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来谈谈雪吧。”听到我这么说,女儿的眼睛开始放光,她端把小椅子坐到我面前。我们一起坐在阳台上,沐着冬日的暖阳。那时正是寒假,我们刚从岐江公园回来,也看过了位于公园内的中山美术馆正举办的一个书画展。“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吴小如先生手书的这首唐人五绝的条幅,曾让我们久久流连,回来的路上也把这首小诗念过好几遍。我跟她讲起小时候农家的红泥火炉,木柴的青烟,泛着绿色泡泡的家酿,将落雪时昏黄发暗的天色。女儿托着腮冥想,巷子里很静,有人踩辆单车无声地从楼下滑过去,光着膀子。女儿眉毛一扬,忽然想起来:有时下雪前还会落一阵“雪籽儿”吧?我说是啊是啊,那叫“霰”。记得在北方老家时,有一次我下班后去幼儿园接她,正在落霰,小弹珠一样的雪粒在水泥地上蹦跳,一会工夫就变成薄白的一层。街角还没收摊的卖菜老汉面前,大白菜上落着霰,白胡须上也缀了霰。宋人也有首单写霰的诗呢,“筛瓦巧寻疏处漏,跳阶误到暖边融”,这更妙啊,小小的雪粒从顶上布瓦的罅隙漏到房中来,俏皮地落在你头上,臂上,带给你一瞬小小的凉和微微的惊喜。还有,夜雪初明时窗户上的萤白,睡梦里听见的大雪压枝的声响,种种与雪有关的情趣已经渐行渐远了。女儿也跟着轻叹口气,自语道:“老家现在下雪了吧?”
——常常觉得,跟孩子交流,与大自然互动,没有比诗词更合宜的了。是诗人都具赤子情怀,还是孩子的心更接近于诗呢?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吧。
孩子小的时候,几乎每天傍晚都带她出去散步。在料峭春寒里,沿着白杨夹道的沙石路,走出小镇半里许,拐下一条机耕道。野塘边几株欹斜的老柳,柔枝披拂。寒冬里衰草连天的田间道,也隐约有青草的萌动。指着前边,让孩子看,草泛绿了。孩子跑过去,近看,却还是枯黄的呀。一起坐下来,拨开枯草,拈起几茎嫩芽,看!绿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一句一句地教她,她那时小,发音还不大清楚呢,但兴致勃勃,手舞足蹈。你会觉得,那正是天地间的清音啊。
如同埋在冬天冻土里的草芽一样,童年时在孩子心里种下的诗的种子,在成长的岁月里,也总会有抽芽的时候,带给人同样难掩的惊喜。
到南方后,有闲的时候,我们喜欢在乡村漫游。南方村落总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旧建筑,祠堂,牡蛎壳造的短墙,气派的老式门楼,有的已是人去楼空,铜锁泛绿,院里杂草高过人头了。唯有一两只燕子穿梭画梁,登堂入室。“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女儿脱口而出。“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我也随口补充,然后,相视一笑。
最记得那年暑假回老家去,刚到孩子婆婆家,孩子舅舅就背着只背篓匆匆出门,说要去草堰里摘一些莲蓬来吃。我们稍稍歇息后,也赶去瞧瞧。刚下过雨,流云飞散,水气迷蒙。四望都是青青稻田,水满田畴稻叶齐,田间水声叮咚,如闻环佩。走过一段水泥路之后,又脱了鞋拎在手上,从田间小路下去。草堰处在田野最低洼的地方,是一大片荷塘,荷叶田田,顶着晶亮的水珠,荷花还在零零星星地开,清芬四溢。可四下里张望,哪里看得见采莲人的身影?倒是有一两只水鸟,在荷叶下边一闪,又不见了。不由得有些担心,着急起来。孩子连声叫着舅舅。听得荷塘深处有人洪亮的回应,紧接着,便是一大群白鹭从碧绿的荷叶间惊飞起来,发出一阵阵扑愣愣的扇翅声响,在荷塘上空稍作盘旋,向着更远处飞去,消失在一片迷蒙之中了。“哇,惊起一滩鸥鹭啊!”孩子兴奋得大叫。“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千年前李清照所体验到的那份惊喜和兴奋,为白鹭展翅的声响所激,真真切切地降临到了一个孩子的眼前,心上。
——诗词不应该是单纯的教化、教育的工具,更应该是亲子生活的状态之一。追求诗意的生活,达成诗歌与日常生活的共融,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生活态度。
