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冷的冬天伴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显得如此银装素裹,当雪花飘舞着来装扮世界的同时,大地似乎安静了许多,大雁已带着它们的孩子飞往温暖的南方;钻进泥土的青蛙,美美地睡着大觉;躲在土里的蚂蚱卵,正耐心等着“春风闹铃”响起呢。动物们都找到了自己过冬的住所,可是植物要怎么度过漫漫寒冬呢?
拥有天然的抗寒基因
知道植物为什么害怕严寒吗?主要的原因是低温会破坏它们的细胞膜。在正常温度下,植物的细胞膜就像智能化的城墙,将有用物质放进细胞,又能将有害物质排出去。但是低温会让这面“城墙”失效,结果细胞里外乱成一锅粥,正常的生理活动都无法进行了。更要命的是,气温下降会使细胞内的水冻结成冰,这些有棱有角的冰晶,难免会“刺伤”细胞,破坏细胞结构,这样植物还怎么活?
天然的抗击严寒的本事非小草莫属。大多数植物都要想方设法逃避低温,可是有些小草却不怕冷,在寒风中照样挺立着。秋天播种发芽的冬小麦,就是不怕冷的小草的代表。
它们的细胞膜中有一些可以防止细胞膜破损的物质,比如不饱和脂肪酸,使得细胞膜在低温下还能正常工作。同时,它们的细胞中还有不少其他法宝,可以降低水结冰的温度,这些法宝就是蛋白质、糖等。即使结冰,有些蛋白质也可以让冰晶的形状更圆滑,减少刺伤细胞的危险。有了这些秘密武器,一些小草就可以装扮寒冬了。
不怕冷的小草能制造出抵抗寒冷的秘密武器,是由它们身体内部的基因决定的。科学家正在不断尝试,想把这些“抗寒基因”请到怕冷的水果蔬菜当中,如果成功了,以后在北方就可以种植香蕉和荔枝等植物啦。
拥有天然的抗寒基因,真是幸福的小草!
辞退机体用水大户
杨树也很有先见之明,每到冬天就赶快将身上那些由绿变黄的叶子“抖落”下来,这样不仅可以防备树叶上积雪过多把树枝压断,可以让大树们成为“节水”能手。冬天里,杨树面临的困难可不仅仅是寒冷的天气,更要命的是长时间的干旱。所以水必须得省着点用。
杨树的叶子之所以称得上是“用水大户”是因为他的工作任务的确繁重。叶片要利用阳光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变成植物的“美味面包”——碳水化合物,这个过程中还需要用到钙、铁等营养物质,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树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根把吸收来的水和营养物质混合成“营养汤”,沿着树的“血管”——导管,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了叶片。
但这个“营养汤”是靠什么力量上升到叶片的呢?难道树上有给水提供力量的水泵吗?的确,树上真的有“水泵”,就是叶片。当叶片细胞中的水分变成水蒸气,从叶片上面的气孔溜出去的时候,缺水的细胞就会从其他水分充足的细胞那里“抢夺”水分,这样,一个抢一个的,水就被不断提升到了高处,水里那些营养物质,也“搭便车”来到了叶片。科学家曾测算过,树根吸收来的水分,100份中,有99份都变成了水蒸气,从叶片的气孔挥发出去,给大树“提水”提供动力。
可是,冬季那么干燥,哪有那么多水可供挥发呢?于是,杨树只有暂时“辞退”要官,等春天再让叶片重新“上岗”。
不过,松树和柏树等的叶子还是要“上班”的,那是因为它们比杨树的叶子能“节约用水”。还是挺环保的呢!
