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谱:
用功五志
博学是多功夫;审问不是口问是听劲;慎思听而后留心想念;明辨生生不已;笃行如天行健。
注解:
用功五志为程珌所注,原文源于《礼记·中庸》第二十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原意是指人具有“诚”之本性,只要按“至诚”之本性从事修身,透过学、问、思、辨、行五个环节,以坚持不懈的精神便可以达到修身之目的。程珌以中庸之道作为《用功五志》意味深长,一方面,体现出宋明理学儒释道之融合,另一方面,“中”指“中和”,“庸”即“平常”,“中庸”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不偏不倚,道法自然,既不过分,也无不及,这也正是太极拳应用中不丢不顶的核心体现。
解读:
太极拳修炼者首先要做到博学,但却要以平常的心态面对拳术功夫上身,切莫操之过急。从思想上要明确这个博学修行之路是漫长的,俗语说“太极十年不出门”就是指这种功夫是苦修内功的。长练积柔,久柔成刚,这也是考察人们毅力的一个过程。太极前辈说过成大器者需具备“脱胎换骨的精神,万夫不当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舍此则一事无成。”太极功夫的上身并非仅是表现在行拳走架的流畅舒展,里面揉入了广博深厚的功夫内涵。首先,要经历定式,全套拳近三百的拳势,每次六个呼吸。这种练习是在近似静止状态的中去实现中和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培养人体内在潜能,蓄力于体内的过程。但恰恰是经过这个过程,太极拳的标准动作根深蒂固的印入脑际,一旦将这些招式贯穿起来行拳动作舒展而自然到位,规范标准也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为加深功力,还要进行太极功的练习,通过长期的练习养气筑基,气归丹田,如太极功劲功的粘黏、弹抖和搓打等练习,最终感受丹田开合与外部动作开展的相互依存,融为一体。由最初的按照太极拳的动作、招势应用打击对手的招打,到中期的应用太极劲发拿打化的劲打,最终到最高阶段的应用太极气功的气打、乃至凌空劲神打。但是太极松功、太极桩功、太极劲功及太极气功的训练过程不但单调而且漫长,为求知劲、懂劲,还要经过被他人看来是枯燥的推手练习。可见,要想获得上乘功夫,非广博深学苦修磨练不可。
审问是在对待功夫上面,要不断的自问,并探寻究竟。以太极推手为例,习练太极功夫之人,从中体悟虚实之理,全靠不断实践才可懂劲和知晓,其中听劲的本领就是在自审自问中咀嚼出来的。推手时柔化顺遂对方的劲力,不和对方顶抗,自己动作协调,还要和对方相合,让对方的劲力总是落在你的虚处。你要用自己的虚对应对方的实,自己的实对应对方的虚。这样,双方的虚实就能够和谐起来。通过推手,双方不断完成着虚实转换,往复循环的过程。双方对待时运用“听劲”,也就是说用肢体的接触、用皮肤的灵敏感审问对方,进而了解对方,然后运用化劲舍己从人,引进落空,最后把对方发出去,打倒战胜对方。
慎思是指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不但要学会思考,而且要善于思考,只有不断探索和研究,才能更深刻地感悟出太极拳博大精深和深邃的文化内涵。那么怎样才能得到太极拳的真谛?那就是在勤学苦练的过程中学会慎思,换句话说就是要学以必“悟”,以理悟道,少走弯路。如果光学不“悟’就不会真正得到太极拳真功夫的上身。练拳先明理,明理就要看书,看太极拳前辈们流传下来的宝贵太极拳文献,领悟太极拳大师们关于太极功夫的经验结晶;通晓太极阴阳之理,了知道法自然之道,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就会不断地开悟,使自身的功夫得到提高和升华。