那天傍晚一家人出去逛街,走到人行天桥上,向西看,除了熟悉的街道,不息的车流,在这条坦平的街道尽头,突兀地隆起几座“山丘”,那是成团的乌云低低地堆积着,挤压着,变幻着,乌云之上是一方被夕阳映照的发亮的天空。真美啊。我想起一句写云的唐诗,“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女儿也颇感兴趣,吟着诗句,再细看那云,更觉得是俏皮而多姿。但我告诉她,真正难得的是诗的后两句,“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如果庄稼、农民们都翘盼雨水而不至,还会觉得这云美吗?——那段时间,正是西南大旱,媒体报道铺天盖地,我想在这种遇合里接触到这首诗,应该会给女儿留下更深的印象吧。
为生存而迁徙,离乡背井,在陌生的土地上打拼,自己也常有漂萍飞蓬之叹。每逢佳节倍思亲,睹月思亲,望月怀远,在所难免。我有一个习惯,端午,中秋,月圆之夜,是一定要大开着窗子的,让那一片的白轻抚着帷帐,在月光里荡漾情思,回首前尘,或者披衣起行,听蛩声满阶,独坐小区中庭,望月兴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孩子写过的文字里,也多有月亮的影子,月下的情思。“我再一次抬头看着月亮,我第一次觉得月亮竟是这么无情,想到这里,我又一阵心酸,心里有种莫名的忧伤。现在,我正在看着月亮,不知道家乡的人是否也在看着这轮月亮呢?”这是女儿三年级时候写的。
四年级的中秋,我们辗转到另一个城市,在公园的湖边看月亮。她写到:“天渐渐黑了下来。一切都显得那么的静,那么的静。只听到断续的秋蝉的鸣叫声。我们一家坐在水边看月亮。月亮低低的,黄色的月光幽幽地洒在湖面上,像一条路。我感觉嫦娥就坐在月亮上的秋千上,旁边是她的玉兔,她们都在那头看着我。我出神地盯着湖面,突然涌起对家乡的一股思念。爷爷的心脏病好些了吗?
月亮慢慢升上去,月光也渐渐暗淡一些了。唉!中国人就是这样多情,本来挺美好的一个东西,看着看着就引出悲伤了。我离开了这个无比安静的场所,是为了不再勾起我思乡的情感。”
又过一年,父亲还是去了。料理完后事,我们最后去到坟前,烧几张纸钱,向父亲作别。女儿在后来的文章里记下了这一刻:走了几步,我最后回头望了一眼墓地,不知是幻觉还是怎的,隐隐约约看到有两只白蝴蝶缠绵地绕着墓地,飞啊飞……
我几乎有些惊诧于这两只蝴蝶了。它们的由来,是真实的看见,还是源自诗里的意象?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之蝶,还是“纸灰化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的蝶呢?而且,我不记得有没有教过她这两句诗,也不确定她是不是读过这两句诗。但借着这诗的桥梁,让我感受到成长的力量,也冲淡了些许哀伤。
十多年前我刚开始发表文章的时候,父亲病退在家,我发表过的文章都会拿给他看看。如今,隔着几千里的距离,不同的时空,我还是用这篇文章来问候他吧。
这就像一代一代的童年在走过,而唐诗的温暖,终是不减。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
本栏责任编辑 李淳
——常常觉得,跟孩子交流,与大自然互动,没有比诗词更合宜的了。是诗人都具赤子情怀,还是孩子的心更接近于诗呢?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吧。
孩子小的时候,几乎每天傍晚都带她出去散步。在料峭春寒里,沿着白杨夹道的沙石路,走出小镇半里许,拐下一条机耕道。野塘边几株欹斜的老柳,柔枝披拂。寒冬里衰草连天的田间道,也隐约有青草的萌动。指着前边,让孩子看,草泛绿了。孩子跑过去,近看,却还是枯黄的呀。一起坐下来,拨开枯草,拈起几茎嫩芽,看!绿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一句一句地教她,她那时小,发音还不大清楚呢,但兴致勃勃,手舞足蹈。你会觉得,那正是天地间的清音啊。
如同埋在冬天冻土里的草芽一样,童年时在孩子心里种下的诗的种子,在成长的岁月里,也总会有抽芽的时候,带给人同样难掩的惊喜。
到南方后,有闲的时候,我们喜欢在乡村漫游。南方村落总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旧建筑,祠堂,牡蛎壳造的短墙,气派的老式门楼,有的已是人去楼空,铜锁泛绿,院里杂草高过人头了。唯有一两只燕子穿梭画梁,登堂入室。“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女儿脱口而出。“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我也随口补充,然后,相视一笑。