自备仓库好过冬
就像小松鼠秋天收集松果是为了冬天不会挨饿一样。有些植物一到秋天也忙乎着储备粮食,比如莲花。
夏季,莲花藏在水下淤泥中的根状茎——莲藕,努力把它们像树根一样的身体伸长再伸长。等到秋风吹起时,莲藕便停止长长,开始“发福变胖”,变成我们平常熟悉的藕节,它们就是莲藕储备“食物”的仓库。这时的仓库还是空的,大部分空间都被水分占据着。所以刚刚长成的藕,特别是果藕,嚼起来脆脆的,就算炖上一天,也不会变得绵软。
一到秋天,莲花叶片制造的营养,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藕节里,其中大部分营养都转变成了小小的淀粉颗粒,这也是面粉和米粒的主要成分。等到莲花叶片枯黄时,藕节里面已经存满了淀粉粒。所以,我们冬天吃到的莲藕是绵软的。
到了冬天,莲花就靠着仓库中的“粮食”,安然过冬。等到来年春天,“仓库”开仓放“粮”,我们又会看到挺立在水面的莲花了。
绝门武器来防身
其实,在仓库里“存粮”过冬的植物还有很多,只不过有的仓库是永久的,比如莲藕,有的则是临时的。这些临时仓库的“材料”和“形态”千奇百怪:马铃薯的临时仓库是块茎;红薯的临时仓库则是贮藏根。虽然它们的模样相似,却是不同的器官。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它们的不同:马铃薯的块茎上有一个个的小芽眼,而红薯的表面却是光溜溜的。
大蒜蒜瓣也是一种临时仓库,被称为鳞茎。等到冬天过去春天来临时,植物又恢复了生机,开始发芽、成长、开花,帮助它们过冬的那些临时仓库,都会慢慢被“拆除”,逐渐变得干瘪,直至消失。这就是所谓的新蒜和老蒜。
为了防止小虫子和细菌的馋嘴,他们都有自己的绝门武器,为了保护仓库中的营养物质不被偷吃,蒜瓣准备了厉害的化学武器——大蒜素。我们吃大蒜时那种辣辣的感觉,以及吃过大蒜后,嘴里留下的那种难闻的味道,都是大蒜素带来的。和大蒜类似,芋头的临时仓库准备了又苦又涩的草酸钙,土豆准备了可以毒杀害虫的龙葵素。
有了这些绝门武器防身,这些临时仓库就可以安然度过冬天,来年为植物供应营养了。
经历寒冬才苏醒
说到绝门武器,最厉害的要数小小的种子啦。种子大多披着厚厚的“铠甲”,像桃核外部那样厚实的种皮,花生那样结实的果皮,可以使它们少受昆虫的侵扰,同时这层“铠甲”还可以让种子同空气隔绝开来,使种子更容易保存。
当然,种子里还储存了足够多的营养,花生那两片果仁(子叶)和玉米粒上黄灿灿的那部分,叫做胚乳,就是储存营养的地方。有了“铠甲”的保护和胚乳这样充足的粮食,种子们就可以安安稳稳地睡上一个冬天,直到春天才会苏醒过来。人们常说,种子发芽需要阳光的温暖和雨水的滋润。
其实这还不够,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春天一过,白色的荠菜花和紫色的二月兰、紫云英就都不见了踪影,它们结出的种子这时已经藏到土壤里去了,为什么这些种子不在夏天充沛的雨水和阳光中发芽开花呢?这是因为,这些种子里有一个“掌管”发芽的“开关”,这个“开关”不仅需要水分,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低温来开启。因而,这些种子要经过寒冬,才会在春天发芽呢。
种子里的这个“开关”很重要,如果刚结出来的种子,一遇到合适的湿度和温度就开始发芽,正长得欢呢,寒冬就来了,那可是一件糟糕的事。
冬小麦在严寒中坚守阵地,不怕寒风凛冽;杨树为了抗寒节水,抖落了身上的叶子;莲花在藕节里存满了软糯的淀粉;蒜瓣为了保护临时仓库动用了“化学武器”;而种子们则必须经过严冬的洗礼才能孕育出美丽的花季。
拥有天然的抗寒基因
知道植物为什么害怕严寒吗?主要的原因是低温会破坏它们的细胞膜。在正常温度下,植物的细胞膜就像智能化的城墙,将有用物质放进细胞,又能将有害物质排出去。但是低温会让这面“城墙”失效,结果细胞里外乱成一锅粥,正常的生理活动都无法进行了。更要命的是,气温下降会使细胞内的水冻结成冰,这些有棱有角的冰晶,难免会“刺伤”细胞,破坏细胞结构,这样植物还怎么活?
天然的抗击严寒的本事非小草莫属。大多数植物都要想方设法逃避低温,可是有些小草却不怕冷,在寒风中照样挺立着。秋天播种发芽的冬小麦,就是不怕冷的小草的代表。
它们的细胞膜中有一些可以防止细胞膜破损的物质,比如不饱和脂肪酸,使得细胞膜在低温下还能正常工作。同时,它们的细胞中还有不少其他法宝,可以降低水结冰的温度,这些法宝就是蛋白质、糖等。即使结冰,有些蛋白质也可以让冰晶的形状更圆滑,减少刺伤细胞的危险。有了这些秘密武器,一些小草就可以装扮寒冬了。
不怕冷的小草能制造出抵抗寒冷的秘密武器,是由它们身体内部的基因决定的。科学家正在不断尝试,想把这些“抗寒基因”请到怕冷的水果蔬菜当中,如果成功了,以后在北方就可以种植香蕉和荔枝等植物啦。
拥有天然的抗寒基因,真是幸福的小草!
