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顺学而导”是在新课标理念指引下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把教学的重点从关注教师的教转为了关注学生的学,也只有关注学生的学,顺学而导,才能导出实效。从“因学设导,学导结合,导在关键”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对顺学而导的课堂进行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 顺学而导 导出实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9-082
“顺学而导”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紧密结合学情,根据学情灵活调整教学思路,创造性地利用课堂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倡导“顺学而导”需要教师在科学、适度的前提下,把整个数学活动的重心转到学生的“学”上,教师只需“因学设教,顺学而导”。这样教学,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教学束缚较强的弊端,从而使课堂教学多几分洒脱与从容。
一、因学设导,内化提升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让学生先行自学,然后再针对学生原有的思维水平因学设导,并且以此为基点,在学生学习困难处加以引导,以指明探究或者思考方向,进而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起到内化提升的作用。
如教学“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时,以“4.75 3.4”为例,我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先行自学,自己试着解决问题,然后再汇报交流。学生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1.小数点与小数点对齐,结果是8.15。2.把数字从右到左对齐,各个数位上数字相加。到底哪个是正确的?我这样引导学生:“如果从小数点对齐这个角度来考虑,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如果把算式从右到左对齐,这样相加,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吗?为什么?”学生以问题为基点,积极展开思考探究,进而得出:只有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相加减,因此,要把小数点对齐再相加。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尝试,自己总结学习的方法,然后再进行交流汇报,最后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恰当的引导、点拨,使学生在深入思考中理解了知识的本质。
二、以导促学,学导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导是有目的的。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在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时,教师如能通过自己的巧妙引导,如蜜蜂引路一般帮助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让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将会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预学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第一手资料,然后,让学生说说求梯形的面积都有哪些方法。有学生认为可以把梯形转化为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来计算,有学生认为可以把梯形转化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来计算(学生已经学过如何求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在学生汇报的时候,教师根据汇报情况及时指出:“能说说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对于你想求出梯形的面积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在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怎样才能化未知为已知,把解决问题中的拦路虎一一搬走呢?”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一种引导者、参与者的地位,让学生自主去发现、探究,教师只需要在学生受阻的时候适时指点一下,这样轻轻松松就能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导在关键,导在节点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导学行为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的,要想让教师的导学行为凸显实效,教师的顺学而导就要导在关键点。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上,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精要,要起到点拨引导作用,要注重讲清重难点、新旧知识联系点,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教学效果。
如教学“观察物体”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明白“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所观察到的物体的样子是不一样的”,以此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操作和推理能力。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能够正确辨认出从上面、正面、侧面所观察到的物体的情况。在教学这一课时,为了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我先把从学校不同角度拍摄到的照片让学生观察、辨认。在学生分辨不出来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请大家结合自己对学校的印象,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学校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左右两边各是什么?如果从高空往下看,我们的学校又会是什么样的?”在学生的想象中,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变得清晰起来,这时再让学生回答,学生都能回答得很准确。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教师主要通过恰当的语言引导学生想象。这样的引导,既导在了教学的关键点,又导在了学生学习的疑难点,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得轻松,学得自然,教师就要注重顺学而导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尊重学情,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进而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责编 童 夏)
[关键词]课堂教学 顺学而导 导出实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9-082
“顺学而导”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紧密结合学情,根据学情灵活调整教学思路,创造性地利用课堂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倡导“顺学而导”需要教师在科学、适度的前提下,把整个数学活动的重心转到学生的“学”上,教师只需“因学设教,顺学而导”。这样教学,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教学束缚较强的弊端,从而使课堂教学多几分洒脱与从容。
一、因学设导,内化提升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让学生先行自学,然后再针对学生原有的思维水平因学设导,并且以此为基点,在学生学习困难处加以引导,以指明探究或者思考方向,进而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起到内化提升的作用。
如教学“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时,以“4.75 3.4”为例,我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先行自学,自己试着解决问题,然后再汇报交流。学生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1.小数点与小数点对齐,结果是8.15。2.把数字从右到左对齐,各个数位上数字相加。到底哪个是正确的?我这样引导学生:“如果从小数点对齐这个角度来考虑,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如果把算式从右到左对齐,这样相加,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吗?为什么?”学生以问题为基点,积极展开思考探究,进而得出:只有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相加减,因此,要把小数点对齐再相加。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尝试,自己总结学习的方法,然后再进行交流汇报,最后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恰当的引导、点拨,使学生在深入思考中理解了知识的本质。
二、以导促学,学导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导是有目的的。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在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时,教师如能通过自己的巧妙引导,如蜜蜂引路一般帮助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让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将会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预学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第一手资料,然后,让学生说说求梯形的面积都有哪些方法。有学生认为可以把梯形转化为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来计算,有学生认为可以把梯形转化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来计算(学生已经学过如何求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在学生汇报的时候,教师根据汇报情况及时指出:“能说说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对于你想求出梯形的面积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在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怎样才能化未知为已知,把解决问题中的拦路虎一一搬走呢?”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一种引导者、参与者的地位,让学生自主去发现、探究,教师只需要在学生受阻的时候适时指点一下,这样轻轻松松就能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导在关键,导在节点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导学行为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的,要想让教师的导学行为凸显实效,教师的顺学而导就要导在关键点。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上,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精要,要起到点拨引导作用,要注重讲清重难点、新旧知识联系点,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教学效果。
如教学“观察物体”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明白“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所观察到的物体的样子是不一样的”,以此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操作和推理能力。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能够正确辨认出从上面、正面、侧面所观察到的物体的情况。在教学这一课时,为了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我先把从学校不同角度拍摄到的照片让学生观察、辨认。在学生分辨不出来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请大家结合自己对学校的印象,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学校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左右两边各是什么?如果从高空往下看,我们的学校又会是什么样的?”在学生的想象中,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变得清晰起来,这时再让学生回答,学生都能回答得很准确。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教师主要通过恰当的语言引导学生想象。这样的引导,既导在了教学的关键点,又导在了学生学习的疑难点,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得轻松,学得自然,教师就要注重顺学而导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尊重学情,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进而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责编 童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