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干年前,偏远地区初中毕业生在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成绩优秀者首选中专、技校、中师,而这些学生一旦被录取,这就意味着即已跳出农门,因为他们所属的这些学校是在国家计划内招生,有指标,包分配,“皇帝儿女不愁嫁”,他们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就可吃皇粮,端铁饭碗,这一现实直接刺激和影响着部分学生和家长,使其成为部分初中生学习的动力。
然而,科技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几年过去,今日偏远地区初中毕业生的现状如何呢?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他们之中的佼佼者,当首选上高中,为今后上大学打基础,创条件,而当年的中专、技校、中师已如明日黄花,门庭冷落,无人问津,而大部分初中生则回乡直接参加农牧区生产劳动。
近年来,全国高校连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太轻松的社会话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别说中专、技校、中师,一些非名牌大学生也如过江之鲫,这一现实也直接波及和影响到农牧区初中教学,个别学生受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小环境影响,学习目的不明,动机不纯,人云亦云,得过且过,能玩则玩,能混则混。家长对教育的支持,以及期望值已大打折扣,一部分农牧区学生家长则片面地认为“自古华山一条路”,眼下连这条路也断了,“过了韩家坡,秀才比驴多”,如今大学生都不包分配了,都是自己找工作,咱的娃娃上学有啥用?其实,这仍是“读书无用论”和“学而优则仕”的翻版,是计划经济下应试教育的误区,其根本原因在于观念的转变。岂不知九年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它在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的同时,也肩负着培养有觉悟、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这一历史重任。
众所周知,今日农牧区,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农畜产品竞争异常激烈,广大偏远地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科学文化技术,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一方面,偏远地区急需大批科技人才,求贤若渴,而另一个方面,拥有真才实学,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才又属凤毛麟角。问题的结症又在哪里呢?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凡是农牧区率先步入小康之家者,总是一些有文化、懂技术、有较高素质的人,反之,那些没文化的、不懂技术的贫困户,国家在不断地为其输血、造血,到头来最后还是严重贫血。
然而,一批批回乡务农的初中毕业生,他们先是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然而许多传统的劳动技术,仍需要父辈们手把手地言传身授,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现行的人教版统编教材与农牧区生产技术间有距离,再加上教学方法滞后,教学与实践两张皮,严重脱节。如此,家长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认识不足,也就不足为怪了。
同是九年义务教育,山西省某试验中学的经验可借鉴,他们在初中阶段就因地制宜地开设了实用技术培训。如机械修理一课,一教师竟然把摩托车开到讲台前,他边讲边拆卸,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这种开放的、直观性教学,很受学生欢迎;另一位生物教师竟把学生带到苗圃里,现场搞果树嫁接、葡萄栽培;另一位教师则身兼数职,其中一职是兽医,竟和某经济实体效益挂钩,边教学,边养殖,获益多多。他们将学校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学校化,有时学生在田野里与农民一同实践,有时农民也和学生坐在同一课堂听讲;他们认为,所谓素质教育,就是生存教育,谁掌握了未来偏远地区科学文化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通向富庶大门的金钥匙。
诚然,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方方面面的通力合作。它有权威的法律法规、条例、机制,有与之相配套的硬、软件,有相应的教材和高素质的合格教师……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但当务之急,应以转变观念为重,让偏远地区初中教学尽快走出应试教育这一误区。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所处的新疆尼勒克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为顺应时代发展、市场经济与社会需要。2008年,在各族人民的期盼中办起了初级规模的职业中专技术学校(四中),相继开设了电子技术应用、珠宝鉴定与首饰工艺、药物制剂、普通护理、酒店服务与管理、服装设计与工艺、汽车维修与营销、美容美发、烹饪、家店维修等专业。这一举措,无疑给偏远地区广大九年教育的完成者和未完成者带来了福音,也为他们今后的升学、就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作者单位:835700新疆尼勒克县第二中学)
然而,科技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几年过去,今日偏远地区初中毕业生的现状如何呢?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他们之中的佼佼者,当首选上高中,为今后上大学打基础,创条件,而当年的中专、技校、中师已如明日黄花,门庭冷落,无人问津,而大部分初中生则回乡直接参加农牧区生产劳动。
近年来,全国高校连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太轻松的社会话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别说中专、技校、中师,一些非名牌大学生也如过江之鲫,这一现实也直接波及和影响到农牧区初中教学,个别学生受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小环境影响,学习目的不明,动机不纯,人云亦云,得过且过,能玩则玩,能混则混。家长对教育的支持,以及期望值已大打折扣,一部分农牧区学生家长则片面地认为“自古华山一条路”,眼下连这条路也断了,“过了韩家坡,秀才比驴多”,如今大学生都不包分配了,都是自己找工作,咱的娃娃上学有啥用?其实,这仍是“读书无用论”和“学而优则仕”的翻版,是计划经济下应试教育的误区,其根本原因在于观念的转变。岂不知九年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它在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的同时,也肩负着培养有觉悟、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这一历史重任。
众所周知,今日农牧区,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农畜产品竞争异常激烈,广大偏远地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科学文化技术,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一方面,偏远地区急需大批科技人才,求贤若渴,而另一个方面,拥有真才实学,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才又属凤毛麟角。问题的结症又在哪里呢?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凡是农牧区率先步入小康之家者,总是一些有文化、懂技术、有较高素质的人,反之,那些没文化的、不懂技术的贫困户,国家在不断地为其输血、造血,到头来最后还是严重贫血。
然而,一批批回乡务农的初中毕业生,他们先是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然而许多传统的劳动技术,仍需要父辈们手把手地言传身授,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现行的人教版统编教材与农牧区生产技术间有距离,再加上教学方法滞后,教学与实践两张皮,严重脱节。如此,家长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认识不足,也就不足为怪了。
同是九年义务教育,山西省某试验中学的经验可借鉴,他们在初中阶段就因地制宜地开设了实用技术培训。如机械修理一课,一教师竟然把摩托车开到讲台前,他边讲边拆卸,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这种开放的、直观性教学,很受学生欢迎;另一位生物教师竟把学生带到苗圃里,现场搞果树嫁接、葡萄栽培;另一位教师则身兼数职,其中一职是兽医,竟和某经济实体效益挂钩,边教学,边养殖,获益多多。他们将学校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学校化,有时学生在田野里与农民一同实践,有时农民也和学生坐在同一课堂听讲;他们认为,所谓素质教育,就是生存教育,谁掌握了未来偏远地区科学文化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通向富庶大门的金钥匙。
诚然,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方方面面的通力合作。它有权威的法律法规、条例、机制,有与之相配套的硬、软件,有相应的教材和高素质的合格教师……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但当务之急,应以转变观念为重,让偏远地区初中教学尽快走出应试教育这一误区。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所处的新疆尼勒克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为顺应时代发展、市场经济与社会需要。2008年,在各族人民的期盼中办起了初级规模的职业中专技术学校(四中),相继开设了电子技术应用、珠宝鉴定与首饰工艺、药物制剂、普通护理、酒店服务与管理、服装设计与工艺、汽车维修与营销、美容美发、烹饪、家店维修等专业。这一举措,无疑给偏远地区广大九年教育的完成者和未完成者带来了福音,也为他们今后的升学、就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作者单位:835700新疆尼勒克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