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级燃气联合循环机组主、再热蒸汽管道保温采用纳米气凝胶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机电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某H级燃气联合循环机组作为分析载体,通过对比该机组主蒸汽及再热蒸汽管道保温分别采用硅酸铝针刺毯和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保温材料的技术经济性,并结合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保温材料的优点,分析现阶段H级燃气联合循环机组主、再热蒸汽管道保温采用纳米气凝胶的可行性。从经济性上进行对比,由于纳米气凝胶的初投资太高(比采用硅酸铝针刺毯高出147.15万元),投产后30年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的综合费用才会比硅酸铝针刺毯节省87.95万元,但同时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具有绝热性能更好、寿命可涵盖机组全生命周期、美观、施工便捷、环保等优点,因此,从机组全生命周期来考虑,选用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作为机组主蒸汽及再热蒸汽管道保温材料是可行的。
  关键词:纳米气凝胶;硅酸铝;主蒸汽;再热蒸汽;燃气联合循环;保温
  0    引言
  随着技术的发展,燃气联合循环机组主蒸汽及再热蒸汽的参数越来越高,蒸汽的成本和做功能力也随之提高,而且由于H级燃气联合循环机组布置的原因,主蒸汽、再热蒸汽管道长度一般在100 m以上,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因此,通过降低主蒸汽、再热蒸汽管道的单位长度散热损失,可以有效保持蒸汽的做功能力,从而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对于600 ℃以上的管道,可选保温材料主要有硅酸铝制品、硅酸镁纤维毯、多腔孔陶瓷复合绝热制品、纳米气凝胶制品等。其中硅酸铝制品是我国电力行业高温管道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常规保温材料,具有延伸性好、抗震性强、质量轻、隔热性佳、稳定性较强等特点,且在上千摄氏度的高温下不变形,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工产业、电力行业、暖通等各个领域。
  纳米气凝胶制品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高效保温材料,是一种把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于增强纤维中的轻质纳米多孔非晶固态材料,在目前已知的隔热材料中,其导热系数最低,因此它可以大大降低保温层厚度,同时减少散热损失。纳米气凝胶毡具有柔软、易裁剪、无机防火、整体疏水等特性,主要用于工业管道、可拆卸式保温套、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保温隔热。
  本文将用某H级燃气联合循环机组作为分析载体,通过对比该机组主蒸汽及再热蒸汽管道保温分别采用硅酸铝针刺毯和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保温材料的技术经济性,并结合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保温材料的优点,分析现阶段H级燃气联合循环机组主、再热蒸汽管道保温采用纳米气凝胶的可行性。
  1    两种绝热材料的特点
  1.1    硅酸铝针刺毯
  硅酸铝针刺毯具有延伸性好、抗震性强、质量轻、隔热性佳、稳定性较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化工产业、电力行业、暖通等各个领域,是我国电力行业高温管道应用最早和最广泛的常规保温材料。
  硅酸铝针刺毯通常是将硅酸铝原料加入电弧炉或电阻炉中熔融,形成流股,流股经压缩空气或蒸汽喷吹后成为纤维,经过除渣器除渣后,集棉形成成品纤维,最后针刺成毯。
  成品的硅酸铝针刺毯制品应符合《绝热用硅酸铝棉及其制品》(GB/T 16400—2015)的相关要求,主要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
  硅酸铝针刺毯的特点:
  (1)绝热性能良好。硅酸铝纤维直径一般为微米级,纤维之间的接触面小,固体热传导路径长,因此热阻很大。同时硅酸铝纤维之间有丰富的微米级间隙,有效地減小了空气的对流传热。因此,硅酸铝材料具有很好的绝热性能,在管道温度600 ℃时的热导率约为0.1 W/(m·K)。
  (2)价格较低。每立方米硅酸铝制品的价格是600~1 000元。
  (3)耐候性稍差。由于硅酸铝针刺毯等制品的纤维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隙,因此整体组织强度不大,在浸湿或经过较长时间运行后,通常会发生老化、局部坍缩等情况,从而导致保温效果变差,管道散热损失增加,甚至出现管道保温层外表面超过防烫伤温度的情况。
  1.2    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
  纳米气凝胶制品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高效保温材料,是一种把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于增强纤维中的轻质纳米多孔非晶固态材料,具有在目前已知的隔热材料中最低的导热系数,因此它可以大大降低保温层厚度,同时减少散热损失。纳米气凝胶毡主要用于工业管道、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保温隔热,仅在少数火电厂高温管道保温方面有应用业绩。
  纳米气凝胶制品一般采用溶胶—凝胶法进行商业化制备,在凝胶过程前加入功能性添加材料,如红外遮光剂、增强纤维、微米级骨架颗粒以及高温收缩抑制剂、疏水剂等,再经超临界干燥制成复合绝热材料。
  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材料的性能应符合《纳米孔气凝胶复合绝热制品》(GB/T 34336—2017)的相关要求,其主要性能指标如表2所示。
  纳米气凝胶绝热毡的特点:
  (1)绝热性能极佳。气凝胶制品的孔洞率高达80%~99.8%,其孔洞的典型尺寸为1~100 nm,比表面积高达100~1 000 m2/g。纳米级孔洞使其热传导距离远大于纤维类绝热材料,同时孔洞的直径小于空气分子自由运动的平均距离,从而有效降低了固体热传导和空气对流传热,因此具有很低的导热系数。
