把我拉回了明阔的现实之中,看着那些热情的笑魇,我想起了那句话: “来客犹归人,他乡亦故乡。”  清晨,雨后的故乡色彩清丽,山间缥缈着云
期刊
现在的交通真是了不得,这不,就连过去由于高山大川路途艰险,被喻为“人到甘洛不复返”的秘境之地,于今己只是在遥远而迷蒙的记忆里了。除了名声显赫的成昆铁路途经这里外,公路即或称不上密如蛛网但也完全算得上四通八达。你看,从昭觉经普雄经越西可以去;从西昌经喜德经越西可以去,从西昌经石棉栗子坪经海棠可到达;从乐山经峨边经乌斯河可到达;从雅安经汉源经乌斯河当然也就能够到达。  回溯远古,甘洛县境东北部早在西汉
期刊
一  文明的孕育多与河流有关,流向哪里,哪里姹紫嫣红。即便是被峡谷逼迫得汹涌呼啸的河流,大抵也会出现平缓的河段,经年累月地流淌,与人的创造力一旦媾和,文化和文明就灿然了。  大渡河,由藏区跌跌撞撞而来,凶猛急速,似有把高山冲毁、崩裂、垮塌的磅礴之力,但进入甘洛以北,像被驯服了,波光粼粼,蓝幽幽地流淌在宽阔的大山河床里。流域南北可望,但毕竟山高水深,天堑阻隔,两边的文化交流和交融哪怕很迫切,也得绕山
期刊
世界上有太多太多令人向往的地方,更有让人梦绕魂牵的神秘境地——百慕大三角、埃及金字塔、诺亚方舟、撒哈拉大沙漠、珠穆朗玛峰……仅中国而言,就有被誉为“最后的原始部落”——云南边陲的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翁丁佤族村寨、南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传说野人出没的湖北省神农架、幽藏于无数雪峰和碧绿群山之中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具有世界高峰丛深洼地典型地貌形态组合的广西凤山天坑……  但是我们很难走遍每一个地
期刊
创可贴的雨打在夏天的皮肤  捻成羊毛的线白昼的叫声上,被夜  泡胀开来。  盘踞的长发在割开的时间上筑巢,  打更的乌用铁轨剃头,算计  夜的大小,和土豆的死活。  隧洞的安眠药停靠在蜘蛛  用矿泉水凝成的眼睑上。  绿色的电潜伏在一捆捆的夜幕中,  直到把江河跑小,用燈光喘气的  钢铁,在山上的桉树中蜕皮。  辣椒停靠在坨坨肉开门的每一个站口,  用仅存的河水在木碗的酒中睡眠。  傍着火苗生长的
期刊
在火把飘舞千年的川西南高原  我把彝族焰耀的火称为信念  乘坐成昆线去甘洛六小时  我将经纬上的凉山唤着“远”  世界旋转 快得令人来不及咀嚼每个突发事件  去甘洛太慢 我从盼望到抵达用了二十九年  有种诱惑叫做:文学的引力  沉睡的山总有苏醒的那天  青山之上云烟袅绕  旷野之下 宝藏蕴藏  苦荞虽苦却能治疗世间有种疾病: “甜”  杆杆酒醇香 那是历史酝酿的诗意与浪漫  坐着火车去凉山 补一堂
期刊
走在泸沽湖  王青山  主要人物  刘若男:女。19岁。在校大学生  阿妈(纳塔·边马打珍):女。52岁。纳塔家的“达布”(女主人)  拉措(纳塔·边马拉措):女。19岁。阿妈的三女儿  阿普(纳塔·边马央章):男。73岁。阿妈的舅舅,纳塔家最年长者  央青(纳塔·边马央青):女。12岁。阿妈的外孙女(阿妈大女儿的女儿)。  第一章  一  晨曦中的格姆神山。  亮海。水中,一只猪槽船。  亮海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