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说文》肉部与义有关的几个词的词义演变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z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文》肉部与义关系密切且至今存用于现代汉语的几个词:膏、肪、脂、腴、腻,本文欲对它们的原始词义及其发展演变进行探讨、浅析。
  因为“膏、肪、脂、腴、膩”在《说文》中的释义都与“”有关,所以我们先来看“”的释义。《说文·肉部》中“”字只是出现在其他词的释义中,却没有作为被释词单独列出。考察“”字在其他字书中的用例和释义,《类编·肉部》:“,薄也。《列子》:‘口所偏。’”按:今各本《列子·黄帝篇》均做“肥”,张湛注曰:“肥,薄也。”《龙龛手鉴·肉部》:“,肌肥肉多也。”《汉语大字典》释“”同“肥”。可见,“”后来为“肥”所代替,二者通用。许慎没有为“”单独立字条释义,而只为“肥”立了字条,大概也是因为二者通用的缘故。
  《说文·肉部》:“肥,多肉也。从肉,从卪。符非切。”徐铉等注:“肉不可过多,故从卪。”即是说肉多为肥。《广韵·八微》肥“符非切”,属奉母。《论语·雍也》:“赤之適齐也,乘肥马,衣轻裘。”这里使用的当是肥的本义。在古书中,使用“肥”字本义的例子俯拾皆是:《汉书·陈平传》:“平为人长大美色,人或谓平:‘贫何食而肥若是?’”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可见,肥的本义应是作为描绘动物或人体形态的形容词使用的,跟“瘦”相对,即今天的“胖”。只是“胖”和“肥”发展到今天有了特定的使用范围,“胖”一般用来形容人,而“肥”着重用来形容人以外的动植物及其他事物。
  在描绘动物多肉形状的基础上,“肥”沿着这一方向引申为广泛描绘各种事物与此相似的形态。韩愈《山石》:“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李清照《如梦令》:“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肥”都指植物的茁壮、厚实貌,是由指动物或人肉多的本义引申来的。又引申为指抽象或具体事物的丰富、厚。《广雅·释诂二》“肥,盛也。”《战国策·秦策四》:“省攻伐之心而肥仁义之诫。”高诱注:“肥,犹厚也。”这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苏轼《次韵沈长官三首》之三:“风来震泽帆初饱,雨入淞江水渐肥。”“肥”是形容淞江水量多,丰厚的样子。又引申为富裕。《礼记·礼运》:“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孟郊《又上养生书》:“以公道养天下,则天下肥也。”又引申为(土地)肥沃。《肥子·告子上》:“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引申为指(衣服等的)宽大。浩然《金光大道》第二部九:“伙穿一条裤子都嫌肥。”
  由于肥,即多肉的动物或人往往脂肪多,所以“肥”又当名词脂肪义使用。汉代蔡邕《为陈太守上孝子状》:“臣为设食但用麦饭寒水,不食肥膩。”又泛指各种油脂。《续汉书·郡国志·酒泉部》“延寿”南朝梁刘昭注引《博物记》:“其水有肥,如煮肉洎,羕羕永永,如不凝膏,然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齐民要术·石南》引《南方记》:“乾其皮,中作肥。”作名词的“肥”又指供给养分使植物发育生长的物质,如《中国谚语资料》下:“田里肥足,仓里谷足。”指不正当的财物,《镜花缘》第十二回:“引人上路,却于暗中分肥。”后两项“肥”的名词义可以看作是前面提到的与之相关形容词义的引申转化。
  此外,“肥”作动词的用法也都是由本义远引申而来的。至于其他与本义无关的义项和用法这里就不谈了。至此,肥的词义演变大致如下:
  


  膏:《说文·肉部》:“膏,也。从肉,高声。古劳切。”段注:“按:‘肥’当作‘脂’。‘脂’字不厕于此者。许严人物之别,自胙篆已下,乃谓人所食者。膏谓人脂,在人者可假以名物,如无角者膏是也。脂专谓物,在物者不得假以名人也。”《广韵·六豪》膏“古劳切”,脂也。
  脂:《说文·肉部》:“脂,戴角者脂,无角者膏。从肉,旨声。旨夷切。”
  从段注和许慎对“脂”字的释义可知,“膏”和“脂”实质是同一类事物,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脂肪。区别在于:膏专指人的脂肪,可用来指动物的脂肪;脂专指动物的脂肪,不能用来指人。《周礼·考工记·梓人》:“天下之大兽五:脂者,膏也,臝者,羽者,鳞者。”郑玄注:“脂,牛羊属。膏,豕属。”又:“宗庙之事,脂者膏者以为牲。”《大戴礼记·易本命》:“无角者膏而无前齿,有羽者脂而无后齿。”