  (2)减薄保温厚度。由于绝热性能优秀,因此在同等条件下,管道温度600 ℃时的热导率约为0.04 W/(m·K),保温厚度和用量比硅酸铝制品少1/2以上,节省了布置空间。
  (3)机械强度高。由于纳米级颗粒和增强基材结合牢固,因此纳米气凝胶绝热毡具有较好的抗压抗拉强度,使用寿命远高于常规的纤维制品。
  (4)耐候性好。纳米气凝胶绝热毡的遮光剂、疏水剂等材料均匀分布于绝热材料中,得益于类似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复合结构,在整个使用寿命内,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材料的绝热性能下降很少。
  (5)价格高昂。纳米气凝胶的每立方米价格较高,是硅酸铝制品的15倍左右,约为15 000元/m3,因此总体初投资要比传统材料高得多。   2    技术经济对比
  下面将对某H级燃气联合循环机组的高压主汽管道和高温再热管道采用硅酸铝针刺毯和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保温进行经济性比较。
  2.1    保温设计原则
  (1)该机组保温设计按《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DL/T 5072—2019)执行。
  (2)保温厚度按“经济厚度法”计算确定。室内温度取27 ℃,室外环境温度取历年平均温度22.4 ℃,控制设备及管道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不超过50 ℃。室外风速取年平均风速2.0 m/s。
  (3)硅酸铝针刺毯的性能遵循《绝热用硅酸铝棉及其制品》(GB/T 16400—2015)的相关要求,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的性能遵循《纳米孔气凝胶复合绝热制品》(GB/T 34336—2017)的相关要求。
  2.2    保温设计结果及经济性对比
  该机组的高压主汽和高温再热管道分别采用硅酸铝针刺毯和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的保温设计结果数据对比如表3所示。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
  (1)在相同的外表面温度条件下,得益于更低的导热系数,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的保温厚度不到硅酸铝针刺毯的一半,总体积也差不多是其1/3。
  (2)由于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单价太高(约是硅酸铝针刺毯单价的15倍),因此每台机组的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的初投资合计要比硅酸铝针刺毯高出147.15万元。
  (3)由于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的保温层厚度更薄,因而具有更小的外表面积,同时还有更高的热阻,从而降低了外表面的散热损失,每年比硅酸铝针刺毯少损失合计5.69万元的费用。
  (4)和采用硅酸铝针刺毯相比,采用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的综合经济性不占优势,每台机组20年主蒸汽和再热热段蒸汽管道保温综合费用高约75.55万元。
  但是,上述分析是基于硅酸铝针刺毯使用寿命可以达到20年,在理想情况下,硅酸铝针刺毯使用寿命通常为8~10年,且若所处的自然环境十分潮湿,很可能会对其原料产生异常的影响,进而缩短寿命期。为方便计算,假定该机组主蒸汽及再热蒸汽管道的硅酸铝针刺毯需要在使用10年时进行统一更换,此时会再次产生一次保温投资,约为19.1+34.2=53.3万元。而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的寿命通常为30年。所以,此时与采用硅酸铝针刺毯相比,采用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该机组20年主蒸汽和再热热段蒸汽管道保温综合费用高约75.55-53.3=22.25万元。
  如果以30年为计算周期,与采用硅酸铝针刺毯相比,采用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该机组主蒸汽和再热热段蒸汽管道保温综合费用反而会节省53.3+5.69×10-22.25=87.95万元。
  3    结语
  与传统的硅酸铝针刺毯相比,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具有更好的绝热性能(可以减薄保温层厚度)、更高的机械强度,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绝热性能可以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其次,因为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的保温厚度不到硅酸铝针刺毯的一半,总体积也差不多是其1/3,所以在安装施工时,需要的工期更短,安装后美观性上纳米气凝胶优势更强;最后,因为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的寿命基本可以覆盖机组的全生命周期,避免了机组在投运后因需更换保温而产生的时间成本和安全风险。
  从经济性上进行对比,由于纳米气凝胶的初投资太高(比采用硅酸铝针刺毯,单台机组要高出147.15万元),考虑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的寿命为30年,硅酸铝针刺毯的寿命为10年,投产后20年,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的综合费用仍要比硅酸铝针刺毯高22.25万元;投产后30年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的综合费用才会比硅酸铝针刺毯节省87.95万元。因此,单从综合经济性上来考虑,因投资回收周期较长,不确定性较多,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不占明显优势。
  結合上述两方面,从机组全生命周期来考虑,选用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作为机组主蒸汽及再热蒸汽管道保温材料是可行的。
  
  收稿日期:2021-06-21