明辨讲的是首先要明辩太极拳之原理,从核心理论上讲,太极就是指辩证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两仪构成统一之体,脱胎于混沌未分的原始“无极”状态。太极拳是哲拳,其中的虚实、开合、刚柔等无处不存在着阴阳变化之理,阴阳是其本源。太极拳用肢体运动展示拳势,通过肢体实现阴阳变化、虚实转换。太极拳的行拳,离不开阴阳的变化,其形体上的前进、后退、左旋、右转,动作劲力的刚柔变化等,都是阴阳变化的具体体现,刚就是阳,柔就是阴;开就是阳,合就是阴,这些就构成了太极拳阴阳变化。第二,要明辨太极拳之拳术,“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告诫大家太极拳本来是舍己从人的功夫,但许多以这种拳术命名的旁门流派很多,虽然姿势动作不一样,归纳起来大部分是强胜弱,力大的胜力小得,手快的胜手慢。这些属于先天之本能,不用后天练习也是这个结果和规律,不是学会用力而后懂劲的作为。如果只想着以力取胜,必然会出现顶抗双重之病,不能引进落空反而造成失败,这就是舍近求远。一语概括之就是差之毫厘,结果是谬之千里。所以,学习太极拳者必须要明辨这个道理,方不至由于理解的偏差而误入歧途。
太极拳是功夫,要想获得功夫就要身体力行的去下功夫,用体悟去感知太极拳的精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之意也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显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自己亲身的实践,太极拳就是如此。以太极拳修炼内气而言,就是用时间和汗水才能换来真正要练的内容。通过练习是去实现人体中和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蓄气力于体内的过程。如孙禄堂《论拳术内家外家之别》中语:“予练拳术亦蒙世俗之见,每日积气于丹田,小腹坚硬如石,鼓动腹内之气,能仆人于寻丈外,行止坐卧,无时不然。自谓积气下沉,庶几得拳中之内劲矣。”通过太极功法的练习,丹田开合及周身气血鼓荡。行拳时,在意念引导下,使丹田呼吸来带动拳式动作的开合。然而这一切都是经过长期苦修实践,最终获得功夫上身。在笃行方面,前辈们更是榜样,为了获得功夫上身,他们有的一天当做两天或三天用,上午修炼后为补充精力,午睡片刻,下午接着修炼。甚至下午修炼后再小睡片刻,晚上接着练。这也是太极拳前辈门功夫深不可测,大师高手云集的原因。
原谱:
四性归原歌
世人不知已之性,何能得人之性,物性亦如人之性,至于天地亦此性。我赖天地以存身,天地赖我以致局,若能先求知我性,天地受我偏独灵。
用功五志
博学是多功夫;审问不是口问是听劲;慎思听而后留心想念;明辨生生不已;笃行如天行健。
注解:
用功五志为程珌所注,原文源于《礼记·中庸》第二十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原意是指人具有“诚”之本性,只要按“至诚”之本性从事修身,透过学、问、思、辨、行五个环节,以坚持不懈的精神便可以达到修身之目的。程珌以中庸之道作为《用功五志》意味深长,一方面,体现出宋明理学儒释道之融合,另一方面,“中”指“中和”,“庸”即“平常”,“中庸”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不偏不倚,道法自然,既不过分,也无不及,这也正是太极拳应用中不丢不顶的核心体现。
解读:
太极拳修炼者首先要做到博学,但却要以平常的心态面对拳术功夫上身,切莫操之过急。从思想上要明确这个博学修行之路是漫长的,俗语说“太极十年不出门”就是指这种功夫是苦修内功的。长练积柔,久柔成刚,这也是考察人们毅力的一个过程。太极前辈说过成大器者需具备“脱胎换骨的精神,万夫不当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舍此则一事无成。”太极功夫的上身并非仅是表现在行拳走架的流畅舒展,里面揉入了广博深厚的功夫内涵。首先,要经历定式,全套拳近三百的拳势,每次六个呼吸。这种练习是在近似静止状态的中去实现中和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培养人体内在潜能,蓄力于体内的过程。但恰恰是经过这个过程,太极拳的标准动作根深蒂固的印入脑际,一旦将这些招式贯穿起来行拳动作舒展而自然到位,规范标准也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为加深功力,还要进行太极功的练习,通过长期的练习养气筑基,气归丹田,如太极功劲功的粘黏、弹抖和搓打等练习,最终感受丹田开合与外部动作开展的相互依存,融为一体。由最初的按照太极拳的动作、招势应用打击对手的招打,到中期的应用太极劲发拿打化的劲打,最终到最高阶段的应用太极气功的气打、乃至凌空劲神打。但是太极松功、太极桩功、太极劲功及太极气功的训练过程不但单调而且漫长,为求知劲、懂劲,还要经过被他人看来是枯燥的推手练习。可见,要想获得上乘功夫,非广博深学苦修磨练不可。