  “膏”和“脂”都泛指油脂、油膏。《玉篇·肉部》:“脂,脂膏也。”《礼记·内则》:“沃之以膏曰淳煞。”“脂,膏以膏之。”孔颖达疏:“凝者曰脂,释者为膏。”《诗·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形容皮肤用接近固态的凝状物较贴切。《国语·越语上》:“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韦昭注:“脂,膏也。”《新唐书·宗室·李戡传》:“戡字定臣,幼孤。年十岁所即好学,大寒,掇薪自炙。夜无然膏,默念所记。”句中的“然膏”指的是用来燃灯照明的油,显然是呈稀释状的液体。所以,在这一引申义上,二者同中有异。
  又因为“膏”和 “脂”有类似的滑腻的特征,可以美化人的肌肤,因此都可作为化妆品。《诗·卫风·伯兮》:“岂无膏沐。谁適为容。”朱熹集传:“膏,所以泽发者。”即我们今天用的洗发膏,因含有油脂,可令头发润滑而有光泽。《文选·曹植<求通亲亲表>》:“妃妾之家,膏沐之遗,岁得再通。”吕延济注:“膏,脂也;沐,甘浆之属。”膏往往是呈浓稠状化妆品,与之相比,含脂的化妆品往往含水分要少,譬如,脂特指胭脂,胭脂就是无数微润的固体小颗粒混合汇制成的化妆品。《释名·释首饰》:“脂,砥也,著面柔滑如砥石也。”“唇脂以丹作之,象唇赤也。”《正字通·肉部》:“脂,燕脂。”即胭脂。
  此外,膏的其他引申义很多是沿着其稠状、含脂的特征发展而来。如牙膏、药膏、雪梨膏等都有呈浓稠状的特征,膏壤、土膏既有呈稠状又有因含脂而肥沃的特征。脂的其他引申义则很大程度上沿着其含油脂的特征发展而来。《尔雅·释木》“枫欇欇”晋郭璞注:“(枫树)有脂而香,今之枫香是。”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广知》:“枫脂入地为琥珀。”至于“膏”和“脂”的其他义项以及后来的读者,因为与肊义相距较远,故在此不加讨论。膏、脂的词义发展演变大致如下:
  


  肪:《说文·肉部》:“肪,也。从肉,方声,甫良切。”段注:“肥,亦当作脂。”沈涛古本考:“《一切经音义》卷十六引‘肪,肥也,脂也’,是古本有‘一曰脂也’,四字今夺。”《玉篇·肉部》:“肪,脂肪。”《文选·曹丕<与钟大理书>》:“窃见玉书,称美玉白如截肪。”李善注引《通俗文》曰:“脂在腰曰肪。”可见,脂和肪实质都是脂肪,区别在于存在的部位不同,肪专指在腰的脂肪。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六:“啄胔扼吭,裂肪绝筋。”脂和肪本质相同区别细微,又由于这细微的区别界限往往不够分明,所以二词连用的情况较多。杨雄《太玄·灶》“脂牛正肪,不濯釜而烹,则歐歍之疾至”晋范望注:“今以脂肪之肉,必当澡濯釜鼎以煮渫之。”秦牧《吃动物》:“黑熊的肉脂肪层很厚,吃起来有点像猪肉。”洪迈《夷坚申志·仁和县吏》:“王云:但闻猪脂肪能制硫黄,兹用臓尤为有理。”由上例可知,“脂”和“肪”的组合连用起初先后次序随意,可能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多及习惯所趋,“脂肪”词组在形式上得以凝固,只是,当时还是并列的两个词。如今,在双音节词占绝对优势的现代汉语中,人们已习惯性地把“脂肪”作为一个词理解和使用,拆开来的情况很少,特别是“肪”,出现的几率更小,也很难为人联想到其原始意义。与意义相近的词比较,肪的引申义最少,自由性也最小。
  “腴”和“膩”虽与肊义相关,但总起来说与上面的几个近义词界限较分明。
  腴:《说文·肉部》:“腴,腹下也。从肉,臾声。羊朱切。”《礼记·少仪》:“羞濡鱼者进尾,冬右腴,夏右鳍,祭膴 。”郑玄注:“腴,腹下也。”王充《论衡·语增》:“传语曰:尧若腊,舜若腒,桀纣之君,垂腴尺余。”可见,腴本义指的是人或动物腹下的肥肉。又泛指人身的丰满、肥胖。《南史·袁彖传》:“彖充腴异众。”王安石《与僧道昇二首》之一:“昇也初见我,肤腴仍洁白。”实际上这里的“腴”已发展到泛指人的肌肤,而不仅仅指腹下肥肉。由于身体的丰腴与多脂肪是分不开的,所以“腴”与前面提到的几个肉部词有类似的引申义是不足为奇的,腴引申为油脂。《论衡·艺增》:“稻粱之味,甘而多腴。”苏轼《送乔仝寄贺君六首》之一:“结茆穷山啖松腴,路逢逃秦博士卢。”又引申为肥沃,和“膏”的这一引申义近似。《战国策·赵策四》:“封之以膏腴之地。”《金史·食货志二》:“腴地尽入富家,瘠者乃付贫户。”还引申为丰厚。《晋书·周顗传》:“伯仁凝正,处腴能约。”人们的审美往往以丰腴为美,所以腴又引申为美好义。至于腴在本文没有提到的其他义项也与其本义有或近或远的联系。
