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郭少聃(1985.06-),男,湖南株洲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
摘要:目的:了解高校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现状和特征,以便更有效地进行预防和干预。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湖南工业大学862名在校学生进行健康危险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受访者在非健康饮食和锻炼行为、伤害和自杀行为、精神成瘾行为、成瘾物质滥用行为以及非安全性行为等方面均呈现较高的检出率。结论:健康危险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相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加强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以及性生理和性心理卫生教育等。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249-01
健康危险行为是指那些直接或潜在地危害着个体健康和安全并可能导致否定性后果的行为,包括酗酒、物质成瘾、危险驾驶、斗殴、危险性交行为、不合理节食、主动性睡眠剥夺、自伤以及自杀等。大学在校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所处的环境使得他们较易卷入各类健康危险行为并为此承担巨大风险。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以期为相关的教育和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有利于减少因为健康危险行为引发的意外伤亡事件以及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以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湖南工业大学五个学院(两个工科专业、一个理科专业、一个文科专业和一个艺术专业)一至四年级在校学生862名参与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共828份,有效回收率96%。完成问卷的受访者中,男性452名,女性376名;大一211名,大二年级学生220名,大三年级学生202名,大四学生195名;生源地为城市的388名,生源地为农村的440名。被试平均年龄182岁(SD=215)。
(二)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人口统计学变量问卷以及卫生部中国青少年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大学版)》实施调查。其中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年龄、性别、专业、年级、父母学历以及户籍性质等,健康相关行为则包括饮食及锻炼、伤害及自杀、精神成瘾、物质成瘾、非安全性行为等维度。问卷由学生匿名独立填写并当场回收,调查组织者现场监督和答疑,并保证没有学校教师在场,在调查开展前,所有调查现场组织者均参与了统一培训。
(三)统计分析。以EPIDATA30软件录入问卷数据,并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健康危险行为状况:
1.饮食和锻炼行为。调查结果显示,被试中男性和女性各有78%和25%的个体BMI高于24kg/m,而在我国,成年人BMI数值高于该指标则一般被视作超重;在主观上,296%的被试认为自己体重偏重;在不良进食行为方面,67%的被试经常消费高热高脂肪食物,45%的被试则习惯性不吃早餐,162%的被试有偏食的倾向;在非健康瘦身行为方面,32%的被试有节食行为,14%的被试经常服用减肥药物;而在锻炼行为方面,仅有47%的被试坚持日常锻炼。
2.伤害和自杀行为。根据被试的作答,发现在意外伤害方面,12%的学生在之前的一个月里有过不遵守交通安全的行为(包括飙车、饮酒骑车、闯红灯以及不走天桥或者斑马线过马路等等),有15%的学生在过去的一年内有过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水域内游泳的经历;所有被调查的受试者中,有17%的个体在之前的一年内产生过自杀的意念。
3.精神成瘾行为。在网络和电子游戏成瘾方面,62%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的一周内每天至少玩电子游戏4小时以上,89%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的一周时间内每天至少花4小时上网;而在赌博行为方面,429%的被试反映自己在过去的一年参与过具有赌博性质的娱乐活动。
4.成瘾物质滥用行为。在成瘾物质滥用方面,有2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有吸烟成瘾的现象,11%的受访者在过去的一年里醉酒3-9次,04%的受访学生接触和服用过软性毒品(如摇头丸、冰毒、K粉等),08%的被试在没有执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过处方类镇定催眠药物(如安定等)。
5.非安全性行为。在非安全性行为方面,有22%的受访学生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经常浏览色情网站或观看色情内容的电影和文章,有7%的被试有过不采取避孕措施的性行为,有12%被试曾尝试通过社交网络寻找短期性伴侣,此外,还有2%的受访者坦言曾经意外怀孕或者导致他人意外怀孕。
三、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与早先国内外相同研究所得结果类似,受访者大学生在诸多健康危险行为维度上均表现出值得关注的问题,对其自身健康成长以及校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构成了潜在的危害。今后相应的预防、教育和干预工作将致力于消除和减少这些问题所引发的消极后果。
在饮食和锻炼行为方面,研究结果显示受访的大学生较少通过身体锻炼的方式来维持健康的体魄和体型,而就那些对自己体型在主观上不满意的女性被试群体来看,采用节食以及服用减肥药物等方式来维持体型相对则更为普遍。上述现象可能是缘于近年来宅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播流行以及媒体对减肥药物的夸大宣传。
在伤害和自杀行为方面,调查数据表明受访的大学生的预防意外伤亡的意识仍相对较低,此外该群体的自杀风险亦处于值得关注的水平。考虑到自杀、交通事故以及溺水意外在当前已成为导致大学生伤亡最主要的原因,相应的预防和教育工作已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具体的干预实践中,在强调安全教育和特殊个案辅导之外,经常性地开展生命教育,可以有效地降低意外伤害和自杀行为的负面影响。
在成瘾行为方面,本研究发现受访的大学生不论在精神成瘾行为还是成瘾物质滥用上都表现出较高的易感性,即该群体较易卷入这类健康危险行为。大学生所面临的人生发展任务、成长压力以及较为宽松的监管环境可能促进了其成瘾行为的产生以及维持。该现象的存在提示学校、家庭以及相关社会机构(如公安机关等)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积极引导。
在非安全性行为方面,受访大学生的作答显示当前环境下该群体性行为观念正日益开放,但相关的自我控制和约束仍较为缺失,且安全意识薄弱,其导致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性生理卫生和性心理卫生教育在高校学生群体中仍需进一步普及推广并形成影响。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季成叶.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289-291.
[2]王超,马迎华.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研究与干预现状[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867-869.
