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感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写作者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在格式化较强的法律文书写作中,多数文本具有框架化、程式化的要求,但如何在格式化的框架中增强语言文字表达效果,提高文书写作的质量,则取决于写作者的语感能力。只有在法律文书写作教学中加强学习者语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才能有效促进其法律文书写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语感能力;语感训练;法律文书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9-0133-03
法律文书是记录司法机关等制作主体司法活动的文字载体,也是展示我国司法改革成果的一张名片。伴随着我国法治进步的历史进程,法律文书的格式越来越规范,但是我们也应该理性地看到,我国司法机关在制作叙述式法律文书时,存在“重格式轻表达”的认识误区,法律文书的语言表达效果亟待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法律文书写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不足,而这种能力的不足则是源于语感能力的欠缺。如何在法律文书写作教学中提高学习者的语感能力,成为法律文书写作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加强语感能力培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育家洪镇涛说过:“语感是一种迅速领悟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它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可以说,语感是人们比较迅速准确地感悟、把握并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感能力则是人们在语言应用实践中对语言文字理解、体会、吸收、运用过程的高度浓缩,它涉及每个人的语言知识、生活经验、情感经验、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语感能力既包括口语表达能力也包括书面语表达能力。
人的语感能力有好与不好之分。语感能力好的人,其在口头陈述和写作时,把握语言的能力强,可以表述流畅,用词准确,衔接连贯,行文规范;但是语感能力不好的人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水平比较低。在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我们也会经常发现,有些人聊天时可以侃侃而谈、口若悬河,但是在写作时却常常词不达意,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成为提高法律文书写作质量的重要途径。
我国语言学家吕叔湘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习者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著名作家叶圣陶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语感训练。”洪镇涛则提出“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的建议。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法律文书写作教学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习者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就是指导学习者对语言材料进行直接感受、领悟、积累和运用,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语感训练。
开展法律文书写作教学的目的不是停留在表层的阅读理解上,而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内容就是语感把握能力。一般来说,在法律文书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意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可以增强学习者的语言思维能力,培养其直觉感知力。具有良好语感的人在面对语言文字时,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其含义并激发想象力,情感更加细腻,语言把握更加精准,在进行口语表达或者写作时可以更加顺畅准确地表情达意,对语言文字能够更加敏锐地感知。比如某份刑事判决书在对某起案件的事实经过进行表述时提到“被告人王××在被害人左胸部砍了一刀”或“被告人王××在被害人左胸部划了一刀”,这里的 “砍”和“划”仅有一字之差,但因当事人的主观恶意和其行为轻重程度不同,其责任大小也不同,必须选择一个更为精准的字词来正确表述当时犯罪嫌疑人的不法行为。语感好的写作者往往能够选择最为精准的词语来概括事实经过,但是语感较差的写作者则词语贫乏,表达欠妥。
二是有利于實现其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紧密融合,使其能够对写作素材进行科学合理的概括、总结、分析、归纳。在司法实践中,写作起诉意见书、起诉书、各类判决书这些法律文书,往往需要写作者在正确叙述事实和罗列证据的基础上,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进行释法说理。此时,往往需要法律文书写作者运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案件事实材料进行科学分析,进而得出科学合理的处理结论。其中的语言逻辑运用、遣词造句也需要良好的语感予以支撑。
