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前三季度,在大盘整体向下的背景下,计算机板块表现相对突出:年初至今,计算机板块整体跌幅19.92%,同期上证指数跌幅为22.11%,创业板跌幅为25.57%。
回顾今年以来计算机板块的表现,每一次大幅调整几乎都与中美贸易争端密切相关,通过对比同期上证指数的表现可以看到:1.从时间节点上来看,计算机板块对中美贸易争端反应更为敏感;2.从波动幅度来看,计算机板块受中美贸易争端影响更大。
在中美贸易争端持续加剧的背景下,聚焦内需型和弱经济周期行业是最佳选择,云计算、基建、医疗、教育、军工等不依赖“外力”的行业可预测性相对较强,龙头公司业绩确定性相对较高。我们统计了2018年初至今计算机板块涨幅前20的公司(剔除新股),主要也都来自于这两类行业。
为什么说中国的产业互联网时代真的来了?
由于B端客户的特性所致,其发展通常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To B的产业互联网市场无法实现如To C的消费互联网那样的指数增长。但是透过社会发展、产业演进、技术创新、政策扶持、资本借力和知识产权等角度的种种迹象分析,我们认为,互联网正在加速从To C向To B延展,如今To B的产业互联网市场已经到了一个需要“务必给予高度重视”的时刻。
人力成本激增,精细化管理迎来新机遇。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的人力成本经历了持续攀升的过程,整体涨幅超过一倍。从年复合增速的角度来看,除了显著高于加拿大等一些传统发达国家,也大幅高于同为发展中国家“金砖四国”中的巴西和俄罗斯。由此,以信息化为手段,To B的企业级服务有望迎来难得的发展新机遇。
参考市场分析机构Questmobile的数据,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数的净增量已较去年同期明显放缓,稳定在11.2亿左右,这一数字已接近我国人口总数。即使近年来在C端市场大放异彩的今日头条也告别了高速增长的阶段,第三方研究机构Trustdata的数据显示,其今年9月的月活用户数环比零增长。此外,国内移动电商的月活用户数也一直稳定在4亿左右,To C的消费互联网时代红利已经接近尾声。
中国云计算发展日趋成熟。云计算是PC时代后新一轮IT基础架构的颠覆性变革,集约化、高弹性、以及便于监管等优势符合政府与企业等多方的利益诉求,属于典型的内需型产业,如今已“化云为雨”日趋成熟。国内公有云市场份额第一的阿里云2018年Q3单季度实现收入56.67亿元,同比增长90%。排名第二的腾讯云也奋起直追,今年前三季度共实现收入超过6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
中央及地方重磅激励政策层出不穷。产业互联网作为一项典型的融合型产业,其发展离不开包括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内的众多新兴技术的支撑。近年来从国务院、工信部到地方政府均高度重视上述新兴技术的发展,在政策规划、财政落实到资源对接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大力扶持,重磅激励政策接连不断地密集出台。
“春江水暖”先感知,资本市场对企业级服务的投资不断加码。以一级市场投融资数据作为参考,在渡过了2016年“资本寒冬”之后,2017年企业级服务的投融资活动开始逐渐活跃,投融资事件数量和金额均较此前大幅增长,其中2017年投融资事件数量较2016年同比增长高达30%。另一方面,从新成立创业公司中企业服务类公司占比这一数据来看,2017年同样开始大幅增长,达到接近四分之一的水平,在所有類型公司的比例中位列第一。此外,参考IT桔子与网易云联合发布的数据,中国存量创业公司的行业分布上,企业级服务占比持续上升,截至2018年10月底已达到39.43%,占据了绝对领先份额。
中美贸易争端的发生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加速普及构成了强力的“催化剂”。今年6月份以来知识产权相关的政策指引及文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知识产权意识的加强有望为软件服务行业营造更加良好的产业生存环境,让为软件服务付费最终成为一种习惯。
首先,To B与To C的本质差异。
To C时代,互联网的核心价值通过有效连接来打破信息不对称,故其价值最大化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信息检索与分发、商品零售、社交媒体等信息价值显著的行业,无论是早期BAT卡位流量入口还是后期TMD卡位流量场景,追求流量规模是这一时代的战略核心。但对于工业、医疗等To B行业,解决信息不对称并非核心痛点,降低生产成本、大幅提升生产效率来满足企业决策层的根本需求,从而实现最终的商业盈利才是核心需求。