摘要:目的:了解高校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现状和特征,以便更有效地进行预防和干预。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湖南工业大学862名在校学生进行健康危险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受访者在非健康饮食和锻炼行为、伤害和自杀行为、精神成瘾行为、成瘾物质滥用行为以及非安全性行为等方面均呈现较高的检出率。结论:健康危险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相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加强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以及性生理和性心理卫生教育等。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249-01
健康危险行为是指那些直接或潜在地危害着个体健康和安全并可能导致否定性后果的行为,包括酗酒、物质成瘾、危险驾驶、斗殴、危险性交行为、不合理节食、主动性睡眠剥夺、自伤以及自杀等。大学在校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所处的环境使得他们较易卷入各类健康危险行为并为此承担巨大风险。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以期为相关的教育和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有利于减少因为健康危险行为引发的意外伤亡事件以及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以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湖南工业大学五个学院(两个工科专业、一个理科专业、一个文科专业和一个艺术专业)一至四年级在校学生862名参与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共828份,有效回收率96%。完成问卷的受访者中,男性452名,女性376名;大一211名,大二年级学生220名,大三年级学生202名,大四学生195名;生源地为城市的388名,生源地为农村的440名。被试平均年龄182岁(SD=215)。
(二)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人口统计学变量问卷以及卫生部中国青少年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大学版)》实施调查。其中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年龄、性别、专业、年级、父母学历以及户籍性质等,健康相关行为则包括饮食及锻炼、伤害及自杀、精神成瘾、物质成瘾、非安全性行为等维度。问卷由学生匿名独立填写并当场回收,调查组织者现场监督和答疑,并保证没有学校教师在场,在调查开展前,所有调查现场组织者均参与了统一培训。
(三)统计分析。以EPIDATA30软件录入问卷数据,并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健康危险行为状况:
1.饮食和锻炼行为。调查结果显示,被试中男性和女性各有78%和25%的个体BMI高于24kg/m,而在我国,成年人BMI数值高于该指标则一般被视作超重;在主观上,296%的被试认为自己体重偏重;在不良进食行为方面,67%的被试经常消费高热高脂肪食物,45%的被试则习惯性不吃早餐,162%的被试有偏食的倾向;在非健康瘦身行为方面,32%的被试有节食行为,14%的被试经常服用减肥药物;而在锻炼行为方面,仅有47%的被试坚持日常锻炼。
2.伤害和自杀行为。根据被试的作答,发现在意外伤害方面,12%的学生在之前的一个月里有过不遵守交通安全的行为(包括飙车、饮酒骑车、闯红灯以及不走天桥或者斑马线过马路等等),有15%的学生在过去的一年内有过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水域内游泳的经历;所有被调查的受试者中,有17%的个体在之前的一年内产生过自杀的意念。
3.精神成瘾行为。在网络和电子游戏成瘾方面,62%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的一周内每天至少玩电子游戏4小时以上,89%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的一周时间内每天至少花4小时上网;而在赌博行为方面,429%的被试反映自己在过去的一年参与过具有赌博性质的娱乐活动。
4.成瘾物质滥用行为。在成瘾物质滥用方面,有2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有吸烟成瘾的现象,11%的受访者在过去的一年里醉酒3-9次,04%的受访学生接触和服用过软性毒品(如摇头丸、冰毒、K粉等),08%的被试在没有执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过处方类镇定催眠药物(如安定等)。
5.非安全性行为。在非安全性行为方面,有22%的受访学生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经常浏览色情网站或观看色情内容的电影和文章,有7%的被试有过不采取避孕措施的性行为,有12%被试曾尝试通过社交网络寻找短期性伴侣,此外,还有2%的受访者坦言曾经意外怀孕或者导致他人意外怀孕。
三、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与早先国内外相同研究所得结果类似,受访者大学生在诸多健康危险行为维度上均表现出值得关注的问题,对其自身健康成长以及校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构成了潜在的危害。今后相应的预防、教育和干预工作将致力于消除和减少这些问题所引发的消极后果。
在饮食和锻炼行为方面,研究结果显示受访的大学生较少通过身体锻炼的方式来维持健康的体魄和体型,而就那些对自己体型在主观上不满意的女性被试群体来看,采用节食以及服用减肥药物等方式来维持体型相对则更为普遍。上述现象可能是缘于近年来宅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播流行以及媒体对减肥药物的夸大宣传。
在伤害和自杀行为方面,调查数据表明受访的大学生的预防意外伤亡的意识仍相对较低,此外该群体的自杀风险亦处于值得关注的水平。考虑到自杀、交通事故以及溺水意外在当前已成为导致大学生伤亡最主要的原因,相应的预防和教育工作已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具体的干预实践中,在强调安全教育和特殊个案辅导之外,经常性地开展生命教育,可以有效地降低意外伤害和自杀行为的负面影响。
在成瘾行为方面,本研究发现受访的大学生不论在精神成瘾行为还是成瘾物质滥用上都表现出较高的易感性,即该群体较易卷入这类健康危险行为。大学生所面临的人生发展任务、成长压力以及较为宽松的监管环境可能促进了其成瘾行为的产生以及维持。该现象的存在提示学校、家庭以及相关社会机构(如公安机关等)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积极引导。
在非安全性行为方面,受访大学生的作答显示当前环境下该群体性行为观念正日益开放,但相关的自我控制和约束仍较为缺失,且安全意识薄弱,其导致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性生理卫生和性心理卫生教育在高校学生群体中仍需进一步普及推广并形成影响。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季成叶.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289-291.
[2]王超,马迎华.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研究与干预现状[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867-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