三是可以提高法律文书写作者的表达能力。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支撑。在法律文书写作教学中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语感,有助于提高其表达能力。作为传达法律精神的工具,法律文书在语言运用上往往要选取贴切词语, 恰如其分地表达事实与观点,而且在关键地方必须字斟句酌,以保证司法正确。此外,良好的语感能力可以帮助写作者在运用语言感情色彩时更加适切。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 有的表示褒奖赞许, 有的表示批评贬斥, 还有些褒贬态度不明显的中性词语。法律文书在语言的运用上要注意词语的这种区别,运用得当。比如“犯罪嫌疑人成××与周××经过精心谋划,伺机抢劫受害人王××经营的××超市。”这句话中的“精心谋划”是一个褒义词,用在犯罪嫌疑人成××与周××身上,显然并不合适。还有,在“犯罪嫌疑人刘××在逃跑中,将追捕他的民警击毙”这句话里,把“击毙”这个词语用在民警身上,显然也属于褒贬态度不当。
总之,法律文书写作者只有通过语言学习,经常地、有目的地对言语对象进行认知、感受和理解,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语感能力,这也正是法律文书写作教学的重要任务。
二、语感能力对法律文书写作质量的影响论析
毋庸讳言,相对于普通的文书写作,法律文书写作具有较明显的格式化特征。不管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具有审美价值,追求文章的可读性,从而使读者在字里行间领略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法律文书则是一种实用性、工具性文体,其语体特征是客观、真实、准确,其主旨在于客观准确地表达出司法机关对特定案件的观点和主张。因此,大多数法律文书都有固定的格式,比如我国最高司法机关印发了公安机关刑事案件法律文书式样、公安机关行政案件法律文书式样、人民检察院法律文书式样以及人民法院法律文书式样等,其里面规定了上百种法定的文书。由此可以看出法律文书比一般的应用性文书的格式化更加明显。当然,也正是这种格式化的法律文书样式,使部分司法工作者认为法律文书写作只需要简单地套用文书格式即可。这样固然能够保证文书格式的整齐划一,但是对于起诉意见书、提请批准逮捕书、起诉书、判决书等叙述型的法律文书,则容易导致千文一面、千案一面。实际上,法律文书的格式虽然是固定的,但是写作者所面对的案例却是形形色色、具体鲜活的。要想在固定格式下增强叙述式法律文书的语言表达效果,使其既表达流畅又语意精准,自然离不开良好语感的支撑。总体来看,好的语感能力对提高法律文书写作质量的积极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好的语感能力有利于提高法律文书构思质量
任何文书的写作都需要以语言为基本材料,而对这些语言材料的安排和架构则需要依靠语感思维来完成。因此,写作者的语感能力越强,其运用语言进行文章构思的方法就越科学合理。在传统的法律文书写作教学中,一直存在“重格式轻表达”的误区,有的只注重讲授文书格式与结构,却忽略了学习者语感能力的培养,结果造成法律文书写作枯燥乏味、千文一面。学习者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制作文书时首先是找模板,套格式,这种思路固然使法律文书制作变得便捷,但对于复杂案件的起诉书、判决书等内容较长的叙述型文书,不同的法律文书往往可以看出好的语感能力培养对写作技能提高的积极作用。就拿刑事案件法律文书写作来说,辩护词往往需要律师在掌握事实的前提下,充分运用说理严密的构思进行富有说服力的表达;人民法院的裁判书需要事实清晰,说理充分,逻辑缜密且权威庄重。如果文书写作者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感能力,则很难娴熟地驾驭语言文字。总之,好的法律文书写作都需要以良好的语感为支撑。
(二)好的语感能力有利于提高法律文书语言表达效果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技巧和表达效果的感悟。良好的语感能力可以使写作者遣词造句准确,语句表达流畅,语言逻辑清晰合理,从而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比如“犯罪嫌疑人随手捡起一根木棒朝受害人掷去”与“犯罪嫌疑人操起一根木棒朝受害人砸去”就有着不同的表达效果,前者表达的主观恶意较轻,后者表达的主观恶意相对较重。不管是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还是行政案件,用法律文书叙述案件事实时,涉及案件性质、关键性情节或手段的关键字词往往需要字斟句酌,这种精确表述也需要良好的语感能力作支撑。
如前所述,语感能力决定着语言思维的质量和表达的效果,因此,要想提高法律文书的制作质量,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注重语感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三、培养法律文书写作语感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在阅读中培养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强调的就是阅读的效果。阅读行为往往都是手眼脑多种感官综合参与的行为过程,也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经典判例的叙述型法律文书在案件事实呈现、释法说理等方面往往具有明显的优点,表达也更加精准流畅。多看多熟读这些经典判例的法律文书,是积累知识、提高语感能力的最重要途径。同时可以结合法律知识和写作知识进行语篇分析,丰富语言积累,提升驾驭语感的能力。以此为基础,在法律文书写作时抛弃“重格式轻表达”的错误做法,将语感能力的培养同其表达效果的提高相结合,有利于从根本上克服法律文书语言表达效果不理想的弊病。
(二)听说结合,感受语言的丰富性,培养语感
