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帮我树立威信、熟悉工作
我 兜兜转转考上公务员10多年了,如今担任县直单位党组书记。10多年里,我做过多次副职,也从与我有过交集、风格不同的正职、“班长”身上学到许多。
第一位是某部门正职,他此前担任乡镇干部,系从镇长转到机关部门,保留着乡镇干部的工作风格,风风火火,不拘小节,心直口快,不藏不掖,哪说哪了。对工作注重结果,不问过程。当时,我从党务干部转为行政干部,工作风格和方式方法上有些不适应。作为单位最年轻的副职,业务可以学习提高,但面对年龄比我大、经验比我丰富的老同志在手下工作,协调关系是最大难题。
他教我如何与老同志相处,讲到他在当镇长时如何与比他年龄大的村干部共事。比如:在老同志家有事的时候尽可能多帮助,在老同志不擅长的电脑等领域多担当等。逐渐,我与部门同志的关系融洽起来。
他帮我树立威信。在各副职分管领域内的评先选优、党员发展等工作上,充分听取副职的意见。他在原则范围内轻易不推翻副职决定,如有原则性问题,也会提前沟通,在单位内形成了整体合力。
第二位正职领导是个“老办公室”,经验多。当时我被举荐调入县政府办公室任副主任,开始加入写材料大军。我首要解决的难题是如何在“老秘”中树立威信。这时政府办的主任是一位从秘书、副主任做到主任的“老办公室”。在业务上,他看出了我的疑虑和压力,安排把近三年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的讲话,县重点工作的基本情况等提供给我,使我尽快了解了全县工作,并联系新任县长原单位,要来了领导讲话、署名文章等,让我尽快熟悉领导风格。同时,还把几本关于写作的书送给我,我珍藏至今。
县政府主要领导到基层调研时,他建议我全程陪同,与领导近距离接触,尽快了解领导的工作思路和风格,掌握着与领导相同的基层情况。一段时间后,我对全县的基本情况有了全面了解。在他建议下,我结合近期调研,独自撰写了一篇关于我县产业发展意见建议的调研报告,并直接呈报领导,提出的建议得到了认可,被纳入了下年度全县工作目标。这篇调研报告还被印发全县各乡镇、单位、部门。这让我在材料堆里站稳了脚跟。三年后,我调任县委办副主任,主任也到乡镇充实一线经历,不久后换届,他升任副县长。
应对一把手无理打压,我变得强硬
到县委办工作后,我作为副手经历了第三位、也是最难相处的正职,他是一名不写材料的办公室主任,但综合协调能力强。
在他到任主任一年多时间里,县委办里已连调走4人,主任难相处的传言众说纷纭。我被任命为县委办副主任后,他迟迟没有召开办公室见面会,没有公布工作分工,没有提供与我工作上需要对接的资料,在一段时间内我的工作处于真空状态。在我几次与其沟通被他搪塞过后,我只能自食其力,要来了县委的一些资料,了解了县委办的工作流程,逐步开展工作。这段时间因为没有分工,除了参加县委常委会、整理记录外没有什么工作。
转年是换届年,开始筹备县委换届,县委办负责党代会工作报告起草,县委搭起了写作班子。专职副书记任组长,县委办主任任副组长,我主笔,下面带着办公室和业务部门的几名笔杆子。我们连续加班半个多月,拿出了报告初稿,送交主任初审后,连续几次被退回,说领导在XX方面不满意。连续改了三、四稿都是这种说词,这时已写了一个多月。一天接到通知,说下午副书记要听取报告撰写情况汇报。会上副书记从侧面表达出报告撰写进度慢,从对报告初稿的评价看,领导是第一次看到这份报告。对报告里的一些内容也进行了否定,不少内容改回了第一稿。之后,这类事情又多次发生。比如领导早已安排的工作他拖到周五或晚上告诉我,这段时间加班成了常态。
有一次在他改过的稿子出了错之后,他推脱说材料的事都是我负责,他不经手。借这个机会,我说既然材料的事是我负责,那我就同时上报领导。我开始全面负责办公室文字综合工作,工作效率逐步提高。后来,因为我的强硬,在办公室形成了他负责对外沟通协调,我负责内务工作的格局。
不过,尽管与他不睦,但在这期间我也始终克制自己,没有与其发生正面冲突,而且在他身上学到了不少对外沟通协调的能力和办法。
支持不顺从,补台不拆台,明责不爭权
关于正职与副职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关系,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支持而不顺从。在县里,单位和部门的副职主要有两种来源,外部门调来和本部门提任。本部门提任的副职,有的是部门正职推荐的,他们对正职有时会很顺从,工作中缺乏主见。有的外调来的副职更容易坚持原则。我认为正职与副职之间的关系也不只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应是相辅相成、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促共进。副职要支持正职,但不能失了原则;副职也要注意表达不同态度的方式与方法,要维护正职在单位的权威。
补台而不拆台。在一些正职由外单位调入后,短时间会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这时一些排名靠前、资历较老的副职,有时会摆不正位置。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作为副职应该真诚地将本单位情况、自己分管的工作情况介绍给新到任的正职,帮助其尽快打开局面,决不能因为正职刚到任不了解具体工作,而放低工作标准,打破工作规矩。
明责而不争权。有些一把手习惯“一竿子插到底”,对部门人员越过副职垂直管理。这时,副职更要按照工作分工依规行事,严格工作标准、工作流程,该负责的负责,该把关的把关,该留痕的留痕。不能认为出了问题与己无关。也有一些单位在正职调来前,由副职主持工作,新正职到任后,副职迟迟不愿交权。这时,副职要摆正心态,服从组织决定,有意见可以向组织如实反映,不能闹情绪影响工作开展。
