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陵腹地,沃野靖州。
入春的靖州虽仍有一丝寒意,但绿色是田野的主色调,一望无际的油菜像绿色的地毯平铺大地,嫩绿的芥菜镶嵌其间。与生机勃勃的田野交相辉映的是,靖州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风生水起。
在2018年12月30日召开的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上,靖州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被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了目前湖南省唯一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大地飞歌,沃野生金。一幅气势磅礴的现代农业壮美画卷正在苗侗儿女的砥砺奋进中铺陈开来。
“特”字上下功夫——产业迈向“大强优”
“以前,我们挑着杨梅上街叫卖,价格低也卖不动。现在精品杨梅可以卖30 元一斤,还经常缺货哩!”坳上镇的周宗平经常这样感慨。
为什么同货不同价?答案是——通过品改提升杨梅品质、杨梅节的举办、电商渠道的建立、杨梅深加工企业的引进,让杨梅产销两旺。
靖州城北,中国茯苓科技产业园内一片繁忙。仅两年时间,这里从一片黄土到初具规模。目前园区正在建设全国最大的茯苓加工贸易中心、茯苓万吨中药饮片厂、茯苓食品加工生产线、茯苓科技研发推广中心等15 个重点项目。
为什么能做到全国最大?答案是——靖州在全国10 余个省建立了152 个茯苓种植示范基地,每年集散茯苓7.8 万吨,占全国的70%。多年来有“世界茯苓看中国,中国茯苓在靖州”之说。
山清水秀的靖州,有一串闪光的名片——“中国杨梅之乡”“中国茯苓之乡”“南方核桃之乡”……杨梅誉满全国,年产鲜果位居中南五省第一;年集散茯苓7.8万吨,出口量占全国三分之二;山核桃种植面积居湖南第一,是“国家山核桃栽培与综合加工示范区”。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特色现代农业,靖州恰逢其时。
近年来,靖州把茯苓、杨梅、山核桃三大特色产业建设作为亮点工程来抓,出台了《靖州县茯苓、杨梅、山核桃产业发展实施办法》,启动每年整合2000 万元扶持资金的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特色靖州品牌。积极培育营销大户,扶持龙头公司和新型合作组织,着力解决营销问题。加大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建设,使“靖州三宝”产业基地规模逐年递增。
目前,靖州形成了以坳上、艮山口、江东为中心的杨梅产业核心区,以横江桥、新厂、大堡子为中心的山核桃产业核心区,以太阳坪、排牙山为中心的茯苓产业核心区。
以特色产业为媒介,丰富发展新内涵。靖州探索“五位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即“加工园区 种养基地 科研中心 现代物流 文化旅游”。把产业及产业园区发展作为第一主战场,按照“一区三园”发展模式,建设一个工业集中区,包括茯苓科技产业园区、杨梅生态产业园区、甘太综合加工园区三大特色园区,对特色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近3 年,园区累计投资6.48 亿元,开工建设面积1000 亩(1亩=666.67平方米),三大产业年产值分别达12 亿元、8.3 亿元和4.5 亿元。
“融”字上做文章——绿韵悠长“风景好”
徜徉在靖州渠阳镇后山溪杨梅生态观光园的游步道,微风徐来,别有一番滋味。观光园建设了停车场、观光车道等旅游设施,整个杨梅种植基地变成了一个开放式大公园。
靖州将杨梅和民族风情特色旅游有机结合,建成杨梅品种园、杨梅生态博物馆,打造集杨梅加工、杨梅文化、杨梅采摘于一体的木洞庄园,形成十万梅山风光、百里苗侗畫廊,实现了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
靖州杨梅生态产业园按国家5A级景区标准规划,建成集产业园、观光园、博物园、文化园、植物园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2018 年累计接待游客185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3 亿元。
融合发展之下的特色现代农业,多种业态正在“开枝散叶”,拓宽了农业产业体系,提升了农业综合效益。
“过去守着绿水青山过苦日子,如今青山就是金山,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靖州坳上镇木洞村党支部书记唐自成说,仅在2018 年杨梅节期间,木洞杨梅产业园就接待游客达20 万人次。
三产融合发展,让业态不断丰富。专业商场、专卖店、超市、餐饮网点、宾馆酒店、快递配送等产业愈发兴旺。物流企业顺丰速运、德邦物流纷纷进驻靖州,包装、印刷、冰袋、冷链等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电子商务跨越发展。圣丰木洞杨梅、绿绿园原生态杨梅、下乡生态种植等9 家专业合作社与湖南康民、湖南果米汇、湖南顺丰速运等9 家电子商务公司,先后签订了杨梅产销协议。