听说练习是凭借语言领会说话者所讲的意思、表达自己思想的思维过程。根据“教、学、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法律文书写作课堂教学中,除了可以对规范的法律文书样本进行语篇分析,通过听说训练来培养学习者在实践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引导学习者利用公开庭审直播视频资料进行观摩,通过反复的训练和修正来培养学习者的語感能力;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案例视频播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习者在听的过程中接受法律逻辑严密、表达精准的法律语言熏陶,在长期的语感训练中培养学习者的语感能力。
(三)通过写作训练培养语感
读写结合更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语感。在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的人在谈论案例时口若悬河,但到真正写作法律文书时却不知从何下手,词不达意。因此,在学习者通过阅读和听说练习提高了语感能力之后,还要进一步培养他们通过恰当流畅的文字来再现案件事实、客观分析事实的能力,表达自己对特定案件的看法及独特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通过持续的模拟案例写作来增强写作语感。只有如此,良好的语感才会得到积累并逐渐增强,从而使法律表达流畅、精准得当。
四、结语
法律文书写作既要遵循规范格式,同时还应该注重语言表达效果。而决定语言表达效果的核心要素是语感,培养法律文书写作者的语感能力是法律文书写作教学的一项最基本的任务。教师在法律文书写作教学中,要牢固树立重视培养学习者语感的意识,通过语篇阅读、分析对比文书范例、反复开展写作训练等多种途径进行长期训练。这样不仅可以使学习者语言文字的理解水平得到逐步提高,而且有利于学习者整体把握法言法语的独特魅力和精髓,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学习者走上工作岗位后,如果能够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写作出语言规范的高质量法律文书,则有助于实现社会大众对司法公正的美好期待。
[ 参 考 文 献 ]
[1] 尹携携.公安刑事法律文书语言表达教学探讨[J]. 学理论,2014(32):176-177.
[2] 杨淑慧.法律文书中的语言运用 [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237-238.
[3] 余高松.语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口:语感教学[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3):121+123.
[4] 宋毅. 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3):28-30.
[5] 屈家泓.语感教学的哲学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6):5-7.
[6] 胡雅静.语感教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3(28):36-37.
[7] 蔡伟,张先亮.语法教学与语感培养[J].语言文字应用, 2005(3):116-123.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关键词]语感能力;语感训练;法律文书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9-0133-03
法律文书是记录司法机关等制作主体司法活动的文字载体,也是展示我国司法改革成果的一张名片。伴随着我国法治进步的历史进程,法律文书的格式越来越规范,但是我们也应该理性地看到,我国司法机关在制作叙述式法律文书时,存在“重格式轻表达”的认识误区,法律文书的语言表达效果亟待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法律文书写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不足,而这种能力的不足则是源于语感能力的欠缺。如何在法律文书写作教学中提高学习者的语感能力,成为法律文书写作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加强语感能力培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育家洪镇涛说过:“语感是一种迅速领悟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它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可以说,语感是人们比较迅速准确地感悟、把握并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感能力则是人们在语言应用实践中对语言文字理解、体会、吸收、运用过程的高度浓缩,它涉及每个人的语言知识、生活经验、情感经验、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语感能力既包括口语表达能力也包括书面语表达能力。
人的语感能力有好与不好之分。语感能力好的人,其在口头陈述和写作时,把握语言的能力强,可以表述流畅,用词准确,衔接连贯,行文规范;但是语感能力不好的人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水平比较低。在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我们也会经常发现,有些人聊天时可以侃侃而谈、口若悬河,但是在写作时却常常词不达意,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成为提高法律文书写作质量的重要途径。
