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公约:幼儿秩序感建立的“温情导师”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sir8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秩序感的建立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是幼儿良好习惯与规则建立的隐性介质。秩序感教育缺失,幼儿易滋生消极行为,易缺少激情合作,易产生混乱盲从。游戏公约能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万物共融的秩序,产生积极和谐的行为,发展有序美好的规则。生成公约、内化公约和对话公约的策略,能助推幼儿形成和谐融洽的秩序品格,生成立身行己的核心素养,发展幼儿正向的秩序感。
  关键词:游戏公约;秩序感;秩序品格;联结;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6B-0058-05
  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指出:“秩序就叫做事物的灵魂。”[1]的确,秩序是万物最伟大的一种样态。山川与河流的和谐共存,白天与黑夜的周而复始,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相处,无时不在向人们展示着一定的秩序与规律。日月星辰之运行、花草树木之生长、春夏秋冬之更迭、人类与生物之繁衍等,这些规律性的存在,处处在向人们呈现着一种使人敬畏的秩序性。幼儿期是秩序感建立的敏感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秩序和谐的思维认知方式,建立的和谐融洽的秩序品格,拥有的立身行己的核心素养,将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幼儿秩序感缺乏的不利影响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包括艺术、宗教和道德活动的最终源泉,是心灵的某种秩序。”[2]秩序感是人对秩序的良好感受、美好追求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及规则等。秩序感缺乏,必然给幼儿的世界带来混乱。
  (一)影响幼儿习惯养成,易滋生消极行为
  美国社会心理学研究显示:3至5岁的儿童如果有着良好的生活秩序习惯,当他们6岁以后,在人际交往中会表现出自如与和谐 [3]。幼儿与自然、社会必须是和谐共生的,也必须遵从一定的秩序。幼儿秩序感缺乏,其习惯和行为就会混乱,就会与周围的环境不和谐。譬如:游戏时很开心,而游戏后的材料胡乱堆放,等等。这些将会导致幼儿产生消极行为。
  (二)影响幼儿规则建立,易缺少激情合作
  秩序感是幼儿建立规则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石,它为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基础。秩序感缺乏的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会缺少激情与合作,甚至感受不到乐趣,感受不到成功的体验。幼儿在秩序感发展的敏感期,缺失了秩序与规则的培育,将会阻碍其规则意识的建立和能力的发展,产生在游戏中争抢与争斗等行为。这些也必然会滋长其违背社会公德的不健康行为。
  (三)影响幼儿秩序发展,易导致混乱盲从
  幼儿秩序感的发展,对其心理的稳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如果错过敏感期的发展,幼儿秩序感的发展与其心理秩序“内需”的发展就不能保持一致,这将导致幼儿安全感和协调性等方面的心理发展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幼儿内心产生焦虑情绪,不会处理同伴关系,在游戏中不按规则行事等。这些将导致幼儿的秩序发展出现混乱与盲从。
  二、游戏公约的内涵及在幼儿秩序感建立中的价值
  蒙台梭利认为:在幼儿的九大敏感期中,秩序感是人的第一需要,它影响着人一生的习惯和品行[4]。由此可见,幼儿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和品格,是其亮丽的人生底色。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秩序感具有非凡的价值和意义。
  (一)游戏公约的内涵
  游戏公约是教师根据幼儿游戏发展的需求建立的约定,它是为幼儿游戏的开展以及规则意识与秩序感的建立提供保障,引导幼儿形成正確的秩序认知,并帮助幼儿建立正向秩序感的一种守则。
  本文中的游戏公约,特指户外区域游戏公约。它是教师用“公约牌”“指导语”“树标杆”等幼儿易于理解的方式,引导幼儿户外区域游戏行为及游戏规则的一种“约定”和“激励”。幼儿秩序感的建立是不能完全依赖自我的,教师必须在幼儿秩序感建立的外部刺激和幼儿秩序感的内需之间建立联结。
  (二)游戏公约在幼儿秩序感建立中的价值
  1.有利于幼儿生发万物共融的感受,形成秩序认知
