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管理型学生管理模式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系统的主要管理方式,为高校的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面对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异质化特点的呈现,原有的学生管理模式必须与时俱进,构建新的服务型学生管理模式。北京工业大学学生管理系统从全局出发,全面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明确“教育、管理、服务”的定位,更新和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与发展,系统规划高校学生系统的未来发展,把高校学生管理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 学生服务
管理型学生管理模式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方式,对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保障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保障和支撑作用。但是当今高校学生管理却正在面临着社会转型期的巨大挑战,面对理念、体系、结构、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发展需求相矛盾的重大问题,高校学生管理迫切需要在思想领域更新管理理念,在行为领域明确可行的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内容和管理体系,这是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北京工业大学学生管理系统立足于已有经验,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在管理理念、管理内容、管理体系与管理模式的改变上下功夫,构建了全新的服务型学生管理模式,适应了不断深入的高校变革,确保了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和人才强国目标的实现。
一、管理型学生管理模式的形成及特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意义上的大学在我国正式诞生。建国后,经过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和改造,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逐渐形成,管理型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也随之形成。这一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
以社会为本位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是这一模式产生的直接原因。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只有短暂的历史,但是它有着漫长的过去,源远流长的传统教育思想对近现代高等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方式的影响与塑造作用不容忽视。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强调“师道尊严”,认为教育就是“我打你通”,强调个人服从社会的需要,学生服从教师的权威。于是,管理型的学生管理模式成为我国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主要模式。
以政治工作为主要内容是这一模式产生的内在原因。建国初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及时制定了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方针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但是由于实践中对全面发展教育内涵理解的不充分和操作具体化的茫然,形成管理中侧重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做法。因此,在高校的学生管理上,由校党委和团委负责主要工作,没有设立专门的学生事务管理部门,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刚性的行政管理为主要方式的管理模式。
在上述两种主要因素的影响下,管理型的学生事务管理模式逐渐形成。这一模式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恢复、发展与稳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高校学生管理特点,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和管理内容上。在管理人员上,辅导员制度正式建立。这一时期,高校党委和系党总支分别设分管学生管理的副书记,副书记下设辅导员,从而建立了政治辅导员制度。从此,辅导员作为中国高校专职学生工作者的称谓一直沿用至今,辅导员队伍也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骨干。在管理内容上,这一时期,高校重视对学生的时事政治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国内外形势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些内容为日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成为保障高校人才培养方向的核心要素。
尽管管理型学生管理模式为高校学生事务的发展提供了高效快捷的方式,保障高校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型学生管理模式自身的局限性日益显露,对它的指责之声也不绝于耳,诸如:管理方式行政化,管理管理内容虚空化,管理途径单一化,等等。事实上,这一管理模式屡受指责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将学校与教师作为管理的主体,未能关注到大学生思想和生活的实际,未能认识到服务学生也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服务型学生管理模式的产生
服务型学生管理模式的产生不仅来源于管理型学生管理模式管理效率的苍白无力,也来源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高等教育观念的变革,大学生群体特征的变化。
首先,是社会发展带来的高等教育观念变革。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化,我国的教育观念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对学生发展的认识在不断吸收西方教育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学生是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传统的刚性管理方式,过于强调学生的共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不仅使高校的学生管理活动失去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而且扼杀人类本性中的创造性潜能,必将妨碍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只有改革原有的学生管理模式,确立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为学生服务的管理理念才能为学生的天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条件与环境。
其次,是大学生群体特征的变化。当今时代是一个激变中的时代,国际上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进程的加快;国内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引发了中国社会的一系列变化,如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的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元化、就业形式的多元化,等等。在这一背景中成长的当代大学生不仅呈现出与之前学生群体更多的不同特点,即使是他们内部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异质化特点。在认知上,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和理解有着他们独特的认识;另一方面,他们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欲望心强烈、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等问题;在情感上,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有较强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更加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另一方面,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却较差;在行为上,一方面,他们敢于反抗,对父辈、学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语言的创新性更强;另一方面,尚未完全成熟的价值观往往导致他们出现一些偏激的行为。当代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对高校的学生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与时俱进地改革学生管理模式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第三,当代大学生发展需求与期望的变化。将步入社会大学生,他们更追求社会的需求、尊敬的需求,尤其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在此情况下,如果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仍坚持旧有的简单管理模式,忽视学生发展的高级需求,不仅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而且是对他们的一种摧残。因此,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必须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正常的成才环境、成长氛围为责任,树立新型的服务型管理观念。
