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2020年最新全球癌症统计数据,肺癌死亡病例为侣O万,远超其他癌症,位居癌症死亡人数第一。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均排名第一,严重危害国人健康。20世纪60年代,中西医治癌均以“攻毒”“杀瘤”为主,但总体预后改善有限,生存率较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刘嘉湘、李和根教授团队迎难而上,以肺癌为主要研究病种,开展了系列临床研究。
在深入研究中医经典并进行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刘嘉湘教授总结出人体内在的正气虚损是癌症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病机演变的关键,在国内率先系统地提出了中医“扶正法”治疗恶性肿瘤的学术观点和方法,确立“以人为本”“固护正气”“平衡阴阳”“人瘤共存”的治疗总纲,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由刘嘉湘教授领衔的“‘扶正治癌’病证结合防治肺癌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项目获得201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宏观层面是指天人相应,人与宇宙、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中医治病要顺应自然规律,讲究“三因制宜”,结合患病之人所处地域、季节和气候来辨证施治,即因地、因时、因人制宜。从微观层面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治疗癌症要围绕“人”这个整体来展开,以人为本。
刘嘉湘教授团队提出,肺癌的干预重点应从“人患之癌”向“患癌之人”转变。项目负责人之一、龙华医院肿瘤科主任李和根解释说,现代医学治疗疾病往往以“病”为主,而中医治病自始至终都是“以人为本”。人是疾病的主体,疾病的发生与人的生活习惯、所处环境、自身压力等因素息息相关,而不是单一因素所致。肺癌的治疗目的和总体思路不应局限于“人患之癌”而忽略“患癌之人”,应避免“只见局部不见整体”“见癌不見人,治癌不治人”的局限性。
中医“以人为本”整体治疗“患癌之人”的优势在于调整机体内环境,改变“土壤”的性质,从根本上改变肺癌患者的体质,从而阻止肿瘤的形成。
以往,中医治疗肿瘤以“攻杀”为主,认为肿瘤为“瘤毒”所致,必须杀灭瘤毒,才能治愈疾病,一味采用大量活血祛瘀、清热解毒、软坚化痰、消瘛散结等“攻邪”的方法,导致人体正气备受戕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恶性肿瘤疗效的提高。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刘嘉湘教授在全国率先倡导中医扶正法治癌的学术观点,越来越多的中医学者们加入中医扶正为主治疗肺癌的探索和研究队伍中,逐渐提高了中医治癌的疗效。
刘嘉湘教授团队在深入研究中医经典并进行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发现,人体内在的正气虚损是癌症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病机演变的关键。正气虚损与机体阴阳失调、免疫功能减退密切相关。李和根教授介绍,中医“扶正治癌”理论强调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选用治疗虚损不足的中药来培植本元,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增强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祛除病邪,抑制癌肿发展,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甚至达到治愈的目的。当然,“扶正法”不等同于营养支持疗法,不能不分阴阳气血盛衰施以面面俱到的“十全大补”。而是基于四诊信息,在充分辨证的基础上,调节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通过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
团队开展的临床研究证明,在“扶正治癌”理论指导下,中医药在肺癌治疗各阶段都发挥了作用:减少肺癌手术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减轻治疗相关毒副反应,如放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等;减少肺癌复发和转移;延长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对姑息性手术者也有稳定、控制残存癌灶的效果。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又一根本特点,辨证分型是治疗的前提和关键。李和根教授表示,中医和西医理论体系各不相同,对肿瘤的认识和评价都有自己的标准。刘嘉湘教授团队通过肺癌临床TNM分期和中医辨证类型关系研究表明,随着病期由早到晚、病邪由浅入深,虚证由气虚向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发展,反映了肺癌“正虚”的演变规律。据此总结,肺癌发病以“正虚”为本,气阴两虚、脾肾两亏为基础,并将患者生存时间、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状态等作为疗效评价的主要指标,体现了“以人为本”“带瘤生存”的中医特色理念。
