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比较法是最佳的阅读方法之一。运用比较法,既可以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复习巩固旧知识,又可以提高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
[关键词]思维能力;概括能力;阅读能力;探索能力
人们常说,有比较才有鉴别。的确,比较对于人们深入了解人、事、物,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认识到,运用比较法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能力,丰富知识,发挥创造力,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一、同中辩异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法教学,学生常常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在语法教学中若采用同中辩异的比较法,往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于思考,在比较中准确把握知识,从而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同中辩异即求同法,就是通过对同类教材,同类题材文章的比较分析,辨别他们的异,体会选材某篇的变化之妙。例如:《捕蛇者说》,《马说》这篇课文都是属于“说”这类文体,相同题材的文章,在写作手法与内容上有哪些不同呢?《捕蛇者说》是先叙事后议论,作者在详细记叙蒋氏一家捕蛇的危险和乡邻们受到赋敛之害的基础上,在正面议论,突出赋敛之毒有甚蛇毒这一主题。《马说》是一篇寓言性质的杂文,文章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引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说”这一文体,既可以借题发挥,又可以就事论理,也可以直书已见。
二、运用比较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比较是分析与综合的桥梁,教学中灵活而恰到好处的运用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精确深刻把握知识要点。如:《孔乙已》中介绍了两种喝酒的人,一种是“短衣帮”靠柜台外站着喝;另一种是“穿长衫的”进店里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站着喝。文中一长一短,一站一坐,买不起“荤菜与要酒要菜”形成鲜明的对比,向学生深刻地揭示了贫富悬殊的阶级对立,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即穿长衫的惟一的人”这两种人比较,更突出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和鲜明性格特征。使学生认识到这种不平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造成的。如:《范进中举》,范进的丈人胡屠户,他在范进中举前说范进是“现世宝”、“癞蛤蟆”;范进中举后,又说范进是“文曲星”、“贤婿姑爷”这前后态度的鲜明对比,展现了一个趋炎附势,嫌贫爱富的市侩嘴脸,突出了人物的性格。
三、比较法在阅读中的体会有利于阅读
阅读中为了领会某篇布局的技巧,为体会作者创作意图理解表现手法的巧妙高明,为深入把握文章领悟主题深刻含义深广,均可用比较法。比较法在阅读中可用于文中的比较,有利于学生对作者意图的领会,利于体味创作和表现手法的高明。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店喝酒时,有句自然环境插写“秋风是一天比一天凉……”。我问学生如果把它改为“春风一日暖于一日……”行吗?通过比较,学生意识到二者渲染的气氛是不同的,前一个适合孔乙己最后到店的气氛,更利于表现孔乙己末路的悲凉。由此学生不仅理解了不能更换的原因,而且深入地理解了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渲染环境气氛,而决非闲笔。
比较法也可用于一篇文章中段与段的比较上,这样可以使学生深入领会作品意图及作者表现手法的高明。《范进中举》中将范进中举前后和中举后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比较一下,可领会作者写其变化旨在揭示科举制度造成人物的两种命运:落第者贫穷不已,及第者飞黄腾达,小说中胡屠户的态度变化鲜明,作者是对比写的,用比较法来读,才能体会作者用对比手段产生的讽刺效果,才能领悟作者刻画这样一个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人物旨在揭示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科举制度的罪恶--不但毒害了整个社会,而且连一般人的灵魂都扭曲了。教学中如加以比较,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比较法在阅读中还可以用于篇与篇的比较,以便于学生把握主题的深广内涵,把握不同作家创作上的不同风格。如《范进中举》与《孔乙己》二文可多方面比较。比较三人命运,一个始终没进学,一个终于进学,这是不同,但二人同样受封建文化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毒害,鄙视劳动,致使一个免不了偷盗,一个只好忍饥挨饿。这样一比学生就明白了作品反映的角度不同,但揭示的主题是一致的,二者充分揭示了科举制度的弊端,不是造成范进那样的老爷,就是造成孔乙己这样的社会废物,从而更全面的认识科举制度的弊端,这种比较述可用于人们,对孔乙己和范进的不同态度上,深刻认识二者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在世态炎凉上是一致的。
四、比较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探索能力
比较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无止境的去探索知识。如:《范进中举》故事生动诙谐,人物形象鲜明,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夸张的情节吸引,而只能理解表层意思,提不出问题,如能把同样揭露科举制度的另一篇文章《孔乙已》拿来比较,则截然不同,有学生当即提出:为什么范进中举而孔乙己不中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两者的异同:他们的共同点都是读书人,热衷于功名,不同的是范进最终扣开了功名富贵的大门,而孔乙己却客死街头,同样是批判封建科举制度,《范进中举》从另一角度描写了范进热衷功名竟达到了神魂颠倒的这样可悲可憎的境地,入木三分地揭示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之深。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能经常运用比较法进行,对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创造力是大有益处的。教师必须在通晓各册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善于运用多角度、多方面的发散思维,进行多侧面的比较研究,这样才能得心应手的引导学生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上进行研究探索,逐步提高学生书海泛舟的本领。
