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活动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15899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课堂“教什么”的内容确定后,老师要考虑的便是学生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活动学习这些内容,达到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就要根除旧课堂中教师为“主体”的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真正地将教师从关注“教”为主转化为“学”为主。这种活动以学生的参与体验和探究为核心,是建立在教师作为课堂组织者和引导者基础之上的语文实践性。
  一、 表征与亮点
  总体来看,本届教学大赛中执教老师充分依据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开发丰富的活动资源,组织开展多样的学生活动。学生在课堂上不仅用眼睛和耳朵,还包括嘴巴和双手,大脑和心灵的学习。纵观本次课堂教学大赛,这样几种学习活动受到了重视:
  1. 认知性活动。大赛中,老师们主要通过阅读、背诵、观察、猜谜语、记忆等活动,让学生识记生字新词、领悟表达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熟悉作品特点等。如姜哲老师在执教四年级课文《雾凇》时,利用“变脸”的游戏,舍得花费较多的时间,引导学生认识相同偏旁的生字。
  2. 体验性活动。体验性活动包括内化与外化两个方面。所谓内化情感,即老师在教学时关注文本语言的熏陶与濡染作用。针对不同的课文类型,主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活动,感悟语调和语速的变化带来的文本表达的情感的变化,从而体验作者之情,文章之情。如学习《赶海》,学生通过朗读体验赶海时的轻快与欢畅。《天鹅的故事》中学生把握低沉的感情基调,体会悲壮的情景,朗读也就有了悲壮的色彩。
  所谓外化情感,即教师重视挖掘文本丰富的内蕴,充分利用课文角色特点指导学生通过肢体语言去表现所领悟到的情感。如史恒老师在执教《天鹅的故事》中“老天鹅腾空而起……”一句时,让学生用手势比划“腾空而起”来体会老天鹅的勇敢和自我牺牲精神。楚立蕾老师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时,紧扣樟树“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中的两个“伸”字,组织学生上台表演伸展的姿态,加深学生对樟树长得蓬蓬勃勃的理解。情感的外化又会促进情感的进一步内化。
  3. 交往性活动。即学生学习时的合作、互助、交往、分享等活动。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是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发展的。大赛中老师将全班同学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相互作用的交往型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师生通过活动互相启迪、分享经验,通过对话促进知识的共生与心灵的默契。但总体来说,除了分角色阅读,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分享的例子很少。
  交往性活动中往往会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如孟崔新老师执教《鹬蚌相争》时,讲故事是整节课的主要活动。首先由鹬蚌相争的背景故事引出课题,再通过老师示范讲和学生分角色体验,体会故事讲精彩的要点,然后总结讲故事要领,接着分小组合作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最后总结故事的寓意。讲故事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儿童对故事的理解是需要“反复”的,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讲述活动是一种集体验、探究、对话等多种活动为一体的语言创造性活动,值得称道。
  值得一提的是,大赛中用得最多的学习活动便是读书。“课标”十分重视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提出了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读书形式。本次大赛课时为35分钟,每一位教师都把读好书作为教学的重点。
  二、 问题与建议
  不难发现,本次大赛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如做游戏,讲故事,猜谜语,作表演,学模仿等,学生已不再只是静坐静观地学习了。老师也善于运用音乐和画面的渲染,创设令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增加课堂的艺术性、情趣性和感染力,给儿童的学习带来悦耳悦目悦心的快乐。当然我们也不回避问题,就学习方式而言,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到位”或“异变”的现象还是存在的。
  1. 个体对话多,群体思维少。课堂教学是师生对话的过程。从大赛现场看,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一般都在老师和几个孩子中进行,对话的内容也在老师的精心预设中。面向全体学生集体推进的群体思维活动还比较缺乏,一个老师周围围着几个优秀的孩子,许多学生只做课堂旁观者。这是公开教学中经常看到的。
  2. 朗读活动多,结合文体少。本次大赛读书时间很多,尤其是朗读,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同汉语本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课堂的读书活动应该视具体的文本、不同的体裁而设计。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对课堂的朗读活动设计缺乏独到的思考,主要表现在对课文文体特征的把握不到位,像小说、故事、寓言、童话等情节性很强的文本,是分角色读出情趣,还是默读体会人物形象?像诗歌、散文是吟诵读出诗歌韵律,还是表情朗读领会散文意境?许多教师目标还不明确,因而,对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标就显得大而概之。例如某位老师在执教科学童话《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时,设计的朗读活动就比较单薄,如果老师把简单的用笔画句子,静观视频中风肆虐的情境等学习活动改变为分角色朗读和扮演,为视频配音等形式,可以通过 “小骆驼”和“小红马”两个角色扮演体会文中 “人物”对待事物的不同观点。切合童话文本特色,童话的语言就会变成生动的情境中的语言,学习活动会变得更有味道。
  3. 引领活动多,自主探究少。我们从课例中发现,学生的课堂活动由老师引领着一步一步完成的比较多,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问题的讨论和探究的活动时间和空间相对比较少。教师教的预设多于学生学的预设。从课堂表面看学生的思维已经从被动的灌输中解放出来,但一般问题只需一两个学生回答就能获得答案,不免有学生“浅活动”的嫌疑。总体来讲还不能做到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是很少见到。
  此外,有的课堂活动形式多,走程序,课堂情境晃动厉害,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效率。有老师在执教《渔歌子》时,策划了学生唱诗词的活动环节,没等学生听熟悉、唱熟悉,就进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草草了事。也有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没有吸引力,同样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有老师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伊始,便配乐播放一百单八将的视频图片,熟悉的《好汉歌》,熟悉的《水浒传》故事,熟悉的一百单八将,视频播放约两三分钟。时间虽长,但学生反应平平。