“辨病论治”是根据疾病的诊断和特征给予相应的治疗。李和根教授介绍,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日渐成熟,在“扶正治癌”防治肺癌的综合技术中,已将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现代医学疗法引入了“辨病治疗”的概念范畴中,并大胆融入了肿瘤的微创、冷冻消融、介入、放疗等技术。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大大丰富了辨病治疗的方法,通过祛除邪气,达到扶正的目的,符合中医“邪去正自安”的理论。
“病证结合”是中医临床诊疗的重要模式之一,李和根主任说,“扶正治癌”病证结合防治肺癌技术主张辨证与辨病结合、整体与局部结合、扶正与祛邪结合、中西医融合,优势互补。在临床具体应用中,通过规范的辨证分型,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辨病,对不同肺癌患者采用不同的中医治疗原则和处方用药。
“中医治疗肿瘤以中医药为主线,但不仅限于口服中药,还包括外治法、功法锻炼和情志调节等。”李和根教授介绍。
·内治法内治药物包括口服汤剂、中成药、中药静脉注射制剂等,均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李和根教授指出,即使是中成药,也是遵循了君臣佐史的配伍原则,有自己独特的理法原则。患者应服从医嘱,根据临床适应证和辨证依据,规范用药。
·外治法包括穴位敷贴、针灸、推拿等,这些中医特色疗法对肿瘤的一些临床病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比如,隔姜艾灸可以增强体质,改善放化疗后白细胞水平低下的情况;对内关、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按摩,可以防治化疗后的胃肠道反应,改善晚期患者的食欲不振等症状;刺激耳穴对失眠、呕吐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功法锻炼科学的锻炼是促进肺癌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李和根教授指出,日常应根据患者体力状态,进行有助于肺功能康复的功法锻炼,可选择益气养肺功、八段锦、太极拳等。
·情志调节在肿瘤治疗过程中,还应重视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很多肿瘤患者都存在不良情绪,巨大的心理压力会影响疾病的康复,甚至会加重病情。减轻思想负担也是防治疾病的方法之一。肿瘤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在环境因素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要调整好心态,走出疾病阴霾。
在深入研究中医经典并进行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刘嘉湘教授总结出人体内在的正气虚损是癌症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病机演变的关键,在国内率先系统地提出了中医“扶正法”治疗恶性肿瘤的学术观点和方法,确立“以人为本”“固护正气”“平衡阴阳”“人瘤共存”的治疗总纲,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由刘嘉湘教授领衔的“‘扶正治癌’病证结合防治肺癌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项目获得201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以人为本”,整体治疗“患癌之人”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宏观层面是指天人相应,人与宇宙、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中医治病要顺应自然规律,讲究“三因制宜”,结合患病之人所处地域、季节和气候来辨证施治,即因地、因时、因人制宜。从微观层面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治疗癌症要围绕“人”这个整体来展开,以人为本。
刘嘉湘教授团队提出,肺癌的干预重点应从“人患之癌”向“患癌之人”转变。项目负责人之一、龙华医院肿瘤科主任李和根解释说,现代医学治疗疾病往往以“病”为主,而中医治病自始至终都是“以人为本”。人是疾病的主体,疾病的发生与人的生活习惯、所处环境、自身压力等因素息息相关,而不是单一因素所致。肺癌的治疗目的和总体思路不应局限于“人患之癌”而忽略“患癌之人”,应避免“只见局部不见整体”“见癌不見人,治癌不治人”的局限性。
中医“以人为本”整体治疗“患癌之人”的优势在于调整机体内环境,改变“土壤”的性质,从根本上改变肺癌患者的体质,从而阻止肿瘤的形成。
“扶正治癌”,提高生存率
以往,中医治疗肿瘤以“攻杀”为主,认为肿瘤为“瘤毒”所致,必须杀灭瘤毒,才能治愈疾病,一味采用大量活血祛瘀、清热解毒、软坚化痰、消瘛散结等“攻邪”的方法,导致人体正气备受戕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恶性肿瘤疗效的提高。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刘嘉湘教授在全国率先倡导中医扶正法治癌的学术观点,越来越多的中医学者们加入中医扶正为主治疗肺癌的探索和研究队伍中,逐渐提高了中医治癌的疗效。