由于To C与To B的服务对象不同,To C时代面对的是价格敏感的消费用户,To B时代服务的是更看重效果的行业客户,从而导致两者有多方面差异:第一,获客周期不同。To C企业的获客周期相对比较短,获取增量用户的边际成本极低,点击网页、关注公众号或者下载安装APP即可完成新增用户,但B端客户大多有一定实施成本,一般来说客户越大获客周期越长。第二,对价格敏感度不同。B端客户对价格相对没有C端客户敏感,更看重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效果,To C企业通过免费服务快速获取海量用户的方式在To B领域并不一定行之有效。第三,早期盈利能力不同。To B企业不同于To C企业早期需要大量持续融资来覆盖用户规模成长的成本,To B企业一般很早就具备正向的现金流,相对具有更稳健的盈利能力。
其次,互联网巨头全面布局To B业务:基础设施是战略制高点。云计算是企业级服务的基础设施,也是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的战略入口。互联网巨头入股行业信息化龙头公司,弥补业务经验、市场渠道等To B业务劣势。打造通用型企业级平台产品,把控企业级生态入口。
再次,技术平台型企业:开放赋能,数据变现。对于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平台型企业,其本身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打造面向To B的技术开放平台成为了获取海量客户的最佳选择,而海量客户反馈的数据进一步提升自身技术能力,企业再通过平台汇集的大数据变现,构筑了这一模式的商业闭环。 最后,传统软件企业:加速产品服务SaaS化。一方面,在向云服务模式转型过程中,即使微软、SAP等传统软件巨头的神话也被逐个击破,传统软件企业面临向SaaS转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紧迫性。另一方面,SaaS层的蓬勃发展推动整个云计算服务的生态圈逐步完善,为传统软件企业转型SaaS提供了成熟的基础设施。
首先,云计算基础设施最先受益,自主可控重要性空前。1.云计算基础设施作为发展产业互联网的“掘金铲”,具有普适性和前瞻性,而对比中美云计算基础设施市场,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随着产业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IT基础设施成为以企业级市场为主的国家战略性产业,自主可控的重要性空前提升。3.中美贸易争端进一步凸显自主可控的战略意义。正视知识产权层面的巨大差距,中长期利好我国以自主可控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加速发展。
其次,宏观经济形势不明朗,关注弱经济周期相关性和面临政策拐点的行业。
1.以教育、医疗为代表的行业,具有显著的民生刚需属性,具有不低于GDP一定比例的确定性财政支出,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关性较弱。此外,这类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也迎来重要的政策催化:教育行业,2018年全国广泛推进新高考改革,完善人才培养考核机制,也带动了“班牌”等硬件设备、“走班排課系统”等软件系统的信息化建设需求;医疗行业,2018年8月28日,医政医管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以及建设的时间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推动医疗信息化市场加快发展。
2.以金融、财税为代表的行业面临政策拐点,有望催生“从0到1”的信息化蓝海市场在财税行业,2018年11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全面推开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的通知》,确定在全国推广电子票据的建设,并要求各地区在2019年1月31日前完成相关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工作,个税抵扣和电子票据政策在2019年的全面推进,原本财税信息化的布局重点将从税务领域向非税收入领域,由企业向非税事业单位进行拓展;在金融行业,2018年以来迎来了国内金融市场对外资机构开放、资管新规、沪伦通、科创板等众多新政策,一系列政策利好催生了下游金融机构IT建设的增量需求。
作者为2018年卖方分析师评选水晶球奖计算机第一名
回顾今年以来计算机板块的表现,每一次大幅调整几乎都与中美贸易争端密切相关,通过对比同期上证指数的表现可以看到:1.从时间节点上来看,计算机板块对中美贸易争端反应更为敏感;2.从波动幅度来看,计算机板块受中美贸易争端影响更大。
在中美贸易争端持续加剧的背景下,聚焦内需型和弱经济周期行业是最佳选择,云计算、基建、医疗、教育、军工等不依赖“外力”的行业可预测性相对较强,龙头公司业绩确定性相对较高。我们统计了2018年初至今计算机板块涨幅前20的公司(剔除新股),主要也都来自于这两类行业。
为什么说中国的产业互联网时代真的来了?