辞退机体用水大户
杨树也很有先见之明,每到冬天就赶快将身上那些由绿变黄的叶子“抖落”下来,这样不仅可以防备树叶上积雪过多把树枝压断,可以让大树们成为“节水”能手。冬天里,杨树面临的困难可不仅仅是寒冷的天气,更要命的是长时间的干旱。所以水必须得省着点用。
杨树的叶子之所以称得上是“用水大户”是因为他的工作任务的确繁重。叶片要利用阳光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变成植物的“美味面包”——碳水化合物,这个过程中还需要用到钙、铁等营养物质,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树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根把吸收来的水和营养物质混合成“营养汤”,沿着树的“血管”——导管,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了叶片。
但这个“营养汤”是靠什么力量上升到叶片的呢?难道树上有给水提供力量的水泵吗?的确,树上真的有“水泵”,就是叶片。当叶片细胞中的水分变成水蒸气,从叶片上面的气孔溜出去的时候,缺水的细胞就会从其他水分充足的细胞那里“抢夺”水分,这样,一个抢一个的,水就被不断提升到了高处,水里那些营养物质,也“搭便车”来到了叶片。科学家曾测算过,树根吸收来的水分,100份中,有99份都变成了水蒸气,从叶片的气孔挥发出去,给大树“提水”提供动力。
可是,冬季那么干燥,哪有那么多水可供挥发呢?于是,杨树只有暂时“辞退”要官,等春天再让叶片重新“上岗”。
不过,松树和柏树等的叶子还是要“上班”的,那是因为它们比杨树的叶子能“节约用水”。还是挺环保的呢!
自备仓库好过冬
就像小松鼠秋天收集松果是为了冬天不会挨饿一样。有些植物一到秋天也忙乎着储备粮食,比如莲花。
夏季,莲花藏在水下淤泥中的根状茎——莲藕,努力把它们像树根一样的身体伸长再伸长。等到秋风吹起时,莲藕便停止长长,开始“发福变胖”,变成我们平常熟悉的藕节,它们就是莲藕储备“食物”的仓库。这时的仓库还是空的,大部分空间都被水分占据着。所以刚刚长成的藕,特别是果藕,嚼起来脆脆的,就算炖上一天,也不会变得绵软。
一到秋天,莲花叶片制造的营养,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藕节里,其中大部分营养都转变成了小小的淀粉颗粒,这也是面粉和米粒的主要成分。等到莲花叶片枯黄时,藕节里面已经存满了淀粉粒。所以,我们冬天吃到的莲藕是绵软的。
到了冬天,莲花就靠着仓库中的“粮食”,安然过冬。等到来年春天,“仓库”开仓放“粮”,我们又会看到挺立在水面的莲花了。
绝门武器来防身
其实,在仓库里“存粮”过冬的植物还有很多,只不过有的仓库是永久的,比如莲藕,有的则是临时的。这些临时仓库的“材料”和“形态”千奇百怪:马铃薯的临时仓库是块茎;红薯的临时仓库则是贮藏根。虽然它们的模样相似,却是不同的器官。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它们的不同:马铃薯的块茎上有一个个的小芽眼,而红薯的表面却是光溜溜的。
大蒜蒜瓣也是一种临时仓库,被称为鳞茎。等到冬天过去春天来临时,植物又恢复了生机,开始发芽、成长、开花,帮助它们过冬的那些临时仓库,都会慢慢被“拆除”,逐渐变得干瘪,直至消失。这就是所谓的新蒜和老蒜。
为了防止小虫子和细菌的馋嘴,他们都有自己的绝门武器,为了保护仓库中的营养物质不被偷吃,蒜瓣准备了厉害的化学武器——大蒜素。我们吃大蒜时那种辣辣的感觉,以及吃过大蒜后,嘴里留下的那种难闻的味道,都是大蒜素带来的。和大蒜类似,芋头的临时仓库准备了又苦又涩的草酸钙,土豆准备了可以毒杀害虫的龙葵素。
有了这些绝门武器防身,这些临时仓库就可以安然度过冬天,来年为植物供应营养了。
经历寒冬才苏醒
说到绝门武器,最厉害的要数小小的种子啦。种子大多披着厚厚的“铠甲”,像桃核外部那样厚实的种皮,花生那样结实的果皮,可以使它们少受昆虫的侵扰,同时这层“铠甲”还可以让种子同空气隔绝开来,使种子更容易保存。
当然,种子里还储存了足够多的营养,花生那两片果仁(子叶)和玉米粒上黄灿灿的那部分,叫做胚乳,就是储存营养的地方。有了“铠甲”的保护和胚乳这样充足的粮食,种子们就可以安安稳稳地睡上一个冬天,直到春天才会苏醒过来。人们常说,种子发芽需要阳光的温暖和雨水的滋润。
其实这还不够,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春天一过,白色的荠菜花和紫色的二月兰、紫云英就都不见了踪影,它们结出的种子这时已经藏到土壤里去了,为什么这些种子不在夏天充沛的雨水和阳光中发芽开花呢?这是因为,这些种子里有一个“掌管”发芽的“开关”,这个“开关”不仅需要水分,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低温来开启。因而,这些种子要经过寒冬,才会在春天发芽呢。
种子里的这个“开关”很重要,如果刚结出来的种子,一遇到合适的湿度和温度就开始发芽,正长得欢呢,寒冬就来了,那可是一件糟糕的事。
冬小麦在严寒中坚守阵地,不怕寒风凛冽;杨树为了抗寒节水,抖落了身上的叶子;莲花在藕节里存满了软糯的淀粉;蒜瓣为了保护临时仓库动用了“化学武器”;而种子们则必须经过严冬的洗礼才能孕育出美丽的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