[关键词]思维能力;概括能力;阅读能力;探索能力
人们常说,有比较才有鉴别。的确,比较对于人们深入了解人、事、物,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认识到,运用比较法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能力,丰富知识,发挥创造力,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一、同中辩异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法教学,学生常常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在语法教学中若采用同中辩异的比较法,往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于思考,在比较中准确把握知识,从而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同中辩异即求同法,就是通过对同类教材,同类题材文章的比较分析,辨别他们的异,体会选材某篇的变化之妙。例如:《捕蛇者说》,《马说》这篇课文都是属于“说”这类文体,相同题材的文章,在写作手法与内容上有哪些不同呢?《捕蛇者说》是先叙事后议论,作者在详细记叙蒋氏一家捕蛇的危险和乡邻们受到赋敛之害的基础上,在正面议论,突出赋敛之毒有甚蛇毒这一主题。《马说》是一篇寓言性质的杂文,文章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引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说”这一文体,既可以借题发挥,又可以就事论理,也可以直书已见。
二、运用比较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比较是分析与综合的桥梁,教学中灵活而恰到好处的运用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精确深刻把握知识要点。如:《孔乙已》中介绍了两种喝酒的人,一种是“短衣帮”靠柜台外站着喝;另一种是“穿长衫的”进店里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站着喝。文中一长一短,一站一坐,买不起“荤菜与要酒要菜”形成鲜明的对比,向学生深刻地揭示了贫富悬殊的阶级对立,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即穿长衫的惟一的人”这两种人比较,更突出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和鲜明性格特征。使学生认识到这种不平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造成的。如:《范进中举》,范进的丈人胡屠户,他在范进中举前说范进是“现世宝”、“癞蛤蟆”;范进中举后,又说范进是“文曲星”、“贤婿姑爷”这前后态度的鲜明对比,展现了一个趋炎附势,嫌贫爱富的市侩嘴脸,突出了人物的性格。
三、比较法在阅读中的体会有利于阅读
阅读中为了领会某篇布局的技巧,为体会作者创作意图理解表现手法的巧妙高明,为深入把握文章领悟主题深刻含义深广,均可用比较法。比较法在阅读中可用于文中的比较,有利于学生对作者意图的领会,利于体味创作和表现手法的高明。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店喝酒时,有句自然环境插写“秋风是一天比一天凉……”。我问学生如果把它改为“春风一日暖于一日……”行吗?通过比较,学生意识到二者渲染的气氛是不同的,前一个适合孔乙己最后到店的气氛,更利于表现孔乙己末路的悲凉。由此学生不仅理解了不能更换的原因,而且深入地理解了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渲染环境气氛,而决非闲笔。
比较法也可用于一篇文章中段与段的比较上,这样可以使学生深入领会作品意图及作者表现手法的高明。《范进中举》中将范进中举前后和中举后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比较一下,可领会作者写其变化旨在揭示科举制度造成人物的两种命运:落第者贫穷不已,及第者飞黄腾达,小说中胡屠户的态度变化鲜明,作者是对比写的,用比较法来读,才能体会作者用对比手段产生的讽刺效果,才能领悟作者刻画这样一个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人物旨在揭示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科举制度的罪恶--不但毒害了整个社会,而且连一般人的灵魂都扭曲了。教学中如加以比较,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比较法在阅读中还可以用于篇与篇的比较,以便于学生把握主题的深广内涵,把握不同作家创作上的不同风格。如《范进中举》与《孔乙己》二文可多方面比较。比较三人命运,一个始终没进学,一个终于进学,这是不同,但二人同样受封建文化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毒害,鄙视劳动,致使一个免不了偷盗,一个只好忍饥挨饿。这样一比学生就明白了作品反映的角度不同,但揭示的主题是一致的,二者充分揭示了科举制度的弊端,不是造成范进那样的老爷,就是造成孔乙己这样的社会废物,从而更全面的认识科举制度的弊端,这种比较述可用于人们,对孔乙己和范进的不同态度上,深刻认识二者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在世态炎凉上是一致的。
四、比较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探索能力
比较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无止境的去探索知识。如:《范进中举》故事生动诙谐,人物形象鲜明,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夸张的情节吸引,而只能理解表层意思,提不出问题,如能把同样揭露科举制度的另一篇文章《孔乙已》拿来比较,则截然不同,有学生当即提出:为什么范进中举而孔乙己不中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两者的异同:他们的共同点都是读书人,热衷于功名,不同的是范进最终扣开了功名富贵的大门,而孔乙己却客死街头,同样是批判封建科举制度,《范进中举》从另一角度描写了范进热衷功名竟达到了神魂颠倒的这样可悲可憎的境地,入木三分地揭示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之深。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能经常运用比较法进行,对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创造力是大有益处的。教师必须在通晓各册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善于运用多角度、多方面的发散思维,进行多侧面的比较研究,这样才能得心应手的引导学生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上进行研究探索,逐步提高学生书海泛舟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