审问是在对待功夫上面,要不断的自问,并探寻究竟。以太极推手为例,习练太极功夫之人,从中体悟虚实之理,全靠不断实践才可懂劲和知晓,其中听劲的本领就是在自审自问中咀嚼出来的。推手时柔化顺遂对方的劲力,不和对方顶抗,自己动作协调,还要和对方相合,让对方的劲力总是落在你的虚处。你要用自己的虚对应对方的实,自己的实对应对方的虚。这样,双方的虚实就能够和谐起来。通过推手,双方不断完成着虚实转换,往复循环的过程。双方对待时运用“听劲”,也就是说用肢体的接触、用皮肤的灵敏感审问对方,进而了解对方,然后运用化劲舍己从人,引进落空,最后把对方发出去,打倒战胜对方。
慎思是指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不但要学会思考,而且要善于思考,只有不断探索和研究,才能更深刻地感悟出太极拳博大精深和深邃的文化内涵。那么怎样才能得到太极拳的真谛?那就是在勤学苦练的过程中学会慎思,换句话说就是要学以必“悟”,以理悟道,少走弯路。如果光学不“悟’就不会真正得到太极拳真功夫的上身。练拳先明理,明理就要看书,看太极拳前辈们流传下来的宝贵太极拳文献,领悟太极拳大师们关于太极功夫的经验结晶;通晓太极阴阳之理,了知道法自然之道,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就会不断地开悟,使自身的功夫得到提高和升华。
明辨讲的是首先要明辩太极拳之原理,从核心理论上讲,太极就是指辩证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两仪构成统一之体,脱胎于混沌未分的原始“无极”状态。太极拳是哲拳,其中的虚实、开合、刚柔等无处不存在着阴阳变化之理,阴阳是其本源。太极拳用肢体运动展示拳势,通过肢体实现阴阳变化、虚实转换。太极拳的行拳,离不开阴阳的变化,其形体上的前进、后退、左旋、右转,动作劲力的刚柔变化等,都是阴阳变化的具体体现,刚就是阳,柔就是阴;开就是阳,合就是阴,这些就构成了太极拳阴阳变化。第二,要明辨太极拳之拳术,“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告诫大家太极拳本来是舍己从人的功夫,但许多以这种拳术命名的旁门流派很多,虽然姿势动作不一样,归纳起来大部分是强胜弱,力大的胜力小得,手快的胜手慢。这些属于先天之本能,不用后天练习也是这个结果和规律,不是学会用力而后懂劲的作为。如果只想着以力取胜,必然会出现顶抗双重之病,不能引进落空反而造成失败,这就是舍近求远。一语概括之就是差之毫厘,结果是谬之千里。所以,学习太极拳者必须要明辨这个道理,方不至由于理解的偏差而误入歧途。
太极拳是功夫,要想获得功夫就要身体力行的去下功夫,用体悟去感知太极拳的精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之意也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显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自己亲身的实践,太极拳就是如此。以太极拳修炼内气而言,就是用时间和汗水才能换来真正要练的内容。通过练习是去实现人体中和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蓄气力于体内的过程。如孙禄堂《论拳术内家外家之别》中语:“予练拳术亦蒙世俗之见,每日积气于丹田,小腹坚硬如石,鼓动腹内之气,能仆人于寻丈外,行止坐卧,无时不然。自谓积气下沉,庶几得拳中之内劲矣。”通过太极功法的练习,丹田开合及周身气血鼓荡。行拳时,在意念引导下,使丹田呼吸来带动拳式动作的开合。然而这一切都是经过长期苦修实践,最终获得功夫上身。在笃行方面,前辈们更是榜样,为了获得功夫上身,他们有的一天当做两天或三天用,上午修炼后为补充精力,午睡片刻,下午接着修炼。甚至下午修炼后再小睡片刻,晚上接着练。这也是太极拳前辈门功夫深不可测,大师高手云集的原因。
原谱:
四性归原歌
世人不知已之性,何能得人之性,物性亦如人之性,至于天地亦此性。我赖天地以存身,天地赖我以致局,若能先求知我性,天地受我偏独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