  幼儿必须建立与万物共融的秩序认知,才能达到与万物和谐共生。幼儿在对自身秩序的独特感受中,会逐步产生一种对秩序感的心理依赖,这是影响幼儿秩序建立的重要因素。游戏公约观照幼儿游戏活动中对秩序的感受与认知,把幼儿秩序心理发展的内需与公约中的规则联结起来,能让幼儿对万物秩序的存在产生敬畏心理。
  2.有利于幼儿产生积极和谐的行为,建立秩序规则
  良好的秩序规则行为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保障。幼儿拥有良好的秩序感对其生活及学习等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游戏公约用各种约定,把幼儿的游戏方式、规则建立与公约建立联结起来,让幼儿在良好的秩序环境中,拥有更加积极、乐观的情绪和舒适、安全、愉快的心理感受,而这是促进幼儿产生积极和谐秩序行为的基石。
  3.有利于幼儿建立有序美好的规则,促进秩序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拥有良好秩序感的幼儿,其规则意识、学习能力及社会交往等都有更好的发展。如果幼儿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得到合理满足,他们就能轻松获得某种认知或技能。游戏公约的各种约定,让幼儿感受到了同伴间的友爱,感受到了身边事物的有序,而这将是促进幼儿在和谐快乐中获得秩序发展的源泉。
  三、利用游戏公约建立幼儿秩序感的实践策略
  夸美纽斯在其教育理论中指出,宇宙万物和人的活动都存在着一种共同的秩序,这一秩序保证了宇宙万物的和谐发展[5]。而游戏公约是助推幼儿游戏发展的力量,是促进幼儿秩序感生长的有效路径。
  (一)生成公约:寻幼儿秩序感认知路径
  幼儿秩序感的建立,是在他们的秩序发展内需与外部刺激的和谐共生中发展起来的。当幼儿的心理秩序内需与外部刺激相一致时,他们对秩序感的认知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得到有效的发展。
  1.引发“公约认知”
  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深入开展,许多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已从室内搬至户外,户外区域游戏已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主阵地。幼儿户外区域游戏“混龄”开展的样态,使幼儿游戏学习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也因此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和矛盾。譬如:游戏后的材料不能很好归位、游戏中发生争斗及游戏中出现安全问题等。   幼儿游戏环境的改变,必然引发他们对游戏规则及秩序的新需求。如何让幼儿游戏的需求与游戏的规则建立联结?如何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讲规则、有秩序?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拥有更多和谐友好的互助与合作?这就需要引发幼儿确立新的认知——建立游戏公约。
  2.研讨“公约条文”
  幼儿对世界的解密有其独特的感知和语言,游戏公约的建立,也必须尊重他们的独特性。教师在引导幼儿研讨公约内容时,既要引导他们建立自主的规则秩序需求,也要引导他们关注游戏中不同幼儿的差异需求,以把幼儿的目光从自我引向他人,从个体引向全体。
  在引导幼儿研讨公约条文时,可选用他们游戏中的典型“游戏事件”,譬如材料取放无序引发的不安全事件、碰撞引发的争执事件等,引发幼儿认知。这类幼儿亲历的事件,易于引发他们对规则、秩序的认知和需求。另外,还可以利用视频和书本故事中的情境,激发幼儿秩序新内需,引发幼儿秩序新认知,为形成秩序公约打底。
  3.生成“公约守则”
  在幼儿游戏时,教师要通过敏锐的观察去洞悉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秩序需求,以做到正确解读,为生成游戏公约守则提供有效的支持性建议。生成幼儿游戏公约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秩序发展的心理内需,全盘考虑幼儿游戏规则及秩序的建立,以使幼儿的秩序内需发展与规则要求相一致,有效建立幼儿的秩序感。
  游戏公约生成过程中,公约内容要灵活有变化,要为幼儿规则秩序的发展服务。可以先以班级为单位,用反复试行、研讨、修订的方式形成公约内容,然后放到平行班试行、研讨、修订,最后放至全园试行、研讨、修订,以生成适宜的公约守则,指导幼儿的行为,发展幼儿的秩序感。
  (二)内化公约:促幼儿秩序感联结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顾到个体差异”[6]。作为幼儿游戏学习主阵地的户外区域游戏,无疑是幼儿秩序感建立的主战场。
  1.“公约牌”联结秩序
  游戏公约生成了,那么如何让公约发挥效应,助推幼儿游戏规则、秩序的发展呢?如何让公约与秩序建立有效联结呢?幼儿园的户外区域数量较多,众多的区域规则幼儿难以掌握,反复的说教也会让幼儿心生厌倦,不利于公约生效。为此,经过与幼儿商讨,“公约牌”应运而生,它用幼儿喜爱的方式,把公约与规则、秩序联结起来。