  作者简介:王昱彭(1988—),男,辽宁丹东人,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师,工程部机务分部主任,从事3台H级燃气联合循环机组的基建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干湿交替会影响土壤硝化和反硝化等N2O主要的产生过程,频繁的干湿交替在以海南为代表的热带水稻种植地区十分常见.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减少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应用广泛,然而当前关于生物炭在琼北地区水稻土频繁干湿交替过程中减排效果研究并未深入.本试验以海南琼北地区典型水稻土为供试土壤,以400℃厌氧条件下炭化的玉米秸秆生物炭为供试生物炭,探究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添加生物炭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微生物相关功能基因的影响.试验设置干湿交替条件下不添加生物炭(AWD1),干湿
摘要:石墨烯环氧富镁涂料以镁粉和石墨烯为关键用材,可对铝合金基材起到阴极保护作用。为揭示石墨烯富镁涂层腐蚀环境下防腐机理与性能,通过涂层微观结构分析、盐雾试验、附着力测试和实验室加速腐蚀试验,综合评价涂层耐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石墨烯富镁涂料与铝合金基材结合良好,涂层附着力>18MPa,耐中性盐雾>3000h,经过10个周期加速腐蚀试验,涂层未起泡,基材无腐蚀。石墨烯富镁涂料能减缓海洋环境下2A1
摘要:变电站GIS设备端子箱、机构箱受潮是最为常见的故障,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设备受潮现象会越发突出。现结合现场运行检修经验,从设备结构、设计、安装工艺及材质出发,对GIS各类设备受潮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为以后处理类似故障提供参考。  关键词:GIS组合电器;受潮;设备结构;安装工艺  0 引言  变电站GIS设备因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维护工作量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大部分GIS
基于稻菜轮作模式,选择海南双季稻田为对象进行氧化亚氮(N2O)和甲烷(CH4)排放的原位监测,探究椰糠生物炭对该系统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试验设当地常规施肥对照(CON)、氮肥
为研究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应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以及相关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在OTUs水平上的物种组成,OTUs种类变化丘间较冻融丘明显,且土壤真菌OTUs种类变化显著;冻融丘和丘间细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大于真菌微生物;不同退化高寒沼泽湿地土壤优势微生物种类相同,细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RB41,真菌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
摘要:某2×1 000 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在2019年夏季因大风导致杂物缠绕在主变出线处引起主变差动保护动作,在原因查明、故障消除后立刻进行机组极热态恢复,现对该机组极热态恢复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百万机组;故障跳闸;热态冲转;极热态恢复  0 引言  某2×1 000 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每台机组设置2×50%容量汽动给水泵,未设置电动给水泵,因此在发生机组跳闸后的极热态
摘要:为进一步提升TC4-DT/TC21线性摩擦焊接头的综合力学性能,对比分析了焊接接头一次退火和双重退火对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退火后,接头各个区域的组织特征与退火前差异较小,焊缝中心区为细小的再结晶晶粒及针状α相,热力影响区呈现沿振荡方向拉长的流线组织。但双重退火后,接头组织发生明显变化,焊缝中心区出现晶粒长大、片层α相粗化以及晶界α相不连续等现象。热力影响区内α相片层粗化且
摘要:机载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能够将多个传感器探测的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和综合,使作战飞机快速获得战场全局态势感知、精确的目标参数和威胁评估信息,辅助飞行员提高决策效率。由于涉及的传感器种类繁多且融合策略复杂,飞行试验中缺乏有效的评估方法对这一综合能力进行考核。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设计多传感器组合方式、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构建试飞对象典型使用场景和作战场景,提出了一种面向多传感器综合探测的信息融合试飞
有机无机复合污染是目前普遍的土壤污染方式,镉是土壤污染中最主要的无机元素,因地膜的广泛使用,使得邻-苯二甲酸酯成为土壤中主要的有机污染物.故采用盆栽试验,以西南地区紫色土为供试土壤,小白菜为指示生物,分别添加不同含量梯度的镉(Cd)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组成单一污染和复合外源污染模拟试验,研究钾长石粉、牡蛎壳粉、生物炭粉、氧化钙、碳酸钾和磷酸钙这6种常见土壤调理剂对污染土壤中镉形态及DEHP含量、小白菜中镉及DEHP吸收的影响.随后研究了生物炭添加量对污染土壤中镉和邻-苯二甲酸酯迁移
摘要:SiC功率管器件广泛应用在航空领域的电能变换、配电等场合,其健康状况十分重要。在SiC器件的健康监测应用中,导通电阻的检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为了能够简单准确地得到碳化硅(SiC)MOSFET功率器件的导通电阻,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SiC MOSFET器件导通电阻估测方法。本文搭建SiC MOSFET导通电阻测试电路仿真和物理试验平台,并使用BP神经网络(BP neural 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