由于B端客户的特性所致,其发展通常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To B的产业互联网市场无法实现如To C的消费互联网那样的指数增长。但是透过社会发展、产业演进、技术创新、政策扶持、资本借力和知识产权等角度的种种迹象分析,我们认为,互联网正在加速从To C向To B延展,如今To B的产业互联网市场已经到了一个需要“务必给予高度重视”的时刻。
人力成本激增,精细化管理迎来新机遇。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的人力成本经历了持续攀升的过程,整体涨幅超过一倍。从年复合增速的角度来看,除了显著高于加拿大等一些传统发达国家,也大幅高于同为发展中国家“金砖四国”中的巴西和俄罗斯。由此,以信息化为手段,To B的企业级服务有望迎来难得的发展新机遇。
参考市场分析机构Questmobile的数据,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数的净增量已较去年同期明显放缓,稳定在11.2亿左右,这一数字已接近我国人口总数。即使近年来在C端市场大放异彩的今日头条也告别了高速增长的阶段,第三方研究机构Trustdata的数据显示,其今年9月的月活用户数环比零增长。此外,国内移动电商的月活用户数也一直稳定在4亿左右,To C的消费互联网时代红利已经接近尾声。
中国云计算发展日趋成熟。云计算是PC时代后新一轮IT基础架构的颠覆性变革,集约化、高弹性、以及便于监管等优势符合政府与企业等多方的利益诉求,属于典型的内需型产业,如今已“化云为雨”日趋成熟。国内公有云市场份额第一的阿里云2018年Q3单季度实现收入56.67亿元,同比增长90%。排名第二的腾讯云也奋起直追,今年前三季度共实现收入超过6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
中央及地方重磅激励政策层出不穷。产业互联网作为一项典型的融合型产业,其发展离不开包括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内的众多新兴技术的支撑。近年来从国务院、工信部到地方政府均高度重视上述新兴技术的发展,在政策规划、财政落实到资源对接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大力扶持,重磅激励政策接连不断地密集出台。
“春江水暖”先感知,资本市场对企业级服务的投资不断加码。以一级市场投融资数据作为参考,在渡过了2016年“资本寒冬”之后,2017年企业级服务的投融资活动开始逐渐活跃,投融资事件数量和金额均较此前大幅增长,其中2017年投融资事件数量较2016年同比增长高达30%。另一方面,从新成立创业公司中企业服务类公司占比这一数据来看,2017年同样开始大幅增长,达到接近四分之一的水平,在所有類型公司的比例中位列第一。此外,参考IT桔子与网易云联合发布的数据,中国存量创业公司的行业分布上,企业级服务占比持续上升,截至2018年10月底已达到39.43%,占据了绝对领先份额。
中美贸易争端的发生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加速普及构成了强力的“催化剂”。今年6月份以来知识产权相关的政策指引及文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知识产权意识的加强有望为软件服务行业营造更加良好的产业生存环境,让为软件服务付费最终成为一种习惯。
To C向To B延展引发深刻产业变革
首先,To B与To C的本质差异。
To C时代,互联网的核心价值通过有效连接来打破信息不对称,故其价值最大化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信息检索与分发、商品零售、社交媒体等信息价值显著的行业,无论是早期BAT卡位流量入口还是后期TMD卡位流量场景,追求流量规模是这一时代的战略核心。但对于工业、医疗等To B行业,解决信息不对称并非核心痛点,降低生产成本、大幅提升生产效率来满足企业决策层的根本需求,从而实现最终的商业盈利才是核心需求。