最记得那年暑假回老家去,刚到孩子婆婆家,孩子舅舅就背着只背篓匆匆出门,说要去草堰里摘一些莲蓬来吃。我们稍稍歇息后,也赶去瞧瞧。刚下过雨,流云飞散,水气迷蒙。四望都是青青稻田,水满田畴稻叶齐,田间水声叮咚,如闻环佩。走过一段水泥路之后,又脱了鞋拎在手上,从田间小路下去。草堰处在田野最低洼的地方,是一大片荷塘,荷叶田田,顶着晶亮的水珠,荷花还在零零星星地开,清芬四溢。可四下里张望,哪里看得见采莲人的身影?倒是有一两只水鸟,在荷叶下边一闪,又不见了。不由得有些担心,着急起来。孩子连声叫着舅舅。听得荷塘深处有人洪亮的回应,紧接着,便是一大群白鹭从碧绿的荷叶间惊飞起来,发出一阵阵扑愣愣的扇翅声响,在荷塘上空稍作盘旋,向着更远处飞去,消失在一片迷蒙之中了。“哇,惊起一滩鸥鹭啊!”孩子兴奋得大叫。“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千年前李清照所体验到的那份惊喜和兴奋,为白鹭展翅的声响所激,真真切切地降临到了一个孩子的眼前,心上。
——诗词不应该是单纯的教化、教育的工具,更应该是亲子生活的状态之一。追求诗意的生活,达成诗歌与日常生活的共融,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生活态度。
那天傍晚一家人出去逛街,走到人行天桥上,向西看,除了熟悉的街道,不息的车流,在这条坦平的街道尽头,突兀地隆起几座“山丘”,那是成团的乌云低低地堆积着,挤压着,变幻着,乌云之上是一方被夕阳映照的发亮的天空。真美啊。我想起一句写云的唐诗,“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女儿也颇感兴趣,吟着诗句,再细看那云,更觉得是俏皮而多姿。但我告诉她,真正难得的是诗的后两句,“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如果庄稼、农民们都翘盼雨水而不至,还会觉得这云美吗?——那段时间,正是西南大旱,媒体报道铺天盖地,我想在这种遇合里接触到这首诗,应该会给女儿留下更深的印象吧。
为生存而迁徙,离乡背井,在陌生的土地上打拼,自己也常有漂萍飞蓬之叹。每逢佳节倍思亲,睹月思亲,望月怀远,在所难免。我有一个习惯,端午,中秋,月圆之夜,是一定要大开着窗子的,让那一片的白轻抚着帷帐,在月光里荡漾情思,回首前尘,或者披衣起行,听蛩声满阶,独坐小区中庭,望月兴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孩子写过的文字里,也多有月亮的影子,月下的情思。“我再一次抬头看着月亮,我第一次觉得月亮竟是这么无情,想到这里,我又一阵心酸,心里有种莫名的忧伤。现在,我正在看着月亮,不知道家乡的人是否也在看着这轮月亮呢?”这是女儿三年级时候写的。
四年级的中秋,我们辗转到另一个城市,在公园的湖边看月亮。她写到:“天渐渐黑了下来。一切都显得那么的静,那么的静。只听到断续的秋蝉的鸣叫声。我们一家坐在水边看月亮。月亮低低的,黄色的月光幽幽地洒在湖面上,像一条路。我感觉嫦娥就坐在月亮上的秋千上,旁边是她的玉兔,她们都在那头看着我。我出神地盯着湖面,突然涌起对家乡的一股思念。爷爷的心脏病好些了吗?
月亮慢慢升上去,月光也渐渐暗淡一些了。唉!中国人就是这样多情,本来挺美好的一个东西,看着看着就引出悲伤了。我离开了这个无比安静的场所,是为了不再勾起我思乡的情感。”
又过一年,父亲还是去了。料理完后事,我们最后去到坟前,烧几张纸钱,向父亲作别。女儿在后来的文章里记下了这一刻:走了几步,我最后回头望了一眼墓地,不知是幻觉还是怎的,隐隐约约看到有两只白蝴蝶缠绵地绕着墓地,飞啊飞……
我几乎有些惊诧于这两只蝴蝶了。它们的由来,是真实的看见,还是源自诗里的意象?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之蝶,还是“纸灰化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的蝶呢?而且,我不记得有没有教过她这两句诗,也不确定她是不是读过这两句诗。但借着这诗的桥梁,让我感受到成长的力量,也冲淡了些许哀伤。
十多年前我刚开始发表文章的时候,父亲病退在家,我发表过的文章都会拿给他看看。如今,隔着几千里的距离,不同的时空,我还是用这篇文章来问候他吧。
这就像一代一代的童年在走过,而唐诗的温暖,终是不减。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
本栏责任编辑 李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