刘嘉湘教授团队在深入研究中医经典并进行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发现,人体内在的正气虚损是癌症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病机演变的关键。正气虚损与机体阴阳失调、免疫功能减退密切相关。李和根教授介绍,中医“扶正治癌”理论强调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选用治疗虚损不足的中药来培植本元,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增强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祛除病邪,抑制癌肿发展,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甚至达到治愈的目的。当然,“扶正法”不等同于营养支持疗法,不能不分阴阳气血盛衰施以面面俱到的“十全大补”。而是基于四诊信息,在充分辨证的基础上,调节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通过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
团队开展的临床研究证明,在“扶正治癌”理论指导下,中医药在肺癌治疗各阶段都发挥了作用:减少肺癌手术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减轻治疗相关毒副反应,如放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等;减少肺癌复发和转移;延长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对姑息性手术者也有稳定、控制残存癌灶的效果。
“病证结合”,中西医结合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又一根本特点,辨证分型是治疗的前提和关键。李和根教授表示,中医和西医理论体系各不相同,对肿瘤的认识和评价都有自己的标准。刘嘉湘教授团队通过肺癌临床TNM分期和中医辨证类型关系研究表明,随着病期由早到晚、病邪由浅入深,虚证由气虚向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发展,反映了肺癌“正虚”的演变规律。据此总结,肺癌发病以“正虚”为本,气阴两虚、脾肾两亏为基础,并将患者生存时间、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状态等作为疗效评价的主要指标,体现了“以人为本”“带瘤生存”的中医特色理念。
“辨病论治”是根据疾病的诊断和特征给予相应的治疗。李和根教授介绍,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日渐成熟,在“扶正治癌”防治肺癌的综合技术中,已将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现代医学疗法引入了“辨病治疗”的概念范畴中,并大胆融入了肿瘤的微创、冷冻消融、介入、放疗等技术。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大大丰富了辨病治疗的方法,通过祛除邪气,达到扶正的目的,符合中医“邪去正自安”的理论。
“病证结合”是中医临床诊疗的重要模式之一,李和根主任说,“扶正治癌”病证结合防治肺癌技术主张辨证与辨病结合、整体与局部结合、扶正与祛邪结合、中西医融合,优势互补。在临床具体应用中,通过规范的辨证分型,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辨病,对不同肺癌患者采用不同的中医治疗原则和处方用药。
中医综叁疗法防治肺癌
“中医治疗肿瘤以中医药为主线,但不仅限于口服中药,还包括外治法、功法锻炼和情志调节等。”李和根教授介绍。
·内治法内治药物包括口服汤剂、中成药、中药静脉注射制剂等,均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李和根教授指出,即使是中成药,也是遵循了君臣佐史的配伍原则,有自己独特的理法原则。患者应服从医嘱,根据临床适应证和辨证依据,规范用药。
·外治法包括穴位敷贴、针灸、推拿等,这些中医特色疗法对肿瘤的一些临床病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比如,隔姜艾灸可以增强体质,改善放化疗后白细胞水平低下的情况;对内关、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按摩,可以防治化疗后的胃肠道反应,改善晚期患者的食欲不振等症状;刺激耳穴对失眠、呕吐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功法锻炼科学的锻炼是促进肺癌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李和根教授指出,日常应根据患者体力状态,进行有助于肺功能康复的功法锻炼,可选择益气养肺功、八段锦、太极拳等。
·情志调节在肿瘤治疗过程中,还应重视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很多肿瘤患者都存在不良情绪,巨大的心理压力会影响疾病的康复,甚至会加重病情。减轻思想负担也是防治疾病的方法之一。肿瘤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在环境因素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要调整好心态,走出疾病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