由于To C与To B的服务对象不同,To C时代面对的是价格敏感的消费用户,To B时代服务的是更看重效果的行业客户,从而导致两者有多方面差异:第一,获客周期不同。To C企业的获客周期相对比较短,获取增量用户的边际成本极低,点击网页、关注公众号或者下载安装APP即可完成新增用户,但B端客户大多有一定实施成本,一般来说客户越大获客周期越长。第二,对价格敏感度不同。B端客户对价格相对没有C端客户敏感,更看重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效果,To C企业通过免费服务快速获取海量用户的方式在To B领域并不一定行之有效。第三,早期盈利能力不同。To B企业不同于To C企业早期需要大量持续融资来覆盖用户规模成长的成本,To B企业一般很早就具备正向的现金流,相对具有更稳健的盈利能力。
其次,互联网巨头全面布局To B业务:基础设施是战略制高点。云计算是企业级服务的基础设施,也是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的战略入口。互联网巨头入股行业信息化龙头公司,弥补业务经验、市场渠道等To B业务劣势。打造通用型企业级平台产品,把控企业级生态入口。
再次,技术平台型企业:开放赋能,数据变现。对于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平台型企业,其本身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打造面向To B的技术开放平台成为了获取海量客户的最佳选择,而海量客户反馈的数据进一步提升自身技术能力,企业再通过平台汇集的大数据变现,构筑了这一模式的商业闭环。 最后,传统软件企业:加速产品服务SaaS化。一方面,在向云服务模式转型过程中,即使微软、SAP等传统软件巨头的神话也被逐个击破,传统软件企业面临向SaaS转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紧迫性。另一方面,SaaS层的蓬勃发展推动整个云计算服务的生态圈逐步完善,为传统软件企业转型SaaS提供了成熟的基础设施。
产业互联网的投资机会分析
首先,云计算基础设施最先受益,自主可控重要性空前。1.云计算基础设施作为发展产业互联网的“掘金铲”,具有普适性和前瞻性,而对比中美云计算基础设施市场,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随着产业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IT基础设施成为以企业级市场为主的国家战略性产业,自主可控的重要性空前提升。3.中美贸易争端进一步凸显自主可控的战略意义。正视知识产权层面的巨大差距,中长期利好我国以自主可控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加速发展。
其次,宏观经济形势不明朗,关注弱经济周期相关性和面临政策拐点的行业。
1.以教育、医疗为代表的行业,具有显著的民生刚需属性,具有不低于GDP一定比例的确定性财政支出,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关性较弱。此外,这类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也迎来重要的政策催化:教育行业,2018年全国广泛推进新高考改革,完善人才培养考核机制,也带动了“班牌”等硬件设备、“走班排課系统”等软件系统的信息化建设需求;医疗行业,2018年8月28日,医政医管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以及建设的时间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推动医疗信息化市场加快发展。
2.以金融、财税为代表的行业面临政策拐点,有望催生“从0到1”的信息化蓝海市场在财税行业,2018年11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全面推开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的通知》,确定在全国推广电子票据的建设,并要求各地区在2019年1月31日前完成相关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工作,个税抵扣和电子票据政策在2019年的全面推进,原本财税信息化的布局重点将从税务领域向非税收入领域,由企业向非税事业单位进行拓展;在金融行业,2018年以来迎来了国内金融市场对外资机构开放、资管新规、沪伦通、科创板等众多新政策,一系列政策利好催生了下游金融机构IT建设的增量需求。
作者为2018年卖方分析师评选水晶球奖计算机第一名