  公约牌是用各种卡通形象制作的,可贴、可挂、可立,与区域相得益彰,是各游戏区域的别样风景,深受幼儿的喜爱。公约牌的内容,则来自各班幼儿的设计。在设计之初,全园幼儿人人参与,加深对公约的认知。最终,师幼共同选取重要内容进行融合,制作形成公约牌。公约牌是幼儿规则建立的方向标,被称为联结幼儿秩序的“温情导师”。
  2.“指导语”联结秩序
  在户外区域游戏时,幼儿易因场地、空间大而兴奋,也易把规则秩序抛至脑后,忘却公约的存在;同时,他们还经常会因材料的不足、游戏中的干扰等产生冲突。幼儿游戏中出现的这些行为,是其秩序内需认知与外部环境产生冲突的表现,会严重干扰秩序感的建立,需要教师经常加以指导。
  教师在调解幼儿游戏中出现的冲突与矛盾时,宜用“隐性”和“分层”的指导语去引导,帮助幼儿解决冲突,重新建立和谐关系。譬如:幼儿因材料不足引发的冲突,教师在指导时,对小班的幼儿应用鼓励性指导语,并为其选用激励性替代材料;对中、大班的幼儿则应多用理性指导语,并暗示其选用替代性材料。教师的指导语应做到既能够解决幼儿游戏中产生的冲突与矛盾,又能够指导幼儿形成新的规则认知和新的秩序感。
  3.“树标杆”联结秩序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模仿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是实现个体行为社会化的基本历程之一。”[7]模仿是幼儿最常见的学习行为,也是幼儿实现秩序内需的重要方式。由于幼儿明辨是非的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他们在模仿学习中会受到正反两个方面行为的影响。因此,必须为幼儿树标杆,用积极的行为引导幼儿与优良的规则、秩序建立联结。
  树标杆这一模仿学习方法,对幼儿非常有效。譬如:在幼儿游戏后的“交流一刻”,请幼儿说说游戏中的感悟,并挖掘其中的亮点,为幼儿树立榜样。同伴是幼儿模仿学习的重要他人。利用同伴的良好行为,去唤起幼儿积极的情感和愿望,去引发幼儿争做榜样的积极心理,引发幼儿与同伴进行积极互动的行为,这对幼兒形成良好的秩序感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对话公约:行幼儿秩序感固化策略
  游戏公约让幼儿与秩序感建立了联结,并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规则意识和行为。但幼儿秩序感的建立具有不稳定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反复的外部刺激强化。对话公约机制的建立,让公约有效地固化了幼儿的秩序感。
  1.师师对话公约,使幼儿秩序感的固化更具策略性
  师师对话公约,能够为固化幼儿秩序感提供有效支持,以实现公约的持续有效性。当幼儿的游戏方式及游戏材料发生改变时,原有的公约就会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可能需要修订。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幼儿游戏中的各种需求,并做好有价值的记录,以便于有针对性地调整公约。
  师师对话公约,有利于教师对幼儿秩序的建立进行有效指导。譬如:每周选取固定的时间,开展教师间的公约对话活动。在对话活动中,教师可以互相交流幼儿游戏中的“精彩小视频”“趣味小故事”“亮点瞬间”“不和谐音符”等,以获取可以共享的方法、经验和策略。师师对话公约,能够让教师对幼儿秩序感的固化更具策略性。
  2.幼幼对话公约,使幼儿秩序感的固化更具针对性
  幼幼对话公约,可以实现秩序感固化的针对性。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各种方式与公约建立联结,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规则秩序。但随着游戏材料及游戏方式的更替,幼儿在游戏中就会出现新的矛盾和冲突,这就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指导策略,建立新的公约来促进幼儿秩序感的发展。
其他文献
承办单位:山东电子学会、山东赛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单位:山东省信息产业协会比赛内容1、电子产品设计选题(创新创意、单片机及嵌入式设计等);2、电子商务选题(创意与创业策划、网店实战运营、电商企业会计信息化等);3、软件开发创意选题;4、数字媒体技术选题(平面设计、微电影、动画制作、建设工程信息化技术、虚拟现实设计与应用、三维数字创新创意设计等);5、飞行器创新创意选题;6、红色主题创意选题。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的研究方法,对新疆14个地州市2014—2018年的低碳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探究。研究发现,从静态的角度来分析碳排放效率,SBM-DEA效率值的平均值均小于1,属于非有效状态。从动态的角度可以分为时间序列和空间差异,从时间序列的方面分析,新疆的农业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大致呈上升的趋势,且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指数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从空间差异的方面分析,新疆各地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一定的差异。