我国语言学家吕叔湘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习者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著名作家叶圣陶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语感训练。”洪镇涛则提出“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的建议。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法律文书写作教学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习者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就是指导学习者对语言材料进行直接感受、领悟、积累和运用,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语感训练。
开展法律文书写作教学的目的不是停留在表层的阅读理解上,而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内容就是语感把握能力。一般来说,在法律文书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意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可以增强学习者的语言思维能力,培养其直觉感知力。具有良好语感的人在面对语言文字时,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其含义并激发想象力,情感更加细腻,语言把握更加精准,在进行口语表达或者写作时可以更加顺畅准确地表情达意,对语言文字能够更加敏锐地感知。比如某份刑事判决书在对某起案件的事实经过进行表述时提到“被告人王××在被害人左胸部砍了一刀”或“被告人王××在被害人左胸部划了一刀”,这里的 “砍”和“划”仅有一字之差,但因当事人的主观恶意和其行为轻重程度不同,其责任大小也不同,必须选择一个更为精准的字词来正确表述当时犯罪嫌疑人的不法行为。语感好的写作者往往能够选择最为精准的词语来概括事实经过,但是语感较差的写作者则词语贫乏,表达欠妥。
二是有利于實现其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紧密融合,使其能够对写作素材进行科学合理的概括、总结、分析、归纳。在司法实践中,写作起诉意见书、起诉书、各类判决书这些法律文书,往往需要写作者在正确叙述事实和罗列证据的基础上,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进行释法说理。此时,往往需要法律文书写作者运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案件事实材料进行科学分析,进而得出科学合理的处理结论。其中的语言逻辑运用、遣词造句也需要良好的语感予以支撑。
三是可以提高法律文书写作者的表达能力。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支撑。在法律文书写作教学中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语感,有助于提高其表达能力。作为传达法律精神的工具,法律文书在语言运用上往往要选取贴切词语, 恰如其分地表达事实与观点,而且在关键地方必须字斟句酌,以保证司法正确。此外,良好的语感能力可以帮助写作者在运用语言感情色彩时更加适切。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 有的表示褒奖赞许, 有的表示批评贬斥, 还有些褒贬态度不明显的中性词语。法律文书在语言的运用上要注意词语的这种区别,运用得当。比如“犯罪嫌疑人成××与周××经过精心谋划,伺机抢劫受害人王××经营的××超市。”这句话中的“精心谋划”是一个褒义词,用在犯罪嫌疑人成××与周××身上,显然并不合适。还有,在“犯罪嫌疑人刘××在逃跑中,将追捕他的民警击毙”这句话里,把“击毙”这个词语用在民警身上,显然也属于褒贬态度不当。
总之,法律文书写作者只有通过语言学习,经常地、有目的地对言语对象进行认知、感受和理解,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语感能力,这也正是法律文书写作教学的重要任务。
二、语感能力对法律文书写作质量的影响论析
毋庸讳言,相对于普通的文书写作,法律文书写作具有较明显的格式化特征。不管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具有审美价值,追求文章的可读性,从而使读者在字里行间领略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法律文书则是一种实用性、工具性文体,其语体特征是客观、真实、准确,其主旨在于客观准确地表达出司法机关对特定案件的观点和主张。因此,大多数法律文书都有固定的格式,比如我国最高司法机关印发了公安机关刑事案件法律文书式样、公安机关行政案件法律文书式样、人民检察院法律文书式样以及人民法院法律文书式样等,其里面规定了上百种法定的文书。由此可以看出法律文书比一般的应用性文书的格式化更加明显。当然,也正是这种格式化的法律文书样式,使部分司法工作者认为法律文书写作只需要简单地套用文书格式即可。这样固然能够保证文书格式的整齐划一,但是对于起诉意见书、提请批准逮捕书、起诉书、判决书等叙述型的法律文书,则容易导致千文一面、千案一面。实际上,法律文书的格式虽然是固定的,但是写作者所面对的案例却是形形色色、具体鲜活的。要想在固定格式下增强叙述式法律文书的语言表达效果,使其既表达流畅又语意精准,自然离不开良好语感的支撑。总体来看,好的语感能力对提高法律文书写作质量的积极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好的语感能力有利于提高法律文书构思质量
任何文书的写作都需要以语言为基本材料,而对这些语言材料的安排和架构则需要依靠语感思维来完成。因此,写作者的语感能力越强,其运用语言进行文章构思的方法就越科学合理。在传统的法律文书写作教学中,一直存在“重格式轻表达”的误区,有的只注重讲授文书格式与结构,却忽略了学习者语感能力的培养,结果造成法律文书写作枯燥乏味、千文一面。学习者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制作文书时首先是找模板,套格式,这种思路固然使法律文书制作变得便捷,但对于复杂案件的起诉书、判决书等内容较长的叙述型文书,不同的法律文书往往可以看出好的语感能力培养对写作技能提高的积极作用。就拿刑事案件法律文书写作来说,辩护词往往需要律师在掌握事实的前提下,充分运用说理严密的构思进行富有说服力的表达;人民法院的裁判书需要事实清晰,说理充分,逻辑缜密且权威庄重。如果文书写作者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感能力,则很难娴熟地驾驭语言文字。总之,好的法律文书写作都需要以良好的语感为支撑。
