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 蔬菜产供销体制是社会对蔬菜经济再生产全过程实行管理的一种控制模式。它能否顺利实现并促进经济发展,取决于它具备的机制、谋取达到的目标、采取的调节手段和必须满足的约束条件这四者间是否协调并符合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这是本文的出发点。 一、蔬菜的统购包销体制及其内在矛盾 从1960年开始,天津蔬菜的产供销确立了统购包销体制。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蔬菜的统购包销是一种单目标的行政机制集权控制模式,是国家在经济困难、物资匮缺、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蔬菜产供销体制是社会对蔬菜经济再生产全过程实行管理的一种控制模式。它能否顺利实现并促进经济发展,取决于它具备的机制、谋取达到的目标、采取的调节手段和必须满足的约束条件这四者间是否协调并符合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这是本文的出发点。 一、蔬菜的统购包销体制及其内在矛盾 从1960年开始,天津蔬菜的产供销确立了统购包销体制。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蔬菜的统购包销是一种单目标的行政机制集权控制模式,是国家在经济困难、物资匮缺、城
其他文献
<正> 唐后为宋,是历史的朝代延续,然而,历史并不等同于文学史,历史现象不等同于审美现象。明清二代宗唐、宗宋,形成对立的渊源沿革论。明代李梦阳、何景明以盛唐为宗,到了清代,钱谦益、黄宗羲倡宋诗,曾国藩、何绍基掀起宋诗运动,直至出现“同光体”。当代治宋诗者,也总是认为宋人之诗,导源于唐,唐宋诗并驾齐驱,其实,治中国断代文学史的研究者往往抬高自己的研究对象,以为对象的地位提高了,自身的研究价值也就水涨船高了。这不是科学的对待研究对象的态度。研究价值并不最终取决于对象,而是取决于研究者的主体意识和功
<正> 今年12月29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诞辰百周年。先生致力于祖国高等教育事业近五十年,贡献卓著。梅贻琦先生字月涵,天津县人。清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八日(1889年12月29日)生于天津府城鼓楼西板桥胡同故居,1962年5月19日因患癌症逝世于台北市台大医院。
<正> 圣地亚哥·卡里略1915年1月18日生于西班牙的希洪,是战后欧洲共产主义主要领导人之一.连卡里略自己也承认,他最好被理解为一个重实效的政治活动家而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因此,他主要由于1977年出版《欧洲共产主义和国家》一书,而以欧洲共产主义重要理论家之一著称于世就具有了讽刺意味.然而,考察他对欧洲共产主义这一主题的发展必须以他在西班牙共产党中的地位为背景.卡里略早年即投身政治,19岁时就担任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阿斯图里亚斯和卡塔兰暴动之后,他在1934年至1936年期间在马德里坐
<正> 《吕氏春秋·本味》篇:“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列子·汤问》篇亦载此事,略同。刘向《雅琴赋》:“末世锁才兮知音寡。”《古诗》:“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文心雕龙·序志》篇:“怊怅于知音。”
<正> 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前提和基础。决定和影响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历史条件、思想来源、发展动力等等。关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的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价值理论的主要和直接的思想来源,国内外学术界已经有了很多研究
《外国文学评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核心刊物,旨在刊发中国学者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尤其欢迎融经验性与理论性于一体、在整体的历史关系中研究文学个案的研究,以推进国内学术.常设栏目包括外国作家-作品研究、文学史研究、文学-文化理论研究、文学的文化研究、中西文学-文化交通史研究等.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法国文学界围绕拉辛展开了一场有关文学批评的概念和方法的论争,在这场论争中,罗兰·巴特撰文指出,既有的文学史著作并非真正的历史,而是"徒然顶了一个历史的名目:它们仅仅是诸多专著的堆积……其中的每一部都类似地包含了一位作家以及关于该作家的研究;在此,历史不过是唯独由人(即作家)组成的链条;简言之,这并非历史,而是编年纪事",巴特继续说,虽然文学史家们越来越愿意付出努力,试图对各种文类和派别做出概括,但是他们的努力总是停留在文学本身,这是向作品的超历史性致敬,在历史和批评之间根本没有显示出
《野草》问世以来,一直是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界的重要研究课题,并不断地由此引发出学术研究的前沿或热点问题。这里对国内外《野草》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研究动态进行了简略地梳理和描述。对在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或观点进行了简括的评述。
<正> 编辑同志: 贵刊1983年第1期,发表了王传斌同志的《<呐喊><仿徨>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作品》一文,是批评在贵刊1981年第1期上刊载的拙文《<呐喊>、<彷徨>与鲁迅的前期思想》的。王传斌同志阅罢拙文,有以教我,我很感谢。不过,我读了王传斌同志的文章后,也有几点鄙见,请传斌同志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