投资乘数是研究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的重要工具.常用的投资乘数的计算公式有四个,分别是GDP增量与投资增量之比、两部门经济的乘数、三部门经济的乘数和四部门经济的乘数.常用的投资乘数的计算方法有两种:边际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这些乘数在理论上都是成熟的、可靠的,但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这给实际应用带来了困难和困惑.究竟哪个投资乘数公式计算出的结果更准确、与现实更吻合呢?依据1980—2019年四十年的数据用边际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用回归分析法计算出的四部门经济的投资乘数最准确和可靠.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产生及其形式的演化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早期物物交换的不便导致的供求分离诉求,催生了新的经济事物——货币.早期实物货币受制于社会生产的制约,经历了必需品实物货币及其与奢侈品实物货币并存的两个阶段.金属货币尤其是金银严格意义上属于实物货币,但其相比于以前的实物货币而言,具有许多优良的属性,并且突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信用货币的诞生是造纸术进步与中央集权强化的结果,是货币从有使用价值向无使用价值形态的飞跃.不论是何种形式的货币,都是抽象劳动的代表,只是早期的附着于具体的物
期刊
针对乡村学校课外阅读指导低效的多种原因,探讨乡村学校课外阅读规划的指向性与可行性、课外阅读指导的全程性与有效性、课外阅读评价的过程性与多样化,从而实现乡村课外阅读指导“软着陆”。
2021年6月1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召开"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总结评估视频会议。会议在应急管理部和四川省应急管理厅设主会场,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应急管理部部长黄明,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是国家层面举办的大规模抗震救灾综合性实兵演习,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四川省、军队有
朱光潜先生谈文学,可以说,谈的就是“趣味”二字。《谈文学》是我读的第一本朱光潜先生的书。书很薄,一共123页;每篇文章也很短。把书拿在手里,轻飘飘的,毫无分量感。它是一本阐释文学原理的经典之作,也是一本美学著作。但我觉得,说它是文学的入门读物亦无不可。朱光潜先生谈的是文学(诗学),说的是审美(在阅读中欣赏,欣赏所凭的是趣味),论的却是人生(哲学)。文学(诗学)、美学(哲学)、语文学(阅读学、写作学),他将三者融会贯通,如盐在水,饮者知味。我是更愿意把它当作语文学来读的,因为我觉得它比其他,许多厚重的、理论
[目的/意义]产业竞争情报是情报工作的重要实践。探索技术创新系统(TIS)在产业竞争情报中的可用性,有助于将产业经济等理论基础与图书情报、多源数据分析相结合,丰富产业竞争情报的分析手段和方法。[方法/过程]依照技术创新系统理论建立分析框架,明确了各个环节及相关系统功能的情报分析内容和方法。最后在该分析框架下,以稀土产业为例进行了具体应用研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利用基于技术创新系统建立的产业竞争情报分析框架可以从市场结构、资源流动、政策制度等角度更加系统、全面地把握产业发展内外影响因素和全过程,为更加
预期未来十年通信网络容量千倍增长,无处不在的无线连接成为现实,但高度复杂的网络、高成本的硬件和日益增加的能源消耗成为未来无线通信面临的关键问题。研究创新、高效、节约频谱和资源的解决方案以满足5G-Advanced和6G的需求势在必行。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能够突破传统无线信道不可控特性,实现主动地控制无线传播环境,在三维空间中实现信号传播方向调控及增强或消除,抑制干扰并增强信号,构建智能可编程无线环境新范式。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基础性关键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