三、服务型学生管理模式的实现
服务型学生管理模式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学生事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首先,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重视学生的需要和需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全方位的教育及其服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人文、科学、创新为目标,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导,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其次,必须明确“教育、管理、服务”的定位。教育、管理与服务是学生工作的三大职能,新世纪新阶段,高校教育环境、教育对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教育、管理、服务的内容与方法也应不断创新。根据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我校未来将进一步明确“教育、管理、服务”三者的定位:教育应突出促进学生发展的专业化辅导;服务应强调围绕学生成长的需求,管理应注重提高教育与服务的效益。这将是我校未来一段时期内学生工作系统发展的基本思维。
第三,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其一是在学生辅导员的选聘和发展上,根据我校的特点和已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形成了三种有效的选拔渠道:刚入校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社会公开招聘专职从事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教师;本校推荐免试的优秀学生干部。
吸纳优秀人才加入学生管理队伍只是管理队伍建设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发展提供空间,这是稳定和发展高校学生管理队伍,提高学生工作系统整体素质的关键。一般来讲,学生工作系统的人员包括两部分,一是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工作部、团委、招生就业处等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一是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包括分党委副书记、研究生工作组组长、学生科科长、分团委书记、辅导员等)。上述人员中,除部分学院党委副书记由专任教师担任外,其余人员均为专职教育管理人员。
我校根据管理人员的自身特点、条件和意愿,对学生工作系统中的专职人的职务岗位从以下3个方向进行评聘。一是聘任德育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二是教育管理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三是专职辅导员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岗位。
在技术职务评聘的基础上,我校还效仿科学研究中,根据研究方向组成学术团队开展科研活动的模式,创立了高校辅导员学术团队,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实现以研究促实践,以实践带动研究的学习互动模式。我校学生管理系统未来将在以下三个方向建设学术团队:一是学生事务管理方向。主要内容为学生的奖惩、资助、管理、辅导、学生事务管理课程建设等等;二是形势政策教育、国防教育方向。主要内容为军事理论课程建设、形势政策课程建设、国防教育等;三是心理健康教育方向。主要内容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建设等;四是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方向。主要内容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辅导等的内容建设和课程建设。学生管理系统的人员根据自己工作内容、发展方向以及志趣爱好,选择一个学术团队,在完成自己岗位职责以内的工作之后,可以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活动。
总而言之,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仅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高校的学生管理系统来说,传统的、单一的学生管理观念、块状分割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要求,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位”的学生服务理念,变学生管理为学生服务,完善学生成长服务体系,建立条状的、简捷的管理服务机制,建立专业化的管理队伍是日后我校学生管理系统的发展的必然之路。
参考文献:
[1]郭咏.党的教育方针与德育为先[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84-85.
[2]沈壮海.检思与建构:关于世纪之交高校德育的回顾与展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4):46-53.
[3]张国兵.构建专业化辅导员队伍的战略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19-21.
本文系北京工业大学校青年基金“高校学生管理队伍的学术团队式发展模式研究”课题研究部分成果。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 学生服务
管理型学生管理模式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方式,对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保障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保障和支撑作用。但是当今高校学生管理却正在面临着社会转型期的巨大挑战,面对理念、体系、结构、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发展需求相矛盾的重大问题,高校学生管理迫切需要在思想领域更新管理理念,在行为领域明确可行的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内容和管理体系,这是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北京工业大学学生管理系统立足于已有经验,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在管理理念、管理内容、管理体系与管理模式的改变上下功夫,构建了全新的服务型学生管理模式,适应了不断深入的高校变革,确保了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和人才强国目标的实现。
一、管理型学生管理模式的形成及特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意义上的大学在我国正式诞生。建国后,经过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和改造,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逐渐形成,管理型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也随之形成。这一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
以社会为本位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是这一模式产生的直接原因。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只有短暂的历史,但是它有着漫长的过去,源远流长的传统教育思想对近现代高等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方式的影响与塑造作用不容忽视。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强调“师道尊严”,认为教育就是“我打你通”,强调个人服从社会的需要,学生服从教师的权威。于是,管理型的学生管理模式成为我国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主要模式。
以政治工作为主要内容是这一模式产生的内在原因。建国初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及时制定了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方针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但是由于实践中对全面发展教育内涵理解的不充分和操作具体化的茫然,形成管理中侧重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做法。因此,在高校的学生管理上,由校党委和团委负责主要工作,没有设立专门的学生事务管理部门,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刚性的行政管理为主要方式的管理模式。
在上述两种主要因素的影响下,管理型的学生事务管理模式逐渐形成。这一模式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恢复、发展与稳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高校学生管理特点,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和管理内容上。在管理人员上,辅导员制度正式建立。这一时期,高校党委和系党总支分别设分管学生管理的副书记,副书记下设辅导员,从而建立了政治辅导员制度。从此,辅导员作为中国高校专职学生工作者的称谓一直沿用至今,辅导员队伍也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骨干。在管理内容上,这一时期,高校重视对学生的时事政治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国内外形势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些内容为日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成为保障高校人才培养方向的核心要素。