“新”字上求突破——激活发展“新引擎”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为支撑,靖州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不断“强”起来。
2015 年,茯苓纯菌丝种“湘靖28 号”由靖州茯苓专业协会会长王先有牵头研发,曾搭载神舟十号进行太空育种,使原本生长期为1 年的靖州茯苓在非洲9 个月就能成熟采挖。试种当年,靖州茯苓在马达加斯加大获成功。2017 年,靖州茯苓又被推广至南非。
科技创新,步履坚实。靖州重点实施茯苓菌种选育、茯苓种植GAP 基地认证、茯苓GMP 规范性生产、茯苓系列产品研发、杨梅保鲜技术、山核桃早实丰产技术等10 个科研项目。“大宗道地药材茯苓栽培与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获2013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航空茯苓、航空杨梅的选育和试验项目进展顺利。茯苓加工贸易中心积极与中国中医药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国药控股集团等开展产学研合作,研发新技术3 项、新产品3 个,羧甲基茯苓多糖新药研制、院士工作站建立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管理创新,体制完善。靖州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实行独立的园区财政管理机制,从2018 年起,连续三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5000 万元资金,支持园区建设;连续三年将园区企业税收产生的县级分成收入全额投入园区;将园区范围内的土地经营净收益、林地报批等非税收入返还园区,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收支管理方式,赋予园区贷款、投入、收益、人事等方面的权限,并正与农发行合作融资1.5 亿元,进一步激发了园区发展活力。
奏响产业发展“奋进曲”,鼓起农民增收“钱袋子”。到2020 年,园区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16.49 亿元,其中主导产业产值达到94.75 亿元;园区建成杨梅基地7.1 万亩,茯苓基地4.2 万亩;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6 万元,带动就业5 万人,联结贫困人口2 万人。(据《怀化日报》)※
入春的靖州虽仍有一丝寒意,但绿色是田野的主色调,一望无际的油菜像绿色的地毯平铺大地,嫩绿的芥菜镶嵌其间。与生机勃勃的田野交相辉映的是,靖州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风生水起。
在2018年12月30日召开的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上,靖州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被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了目前湖南省唯一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大地飞歌,沃野生金。一幅气势磅礴的现代农业壮美画卷正在苗侗儿女的砥砺奋进中铺陈开来。
“特”字上下功夫——产业迈向“大强优”
“以前,我们挑着杨梅上街叫卖,价格低也卖不动。现在精品杨梅可以卖30 元一斤,还经常缺货哩!”坳上镇的周宗平经常这样感慨。
为什么同货不同价?答案是——通过品改提升杨梅品质、杨梅节的举办、电商渠道的建立、杨梅深加工企业的引进,让杨梅产销两旺。
靖州城北,中国茯苓科技产业园内一片繁忙。仅两年时间,这里从一片黄土到初具规模。目前园区正在建设全国最大的茯苓加工贸易中心、茯苓万吨中药饮片厂、茯苓食品加工生产线、茯苓科技研发推广中心等15 个重点项目。
为什么能做到全国最大?答案是——靖州在全国10 余个省建立了152 个茯苓种植示范基地,每年集散茯苓7.8 万吨,占全国的70%。多年来有“世界茯苓看中国,中国茯苓在靖州”之说。
山清水秀的靖州,有一串闪光的名片——“中国杨梅之乡”“中国茯苓之乡”“南方核桃之乡”……杨梅誉满全国,年产鲜果位居中南五省第一;年集散茯苓7.8万吨,出口量占全国三分之二;山核桃种植面积居湖南第一,是“国家山核桃栽培与综合加工示范区”。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特色现代农业,靖州恰逢其时。
近年来,靖州把茯苓、杨梅、山核桃三大特色产业建设作为亮点工程来抓,出台了《靖州县茯苓、杨梅、山核桃产业发展实施办法》,启动每年整合2000 万元扶持资金的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特色靖州品牌。积极培育营销大户,扶持龙头公司和新型合作组织,着力解决营销问题。加大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建设,使“靖州三宝”产业基地规模逐年递增。