   膩:《说文·肉部》:“膩,上也。从肉,貳声。女利切。”蔡邕《为陈留太守上孝子状》:“但用麦饭寒水,不食肥膩。”杜牧《阿房宫赋》:“渭流涨膩,弃脂水也。”这里使用的都是膩的本义,即肥厚,脂肪多。膩的词义发展角度偏重于人对事物的感觉。今食品中油脂过多,使人厌食也叫膩,这是从人的味觉上来说的。胡也频《到莫斯科去》:“多末膩人呵,那每餐必备的红烧蹄膀!”有油脂且肥厚的东西往往很光滑,故从触觉出发膩又引申为光滑。《楚辞·招魂》:“靡颜膩理,遗视矊些。”王逸注:“膩,滑也。”又膩由脂肪过多,超出正常量所致,故沿着此方向引申出厌烦义。《红楼梦》第二十一回:“横竖那边膩了过来,这边又有什么‘四儿’,‘五儿’伏侍你。”膩的其他引申义也均沿着其各种特征发展而来,如粘、细膩等义。不过,其远引申的主要方向偏重于量过多而带给人感觉上的各种负面效应。唯光滑、细膩是从其正面特质引申而来。
  到这里,我们可以对上文提到的肉部与义有关的几个词——膏、肪、脂、腴、膩意义的演变及相互关系作一个大致的总结:
  


  “”即“肥”,本义是多肉。多肉的人或动物一定多脂肪,所以引申为脂肪。肥其余的引申义都是在描绘多肉状的本义和引申义脂肪的基础上发展来的。膏与脂、肪实质是一回事,指的都是脂肪,但各自所指的对象或所在的部位有别,“膏谓人脂”“脂专谓物”,“戴角者脂,无角者膏”,“脂在腰曰肪”。三者中,只有肪从古至今使用的是本义,它往往在对举或连用的情况下出现,单独出现的机率很小,大概与其自由度和使用频率有关,肪基本上无引申义,最多只有泛指的用法。由于本质相同,“膏”和“脂”在引申义上也有较多的重合,譬如都引申作油脂、油膏,区别在于状态不同,“凝者曰脂,释者为膏。”“腴”和“膩”虽也与肊义密切相关,但与“膏”“脂”“肪”几个词意义相差较大,界限较分明,腴主要指腹下肥肉,引申方向着重于其丰满、肥胖的状态和脂肪多的实质;膩指上层肥,脂肪多,引申方向着眼于相反的两面,一面在于肥和脂多的正面效果是光滑、细膩,另一面在于多的负面效果,“过犹不及”,引起人感觉上的厌恶。总之,所指事物本质上的相关性使得以上肉部与肊义有关的几个词意义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造字之初的意义、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思维的方式习惯又决定了这些词的引申义分别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其引申义的交叉则是其所指事物本质联系的反映。可以说,词义的演变发展不仅要受语言系统内部规律的制约,而且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思维习惯紧密相关。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63.
  [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梁·顾野王.宋本玉篇[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3.[4]根据张氏译存堂本影印.宋本广韵[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1982.
  [5]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三卷)[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
  [6]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典(第六卷)[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
  
  (乐小梅,湖北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普遍应用推广化学除草,表现出省力、省时、经济、快速、高效,全面淘汰了祖祖辈辈袭用的人工劳作,彻底降服了草荒灾害,为保护农业安全生产、实现连续
古诗文在中学教材里占有很大的比例,是中学生学习、品味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主要载体。但对于古诗文教学的理解和创新一直是很多语文老师的困惑。今年初,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老师带着诸多的问题齐聚江苏南通,参加全国古诗文教学专题研讨会,会后大家都受益匪浅。笔者结合平时对古诗文教学的理解和实践,认为古诗文教学要想保持生命力,就必须关注三个基本点。  一、会默写  近年来,“课标”对古诗文的背诵作了量的规定,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