尽管管理型学生管理模式为高校学生事务的发展提供了高效快捷的方式,保障高校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型学生管理模式自身的局限性日益显露,对它的指责之声也不绝于耳,诸如:管理方式行政化,管理管理内容虚空化,管理途径单一化,等等。事实上,这一管理模式屡受指责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将学校与教师作为管理的主体,未能关注到大学生思想和生活的实际,未能认识到服务学生也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服务型学生管理模式的产生
服务型学生管理模式的产生不仅来源于管理型学生管理模式管理效率的苍白无力,也来源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高等教育观念的变革,大学生群体特征的变化。
首先,是社会发展带来的高等教育观念变革。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化,我国的教育观念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对学生发展的认识在不断吸收西方教育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学生是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传统的刚性管理方式,过于强调学生的共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不仅使高校的学生管理活动失去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而且扼杀人类本性中的创造性潜能,必将妨碍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只有改革原有的学生管理模式,确立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为学生服务的管理理念才能为学生的天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条件与环境。
其次,是大学生群体特征的变化。当今时代是一个激变中的时代,国际上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进程的加快;国内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引发了中国社会的一系列变化,如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的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元化、就业形式的多元化,等等。在这一背景中成长的当代大学生不仅呈现出与之前学生群体更多的不同特点,即使是他们内部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异质化特点。在认知上,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和理解有着他们独特的认识;另一方面,他们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欲望心强烈、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等问题;在情感上,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有较强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更加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另一方面,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却较差;在行为上,一方面,他们敢于反抗,对父辈、学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语言的创新性更强;另一方面,尚未完全成熟的价值观往往导致他们出现一些偏激的行为。当代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对高校的学生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与时俱进地改革学生管理模式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第三,当代大学生发展需求与期望的变化。将步入社会大学生,他们更追求社会的需求、尊敬的需求,尤其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在此情况下,如果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仍坚持旧有的简单管理模式,忽视学生发展的高级需求,不仅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而且是对他们的一种摧残。因此,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必须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正常的成才环境、成长氛围为责任,树立新型的服务型管理观念。
三、服务型学生管理模式的实现
服务型学生管理模式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学生事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首先,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重视学生的需要和需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全方位的教育及其服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人文、科学、创新为目标,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导,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其次,必须明确“教育、管理、服务”的定位。教育、管理与服务是学生工作的三大职能,新世纪新阶段,高校教育环境、教育对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教育、管理、服务的内容与方法也应不断创新。根据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我校未来将进一步明确“教育、管理、服务”三者的定位:教育应突出促进学生发展的专业化辅导;服务应强调围绕学生成长的需求,管理应注重提高教育与服务的效益。这将是我校未来一段时期内学生工作系统发展的基本思维。
第三,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其一是在学生辅导员的选聘和发展上,根据我校的特点和已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形成了三种有效的选拔渠道:刚入校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社会公开招聘专职从事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教师;本校推荐免试的优秀学生干部。
吸纳优秀人才加入学生管理队伍只是管理队伍建设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发展提供空间,这是稳定和发展高校学生管理队伍,提高学生工作系统整体素质的关键。一般来讲,学生工作系统的人员包括两部分,一是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工作部、团委、招生就业处等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一是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包括分党委副书记、研究生工作组组长、学生科科长、分团委书记、辅导员等)。上述人员中,除部分学院党委副书记由专任教师担任外,其余人员均为专职教育管理人员。
我校根据管理人员的自身特点、条件和意愿,对学生工作系统中的专职人的职务岗位从以下3个方向进行评聘。一是聘任德育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二是教育管理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三是专职辅导员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岗位。
在技术职务评聘的基础上,我校还效仿科学研究中,根据研究方向组成学术团队开展科研活动的模式,创立了高校辅导员学术团队,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实现以研究促实践,以实践带动研究的学习互动模式。我校学生管理系统未来将在以下三个方向建设学术团队:一是学生事务管理方向。主要内容为学生的奖惩、资助、管理、辅导、学生事务管理课程建设等等;二是形势政策教育、国防教育方向。主要内容为军事理论课程建设、形势政策课程建设、国防教育等;三是心理健康教育方向。主要内容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建设等;四是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方向。主要内容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辅导等的内容建设和课程建设。学生管理系统的人员根据自己工作内容、发展方向以及志趣爱好,选择一个学术团队,在完成自己岗位职责以内的工作之后,可以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活动。
总而言之,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仅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高校的学生管理系统来说,传统的、单一的学生管理观念、块状分割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要求,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位”的学生服务理念,变学生管理为学生服务,完善学生成长服务体系,建立条状的、简捷的管理服务机制,建立专业化的管理队伍是日后我校学生管理系统的发展的必然之路。
参考文献:
[1]郭咏.党的教育方针与德育为先[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84-85.
[2]沈壮海.检思与建构:关于世纪之交高校德育的回顾与展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4):46-53.
[3]张国兵.构建专业化辅导员队伍的战略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19-21.
本文系北京工业大学校青年基金“高校学生管理队伍的学术团队式发展模式研究”课题研究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