目前,靖州形成了以坳上、艮山口、江东为中心的杨梅产业核心区,以横江桥、新厂、大堡子为中心的山核桃产业核心区,以太阳坪、排牙山为中心的茯苓产业核心区。
以特色产业为媒介,丰富发展新内涵。靖州探索“五位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即“加工园区 种养基地 科研中心 现代物流 文化旅游”。把产业及产业园区发展作为第一主战场,按照“一区三园”发展模式,建设一个工业集中区,包括茯苓科技产业园区、杨梅生态产业园区、甘太综合加工园区三大特色园区,对特色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近3 年,园区累计投资6.48 亿元,开工建设面积1000 亩(1亩=666.67平方米),三大产业年产值分别达12 亿元、8.3 亿元和4.5 亿元。
“融”字上做文章——绿韵悠长“风景好”
徜徉在靖州渠阳镇后山溪杨梅生态观光园的游步道,微风徐来,别有一番滋味。观光园建设了停车场、观光车道等旅游设施,整个杨梅种植基地变成了一个开放式大公园。
靖州将杨梅和民族风情特色旅游有机结合,建成杨梅品种园、杨梅生态博物馆,打造集杨梅加工、杨梅文化、杨梅采摘于一体的木洞庄园,形成十万梅山风光、百里苗侗畫廊,实现了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
靖州杨梅生态产业园按国家5A级景区标准规划,建成集产业园、观光园、博物园、文化园、植物园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2018 年累计接待游客185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3 亿元。
融合发展之下的特色现代农业,多种业态正在“开枝散叶”,拓宽了农业产业体系,提升了农业综合效益。
“过去守着绿水青山过苦日子,如今青山就是金山,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靖州坳上镇木洞村党支部书记唐自成说,仅在2018 年杨梅节期间,木洞杨梅产业园就接待游客达20 万人次。
三产融合发展,让业态不断丰富。专业商场、专卖店、超市、餐饮网点、宾馆酒店、快递配送等产业愈发兴旺。物流企业顺丰速运、德邦物流纷纷进驻靖州,包装、印刷、冰袋、冷链等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电子商务跨越发展。圣丰木洞杨梅、绿绿园原生态杨梅、下乡生态种植等9 家专业合作社与湖南康民、湖南果米汇、湖南顺丰速运等9 家电子商务公司,先后签订了杨梅产销协议。
“新”字上求突破——激活发展“新引擎”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为支撑,靖州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不断“强”起来。
2015 年,茯苓纯菌丝种“湘靖28 号”由靖州茯苓专业协会会长王先有牵头研发,曾搭载神舟十号进行太空育种,使原本生长期为1 年的靖州茯苓在非洲9 个月就能成熟采挖。试种当年,靖州茯苓在马达加斯加大获成功。2017 年,靖州茯苓又被推广至南非。
科技创新,步履坚实。靖州重点实施茯苓菌种选育、茯苓种植GAP 基地认证、茯苓GMP 规范性生产、茯苓系列产品研发、杨梅保鲜技术、山核桃早实丰产技术等10 个科研项目。“大宗道地药材茯苓栽培与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获2013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航空茯苓、航空杨梅的选育和试验项目进展顺利。茯苓加工贸易中心积极与中国中医药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国药控股集团等开展产学研合作,研发新技术3 项、新产品3 个,羧甲基茯苓多糖新药研制、院士工作站建立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管理创新,体制完善。靖州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实行独立的园区财政管理机制,从2018 年起,连续三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5000 万元资金,支持园区建设;连续三年将园区企业税收产生的县级分成收入全额投入园区;将园区范围内的土地经营净收益、林地报批等非税收入返还园区,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收支管理方式,赋予园区贷款、投入、收益、人事等方面的权限,并正与农发行合作融资1.5 亿元,进一步激发了园区发展活力。
奏响产业发展“奋进曲”,鼓起农民增收“钱袋子”。到2020 年,园区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16.49 亿元,其中主导产业产值达到94.75 亿元;园区建成杨梅基地7.1 万亩,茯苓基地4.2 万亩;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6 万元,带动就业5 万人,联结贫困人口2 万人。(据《怀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