我 兜兜转转考上公务员10多年了,如今担任县直单位党组书记。10多年里,我做过多次副职,也从与我有过交集、风格不同的正职、“班长”身上学到许多。
第一位是某部门正职,他此前担任乡镇干部,系从镇长转到机关部门,保留着乡镇干部的工作风格,风风火火,不拘小节,心直口快,不藏不掖,哪说哪了。对工作注重结果,不问过程。当时,我从党务干部转为行政干部,工作风格和方式方法上有些不适应。作为单位最年轻的副职,业务可以学习提高,但面对年龄比我大、经验比我丰富的老同志在手下工作,协调关系是最大难题。
他教我如何与老同志相处,讲到他在当镇长时如何与比他年龄大的村干部共事。比如:在老同志家有事的时候尽可能多帮助,在老同志不擅长的电脑等领域多担当等。逐渐,我与部门同志的关系融洽起来。
他帮我树立威信。在各副职分管领域内的评先选优、党员发展等工作上,充分听取副职的意见。他在原则范围内轻易不推翻副职决定,如有原则性问题,也会提前沟通,在单位内形成了整体合力。
第二位正职领导是个“老办公室”,经验多。当时我被举荐调入县政府办公室任副主任,开始加入写材料大军。我首要解决的难题是如何在“老秘”中树立威信。这时政府办的主任是一位从秘书、副主任做到主任的“老办公室”。在业务上,他看出了我的疑虑和压力,安排把近三年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的讲话,县重点工作的基本情况等提供给我,使我尽快了解了全县工作,并联系新任县长原单位,要来了领导讲话、署名文章等,让我尽快熟悉领导风格。同时,还把几本关于写作的书送给我,我珍藏至今。
县政府主要领导到基层调研时,他建议我全程陪同,与领导近距离接触,尽快了解领导的工作思路和风格,掌握着与领导相同的基层情况。一段时间后,我对全县的基本情况有了全面了解。在他建议下,我结合近期调研,独自撰写了一篇关于我县产业发展意见建议的调研报告,并直接呈报领导,提出的建议得到了认可,被纳入了下年度全县工作目标。这篇调研报告还被印发全县各乡镇、单位、部门。这让我在材料堆里站稳了脚跟。三年后,我调任县委办副主任,主任也到乡镇充实一线经历,不久后换届,他升任副县长。
应对一把手无理打压,我变得强硬
到县委办工作后,我作为副手经历了第三位、也是最难相处的正职,他是一名不写材料的办公室主任,但综合协调能力强。
在他到任主任一年多时间里,县委办里已连调走4人,主任难相处的传言众说纷纭。我被任命为县委办副主任后,他迟迟没有召开办公室见面会,没有公布工作分工,没有提供与我工作上需要对接的资料,在一段时间内我的工作处于真空状态。在我几次与其沟通被他搪塞过后,我只能自食其力,要来了县委的一些资料,了解了县委办的工作流程,逐步开展工作。这段时间因为没有分工,除了参加县委常委会、整理记录外没有什么工作。
转年是换届年,开始筹备县委换届,县委办负责党代会工作报告起草,县委搭起了写作班子。专职副书记任组长,县委办主任任副组长,我主笔,下面带着办公室和业务部门的几名笔杆子。我们连续加班半个多月,拿出了报告初稿,送交主任初审后,连续几次被退回,说领导在XX方面不满意。连续改了三、四稿都是这种说词,这时已写了一个多月。一天接到通知,说下午副书记要听取报告撰写情况汇报。会上副书记从侧面表达出报告撰写进度慢,从对报告初稿的评价看,领导是第一次看到这份报告。对报告里的一些内容也进行了否定,不少内容改回了第一稿。之后,这类事情又多次发生。比如领导早已安排的工作他拖到周五或晚上告诉我,这段时间加班成了常态。
有一次在他改过的稿子出了错之后,他推脱说材料的事都是我负责,他不经手。借这个机会,我说既然材料的事是我负责,那我就同时上报领导。我开始全面负责办公室文字综合工作,工作效率逐步提高。后来,因为我的强硬,在办公室形成了他负责对外沟通协调,我负责内务工作的格局。
不过,尽管与他不睦,但在这期间我也始终克制自己,没有与其发生正面冲突,而且在他身上学到了不少对外沟通协调的能力和办法。
支持不顺从,补台不拆台,明责不爭权
关于正职与副职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关系,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支持而不顺从。在县里,单位和部门的副职主要有两种来源,外部门调来和本部门提任。本部门提任的副职,有的是部门正职推荐的,他们对正职有时会很顺从,工作中缺乏主见。有的外调来的副职更容易坚持原则。我认为正职与副职之间的关系也不只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应是相辅相成、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促共进。副职要支持正职,但不能失了原则;副职也要注意表达不同态度的方式与方法,要维护正职在单位的权威。
补台而不拆台。在一些正职由外单位调入后,短时间会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这时一些排名靠前、资历较老的副职,有时会摆不正位置。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作为副职应该真诚地将本单位情况、自己分管的工作情况介绍给新到任的正职,帮助其尽快打开局面,决不能因为正职刚到任不了解具体工作,而放低工作标准,打破工作规矩。
明责而不争权。有些一把手习惯“一竿子插到底”,对部门人员越过副职垂直管理。这时,副职更要按照工作分工依规行事,严格工作标准、工作流程,该负责的负责,该把关的把关,该留痕的留痕。不能认为出了问题与己无关。也有一些单位在正职调来前,由副职主持工作,新正职到任后,副职迟迟不愿交权。这时,副职要摆正心态,服从组织决定,有意见可以向组织如实反映,不能闹情绪影响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