(二)好的语感能力有利于提高法律文书语言表达效果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技巧和表达效果的感悟。良好的语感能力可以使写作者遣词造句准确,语句表达流畅,语言逻辑清晰合理,从而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比如“犯罪嫌疑人随手捡起一根木棒朝受害人掷去”与“犯罪嫌疑人操起一根木棒朝受害人砸去”就有着不同的表达效果,前者表达的主观恶意较轻,后者表达的主观恶意相对较重。不管是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还是行政案件,用法律文书叙述案件事实时,涉及案件性质、关键性情节或手段的关键字词往往需要字斟句酌,这种精确表述也需要良好的语感能力作支撑。
如前所述,语感能力决定着语言思维的质量和表达的效果,因此,要想提高法律文书的制作质量,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注重语感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三、培养法律文书写作语感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在阅读中培养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强调的就是阅读的效果。阅读行为往往都是手眼脑多种感官综合参与的行为过程,也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经典判例的叙述型法律文书在案件事实呈现、释法说理等方面往往具有明显的优点,表达也更加精准流畅。多看多熟读这些经典判例的法律文书,是积累知识、提高语感能力的最重要途径。同时可以结合法律知识和写作知识进行语篇分析,丰富语言积累,提升驾驭语感的能力。以此为基础,在法律文书写作时抛弃“重格式轻表达”的错误做法,将语感能力的培养同其表达效果的提高相结合,有利于从根本上克服法律文书语言表达效果不理想的弊病。
(二)听说结合,感受语言的丰富性,培养语感
听说练习是凭借语言领会说话者所讲的意思、表达自己思想的思维过程。根据“教、学、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法律文书写作课堂教学中,除了可以对规范的法律文书样本进行语篇分析,通过听说训练来培养学习者在实践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引导学习者利用公开庭审直播视频资料进行观摩,通过反复的训练和修正来培养学习者的語感能力;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案例视频播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习者在听的过程中接受法律逻辑严密、表达精准的法律语言熏陶,在长期的语感训练中培养学习者的语感能力。
(三)通过写作训练培养语感
读写结合更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语感。在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的人在谈论案例时口若悬河,但到真正写作法律文书时却不知从何下手,词不达意。因此,在学习者通过阅读和听说练习提高了语感能力之后,还要进一步培养他们通过恰当流畅的文字来再现案件事实、客观分析事实的能力,表达自己对特定案件的看法及独特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通过持续的模拟案例写作来增强写作语感。只有如此,良好的语感才会得到积累并逐渐增强,从而使法律表达流畅、精准得当。
四、结语
法律文书写作既要遵循规范格式,同时还应该注重语言表达效果。而决定语言表达效果的核心要素是语感,培养法律文书写作者的语感能力是法律文书写作教学的一项最基本的任务。教师在法律文书写作教学中,要牢固树立重视培养学习者语感的意识,通过语篇阅读、分析对比文书范例、反复开展写作训练等多种途径进行长期训练。这样不仅可以使学习者语言文字的理解水平得到逐步提高,而且有利于学习者整体把握法言法语的独特魅力和精髓,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学习者走上工作岗位后,如果能够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写作出语言规范的高质量法律文书,则有助于实现社会大众对司法公正的美好期待。
[ 参 考 文 献 ]
[1] 尹携携.公安刑事法律文书语言表达教学探讨[J]. 学理论,2014(32):176-177.
[2] 杨淑慧.法律文书中的语言运用 [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237-238.
[3] 余高松.语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口:语感教学[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3):121+123.
[4] 宋毅. 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3):28-30.
[5] 屈家泓.语感教学的哲学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6):5-7.
[6] 胡雅静.语感教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3(28):36-37.
[7] 蔡伟,张先亮.语法教学与语感培养[J].语言文字应用, 2005(3):116-123.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