  ▲ 笔者认为,出现这样的不足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从效率角度看,在教师和学生还没有真正建立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之前,教为主无疑更有利于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减少知识输送的时间和成果,整个程序也更容易操作,短期的回报也更明显。从风险角度看,这样的课堂更可控,教师只要按照自己设计的活动展开教学,按照教的需求展开追问、引导,最终把学生纳入自己预设的活动轨道,这样的教学没有意外、没有风险,不可预设的东西少,规避了风险,因此也更受公开课的欢迎。从可看性角度看,不争的事实是,公开课往往是教师之间利益角逐的“竞技场”,是教师展示个人的魅力的“斗秀场”,为了教学“出彩”,提高课堂的“可观赏性”,教师当仁不让地扮演着主要角色,而把学生置于配角的地位。教师对课堂教学流程的把握非常熟悉,课堂组织活动驾驭的能力也非常强,学生只需配合着教师完成表演即可。
  (2)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习惯于自己讲学生听,自己问学生答。加上转变教学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积极自主学的角度设计课堂活动对教师的挑战性很大,真正要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到课堂上,变成师生的日常教学行为,它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活动设计能力、组织调控能力、意外应对能力、评价监测能力等,同样也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因此教师往往出于惯性思维或畏难心理而选择以自己熟悉的方式展开教学。
  (3) 从时间角度看,大赛一节课只有三十分钟,而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投入的。教师生怕自己“教”得不到位,怕自己“讲”得不够全面,所以只好从头到尾带领学生品文析句,往往舍不得把时间交给学生,这样也就很难有真正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开展。
  我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课堂主要的心理活动是认知性的。我们假定这个观念是有道理的,但我们可以追问一个问题:儿童的心理活动除了认知性之外,还有什么呢?儿童的学习中情感是纽带,没有它,认知活动就会枯萎;活动是根基,没有它,认知活动就兴味索然。学生在课堂上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是现代课堂的特征。我们相信,课堂的活动主角是学生一定没有错。
  ▲ 我们认为,以下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
  (1) 如何能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语文课堂应该有活力。陆志平老师在《语文课程新探》中强调了活动化教学带来的冲击。诸多专家学者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看出了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他们认为,儿童应以最轻松的方式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语文活力课堂表现在学生以轻松的方式学习,通过动手、动脑动耳动口动眼的外显活动促进积极的情感参与,主动的思考表达,灵动的智慧生成,主体意识的不断养成。我们常记住的一些关键词,比如说感受、陶冶、活动、创造,这是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的关键要素。活力课堂让学生的情感、智慧、创造、生命的冲动、审美的体验都能够得到濡染,真正实现学生是“活动主体”,实现课改意义上的学习方式的变革。
  (2) 如何能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的智慧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老师要克服长期以来习惯多讲和应对学生活动多而带来的难以把握和考虑周全的困难,摒弃强势控制和强行牵引,摒弃对课堂的自恋,不要太把讲台当舞台。不断提升自己对学生课堂表现更恰切的判断、启发、应对的能力。用问题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探究的大门,合作的大门,让学生的智慧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尤其是在公开课、展示课、竞赛课中,老师更要还课堂教学常态化。当然,老师也要注意轻松的方式不是过分松散的不组织、不评价、不引导,课堂的热闹不是把问题简单化、浅表化、虚假化。
  (3) 如何让小组学习回归本真。《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是没有道理的。小组学习最大的优势就是每一个孩子有机会说话,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尤其对那些不会主动参与活动,不会主动发言的孩子更有利。小组学习需要一定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面对陌生的学生,大赛的时间控制,课堂教学的可观性,一般教师不敢在短时间内组织起小组活动情有可原,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日常教学中小组学习的非常态化。课堂应该是一个真实、自然的过程,应允许有破绽、有卡壳,学生有回答不出的问题,甚至教师有难看的地方,如果一味追求一气呵成,丝丝入扣,气韵流畅,或者担心完不成任务,评不上优秀,自然不敢把时间给学生。当然,大班额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中指出,小学班额一般要求控制在40人以内,小班教育的理想不会很远,小组学习的方式也会在语文课堂中自然回归。
  (4) 如何强化文体意识,避免学习活动的“大众化”。基于教材文体来设计学习活动是目前已经看到的良好现象。文体的语言表达风格是不同的。文学和实用文教学的目标取向也是不一样的。诗歌适宜想象诵读,小说适合人物评价、情节复述,说明文可能就是一个项目探究等等。教学活动要与文体相匹配。朗读、吟诵、还原、阐释、想象、移情等,这些活动关注到文学语言的独特审美价值。比较、概括、提炼、演讲、说明、阐释等,这些活动关注到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的语言风格。认知活动中的朗读与背诵、讲解与分析;体验活动中的角色扮演、享用活动中的欣赏、聆听,社会活动中的合作交往等等,都能更好地体现基于母语表达特点的学习活动。
  
  (祝禧,美学硕士,特级教师,海门市实验小学校长李林钟,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缉部副主任
  王萍,教育学硕士,《七彩语文》(中年级版)副主编)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新生儿胃肠穿孔的病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0例新生儿胃肠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出
川崎病(KD)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儿童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之一。本病主要累及全身中等血管,尤以冠状动脉受累最为严重,并且可发生于病程任一时期,以腹膜炎为首发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